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阅读张炜的基础──我所认识的张炜
1
作者 刘烨园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3-56,共4页
阅读张炜的基础──我所认识的张炜刘烨园阅读张炜是需要一些基础的。我和张炜是十几年的朋友,当初我们一块起步,对他的了解比较多。因而读他的作品,也就比较容易进入,这并不是每个阅读张炜的人都能做到的。在这里我想谈点阅读张炜... 阅读张炜的基础──我所认识的张炜刘烨园阅读张炜是需要一些基础的。我和张炜是十几年的朋友,当初我们一块起步,对他的了解比较多。因而读他的作品,也就比较容易进入,这并不是每个阅读张炜的人都能做到的。在这里我想谈点阅读张炜作品时的切实的感受,也可以算是我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知识分子问题 作品 作家 苦难意识 农业文化 理性意识 《古船》 保守主义 文以载道
下载PDF
小路长长
2
作者 刘烨园 林岚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2年第12期11-11,共1页
怎么老是怀念遥远的故乡?那江南的春天,竹鹅溪畔的绿草里一条蜿蜒的银色小路。从小学到中学,我在上面走了九个年头,那重重叠叠的脚印,漾着微笑,藏着溢满活力的序曲,给我力量,给我慰藉。竹鹅溪,美丽的小河,淙淙的流水像我们纯真的童年一... 怎么老是怀念遥远的故乡?那江南的春天,竹鹅溪畔的绿草里一条蜿蜒的银色小路。从小学到中学,我在上面走了九个年头,那重重叠叠的脚印,漾着微笑,藏着溢满活力的序曲,给我力量,给我慰藉。竹鹅溪,美丽的小河,淙淙的流水像我们纯真的童年一样清澈、愉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路 路长 苦楝子 故乡 蜿蜒 童年 序曲 中学 江南 小学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课本
3
作者 刘烨园 《教师》 2011年第33期1-1,共1页
听说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竟然是“公用”的,是在给孩子办留学签证的时候。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课本 留学签证 中小学 竟然 孩子
下载PDF
学校《年鉴》的温馨
4
作者 刘烨园 《中小学校长谋略》 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
不知这是否也是澳洲的法规——年初,从孩子就读的那所乡镇中学,随着他的学期报告、校长致辞等等材料一起寄来的,还有该校上一年的《年鉴》。印刷之精美自不必说,很高档的画报用纸,全彩色。一百余页,且主要以照片为主,因而从手感... 不知这是否也是澳洲的法规——年初,从孩子就读的那所乡镇中学,随着他的学期报告、校长致辞等等材料一起寄来的,还有该校上一年的《年鉴》。印刷之精美自不必说,很高档的画报用纸,全彩色。一百余页,且主要以照片为主,因而从手感到视觉,都不由得让人一见就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中学 《年鉴》 校长 学校管理 办学思想
下载PDF
大地重现
5
作者 刘烨园 《税务纵横》 2003年第10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大地重现》 散文 故乡 书籍 语言
下载PDF
大地重现
6
作者 刘烨园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2011年第3期34-39,共6页
那些书很像冬天;在明月凝望北方遒朗的高枝的时候,一条大河在深远地流,仿佛流在创世前清光寂寥的夜色里。也很像我少为人知的故土上伫立低坡的榕树;它们仿佛很老了,其实正在郁郁葱葱的壮年。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大地重现》
下载PDF
孤独是一种高贵
7
作者 刘烨园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2010年第7期11-11,共1页
诸多文章常常误把孤单倾吐成孤独,然而它不是,似乎只有久久地体验过孤单与孤独不同的人,才能觉悟二者的真谛。孤单是个人独处的一种“生态”形式,就人而方,它是物质的——即身体的,
关键词 孤独 孤单 个人
下载PDF
致苍凉
8
作者 刘烨园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2009年第7期21-23,共3页
  时间,从每一个地方走过,从每一个心灵走过……哪儿,是她蔽月启程的故乡?   她又将在哪儿停泊?寻岸钻木取火,微笑着,一枝一枝,撩旺如塔的柴禾--几绺火亮的云,就这样在创造中升起来了……这是信笺么?是时间在召唤她的空间弟兄?……
下载PDF
镜头品台湾
9
作者 冯建国 六月 +4 位作者 田凤仙 青禾 刘烨园 程凤斌 邱冀 《旅游世界》 2014年第12期24-61,共38页
九份夜市。没去过台湾夜市,就称不上到过台湾旅游,夜市无疑是台湾文化的缩影,在夜市中不但供应各式小吃,还有各样珍奇货品,在那里你能找到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地道的乡土原味,真切地融入到普通的台湾社会中。
