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型耐药与其基因突变的一致性研究
1
作者 于兰 陈双双 +6 位作者 王嫩寒 田丽丽 赵琰枫 樊瑞芳 刘海灿 李传友 代小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50,共9页
目的:研究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FQs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21年北京市结核病防... 目的:研究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FQs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21年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及定点医院收治的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resistant tuberculosis,RR-TB)患者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微孔板法药物敏感性检测,总结RR-TB患者菌株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MIC值;同时进行一代测序。分析FQs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gyrB突变特征与FQs MIC之间的关系;以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ph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pDST)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基因型药物敏感性试验(g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gDST)对FQs耐药的检测效能;探讨RR-MTB对FQs表型耐药与基因型耐药差异的原因。结果:303株RR-TB患者菌株中,FQs pDST耐药率为27.7%(84/303),gyr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5.1%(76/303),未检测到gyrB基因突变。以pDST结果为参照标准,gDST检测RR-MTB的FQs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71/84;95%CI:74.6.1%~91.2%)和97.7%(214/219;95%CI:94.5%~99.1%)。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的菌株有25株,不一致率为8.3%(25/303)。FQs耐药菌株的MIC主要为2μg/ml,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发生在第94位点(53.9%,41/76),gyrA基因在第88和94位点突变与pDST耐药完全一致,而第90和91位点突变的pDST耐药一致率分别为95.8%(23/24)和3/5。第88位点的突变与Lfx pDST耐药相关,与Mfx pDST高浓度耐药相关;第90位点的突变以丙氨酸转变为缬氨酸为主(92.3%,24/26),该突变发生的Lfx和Mfx最低MIC为临界浓度(1μg/ml和0.25μg/ml)。第94位点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均为Lfx和Mfx高浓度耐药(1/1),该位点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与Lfx耐药(1/1)相关,与Mfx高浓度耐药相关(1/1)。结论:北京地区RR-MTB的FQs耐药的主要机制是gyrA基因突变,不同gyrA基因突变提示FQs耐药水平存在差异。FQs pDST和gDST检测RR-MTB的结果高度一致,可及早应用gDST检测RR-TB患者的FQs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荧光喹诺酮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DNA突变分析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福建省肺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鉴定(英文)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海灿 黄明翔 +5 位作者 蒋毅 连璐璐 赵秀芹 张丽水 吴移谋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9-397,共9页
目的对2005-2011年间,福建省福州市胸科医院分离获得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分别使用传统鉴别培养基法和多位点PCR、hsp65-PRA与rpoB-PRA,以及hsp65、rpoB、16srRNA和ITS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全部菌株进行... 目的对2005-2011年间,福建省福州市胸科医院分离获得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分别使用传统鉴别培养基法和多位点PCR、hsp65-PRA与rpoB-PRA,以及hsp65、rpoB、16srRNA和ITS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全部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450株被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菌株中,有45株被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其余405株被鉴定为23种不同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和1株支气管戈登菌。结论在该地区有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和流行,其中,6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和支气管戈登菌为在福建省内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鉴定 分枝杆菌 PRA 核酸测序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灿 万康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4期6-8,2,共4页
目前,随着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uberculosis)H37Rv、CDC1551、H37Ra、F11和KZN1435等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新一代核酸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进入新阶段,即可以从基因组水平对其... 目前,随着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uberculosis)H37Rv、CDC1551、H37Ra、F11和KZN1435等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新一代核酸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进入新阶段,即可以从基因组水平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全基因组 单核苷酸多态性 TUBERCULOSIS H37RA 基因组水平 测序工作 测序技术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霜君 张治国 +6 位作者 余琴 罗巧 王莉 李晓琴 李马超 刘海灿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149,共6页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共332份及其背景资料,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与临床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结果比...