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成都冬季大气PM2.5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郭佳灵
李友平
刘欢
李敏
刘漫琦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6期143-146,148,共5页
-
基金
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SCPC2014-4-2)
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17YC138)。
-
文摘
为探讨成都市冬季大气PM2.5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0年和2018年冬季采集大气PM2.5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得到18种元素的含量,并运用富集因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成都市冬季大气PM2.5质量浓度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2010年和2018年冬季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225.5μg·m-3、115.3μg·m-3。2010年冬季成都元素质量浓度为21.2μg·m-3;而2018年PM2.5中元素质量浓度为15.0μg·m-3。富集因子分析表明,Sb、S、Cl、Zn、Pb、Cu等元素显著富集,成都2018年冬季PM2.5中Cl、Cu、Zn、Ba和Pb的富集程度较2010年有明显减轻。主成分分析表明,成都冬季PM2.5中元素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和生物质燃烧、交通源、扬尘以及工业源。成都2018年冬季相对于2010年在PM2.5质量浓度以及PM2.5中的大部分元素富集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PM2.5污染水平依然较高。
-
关键词
PM2.5
元素
富集因子
主成分分析
成都
-
Keywords
PM2.5
Inorganic elements
Enrichment facto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hengdu
-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菌粉、生物质复合改良紫色土对Cr(Ⅵ)吸附的影响
- 2
-
-
作者
王尹菲
李敏
李文斌
贾玉婷
刘漫琦
宋雨瑶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50,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8ZB05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44)
西华师范大学科研业务费项目(18B023)。
-
文摘
为了提升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固定效果,该文采用10%(质量比)的生物质和酵母菌粉对碱性、中性和弱酸性紫色土进行改良,批处理法研究各改良土样对Cr(Ⅵ)的等温吸附特征,并对比不同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下的吸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均适合Langmuir模型描述。Cr(Ⅵ)的最大吸附量(q_(m))保持在99.66~283.63 mg/kg之间,q_(m)表现为菌粉改良>菌粉和生物质复合改良>生物质改良>未改良。相同改良条件下,q_(m)随土壤pH的升高而降低。随着pH值的升高,各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pH=2时最佳。供试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量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以0.05 mol/L最佳。温度升高有利于各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各改良紫色土对Cr(Ⅵ)吸附均为自发、吸热和熵增过程。
-
关键词
土壤改良
Cr(Ⅵ)
紫色土
吸附量
热力学
-
Keywords
soil amendment
Cr(Ⅵ)
purple soil
adsorption capacity
thermodynamics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