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地球——全球可持续性研究计划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源鑫 赵文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610-7613,共4页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为了运用新的科学知识应对全球变化产生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联盟提出了"未来地球"计划。该计划整合了现有四大国际研究计划(IGBP、IHDP、WCRP和DIV...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为了运用新的科学知识应对全球变化产生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联盟提出了"未来地球"计划。该计划整合了现有四大国际研究计划(IGBP、IHDP、WCRP和DIVERSITAS),成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联盟。计划宗旨是发展有效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与机遇的知识,支持向可持续性转变。该计划重视科研项目的协同设计、侧重不同尺度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和科学的政府间评估,并将围绕动态星球、全球发展、可持续性转变3个主题开展研究。中国当前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应对全球变化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将积极参加"未来地球"计划,结合中国国情与特色科学问题,加强与国外科研单位的沟通,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地球” 全球变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协同应对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地球2025愿景”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源鑫 赵文武 王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14-2417,共4页
2014年11月,国际科学联盟发布了"未来地球2025愿景"。愿景制定了未来十年该计划的学科发展体系,提出将推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加强交叉学科发展,贯彻"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共享成果"的创新思路,发展新知... 2014年11月,国际科学联盟发布了"未来地球2025愿景"。愿景制定了未来十年该计划的学科发展体系,提出将推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加强交叉学科发展,贯彻"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共享成果"的创新思路,发展新知识应对全球变化挑战,向可持续性转变。从总体构想、学科发展、创新思路、预期成果四个方面阐述了"未来地球2025愿景"。同时,认为我国应以"未来地球"计划为契机,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转变发展观念;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综合集成研究,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发展系统;重视交叉学科与前沿领域研究,发展新知识,应对全球变化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地球2025愿景” 可持续性 全球变化 交叉学科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区景观特征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源鑫 焦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7,31,共6页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图像绘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GIS相关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高家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景观水平上对指数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为高家沟流域土...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图像绘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GIS相关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高家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景观水平上对指数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为高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园地稀少,各土地利用类型布局分散,斑块形状较复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粒度变化对景观指数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的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或上升或下降,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高家沟流域景观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75~12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粒度效应
下载PDF
陕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源鑫 焦峰 朱乐天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10期42-44,共3页
以陕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研究对象,评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对水源区水土保持功能区进行划分,运用典型推算法建立评价指标,对比一期工程实施前后各分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货币形式评价工程实施后各... 以陕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研究对象,评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对水源区水土保持功能区进行划分,运用典型推算法建立评价指标,对比一期工程实施前后各分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货币形式评价工程实施后各项措施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由1.67万km2下降到0.90万km2;植被覆盖度由29.73%上升到39.48%;每年可拦蓄径流从68.67亿m3增加到84.59亿m3;保土效益从0.97亿t增加到1.16亿t;每年坡改粮梯为当地增加收入11.02亿元,每年坡改果梯和经济林为当地增加收入1.3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功能分区 效益评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陕西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方先明 刘源鑫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1,148,共14页
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不仅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ESG为其提供了新的引擎。利用2012—2023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具... 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不仅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ESG为其提供了新的引擎。利用2012—2023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采取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及更换固定效应等处理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ESG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对管理层进行薪酬激励两个渠道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ESG表现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最后,进一步发现ESG各分指标中治理评级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最明显。研究结论为企业通过ESG投资促进经营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经营效率 融资约束 薪酬激励
下载PDF