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共332份及其背景资料,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与临床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病患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的灵敏度为41.15%、特异性为91.67%,检测菌阳和菌阴结核病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51.38%和33.77%。在全部结核病患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检测检出率(41.15%)显著高于痰涂片法(18.84%)和痰菌培养法(36.15%)(P<0.05)。结核抗体检测、痰涂片法和痰培养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1.54%,高于单种方法检测或其中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具有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等优点,可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同时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不可单独用于诊断结核病,可配合痰细菌学、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等进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抗体 结核分枝杆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诊断
下载PDF
中国西北四省(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一线药物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雨晴 万李 +6 位作者 陈杏 刘海灿 蒋毅 赵秀芹 管茶香 万康林 袁秀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2,422,共6页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西北4省、自治区(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古)2005-2011年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培养的757株结核分枝杆菌(MTB),采用比例法...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西北4省、自治区(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古)2005-2011年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培养的757株结核分枝杆菌(MTB),采用比例法检测MTB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M)、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和乙胺丁醇(EMB)的敏感性,结合病例背景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检测了757株结核分枝杆菌,对SM、RFP、INH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28.14%、26.68%、26.02%和7.53%,总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0.55%和18.63%。西藏、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的总耐药率和MDR率分别为64.42%和42.94%、40.48%和23.81%、41.61%和3.36%、27.90%和11.29%。χ2检验结果显示,各省份间菌株对INH、RFP和SM 3种药物的耐药率以及耐多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结核病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病例类型。复治病例发生耐药的危险性是新发病例的2.582倍(95%CI 1.869-3.566)。结论中国西北地区耐多药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西藏和新疆。加强对结核病耐药性监测,规范化和针对性的全程治疗,防止疾病复发,是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一线抗结核药物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一线药物耐药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杏 李雨晴 +5 位作者 万李 刘海灿 赵秀芹 管茶香 万康林 袁秀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其影响因素情况,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选取中国西南4个地区(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2006—2013年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培养的500株结核分枝杆菌,用比例...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其影响因素情况,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选取中国西南4个地区(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2006—2013年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培养的500株结核分枝杆菌,用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用SPSS22.0中的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INH、RFP、EMB和SM的耐药率分别为30.40%、26.00%、9.80%和24.40%,总体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是40.60%和27.20%;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的总耐药率和MDR率分别为64.10%和46.15%、59.54%和51.90%、28.88%和14.97%、20.19%和3.85%。χ~2检验结果显示,各地区间菌株对4种药物的耐药率、总体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和病例类型是结核病耐药及耐多药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和四川的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严峻。应加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和预防控制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斌 李群 +4 位作者 刘海灿 张正东 宁柱 邓建平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2-375,381,共5页