关键词 诚品书店 地方特色 野柳 菁桐 花莲 地质公园 中央山 原住民 平溪 台东县
下载PDF
“在”与“不在”之间——感受《临界·大十字架系列》之“光”
10
作者 刘烨园 《南方文坛》 1999年第2期46-47,56,共3页
那些“光”很重要。不错。它是灯光。但灯光也是光。问题是它出现在哪里,与什么构成肤理——何时、何地、何事、何因? 它可能是高兟、高强兄弟的装置艺术品《临界·大十字架系列》(以下简称《临界》)最重要的“在场”元素。因为它... 那些“光”很重要。不错。它是灯光。但灯光也是光。问题是它出现在哪里,与什么构成肤理——何时、何地、何事、何因? 它可能是高兟、高强兄弟的装置艺术品《临界·大十字架系列》(以下简称《临界》)最重要的“在场”元素。因为它引发了“不在”——或者说,是不由自主地放射你的多极思索:“在”在哪里?“在”向何方?这时,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衍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 临界 装置艺术 现代政治理念 文明之子 民间立场 官方意识 权力导向 前卫意识 艺术构成
原文传递
冬的断片
11
作者 刘烨园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5-65,共1页
他们再也不会跟上来了。不会。他的身后是那曾经的深深的峡谷。峡谷已经不存在,它退化成了街道。街道留着很多他顾不上忘却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指向。他们自然不该跟着谁。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回首。这就是他以往深刻疑惑过的距离。他想,如... 他们再也不会跟上来了。不会。他的身后是那曾经的深深的峡谷。峡谷已经不存在,它退化成了街道。街道留着很多他顾不上忘却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指向。他们自然不该跟着谁。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回首。这就是他以往深刻疑惑过的距离。他想,如果有一天他也要沉没的话,他一定沉没到海底,那深深的蓝色的有着许多游弋生物、有着许多光亮闪烁的海底。他将在那儿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源 地中衡 铁水包 身骨 资任 刘原 佛道 黑灰 余人 钻眼
原文传递
伏天的暴雨
12
作者 刘烨园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67-68,共2页
山坡在大风突然狂奔之前被晒得极其落拓、丑陋了。石头乱乱地干燥在一起,踩落的哗啦声只有热透的尘味儿,毫无任何生机。灰灰硬硬的山土零乱、贫瘠,已经远远不如高炙的太阳充满广阔的自然的气息。它们干得要死。露着枯细的不知什么年代... 山坡在大风突然狂奔之前被晒得极其落拓、丑陋了。石头乱乱地干燥在一起,踩落的哗啦声只有热透的尘味儿,毫无任何生机。灰灰硬硬的山土零乱、贫瘠,已经远远不如高炙的太阳充满广阔的自然的气息。它们干得要死。露着枯细的不知什么年代哪种植物根须的残坑里,无缘无故倒着一只晒脆的死鸟。……这个夏天似乎决计要酷热下去了。这几天愈热愈难耐,人就愈无奈愈不愿看天。它老是重复着要下雨的征兆,时而暗一会儿,在热乎乎的焚风(注)里落几滴零星的雨点儿,地皮未湿,又即刻无处不白晃晃地灼目耀亮。这是中年的、强健的烈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透 就这样 风雨中 使人 流水声 莲花掌 洗润 雨气 泳裤 西北方
原文传递
何时?何地?何事?——16幅消失的画和雕塑
13
作者 刘烨园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56-58,共3页
一个小小曲长方形。大约是一张32开的纸对角叠了两次。一松手,长方形很自然地随着纸的韧性努力挣扎着。微微开启的边缘什么也看不见。也看不见影子。在黑色的背景上,似乎有月光的模糊。叠着的长方形是灰暗的,就那样悬在上下空间五分之... 一个小小曲长方形。大约是一张32开的纸对角叠了两次。一松手,长方形很自然地随着纸的韧性努力挣扎着。微微开启的边缘什么也看不见。也看不见影子。在黑色的背景上,似乎有月光的模糊。叠着的长方形是灰暗的,就那样悬在上下空间五分之二的地方。左右的画布留得匀称。没有想到。心在那瞬宁静中停驻良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朵朵 一幅画 人能 使人 活着 音乐感 最后一次 一本 令人 上当了
原文传递
截面
14
作者 刘烨园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4-86,共3页
