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尖山花岗闪长岩位于东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弧盆系之小热泉子—大南湖古生代残留弧内,通过分析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特征,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为东天山地区古洋盆闭合、碰撞造山时限等洋-陆...黑尖山花岗闪长岩位于东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弧盆系之小热泉子—大南湖古生代残留弧内,通过分析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特征,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为东天山地区古洋盆闭合、碰撞造山时限等洋-陆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研究提供新的基础信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黑尖山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373.0±3.0)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为112.82×10^(-6)~129.91×10^(-6),且轻/重稀土的比值变化范围为8.73~11.26(平均值为9.64),指示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弱Eu负异常(δEu=0.77~0.85);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Ta、Nb和Ti)及P、Ta、Nb负异常明显;显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形成于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源区特征,黑尖山花岗闪长岩是东天山小热泉子—大南湖岛弧内晚古生代大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的同期产物,表明东天山黑尖山地区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是古大洋(古北天山洋)板片向北俯冲的岛弧背景产物;进一步说明东天山黑尖山地区泥盆纪晚期古大洋仍未闭合。展开更多
个性化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HRTF)对于虚拟听觉技术的实现至关重要。然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测量每一位受试者的个性化HRTF较为繁琐,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弹性网络回归的算法,只需获取受试者的生理参...个性化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HRTF)对于虚拟听觉技术的实现至关重要。然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测量每一位受试者的个性化HRTF较为繁琐,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弹性网络回归的算法,只需获取受试者的生理参数即可获得HRTF的个性化幅度响应。首先通过数据库中的受试者数据,根据生理参数与幅度的相关性计算获得生理参数的权值,并将权值加入到同时含有1范数和2范数的弹性网络回归中,以此来获取新受试者的生理参数稀疏系数;最后将所得稀疏系数与数据库中的HRTF幅度结合就可以得到新受试者的个性化幅度响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于个性化HRTF幅度的合成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中低频段内准确度较高。展开更多
文摘黑尖山花岗闪长岩位于东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弧盆系之小热泉子—大南湖古生代残留弧内,通过分析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特征,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为东天山地区古洋盆闭合、碰撞造山时限等洋-陆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研究提供新的基础信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黑尖山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373.0±3.0)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为112.82×10^(-6)~129.91×10^(-6),且轻/重稀土的比值变化范围为8.73~11.26(平均值为9.64),指示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弱Eu负异常(δEu=0.77~0.85);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Ta、Nb和Ti)及P、Ta、Nb负异常明显;显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形成于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源区特征,黑尖山花岗闪长岩是东天山小热泉子—大南湖岛弧内晚古生代大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的同期产物,表明东天山黑尖山地区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是古大洋(古北天山洋)板片向北俯冲的岛弧背景产物;进一步说明东天山黑尖山地区泥盆纪晚期古大洋仍未闭合。
文摘个性化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HRTF)对于虚拟听觉技术的实现至关重要。然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测量每一位受试者的个性化HRTF较为繁琐,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弹性网络回归的算法,只需获取受试者的生理参数即可获得HRTF的个性化幅度响应。首先通过数据库中的受试者数据,根据生理参数与幅度的相关性计算获得生理参数的权值,并将权值加入到同时含有1范数和2范数的弹性网络回归中,以此来获取新受试者的生理参数稀疏系数;最后将所得稀疏系数与数据库中的HRTF幅度结合就可以得到新受试者的个性化幅度响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于个性化HRTF幅度的合成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中低频段内准确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