目的对自贡市临床分离鉴定的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进行2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测定法(microplate Alamarblue assay,MABA)测... 目的对自贡市临床分离鉴定的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进行2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测定法(microplate Alamarblue assay,MABA)测试每种药物对每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通过MIC值判断该菌对此种抗生素是否耐药。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大部分抗结核药物耐药,并且对部分药物的耐药存在种间差异。其中脓肿分枝杆菌耐药率达84.6%,鸟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分别达53.8%与52.3%,堪萨斯分枝杆菌耐药率最低为38%。结论对临床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快速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
下载PDF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小翠 王晓樱 +6 位作者 魏剑浩 刘海灿 赵秀芹 夏远志 楼永良 吕建新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在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5μm孔径滤膜过滤法制备单个细菌菌悬液,平板接种37℃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单个菌落培养增菌,提取基因组DNA,Sp... 目的初步评价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在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5μm孔径滤膜过滤法制备单个细菌菌悬液,平板接种37℃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单个菌落培养增菌,提取基因组DNA,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鉴定,比较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结果共选取3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获得306个单克隆分离株。Spoligotyping分型鉴定结果显示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一致,2株临床分离株的单克隆分离株呈现了多种基因型,多重感染率为6.25%。结论 Spoligotyping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多重感染
下载PDF
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桂莲 方敏 +11 位作者 姜靖伟 王瑞欢 钱程宇 于晋杰 曹滨 许达 赵秀芹 李马超 刘海灿 孙琳 朱渝 万康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建立提高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阳性率的方法,同时,探讨培养液的pH值对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正确判读结果的影响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对结核样本前处理... 目的:建立提高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阳性率的方法,同时,探讨培养液的pH值对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正确判读结果的影响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对结核样本前处理液pH值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0份疑似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同时用两步培养法、传统培养法和Xpert Ultra进行检测。两步培养法为先将胃液样本直接接种到罗氏培养基上,约20~30 d后收集可疑MTB菌落再行常规的碱处理-中和离心法处理进行分离培养(传统培养法)。比较传统培养法和两步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以样本的Xpert Ultra检测结果作为菌载量标准,分析两步法在不同菌载量样本中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同时,配制系列pH值梯度的溶液,确定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获得最佳显示结果的最适pH值范围;用系列体积的PBS缓冲液(pH=6.8)中和3%或4%NaOH与等体积样本的混合液,确定pH值至7~9时所需的体积稀释倍数。结果:传统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26.5%(18/68),两步法阳性检出率为23.1%(15/65),未发现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两步法在传统培养法的基础上将阳性检出率从26.5%(18/68)提高到32.4%(22/68)。两步法在菌载量低级及以上分级样本中的阳性检出比例(44.0%,11/25)明显高于菌载量极低级及以下标本的阳性检出比例(11.8%,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05)。本研究所选用的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最适pH值范围为6~9。胃液模拟样本经3%或4%的NaOH处理后,调节pH值至7~9时需用PBS缓冲液(pH=6.8)稀释至少10或14倍,而痰液模拟样本经3%或4%的NaOH处理后,调节pH值至7~9时需用PBS缓冲液(pH=6.8)稀释至少12或16倍。结论:分离培养两步法的阳性检出率未优于传统培养法,可作为传统培养法的补充,推荐对难以确诊的高度可疑肺结核患儿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此外,本研究确定了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使用的最适pH值范围及用PBS缓冲液(pH=6.8)调节NaOH-样本混合液pH值需要的稀释比例,可为规范MTB的分离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 胃液 诊断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127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耐药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益萍 庞慧 +4 位作者 万康林 弓艳娥 郭旭霞 王艳霞 刘海灿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9-1125,共7页
