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自噬与椎间盘退变
1
作者 潘世鸿 刘瑞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72-5876,共5页
背景: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当中,线粒体自噬在防止椎间盘退变进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可能是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一种新策略。目的:回顾线粒体自噬与椎间盘的关系,以期为从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 背景: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当中,线粒体自噬在防止椎间盘退变进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可能是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一种新策略。目的:回顾线粒体自噬与椎间盘的关系,以期为从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椎间盘退变,线粒体自噬,靶向治疗,炎症,信号通路”为中文检索词,以“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mitophagy,targeted therapy,inflammation,signaling pathways”为英文检索词,最终纳入54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当前对于椎间盘退变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大量研究表明了椎间盘退变与线粒体自噬密切相关,其涉及的机制及其通路相对复杂,在多种通路中,PINK1/Parkin是研究最广泛的线粒体自噬调节信号通路;②一些药物如红景天苷、尿石素A、和厚朴酚、线粒体醌,已被发现具有通过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来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潜力,这些药物显示出积极的临床前效果;③目前线粒体自噬的靶向治疗主要为临床前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探寻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线粒体自噬 靶向治疗 信号通路 炎症 线粒体功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唐星 刘瑞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9-75,共7页
骨质疏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全身性骨骼代谢疾病,受环境和基因的共同影响,以骨量减少及骨小梁微结构改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骨质疏松病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 骨质疏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全身性骨骼代谢疾病,受环境和基因的共同影响,以骨量减少及骨小梁微结构改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骨质疏松病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与骨质疏松之间联系的机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节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包括骨代谢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该文综述LncRNA介导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关的骨质疏松机制的最新研究结果,深入了解LncRNA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长链非编码RNA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瑞端 贾长青 +2 位作者 付勤 梁峰 杨杰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防治策略。方法: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对67例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7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40.5岁。入院后采取甲基强的松龙(MP)和神经节苷酯(GM-1... 目的:探讨和总结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防治策略。方法: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对67例下颈椎外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7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40.5岁。入院后采取甲基强的松龙(MP)和神经节苷酯(GM-1)等药物应用、早期手术减压、术后高压氧的治疗等措施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神经功能依据Frankel分级,疗效评定采用总恢复率和有用恢复率。总恢复率为Frankel分级升高1级及1级以上者,有用恢复率为患者恢复到可以行走或可以扶拐行走,但残留某种神经功能障碍者,指Frankel分级D和E级。结果:63例获得随访,时间1~3年,平均1.5年。患者总恢复率为53.7%(36/67),有用恢复率为35.8%(24/67);死亡7例,加重1例。结论:及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神经节苷酯(GM-1)等药物,早期手术减压,术后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治颈椎外伤后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术前减少不必要搬动,术中谨慎操作也可减少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高压氧
下载PDF
钛质与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瑞端 肖荣驰 +1 位作者 唐志宏 靳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6953-6957,共5页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段腰椎疾病患者,其中男57例,女47例,年龄(41.2±10.5)岁,由腰椎后路置入双侧钛合金椎弓根钉后行椎板减压,将椎板减压后的颗粒骨放入合适融合器内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其中54例置入钛合金融合器,50例置入聚醚醚酮融合器。治疗后随访24个月,评估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CT检查椎间植骨融合及融合器下沉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24个月,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12个月时,钛合金组融合率为94%,聚醚醚酮组为7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植骨融合率为100%,聚醚醚酮组为8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融合器下沉率为36%,聚醚醚酮组为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并未证实聚醚醚酮融合器的临床效果优于钛合金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腰椎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醚醚酮 钛质 融合器 单节段 椎间融合 疗效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伴有颅颈交界结构畸形的寰枢椎脱位后路手术策略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瑞端 靳安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颅颈交界区域包括枕骨至C2-3间盘水平,该区域可伴有相关结构畸形,包括颅底凹陷、寰椎枕骨化、游离齿突、C2-3先天融合、寰椎前弓和(或)后弓先天性分裂等骨性结构畸形,而骨性结构的畸形往往合并有椎动脉的畸形。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和不... 颅颈交界区域包括枕骨至C2-3间盘水平,该区域可伴有相关结构畸形,包括颅底凹陷、寰椎枕骨化、游离齿突、C2-3先天融合、寰椎前弓和(或)后弓先天性分裂等骨性结构畸形,而骨性结构的畸形往往合并有椎动脉的畸形。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和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经过前路松解、减压都需要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结构畸形 寰椎枕骨化 钉板技术 后路手术 后路固定 齿突 寰椎前弓 颅颈交界区 枢椎
