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减氮增密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焦峰
张宇涵
董文军
唐傲
刘猷红
孟英
王硕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种植方式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张喜娟
王文龙
孟英
唐傲
董文军
刘猷红
徐英哲
王立志
姜树坤
杨贤莉
刘凯
姜辉
任洋
来永才
|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
0 |
|
3
|
田间增温1.5℃对高纬度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邓艾兴
刘猷红
孟英
陈长青
董文军
李歌星
张俊
张卫建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4
|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刘猷红
孟英
唐傲
张喜娟
董文军
来永才
|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5
|
播期调控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刘猷红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董文军
李柱刚
孟英
来永才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6
|
播期对寒地粳稻产量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刘猷红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董文军
孟英
来永才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7
|
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邓艾兴
李歌星
吕玉平
刘猷红
孟英
张俊
张卫建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8
|
播期对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
马瑞
黄成亮
孟英
刘猷红
|
《中国稻米》
|
2019 |
6
|
|
9
|
播期对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
马瑞
黄成亮
孟英
刘猷红
|
《中国稻米》
|
2020 |
5
|
|
10
|
籼型细胞质对粳稻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的影响 |
刘猷红
唐傲
张喜娟
董文军
刘凯
王文龙
徐英哲
孟英
来永才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1
|
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 |
董文军
孟英
张俊
唐傲
张喜娟
刘猷红
来永才
王玉杰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
8
|
|
12
|
不同除草剂对寒地湿润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
张喜娟
来永才
孟英
张凤鸣
唐傲
董文军
冷春旭
刘猷红
王立志
姜树坤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
6
|
|
13
|
黑龙江省2010-2019年水稻生产碳中和概况及低碳稻作技术对策分析 |
董文军
张俊
唐傲
刘猷红
徐英哲
王文龙
来永才
王玉杰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
4
|
|
14
|
我国稻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分析 |
来永才
董文军
孟英
张俊
唐傲
张喜娟
冷春旭
刘猷红
王连敏
王立志
邸树峰
杨忠良
陈磊
|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
2017 |
3
|
|
15
|
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刘猷红
孟英
唐傲
董文军
张喜娟
王立志
刘凯
来永才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
5
|
|
16
|
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董文军
马瑞
李玉明
田树刚
来永才
孟英
罗春华
王连敏
杨忠良
唐傲
张喜娟
冷春旭
刘猷红
王立志
陈磊
董德建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
2
|
|
17
|
非对称性增温对江淮粳稻植株源库特征的影响 |
董文军
杨忠良
来永才
田云录
张彬
孟英
陈金
唐傲
张喜娟
冷春旭
刘猷红
邸树峰
谢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
2
|
|
18
|
克盐碱水溶肥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董文军
唐傲
张俊
刘猷红
孟英
刘凯
张喜娟
来永才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
2
|
|
19
|
东北粳稻区秸秆还田下无驱动搅浆的综合效果分析 |
董文军
孟英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刘猷红
来永才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
1
|
|
20
|
松嫩平原水稻芽期耐盐碱鉴定与分级评估 |
孟英
徐英哲
唐傲
刘猷红
董文军
王立志
刘凯
来永才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