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滨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3,共8页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自然为根、以生态为脉、向着“集和化”迈进,主导了中国人居环境数千年的哲学、价值观和实践,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主力和先锋。与古为新,概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划时代发展:自主的现代性转变及开拓创新、自主的知识理论实践体系构建、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以及为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等。前瞻超越,面对学科的未来使命,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顺应三大趋势发展的未来,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学科知识组成特性、学科的核心体系,构建了感知行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文明 风景园林学科 生态化 集和化 体系化
下载PDF
江南水网乡村地方性景观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滨谊 左佑 张琳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5期9-18,共10页
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对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与乡民福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客观人居环境要素与主观感知反馈共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文章以位于江南水网地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为例,通过InV... 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对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与乡民福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客观人居环境要素与主观感知反馈共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文章以位于江南水网地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为例,通过InVEST与MaxENT模型进行多元数据融合的生态系统服务量化评估与空间映射,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自然与文化服务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和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示范区乡村景观自然服务均值为0.505,文化服务均值为0.379,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均值为0.431,整体服务供给偏低;2)示范区乡村景观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411,处于失调到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的过渡阶段,且村域空间分异明显;3)乡村人工建成环境、地方性景观格局风貌与乡村治理水平是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从评价算法与实践指导层面,提出江南水网乡村地方性景观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景观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协调度 江南水网乡村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人居环境地方性体系化构建及其演变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滨谊 高文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共8页
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动态演变的长三角地区,以人居环境地方性为线索予以识别、分析和评估,有助于解析人居环境这一复杂体系的运转规律与协同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人居环境地方性体系及其演变周期模型;建立主客观结合的人居环境地方... 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动态演变的长三角地区,以人居环境地方性为线索予以识别、分析和评估,有助于解析人居环境这一复杂体系的运转规律与协同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人居环境地方性体系及其演变周期模型;建立主客观结合的人居环境地方性“潜力-连通度-韧性”演变评估框架,以识别样本城市人居环境地方性的演变表征、演变阶段和发展趋势,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性韧性整体较低,各城市全域的地方性潜力、连通度分异明显;就人居环境地方性演变阶段而论,各地区分别处于失衡风险较低、发展不足的集聚开发阶段,僵化及失衡风险较高、发展成熟的稳定繁荣阶段,以及因经济持续低迷或政府主动开展超限度更新导致的病态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生命体 人居环境地方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浙江传统村落与自然景观耦合的地方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琳 苗晏凯 +1 位作者 朱莉梅 刘滨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6,共7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乡村规划是其中的基础和关键,而传统村落是乡村规划中传承自然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需从生态文明和地方性的视角进行科学规划。以浙江省传统村落为例,运用ArcGIS等...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乡村规划是其中的基础和关键,而传统村落是乡村规划中传承自然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需从生态文明和地方性的视角进行科学规划。以浙江省传统村落为例,运用ArcGIS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及与山、水、林、田、海等自然要素的关联特征,从聚落与自然的格局关系视角,发现了浙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量与自然要素丰度双聚集、山形水势结构清晰、自然要素叠加关系明显等地方性空间特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传统村落全域全要素的保护理念和以地方性为依据的“重点连片、次类带状、单一点状”的分类规划路径,探索集中连片保护理念下进一步提升传统村落自然风貌特色的规划方法,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土空间治理 传统村落 地方性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八景的景观多维感知机制研究
5
作者 刘滨谊 冯晶磊 +2 位作者 马淑菡 罗范颖 徐臻彦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9,共8页
【目的】以景观多维感知为研究背景,聚焦中国八景的研究与应用。研究八景多维感知组成的主观元素、客观元素,以及主客观八景之间的互动机制。【方法】继承中国传统八景思想,在分析古今八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八景的主观、客观、主客观合... 【目的】以景观多维感知为研究背景,聚焦中国八景的研究与应用。研究八景多维感知组成的主观元素、客观元素,以及主客观八景之间的互动机制。【方法】继承中国传统八景思想,在分析古今八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八景的主观、客观、主客观合一及其构成要素,以及八景多维景观感知的分析评价方法,选取澳门地区新老八景中的灯塔松涛、路环渔韵、双湖塔影和普济寻幽四景,对其八维感知占比分别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从八景的主客互动、八景的主客流动、八景的景观多维感知3个方面分析,探索了八景与人类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结论】构建了主观八景的感受、认知、应对与客观八景的能量、信息、时空两方面相互流动的八景流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感知 多维感知 八景 主观八景 客观八景
下载PDF
吐鲁番麻扎村生态适应性分析
6
作者 冶建明 马凌 +1 位作者 刘滨谊 朱梦梦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聚落的生态智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现代生态适应性理论,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麻扎村实地调研,从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角度,梳理分析了该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街巷...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聚落的生态智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现代生态适应性理论,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麻扎村实地调研,从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角度,梳理分析了该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街巷空间、民居院落等层面的生态适应性特点,以图示总结了麻扎村生态适应性智慧、营建和空间形态特征,认为麻扎村的生态适应性是经由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下,不断调整与适应而形成的结果,以期为干旱区传统聚落现代转译过程中如何保留和传承生态智慧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应性 选址布局 街巷空间 民居院落 麻扎村
