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江尾闾河道枯水位变化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界仁 刘涵心 吕婷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1,共4页
赣江下游尾闾河道为多级汊道进入鄱阳湖,2000年来河道枯水水位下降明显,对河道防洪、航运、取水、生态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依据赣江下游尾闾河道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有序聚类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赣江下游尾闾外洲、南... 赣江下游尾闾河道为多级汊道进入鄱阳湖,2000年来河道枯水水位下降明显,对河道防洪、航运、取水、生态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依据赣江下游尾闾河道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有序聚类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赣江下游尾闾外洲、南昌、昌邑、吴城、滁槎、楼前与鄱阳湖湖区都昌站的枯水位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赣江下游尾闾各站年最低水位突变发生在2005年;赣江主支各站年最低水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2005~2014年都昌站年最低水位呈显著下降趋势,外洲站年最小流量变化不大。影响枯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河床下切,鄱阳湖湖区水位下降对赣江尾闾河道枯水位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尾闾 河道 枯水位 下降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偏流淤积成因及流态改善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世昭 唐洪武 +4 位作者 俞扬 刘涵心 王冬生 孙勇 蒋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6,共8页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偏流易淤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试验,结合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对闸上游河道淤积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增建导流墙对闸前河道流态改善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受闸上游弯道影响形成偏流,闸前河道两侧产生左...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偏流易淤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试验,结合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对闸上游河道淤积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增建导流墙对闸前河道流态改善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受闸上游弯道影响形成偏流,闸前河道两侧产生左大右小两个明显回流区,导致左侧河床较右侧淤积明显;水闸常年运行,大部分时间闸前河道水流动力较弱,易形成缓流淤积。通过闸前设置导流墙,可以改变闸前河道流态,使左右两侧回流区范围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门闸 淤积成因 物理模型试验 流态改善 导流墙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乐清湾环境容量算法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中宇 刘涵心 陈界仁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30-435,共6页
在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乐清湾潮流水环境数学模型,对乐清湾区域水动力环境及污染物扩散输移进行数值模拟,以COD为代表,计算分析了乐清湾在大麦屿港区规划中满足海洋功能区划水质标准下的COD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乐清湾完成一... 在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乐清湾潮流水环境数学模型,对乐清湾区域水动力环境及污染物扩散输移进行数值模拟,以COD为代表,计算分析了乐清湾在大麦屿港区规划中满足海洋功能区划水质标准下的COD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乐清湾完成一次水交换时间为90d,排污附近海区完成一次水交换为30d。大潮期72h排污口排放污染物COD影响范围大致为北至乐清湾底,西南至瓯江北口,南至洞头峡,东至鹿西岛以东15km的海域,湾内COD浓度为1.231-1.232mg/L。允许混合区的COD剩余环境容量大潮期为8148.99-8164.98t/a;小潮期为8144.64-8162.75t/a。大麦屿港区规划实施后满足乐清湾COD环境容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污染物扩散 水体交换 数学模型 乐清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