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雷波 焦峰 +2 位作者 王志杰 刘源鑫 朱乐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延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延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上以中度... 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延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延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上以中度脆弱为主,其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54.87%,生态系统较不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差;微度脆弱最少,仅占7.55%;重度及以上脆弱程度占11.36%;轻度及以下脆弱程度占33.78%。延河流域极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靖边县、志丹县西部;重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安塞县西北部及子长县;中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安塞县东南部、延川县及宝塔区;轻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宝塔区东南部及延长县西北部;微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延长县东南部。延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生态脆弱性程度依次减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脆弱性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坡耕地、裸地、荒草地脆弱性程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河流域 生态环境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被引量:46
7
作者 赵明月 赵文武 刘源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25-4632,共8页
土地利用方式和环境因子是影响土壤粒径的重要因素,尺度不同其影响效应差异明显。研究不同尺度表层土壤粒径与土地利用、环境因子的关系对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质具有积极意义。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集水区和沐浴小流域作为... 土地利用方式和环境因子是影响土壤粒径的重要因素,尺度不同其影响效应差异明显。研究不同尺度表层土壤粒径与土地利用、环境因子的关系对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质具有积极意义。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集水区和沐浴小流域作为研究区,探讨两个尺度上表层土壤粒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颗粒主要为砂粒和粉粒,在小流域和集水区尺度上,各粒径百分含量属于中等变异,D值为弱变异,但随着研究区由沐浴小流域变化到安塞集水区,粒径和D值的空间变异性均有所提高;(2)尺度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粒径的影响效应不同,在沐浴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砂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荒草地>农用地>林地>灌木林地>园地,在集水区的变化顺序依次为荒草地>灌木林地>林地>农用地>园地,粉粒含量的次序均与砂粒相反,小流域土壤粒径分形维数D依次为灌木林地>荒草地>林地>园地>农用地,在安塞集水区为灌木林地>荒草地>农用地>林地>园地;(3)在沐浴小流域和安塞集水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砂粒、黏粒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粉粒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砂质壤土D值高于壤土和粉壤土;(4)在沐浴小流域,植被盖度、相对海拔和坡位相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坡向和坡度对土壤粒径影响较大;而在安塞集水区植被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土壤粒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环境因子 土壤粒径 分形维数 尺度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典型小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雷波 焦峰 +2 位作者 王志杰 刘源鑫 朱乐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159,共11页
以位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的6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带典型小流域间的生态脆弱性程度差异明显,森林带整体处于轻度脆弱水平,森林草原带整体处于中度... 以位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的6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带典型小流域间的生态脆弱性程度差异明显,森林带整体处于轻度脆弱水平,森林草原带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草原带整体处于重度脆弱水平。各植被带典型小流域生态脆弱等级随坡度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微度脆弱主要分布在3°以下,而后随坡度增大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波浪式变化趋势,其他各脆弱等级随坡度变化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5°~35°之间达到最大值。典型小流域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不在海拔最高的地方,而在中低海拔段,这与延河流域特殊的地貌特征和侵蚀环境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延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生态恢复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河流域 植被带 小流域 生态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钟莉娜 赵文武 +1 位作者 吕一河 刘源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68-3377,共10页
以陕西省延安市1985年、2000年和2008年三期1∶25万景观单元类型图,1∶5万地形图等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源,基于ArcGIS 9.3软件,采用多距离空间聚类、景观单元类型转移矩阵、空间数据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延安市景观格局的演... 以陕西省延安市1985年、2000年和2008年三期1∶25万景观单元类型图,1∶5万地形图等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源,基于ArcGIS 9.3软件,采用多距离空间聚类、景观单元类型转移矩阵、空间数据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延安市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延安市的景观是由林地、灌木、草地和农田等基本景观单元构成的复合景观;研究期间农地面积急剧减少,流失的农地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灌木和聚落,除农地和裸地外,其他景观单元类型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85—2008年,林地、灌木和草地聚集的最大尺度减小,而农田聚集的最大尺度变大,农田和草地的空间聚集强度明显小于林地和灌木;延安市主要景观单元类型演变主要发生在海拔1100—1500 m之间的区域和坡度范围7—21°之间的区域,但农田向聚落的演变主要发生在海拔较低(900—1300 m)、坡度较缓(<7°)的平川缓丘地带。1999年之前,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延安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而1999年之后,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重建措施成为延安市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演变 多距离空间分析 空间分异 空间叠加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乐天 焦峰 +1 位作者 刘源鑫 贺国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以黄土丘陵区的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3个时期(雨季前、雨季中、雨季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层面、垂直剖面上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动态有着显著的影响,农耕地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并且对土壤水... 