目的研究山西省长治及周边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运用MLVA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对8种抗结核药物分别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 目的研究山西省长治及周边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运用MLVA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对8种抗结核药物分别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5个位点中Mtub21、MIRU26和ETRE多态性较高(HGI>0.6),MIRU40、ETRB、MIRU16、ETRD、MIRU23和ETRC位点多态性较低(HGI<0.3)。127株结核分枝杆菌共分为11个基因群102种基因型,90株为独特型,基因群中Ⅰ群所占比例最大(80.31%)。127株菌株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总耐药率分别为47.24%和23.62%。一线药物中链霉素(40.94%)的耐药率最高,乙胺丁醇(6.30%)最低。二线药物中左氧氟沙星(14.17%)的耐药率最高,丙硫异烟胺(3.15%)最低。链霉素的单耐药率最高(11.81%);耐多药率为21.26%(27/127);广泛耐多药率为3.15%。Ⅰ群菌株的耐药率与其它菌株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证实山西长治及周边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多态性,Ⅰ群为主要流行群。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药物的敏感性高于一线药物。主要流行菌株Ⅰ群菌株与耐药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 MLV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四川省川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建平 刘海灿 +5 位作者 王斌 董海燕 张正东 赵秀芹 李群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川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为结核病防控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acer Oligonucle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方法对四川省川南地区267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采用BioNum... 目的了解四川省川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为结核病防控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acer Oligonucle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方法对四川省川南地区267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采用BioNumerics(Version 5.10)软件进行分析,并将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polDB4.0数据库中的菌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67株结核分枝杆菌表现出66种基因型,其中51株表现为独特基因型,其余216株可聚为10个基因簇。与SpolDB4数据库比对分析发现,2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中,144株为北京家族菌株(53.93%),79株为T家族菌株(29.59%),9株为H家族菌株,3株为U家族菌株,2株为MANU家族菌株,其余30株表现的基因型为数据库中不存在的基因型。结论四川省川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存在较高的基因多态性,北京家族菌株和T家族菌株为主要的流行菌株,应加强对这两类菌株的流行趋势的监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北京家族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T7噬菌体展示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焱华 王丽 +3 位作者 刘海灿 游晓拢 邓湘赢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利用T7噬菌体作为载体,构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DNA文库。方法提取MTB的基因组DNA,用EcoR I和Hind III进行双酶切,以对基因组DNA进行片段化,并在其末端加上定向的EcoR I和Hind III黏性末端,用DNA片段纯化分离柱除去小于200bp的片... 目的利用T7噬菌体作为载体,构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DNA文库。方法提取MTB的基因组DNA,用EcoR I和Hind III进行双酶切,以对基因组DNA进行片段化,并在其末端加上定向的EcoR I和Hind III黏性末端,用DNA片段纯化分离柱除去小于200bp的片段和多余接头。将DNA片段与T7 10-3b噬菌体连接,经包装蛋白进行包装后转入BLT5403宿主菌以构建T7噬菌体展示基因组DNA文库,并检测文库的滴度和随机性。结果成功提取到较高质量的MTB基因组DNA;构建的T7噬菌体展示基因组DNA文库的滴度约为6×106 pfu/cm3;用PCR检测结果表明,在随机挑取的16个噬菌斑中,其重组率为100%,且插入片段都介于250~2 000bp左右。结论成功构建了MTB T7噬菌体展示基因组DNA文库,为从基因组范围筛选MTB的优势抗原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组DNA T7噬菌体展示文库
下载PDF
评估一种新的检测瘰疬分枝杆菌菌株的real-time PCR方法(英文)
13
作者 纪凌云 蒋毅 +1 位作者 刘海灿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建立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瘰疬分枝杆菌菌株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瘰疬分枝杆菌的SodA基因设计MGB探针和特定的引物,并用来检测模拟样品中的瘰疬分枝杆菌。结果该方法最低瘰疬分枝杆菌DNA检测浓度是101... 目的建立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瘰疬分枝杆菌菌株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瘰疬分枝杆菌的SodA基因设计MGB探针和特定的引物,并用来检测模拟样品中的瘰疬分枝杆菌。结果该方法最低瘰疬分枝杆菌DNA检测浓度是101拷贝数,标准曲线显示阈值周期和SodA基因片段拷贝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73,斜率为-3.249,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此外,模拟样品最低检测浓度是每毫升101个细菌,此外,其他9株菌为阴性结果,验证了良好的特异性。结论该方法对于检测瘰疬分枝杆菌模拟标本显示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瘰疬分枝杆菌菌株的生态和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瘰疬分枝杆菌 REAL-TIME PCR 非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16S rDNA序列在诺卡菌菌种鉴定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路茜 张媛媛 +3 位作者 刘海灿 谭晓罗 李振军 楼永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 评价16SrDNA序列在诺卡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种49株诺卡菌(43株标准株和6株临床株)16SrDNA序列片段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纯化后测序,从GenBank上下载32株诺卡菌(包括星形诺卡菌,少食诺卡菌,短链诺卡菌等)及... 目的 评价16SrDNA序列在诺卡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种49株诺卡菌(43株标准株和6株临床株)16SrDNA序列片段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纯化后测序,从GenBank上下载32株诺卡菌(包括星形诺卡菌,少食诺卡菌,短链诺卡菌等)及3株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C.),3株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F.),3株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M.),3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的16SrDNA序列。对所测得的诺卡菌序列及GenBank所报道的诺卡菌序列用DNASTAR程序分析处理,计算种内及种间相似性,用Mega6.06构建诺卡菌菌种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81条受试诺卡菌16SrDNA序列中,16SrDNA能将诺卡菌大致可分为11群,除了不能将亚种分离外,诺卡菌其他种属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诺卡菌16SrDNA种内及亚种内相似性为99.1%~100%;种间相似性在95.7%~98.8%之间。结论 16SrDNA序列分析是一种快速,简单,特异性较好的诺卡菌菌种鉴定方法,能将诺卡菌鉴定至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 16S RDNA序列 鉴定
