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力苏口服液与优甲乐同服致严重肝损伤2例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建学 陆玮婷 +4 位作者 刘熳天 郭海燕 谷路娟 车军勇 丽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28-1129,共2页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30岁,2014年11月发现身目尿黄,伴恶心反酸、皮肤瘙痒,于12月3日收治本院。入院前查肝功能:AST 1333 U/L,ALT 1537 U/L,ALP 150 U/L,GGT 159 U/L,TBil 226.19μmol/L,DBil 163.55μmol/L;甲状腺功能五项:促...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30岁,2014年11月发现身目尿黄,伴恶心反酸、皮肤瘙痒,于12月3日收治本院。入院前查肝功能:AST 1333 U/L,ALT 1537 U/L,ALP 150 U/L,GGT 159 U/L,TBil 226.19μmol/L,DBil 163.55μmol/L;甲状腺功能五项:促甲状腺激素(TSH)0.29 IU/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3pg/ml,游离甲状腺素(FT4)1.20ng/dl;B超:肝脏回声增粗,ElastPQ均值为9.84kPa,胆囊壁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活力苏口服液 优甲乐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脾脏弹性指数及门静脉内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建学 吴意赟 +6 位作者 陆玮婷 郭海燕 苏琪茗 车军勇 沈碧潇 陈广梅 刘熳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脾脏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的影响。方法: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每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脾脏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的影响。方法: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每3个月查肝功能、甲胎蛋白、HBV DNA、两对半、血常规,上腹部B超检测肝脏和脾脏的弹性指数、门静脉内径,共4次。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HBV DNA均已转阴,肝功能、甲胎蛋白、血常规基本正常,肝、脾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与基线比无差异;治疗6、9个月,两组血清学检测结果同3个月,但肝、脾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与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6、9个月与基线及治疗3个月比较,肝、脾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肝、脾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与治疗3个月及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个月两组肝、脾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抗病毒联合抗纤维化治疗后,肝、脾弹性指数和门静脉内径改善的疗效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脾脏弹性 门脉高压
下载PDF
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脾脏弹性模量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建学 吴意赟 +7 位作者 陆玮婷 郭海燕 苏琪茗 万凌峰 车军勇 沈碧潇 陈广梅 刘熳天 《肝脏》 2018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脾脏弹性模量值的临床意义。方法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分别检测肝功能、血常规、电子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脾超声弹性模量值、门静脉内径、脾脏肋下长度、肋间厚度与脾静...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脾脏弹性模量值的临床意义。方法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分别检测肝功能、血常规、电子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脾超声弹性模量值、门静脉内径、脾脏肋下长度、肋间厚度与脾静脉内径。结果脾脏弹性模量值与肝脏的弹性模量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P<0.01),与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肋间厚度呈正相关性(P<0.05),与脾脏肋下长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脾脏的弹性模量值能够间接预测门静脉的压力,为临床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脾脏 弹性 门静脉高压 静脉曲张
下载PDF
从经方的配伍谈中医治则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熳天 赵红兵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42-1344,共3页
治则理论体系发端于《黄帝内经》,完备于后世,在《伤寒杂病论》中得以真正确立,并被后世医家广泛运用,对临床指导意义重大。列举直折、孤邪、并行、平衡、救急、缓图六大原则,分别阐述并提炼经方实例解析要义,为医者构建临床思维及开拓... 治则理论体系发端于《黄帝内经》,完备于后世,在《伤寒杂病论》中得以真正确立,并被后世医家广泛运用,对临床指导意义重大。列举直折、孤邪、并行、平衡、救急、缓图六大原则,分别阐述并提炼经方实例解析要义,为医者构建临床思维及开拓临床思路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治则 辨证论治 张仲景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化瘀利胆法作用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熳天 薛博瑜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第2期4-6,共3页
本文重在探析化瘀利胆法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行性及作用,并突出了本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血瘀络阻"为不可忽视的始动因素。通过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的探讨得出"祛邪"源于"顾虚"的结论... 本文重在探析化瘀利胆法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行性及作用,并突出了本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血瘀络阻"为不可忽视的始动因素。通过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的探讨得出"祛邪"源于"顾虚"的结论,并给出针对本病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湿热瘀毒"的基本治法——化瘀利胆法。针对西医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存在不足与局限性,本文最后对中医药特色疗法的部分相关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化瘀 利胆 湿热瘀毒 血瘀络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