以黄土丘陵区的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3个时期(雨季前、雨季中、雨季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层面、垂直剖面上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动态有着显著的影响,农耕地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并且对土壤水分含量影响最为明显,使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次是天然草地、撂荒地、乔木林地、果园用地和幼林地;含量最低的为灌木林地。在垂直剖面上,雨季前干旱期为递增型;雨季中湿润期为递减型和波动型;雨季后半湿润期为先减后增型。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土壤水分的时空格局与降雨季节变化、植物蒸腾作用以及土地耕作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在延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在不同的季节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在该流域的管理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流域的治理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类型 延河流域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骁 赵文武 刘源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目的]对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述评,探索土壤侵蚀遥感研究的发展方向,并为研究者快速选择适宜的遥感数据源和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研究方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研究区域和主题,总结了... [目的]对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述评,探索土壤侵蚀遥感研究的发展方向,并为研究者快速选择适宜的遥感数据源和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研究方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研究区域和主题,总结了土壤侵蚀研究中常用遥感平台和数据源,综述了遥感技术在区域土壤侵蚀特征识别、监测与尺度效应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遥感技术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关键因子获取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论]遥感技术作为开展大范围、长时间序列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基层遥感数据时效性不强、数据源单一和识别因子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其高效应用和推广需要技术层面和人员、经济支持层面共同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遥感 监测 RUSLE
下载PDF
降水梯度序列下柠条林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琪 薛兴权 +3 位作者 赵文武 王连喜 缪淼 刘源鑫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98-405,共8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陕西省境内不同降雨条件下的黄土高原同级树龄柠条林地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低,养分中有机质和全氮在降水梯度上的空间变异性显著;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陕西省境内不同降雨条件下的黄土高原同级树龄柠条林地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低,养分中有机质和全氮在降水梯度上的空间变异性显著;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全磷含量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从表层到心土层逐渐降低,从心土层到底层逐渐增加;全钾含量在剖面上的规律与有机质和全氮相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随着降水梯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土壤养分 降水梯度 空间变异
下载PDF
漫话“关防”
13
作者 刘源鑫 《四川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共2页
我国古代公文生效有种印信标志,其中关防是很重要的一种。它具有独特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渊源,并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明清以来的官僚体制的状况。该文从使用关防的主体、关防印文的一些特征以及印材等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关防 印章 明清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基于高校问卷调查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鑫 徐建 刘源鑫 《高教论坛》 2017年第8期16-19,23,共5页
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必须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媒体时代,创新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协调高校多方力量,形成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包容的新思维,共享高校优质资源,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思政教... 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必须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媒体时代,创新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协调高校多方力量,形成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包容的新思维,共享高校优质资源,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思政教育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育 五大发展理念 新媒体 学生需求
下载PDF
冰中微尺度受陷气泡生长分布特性与宏观热力影响综述
15
作者 邵苛苛 宋孟杰 +4 位作者 张旋 康文希 张颖 张龙 刘源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74,共23页
结冰是传热传质流动耦合的非线性、变密度液固相变过程,在自然界与工业界广泛存在且多呈负面影响。溶解于液态水中的微量空气在结冰时因冰晶挤压而汇聚后成核,形成较大气泡后因界面黏附力而停留在冻结锋面处,最终形成冰中大小各异、分... 结冰是传热传质流动耦合的非线性、变密度液固相变过程,在自然界与工业界广泛存在且多呈负面影响。溶解于液态水中的微量空气在结冰时因冰晶挤压而汇聚后成核,形成较大气泡后因界面黏附力而停留在冻结锋面处,最终形成冰中大小各异、分布不一的微尺度受陷气泡。形成于结冰过程的微尺度受陷气泡,不仅因改变冰的内部结构、密度分布、导热系数及冻结速率而影响后期动态结冰过程,亦会影响结冰过程和结束后冰体的整体导热系数、热阻分布、抗压强度、应力分布等宏观热学、力学物理特性。为精准预测及控制结冰过程,开发和优化各类防除冰技术,微尺度受陷气泡的生长分布特性与宏观热力影响研究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备受关注。首先,以冰中微尺度受陷气泡为研究对象,从微观与宏观尺度对其成核机制、生长过程、分布特性和静态稳定性等进行综述。结果显示:气泡形状与冻结速率直接相关,当冻结速率大于25μm/s时,冰中出现长短轴比小于5的蛋状受陷气泡;当冻结速率在5~25μm/s时,冰中出现长短轴比大于5的针状受陷气泡;当冰冻结速率小于3μm/s时,冰中未能发现任何受陷气泡。其次,通过对既有文献中各类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对受陷气泡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结冰时、成冰后热力物性的不同影响机制进行了梳理与解释。冰中受陷气泡因降低冰的密度及改变内部冰晶结构而会显著降低冰的有效导热系数。在融冰实验中,气泡体积分数为57%的冰比不含气泡的透明冰开始融化时间滞后约50%,相同时间内的融冰高度低36.81%。随气泡体积分数增加,冰的水平和竖直抗压强度均逐渐减小,当气泡体积分数由4%增加到34%时,水平和竖直方向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为原来的8.38%和8.10%。最后,基于既有受陷气泡研究成果,对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阐述。本综述对理清受陷气泡复杂特性、丰富结冰过程传质理论有较大帮助,亦可为既有防除冰技术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陷气泡 结冰成核 生长分布特性 热学特性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铅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源鑫 李维庭 +3 位作者 孙向阳 李素艳 张润哲 马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2-810,共9页