下载PDF
寰枢椎不稳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瑞端 贾长青 +2 位作者 梁峰 杨杰 付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讨论寰枢椎不稳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的研究了2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1~65岁,包括齿突骨折6例,枢椎椎弓根骨折4例,寰枢椎半脱位10例(包括游离齿突3例,陈旧性齿突骨折1例)。[结果]20例均... [目的]讨论寰枢椎不稳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的研究了2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1~65岁,包括齿突骨折6例,枢椎椎弓根骨折4例,寰枢椎半脱位10例(包括游离齿突3例,陈旧性齿突骨折1例)。[结果]2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1.8年。JOA评分标准术后改善率87.03%。[结论]寰枢椎不稳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的选择对术后的康复及愈合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围手术期 治疗策略
下载PDF
颈脊髓损伤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瑞端 靳安民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16-120,共5页
颈椎外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源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运动伤等。颈椎外伤后往往伴有相应节段的脊髓损伤,占全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20%~25%;。因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一直是医学上的治疗重点,其治疗... 颈椎外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源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运动伤等。颈椎外伤后往往伴有相应节段的脊髓损伤,占全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20%~25%;。因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一直是医学上的治疗重点,其治疗效果与脊髓损伤程度呈负相关。呼吸功能受损是它早期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甚至气管切开。目前,颈脊髓损伤的治疗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就颈脊髓损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呼吸功能 气管切开
下载PDF
膝关节液pH值与痛风结晶的形成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颖 张思容 +4 位作者 唐志宏 邹国耀 李政 刘瑞端 刘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857-4859,共3页
背景:引起痛风结晶析出的原因除了尿酸盐浓度升高之外还应有其他的影响因素。目的:探讨膝关节液pH值在痛风结晶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08/2010-12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因膝关节疾病就诊的患者40例,分为2组,实验组:关节... 背景:引起痛风结晶析出的原因除了尿酸盐浓度升高之外还应有其他的影响因素。目的:探讨膝关节液pH值在痛风结晶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08/2010-12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因膝关节疾病就诊的患者40例,分为2组,实验组:关节镜检见关节内白垩样结晶沉积者。对照组:关节镜检关节内无明显白垩样结晶形成。其中实验组膝关节液25份,对照组膝关节液15份。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液pH值。结果与结论:实验组pH值7.8±0.2,对照组pH值8.5±0.3。镜检有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较无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明显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有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较无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明显偏酸性,膝关节液pH值降低是痛风结晶析出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液 PH值 痛风性关节炎 结晶 尿酸
下载PDF
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功能锻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沈翀 唐志宏 +4 位作者 胡军祖 邹国耀 肖荣驰 严冬雪 刘瑞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2777-2782,共6页
背景:目前关节镜肩袖修补后延期功能锻炼是否能提高肌腱的愈合率尚不清楚。关于肩袖修补后的功能锻炼时机仍无定论,且无相关系统评价发表。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与延期功能锻炼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 背景:目前关节镜肩袖修补后延期功能锻炼是否能提高肌腱的愈合率尚不清楚。关于肩袖修补后的功能锻炼时机仍无定论,且无相关系统评价发表。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与延期功能锻炼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对照实验中心注册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arthroscopy,rotator cuff,rehabilitation",中文检索词为"肩关节镜,肩袖,康复"。对入选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08-15。要求纳入文献均为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与延期功能锻炼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筛选和异质性检验,采用REVMAN5.1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237例患者,119例为早期活动组,118例为延期活动组。分析显示2组在术后1年随访时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评分、肩袖再撕裂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与延期功能锻炼相比,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功能锻炼在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改善方面并无优势,但也不增加修补肩袖的再撕裂率。