下载PDF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鸟和胞内分枝杆菌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及亚种间药物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士林 赵秀芹 +6 位作者 刘志广 刘海灿 李马超 蒋毅 赵丽丽 李桂莲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8-455,共8页
目的分析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鸟分枝杆菌亚种和胞内分枝杆菌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及比较2个亚种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97株鸟分枝杆菌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卷曲霉素和利福布丁... 目的分析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鸟分枝杆菌亚种和胞内分枝杆菌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及比较2个亚种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97株鸟分枝杆菌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卷曲霉素和利福布丁等20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判断其敏感性,分析2个亚种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以及对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内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并比较2个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对鸟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卷曲霉素(100%,97/97)、阿米卡星(97.9%,95/97)、利福布丁(96.9%,94/97)、利福平和卡那霉素(83.5%,81/97)及克拉霉素(82.5%,80/97);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阿米卡星(99.4%,171/172)、卡那霉素(95.9%,165/172)、利福布丁(95.4%,164/172)、克拉霉素(94.2%,162/172)、氯法齐明(87.2%,150/172)、卷曲霉素和罗红霉素(86.1%,148/172)及利福喷丁(82.6%,142/172)。97株鸟分枝杆菌分别有1株、1株和17株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中分别有0株、7株和6株同时对氨基糖苷类、利福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内各种药物同时耐药或中度敏感。鸟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卷曲霉素的敏感率明显高于胞内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对利福喷丁、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乙胺丁醇、莫西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率均高于鸟分枝杆菌。结论鸟和胞内分枝杆菌均对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布丁和克拉霉素敏感性较高,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的药物多于鸟分枝杆菌,利福喷丁仅对胞内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而利福平仅对鸟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乙胺丁醇对两个亚种敏感性均较差;对同一种类的药物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医生治疗鸟或胞内分枝杆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分枝杆菌 胞内分枝杆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结核病疫苗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雪亭 万康林 +2 位作者 王瑞白 赵秀芹 刘海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3-647,共5页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应用于预防人类结核病的疫苗,但其保护效果备受争议,研究新型高效的结核病疫苗尤为重要。从安全性、经济成本及保护效果等方面考虑,多阶段抗原亚单位疫苗或多表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对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应用于预防人类结核病的疫苗,但其保护效果备受争议,研究新型高效的结核病疫苗尤为重要。从安全性、经济成本及保护效果等方面考虑,多阶段抗原亚单位疫苗或多表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对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疫苗研发技术的不断更新,结核病疫苗会有重大突破。本文论述结核病疫苗的类型及其特性,并针对结核病新型疫苗研究中抗原选择、动物模型选择、疫苗效果评价指标及人群特异性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旨在为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卡介苗 结核病新型疫苗
下载PDF