为明确园林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向铅(Pb)、镉(Cd)污染土壤中分别按0(CK)、1%、3%、5%的施用量添加GWC和泥炭,研究不同单一/混合处理对土壤酶活性,Pb、Cd在土壤孔隙水中浓度和在土壤中赋存形... 为明确园林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向铅(Pb)、镉(Cd)污染土壤中分别按0(CK)、1%、3%、5%的施用量添加GWC和泥炭,研究不同单一/混合处理对土壤酶活性,Pb、Cd在土壤孔隙水中浓度和在土壤中赋存形态的影响,并探究小白菜地上部和根部Pb、Cd积累转运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3%和5%的施用量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5%泥炭对提高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更显著,5%GWC对提高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更显著。土壤孔隙水Pb浓度在第1~7 d时随不同处理的施用量增多而降低;5%GWC及5%混施处理在第1 d时的Pb浓度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78%和56%。不同处理中孔隙水Cd浓度在第1 d时均高于CK,其中5%GWC相比CK增加了70%;泥炭处理中Cd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和5%处理下土壤酸溶态Pb、Cd显著减少,残渣态显著增加,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显著下降,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相应降低,其中5%混合施用效果最显著。Pb含量在3%和5%GWC施用下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单一、混合施用GWC及泥炭对土壤中Pb、Cd有显著的钝化效果,且泥炭对于降低植物体重金属积累的效果好于G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堆肥 泥炭 PB Cd 土壤修复 酶活性 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
下载PDF
热网通信效率优化的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张闯 王志红 +2 位作者 孟超 姚新宇 刘源鑫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6期172-174,共3页
热网系统的通信技术不仅负责热网系统内部设备间的信息交换,还负责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监控,其通信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热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提升热网监控平台主站与锅炉房及换热站等子站间的通信效率,研发一种物联网智能... 热网系统的通信技术不仅负责热网系统内部设备间的信息交换,还负责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监控,其通信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热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提升热网监控平台主站与锅炉房及换热站等子站间的通信效率,研发一种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接入锅炉房及换热站等子站与热网监控平台主站系统间的通信链路,优化其通信过程。经仿真测试,验证了系统的运行效果,主站和子站间的通信延时从100s以上缩短到1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网系统 通信技术 物联网 终端
下载PDF
金融科技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玉平 刘源鑫 《管理工程师》 2022年第5期42-48,共7页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金融学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视关于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领域的影响。文章选择我国2013—2020年4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金融学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视关于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领域的影响。文章选择我国2013—2020年4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零售负债占比的影响呈先降再增的“U形关系”,即初期金融科技的出现迅速冲击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降低商业银行零售负债占比,而后随着银行开始应用和发展金融科技,零售负债占比逐渐提升。金融科技4.0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更主动融入金融科技浪潮,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与自主研发,合理应用金融科技这一工具,使其更好地为商业银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负债结构 零售负债
下载PDF
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镉积累转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松 孙向阳 +3 位作者 李素艳 马其雪 刘源鑫 周文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9-1235,共7页
为了缓解土壤镉污染对小白菜的胁迫,以园林绿色废弃物堆肥、生物炭和腐植酸为复合改良剂,研究了不同改良剂添加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小白菜生物量、镉积累转运、叶片色素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 为了缓解土壤镉污染对小白菜的胁迫,以园林绿色废弃物堆肥、生物炭和腐植酸为复合改良剂,研究了不同改良剂添加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小白菜生物量、镉积累转运、叶片色素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EC值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低。施用改良剂后,小白菜根和叶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46%~53%和30%~64%。改良剂添加显著降低了小白菜根和叶中镉含量,同时根和叶的富集系数(BAF)分别降低了12%~30%和34%~49%,转运系数(TF)显著低于对照,但仍大于1。改良剂施用显著提高了小白菜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小白菜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等抗逆性指标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改良剂施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小白菜生物量和叶片色素含量,降低抗逆性指标,同时显著降低小白菜对镉的积累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土壤理化性状 吸收 转运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对铅、锌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其雪 孙向阳 +3 位作者 李素艳 李松 刘源鑫 周文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27-2034,共8页
为探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下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GWC施用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5%)对铅(500 mg·kg^-1)、锌(1000 mg·kg^-1)单一和复合污染下小白菜... 为探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下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GWC施用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5%)对铅(500 mg·kg^-1)、锌(1000 mg·kg^-1)单一和复合污染下小白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WC施用量的增加,铅、锌单一和复合污染下小白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施用GWC能提高铅、锌单一和复合污染下小白菜CAT活性。施用适当量的GWC能促进小白菜生长,改善小白菜生理特性,提高小白菜抵御铅、锌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 小白菜 氧化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