雪依旧下着。悠悠扬扬,天地间,有如处子一般。临窗望去,厚厚的雪复盖的屋顶,层层叠叠,只露了靠檐的几条屋墙,参差不齐。什么都仿佛没有变——尘世虽是很近,却早就不知晓了。读节、写作的生涯,日复一日,只觉得能身心充实。然而一日却不... 雪依旧下着。悠悠扬扬,天地间,有如处子一般。临窗望去,厚厚的雪复盖的屋顶,层层叠叠,只露了靠檐的几条屋墙,参差不齐。什么都仿佛没有变——尘世虽是很近,却早就不知晓了。读节、写作的生涯,日复一日,只觉得能身心充实。然而一日却不知怎地就感到心境不知往时平静、和谐了,平添了几分弱气和不踏实。这就很怪。于是在屋里踱步小憩,然支烟静静地想,默默地再写下去。那弱气就又魂似地跟随着,纸上也有它淡淡的影子。终于不得不时写时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文造情 白衬衣 文人雅士 牛蛇 无花果树 心理意义 便时 拉板 此时此地
原文传递
冻原舞流:子夜……
15
作者 刘烨园 《青岛文学》 2013年第10期39-42,共4页
"神灵飞扬着,她只在子夜与人相遇。"你说。"没有相遇过。你不懂。相遇的人形销骨立。"我在你微笑的爱怜深处,看到斩钉截铁的肯定。可是沧海,那时难为我这一溪弱水了。异乡人。19岁。我们初识。街市。村庄。棂影。... "神灵飞扬着,她只在子夜与人相遇。"你说。"没有相遇过。你不懂。相遇的人形销骨立。"我在你微笑的爱怜深处,看到斩钉截铁的肯定。可是沧海,那时难为我这一溪弱水了。异乡人。19岁。我们初识。街市。村庄。棂影。夜穹……是这样的福祉。我从此不敢重新来过。在你的子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溪 冻原 阿赫玛托娃 第一声 三十岁 你喜欢 就这样 清霁 自然美景 苦乐
原文传递
在“物”的尽头
16
作者 刘烨园 《青岛文学》 2011年第4期42-46,共5页
在"物"的尽头,有未来严厉的眼睛。"物"的尽头,不一定是死亡、废弃、拆除……从此,消失无痕。也许,只有当"物"的繁华、忙碌,像潮水一样退尽之时,历史、精神、文化、灵魂、时间的礁岩,才能尽情地绽现,哪怕... 在"物"的尽头,有未来严厉的眼睛。"物"的尽头,不一定是死亡、废弃、拆除……从此,消失无痕。也许,只有当"物"的繁华、忙碌,像潮水一样退尽之时,历史、精神、文化、灵魂、时间的礁岩,才能尽情地绽现,哪怕她们依然挂满昔日青黑的藻藓。这时,"物"再生了。重新成长了。它还是它,它又不再是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糖厂 溪湖 文化 旅游景点 甘蔗 铁路员工 历史感 再生 房屋
原文传递
一生与某日
17
作者 刘烨园 《青岛文学》 2009年第S1期110-112,共3页
(许多岁月过去之前)……瓦莱斯伸着懒腰,从河边上来。巴黎第三阶层的圆领衬衫,跟着手臂的自然甩动而平静。"这是行为艺术吗?"他走到乔的头边,蹲下问。太阳照在上古流来的河上。河床已经很瘦。同样怀旧的只有草,从岸边漫向山... (许多岁月过去之前)……瓦莱斯伸着懒腰,从河边上来。巴黎第三阶层的圆领衬衫,跟着手臂的自然甩动而平静。"这是行为艺术吗?"他走到乔的头边,蹲下问。太阳照在上古流来的河上。河床已经很瘦。同样怀旧的只有草,从岸边漫向山巅的野黍草。但乔身旁的一丛格外特别,叶片互生,宽长直立,像瓦莱斯脖上的红色三角巾。它在轻风的惬意里纹丝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 行为艺术 法兰西人 莱斯 起义者 草坡 山歌 欲望 河水 蛇蜕
原文传递
感受《临界·大十字架》系列之光(外一题)
18
作者 刘烨园 《青岛文学》 2009年第10期36-38,共3页
《临界·大十字架》系列,前卫装置艺术(1994—1996)。高氏兄弟创作,由《黎明的弥撒》、《世纪黄昏》、《世界之夜》、《人类的忧虑》、《福音书》5个独立部分组成。作品分别高340cm、300cm、280cm。
关键词 十字架 临界 装置艺术 太极图 历史与现实 艺术家 地球仪 感受 世纪黄 人类
原文传递
我们是在桃花源里采菊吗?——个人化写作在当下时境
19
作者 刘烨园 《黄河》 2002年第3期157-162,共6页
写作的本质,原本就是个人的。如果我们追溯写作诞生之源的话,它可能就像一个刚会爬动的婴儿,正在用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拾来的小树枝,在地上“胡乱”地划拉——它来源于一种本能,一种冲动,一种无性,一种感觉。说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 写作的本质,原本就是个人的。如果我们追溯写作诞生之源的话,它可能就像一个刚会爬动的婴儿,正在用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拾来的小树枝,在地上“胡乱”地划拉——它来源于一种本能,一种冲动,一种无性,一种感觉。说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只有“表达”是他(她)此时此境的个人生命需求,和他(她)的身心一致。他(她)非写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化写作 时境 社会化 族群 话语 生命 实践者 意识形态 本质 文明
原文传递
我的兄弟,死在路上
20
作者 刘烨园 《天涯》 199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关键词 山东文学 开颅手术 兄弟 大散关 口呼吸 命运 艺术风格 知青文学 感觉交流 胶质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