下载PDF
吐鲁番苏贝希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冶建明 刘滨谊 吴秀玲 《住宅科技》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以新疆吐鲁番苏贝希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贝希村呈现水域与植被包围居住组团的水平空间形态,以及东北高、西南低,各类用地依次延伸的垂直形态布局;以X065县道为南北主道,村道向东西方向延伸;村内的民居... 以新疆吐鲁番苏贝希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贝希村呈现水域与植被包围居住组团的水平空间形态,以及东北高、西南低,各类用地依次延伸的垂直形态布局;以X065县道为南北主道,村道向东西方向延伸;村内的民居空间可分为一字型、L型与T型,民居结构具有多样性,有半地下室、通风墙等特色空间类型。苏贝希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体现出当地村民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可为传统聚落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其他传统聚落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贝希村 传统聚落 空间形态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4
8
作者 刘滨谊 张德顺 +1 位作者 刘晖 戴睿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0,共5页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生态支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途径,20年来在欧美国家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特别是在服务功能、技术途径、政府参与等方面,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基于"城市之绿"(Greening of the Cities)国际...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生态支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途径,20年来在欧美国家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特别是在服务功能、技术途径、政府参与等方面,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基于"城市之绿"(Greening of the Cities)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内容,综述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场地、城市和乡村特殊人居环境3种尺度下的实践活动内容,及其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作用。提出绿色基础设施在未来的发展设想。最后,针对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目标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与实践 生态服务功能 研究发展设想
下载PDF
上海城市开敞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调查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刘滨谊 张德顺 +1 位作者 张琳 匡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2,共6页
作为“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的基础实验工作,以寻找风、湿、热等小气候要素与开敞空间布局间的关联特性为研究目的,以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市为研究对象,以1000~100000m2为研究尺度,对广场、滨水... 作为“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的基础实验工作,以寻找风、湿、热等小气候要素与开敞空间布局间的关联特性为研究目的,以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市为研究对象,以1000~100000m2为研究尺度,对广场、滨水带和街道的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了实测。分析测试数据,研究广场空间平面布局及竖向、滨水带空间断面形式、街道空间形态与小气候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进一步提出以调节改善小气候为导向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小气候要素 基础调查 广场 滨水带 街道
下载PDF
基于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刘滨谊 贺炜 刘颂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6,共5页
首先对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进行了诠释,认为该理论是对绿地空间存在于城市中的基本方式这种普遍现象的解释,是对城市空间和绿地空间矛盾运动规律的总结,该理论由耦合模式、耦合过程、耦合功能这3个重要概念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 首先对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进行了诠释,认为该理论是对绿地空间存在于城市中的基本方式这种普遍现象的解释,是对城市空间和绿地空间矛盾运动规律的总结,该理论由耦合模式、耦合过程、耦合功能这3个重要概念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的概念框架。其次,构建了基于该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评价体系,它是耦合模式、过程和功能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由耦合的空间形态模式指标、耦合的空间内容模式指标、耦合的空间关系模式指标三方面构成。第三,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的规划方法,它主要通过结构性空间要素的耦合、骨架性空间要素的耦合、功能性空间要素的耦合3个方面来实现。最后通过对石家庄滹沱河滨水新区规划案例的分析,说明了该评价体系和规划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空间 城市空间 耦合 评价 规划
下载PDF
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 被引量:94
11
作者 刘滨谊 姜允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80,共5页
在分析中国现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分类应逐步规范化 ,规划环节步骤阶段化 ,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化结合的建议 ,以期加快形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法律文本文件。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规划误区 指标体系 中国
下载PDF
趣水·营城——南宁建设公园城市图径探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滨谊 陈楠 +2 位作者 余露 廖宇航 王红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1,共6页
寻找南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思路,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发挥南宁“小水”资源丰富、沟渠通达的城市生态资源优势;以城市环境生态和风景旅游为引导,开展以山水城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提出了南宁公园城市的建设方略:保留水... 寻找南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思路,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发挥南宁“小水”资源丰富、沟渠通达的城市生态资源优势;以城市环境生态和风景旅游为引导,开展以山水城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提出了南宁公园城市的建设方略:保留水网水系,代替“填浜筑路”,留出南宁生态廊道和更多的城市公共休闲、文化和商业空间,形成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网络化”。同时,探讨了南宁建设公园城市作为巨大的公共资本投入应如何构建和依托公共政策,探索出一套能让规划项目具有落地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行动计划图径,构建一个多部门统筹管理、社会力量协调参与的开放平台,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予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设公园城市 山水城市 人居环境科学 公共开敞空间 南宁城市发展
下载PDF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量化分析 被引量:49
13
作者 刘滨谊 范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基于人类视觉特征的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是景观空间视觉质量评价的基础。以景观空间中视觉吸引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视觉吸引要素的搜集整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校区周边207人进行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 基于人类视觉特征的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是景观空间视觉质量评价的基础。以景观空间中视觉吸引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视觉吸引要素的搜集整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校区周边207人进行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普测人群的测试结果结合景观视觉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12个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包括:空间尺度和距离、实体、边界、色彩、线条、形体、瞬逝自然景象、植被、质地、水体、动态景象、阳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各视觉吸引要素量在景观空间中所占比重的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分析认为,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的丰富度是景观视觉评价的重要依据,也可为景观美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空间 视觉吸引要素 景观空间感受量 景观视觉吸引力