RPA-LFD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鲁瑶 赵丽丽 +5 位作者 李马超 刘海灿 赵秀芹 刘志广 万康林 楼永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结合侧向流动试纸条(LFD),建立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的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比例法对1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建立RPA-LFD技术,检测...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结合侧向流动试纸条(LFD),建立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的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比例法对1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建立RPA-LFD技术,检测182株菌株中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常见突变位点rpoB 531、526和516的突变情况,同时使用PCR测序进行验证。用SPSS 24.0分析,以比例法为金标准,评价RPA-LFD对利福平耐药的检测效率。结果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金标准,RPA-LFD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100.0%,Kappa检验显示Kappa值为0.88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样以比例法为金标准,以DNA测序结果判断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为91.2%,特异度为100.0%,Kappa值为0.935。结论RPA-LFD技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具有好的灵敏度、很高的特异度,且检测时间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耐药 RPA-LFD RRDR 突变
下载PDF
多重交叉置换扩增联合羟基萘酚蓝检测脓肿分枝杆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树鹏 钱城 +4 位作者 言晨绮 李马超 刘海灿 李相新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4,4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视化的恒温扩增方法用于检测脓肿分枝杆菌(MAB)。方法采用特异性全长erm(41)基因建立基于多交叉置换扩增(MCDA)结合羟基萘酚蓝(HNB)的方法,通过比色法直接检测扩增产物,采用23株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和8种细菌标准株对该方... 目的建立一种可视化的恒温扩增方法用于检测脓肿分枝杆菌(MAB)。方法采用特异性全长erm(41)基因建立基于多交叉置换扩增(MCDA)结合羟基萘酚蓝(HNB)的方法,通过比色法直接检测扩增产物,采用23株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和8种细菌标准株对该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建立的MAB-MCDA-HNB检测限为100 fg的DNA模板。31株细菌菌株中,只有脓肿分枝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其它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马赛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为阴性。脓肿分枝杆菌模拟痰标本检测灵敏度为1.7×10~3 CFU/mL(每次反应17 CFU)。结论MAB-MCDA-HNB方法能够快速准确诊断脓肿分枝杆菌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等温扩增 erm(41)基因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免疫小鼠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栾秀丽 范雪亭 +9 位作者 王瑞欢 李马超 于晋杰 钱程宇 曹斌 赵秀芹 刘志广 刘海灿 李桂莲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9-596,共8页
目的融合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MTB)CFP10-ESAT6(CE),初步评价免疫效果。方法构建pET32a(+)-CE重组质粒,E.coli BL21(DE3)中融合表达,Ni-NTA层析纯化。用CE加铝佐剂,50μg CE/只/次,分3次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血清IgG抗体;ELISpo... 目的融合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MTB)CFP10-ESAT6(CE),初步评价免疫效果。方法构建pET32a(+)-CE重组质粒,E.coli BL21(DE3)中融合表达,Ni-NTA层析纯化。用CE加铝佐剂,50μg CE/只/次,分3次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血清IgG抗体;ELISpot与Luminex检测细胞因子,进行MTB体外生长抑制试验。卡介苗(BCG)为阳性对照。结果CE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高效价的IgG、IgG1和IgG2a,且IgG1(t=19.1,P<0.0001)和IgG2a(t=8.7,P<0.0001)抗体水平均高于BCG组。CE组与BCG组诱导产生的分泌IFN-γ的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P>0.05),但诱导分泌IL-4的SFC数量高于BCG组(t=8.0,P<0.0001)。CE组诱导分泌GM-CSF(t=8.4,P<0.05)、IL-6(t=8.3,P<0.05)、IL-10(t=2.5,P<0.05)和IL-4(t=7.0,P<0.05)均高于BCG组,而CE组诱导分泌IFN-γ(t=1.4,P>0.05)、TNF-α(t=1.8,P>0.05)、IL-2(t=2.0,P>0.05)、IL-12(t=0.9,P>0.05)和IL-17(t=1.3,P>0.05)均与BCG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组小鼠脾细胞的MTB体外生长抑制结果与BCG组相似(t=0.8,P>0.05)。结论CE免疫小鼠可诱导较强的Th1与Th2混合型免疫反应,且有较强的体外抑制MTB生长的能力,表明CE具有良好的结核疫苗研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培养滤液蛋白10 早期分泌抗原靶6 重组融合蛋白CE 疫苗
下载PDF
16S rRNA在常见致病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纪凌云 李马超 +4 位作者 蒋毅 赵秀芹 万康林 王琳琳 刘海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1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6S rRNA在不同分枝杆菌中的异同,探讨测序技术有关的实验和数据处理问题。方法采用Mega6.0软件对3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现有的55株常见致病分枝杆菌和1株诺卡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 目的通过分析16S rRNA在不同分枝杆菌中的异同,探讨测序技术有关的实验和数据处理问题。方法采用Mega6.0软件对3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现有的55株常见致病分枝杆菌和1株诺卡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用Maximum Likelihood法构建进化树,最后用DNASTAR/MegAlign程序计算种间及种内相似性。结果PCR扩增后获得长度约为1500 bp的目的片段,与下载获得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剪齐后保留1248 bp,16S rRNA可以将常见致病性分枝杆菌分为18群,种间相似性为91.5%~100.0%,种内相似性为99.0%~100.0%。结论16S rRNA种内保守性高且具有较好的种特异性,除了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胃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和海鱼分枝杆菌、人型分枝杆菌和牛型分枝杆菌不能分开外,16S rRNA可将常见致病性分枝杆菌各种分开,可作为一种较好的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分枝杆菌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