下载PDF
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83
14
作者 刘滨谊 刘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81,共5页
本文提出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以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 ,总结概括出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指出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 ,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本文提出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以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 ,总结概括出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指出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 ,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设对策。最后对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 ,指出影视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将向着旅游客体多元化、旅游主体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旅游 影视城 主题公园
下载PDF
上海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与人群行为关系测析 被引量:72
15
作者 刘滨谊 梅欹 匡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以上海居住区"SVA·世博花园"为调查对象,测试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数据,问卷调查居民小气候感受,旨在寻找风、湿、热小气候要素与居住区开敞空间布局及人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风景园林空间朝向、绿... 以上海居住区"SVA·世博花园"为调查对象,测试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数据,问卷调查居民小气候感受,旨在寻找风、湿、热小气候要素与居住区开敞空间布局及人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风景园林空间朝向、绿化覆盖率及水体是影响居住区小气候的主要空间要素;2)太阳辐射与风速是影响居住区人群行为的主要小气候要素;3)遮阴是夏季人群休憩空间遴选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了小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包括:1)合理设置风景园林空间朝向;2)合理增加风景园林空间绿量与水体面积;3)合理设计休息设施区的遮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居住区 小气候要素 行为感受
下载PDF
城市街头绿地的新发展及规划设计对策──以安庆市纱帽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滨谊 鲍鲁泉 裘江 《规划师》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介绍城市建设中街头绿地的新发展,着重从形成方式、生态、使用、景观四个方面讨论,提出了新发展对街头绿地规划设计的新要求;结合安庆市纱帽公园的规划实例,探讨了为适应和推动街头绿地的新发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街头绿地 景观规划设计 纱帽公园 安庆市
下载PDF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3
17
作者 刘滨谊 范榕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共6页
围绕人眼被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借助医学生理构造和计算机视觉注意机制前沿研究成果,提出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机制概念。基于风景园林视觉观赏特性和案例比较,提出视觉吸引概念、视觉吸引机制及其吸引的四要素:"空间尺度和距离"... 围绕人眼被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借助医学生理构造和计算机视觉注意机制前沿研究成果,提出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机制概念。基于风景园林视觉观赏特性和案例比较,提出视觉吸引概念、视觉吸引机制及其吸引的四要素:"空间尺度和距离"要素,"实体景物"要素,"色彩"要素,"综合"要素,分析了四者之间不同组合对吸引力的影响,发现不同的要素组合引发不同的景观空间感受。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性理论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从人类生理心理感知的基础层面,探究揭示风景园林景观视觉感受的内在动因、外在影响等基本规律,为风景园林美学研究提供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美学 景观空间感受 视觉注意 景观视觉吸引机制 景观视觉吸引力
下载PDF
“网络效能”与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形态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刘滨谊 吴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70,共5页
将绿地融合于整体城市,探索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功效的发挥与其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绿网的空间构成及"网络效能"体系的构建,提出各效能要素的功效指标;通过对其空间关联的分析并进行形态学转换,进而构建城市绿... 将绿地融合于整体城市,探索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功效的发挥与其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绿网的空间构成及"网络效能"体系的构建,提出各效能要素的功效指标;通过对其空间关联的分析并进行形态学转换,进而构建城市绿网空间格局与空间形态的指标体系,以期基于生态学过程以及空间效能的视角引导一种科学务实的规划设计方法,最终构建合理高效的城市以及区域绿化网络,并促进城市空间综合效益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生态网络 效能 功效指标 空间形态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240
19
作者 刘滨谊 王云才 《中国园林》 2002年第5期76-79,共4页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迫在眉睫。为此,从乡村景观理论的核心乡村景观评价入手,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阐述了乡...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迫在眉睫。为此,从乡村景观理论的核心乡村景观评价入手,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阐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探讨了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乡村景观可居度、可达度、相容度、敏感度、美景度五度以人居环境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乡村景观 理论基础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以风景园林为引领的城市化--山地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滨谊 钟元满 欧阳梓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面对中国城市化的大课题,以山地景观格局下的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从打造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的目标出发,秉承区域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了基地风水、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等要素;探讨从宏观区域、中观市域,以... 面对中国城市化的大课题,以山地景观格局下的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从打造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的目标出发,秉承区域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了基地风水、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等要素;探讨从宏观区域、中观市域,以及城市边缘地带3个尺度定位的城市发展模式,从风景园林的学科角度出发,合理保护和开发山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积极引导土地利用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转型,为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宜居山水城市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化 山地景观格局 城市边缘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