肩袖修补后康复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肩关节镜 肩袖 肌腱 康复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颈椎病手术中脊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嘉国 贾长青 +3 位作者 张圣飞 齐峰 杨杰 刘瑞端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9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术中脊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我科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279例颈椎病,对术中出现脊髓损伤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9例患者中5例发生脊髓损伤,发生率为1.79%。颈前路颈椎病手术中发生4例... 目的探讨颈椎病术中脊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我科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279例颈椎病,对术中出现脊髓损伤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9例患者中5例发生脊髓损伤,发生率为1.79%。颈前路颈椎病手术中发生4例,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发生1例。经过清除血肿,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的及时治疗,5例患者逐渐恢复。结论颈椎病前、后路手术中均可能发生脊髓损伤,如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并发症 脊髓损伤 原因 处理
下载PDF
基于标准臀肌注射点相对安全区的微创臀肌挛缩症皮下松解术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颖 唐志宏 +4 位作者 张思容 邹国耀 肖荣驰 刘瑞端 胡军祖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标准臀肌注射点的臀肌挛缩症经皮挛缩松解切口部位选择方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对25例臀肌挛缩症进行研究,男14例,女11例;年龄12~26岁,平均16.5岁;病程6~12年。所有患者可在臀部触及明显挛缩束带,体表描出...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标准臀肌注射点的臀肌挛缩症经皮挛缩松解切口部位选择方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对25例臀肌挛缩症进行研究,男14例,女11例;年龄12~26岁,平均16.5岁;病程6~12年。所有患者可在臀部触及明显挛缩束带,体表描出髂前上棘-尾骨连线(AD线)和挛缩束带的前后两边缘线(a线,p线),以连线法定出标准臀肌注射点(即AD连线中外1/3处的O点),测量a、p两线与AD线交点(B、C点)到O点的距离。并试以C点为皮肤入口点行经皮挛缩松解术。结果:OB距离(0±0.76)cm,OC距离(2.86±0.78)cm,BC距离(2.86±1.01)cm,术后平均手术引流量小于10ml,无神经损伤、术后血肿等并发症,患者4~6d可以良好进行并膝下蹲,康复出院。结论:基于标准臀肌注射点的臀肌挛缩症经皮微创治疗方案,定位准,易掌握,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注射 肌肉内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合并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个性化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峰 刘瑞端 +1 位作者 姚强 贾长青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个性化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07年9月到2013年9月伴有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寰枢椎可复性脱位患者3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5.6岁。均行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 目的探讨合并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个性化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07年9月到2013年9月伴有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寰枢椎可复性脱位患者3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5.6岁。均行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随访时间4~38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 h,平均出血量130 m L。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3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术前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9.0±1.5)分,术后3个月复查恢复至(15.6±0.8)分(P〈0.05),末次随访为(15.8±0.6)分。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1例,术后死亡。其余X射线片、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术后复位满意,获骨性融合。结论对合并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可复性寰枢椎脱位,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交界畸形 可复性寰枢椎脱位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不同定位方法对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恩鸿 邹国耀 +1 位作者 刘瑞端 李靳杨 《微创医学》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股骨隧道定位方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隧道的影响。方法收集采用自体腘绳肌行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经胫骨定位股骨隧道组(TT组)和经前内侧定位股骨隧道组(AM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股骨... 目的比较两种股骨隧道定位方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隧道的影响。方法收集采用自体腘绳肌行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经胫骨定位股骨隧道组(TT组)和经前内侧定位股骨隧道组(AM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股骨隧道的长度,测量并计算术后X线上股骨隧道在冠状位、矢状位的角度和股骨止点距Blumensaat线的相对位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T组股骨隧道长度为(47. 13±6. 78) mm,明显长于AM组的(42. 10±4. 65) mm(P <0. 05)。TT组和AM组股骨隧道在冠状位角度分别为(53. 33±6. 68)°、(45. 25±4. 93)°,在矢状位的角度分别为(44. 45±8. 59)°、(37. 13±6. 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T组和AM组股骨止点的相对位置分别为(61. 22±6. 09)%、(65. 01±4. 8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TT技术相比,AM技术建立的股骨隧道更短,角度更小,更容易定位于前交叉韧带的解剖足迹上,实现韧带的等长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股骨隧道 定位方法 Blumensaat线
下载PDF
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冬雪 马广斌 +5 位作者 黄永吉 赵宁 招友 卢剑 沈翀 刘瑞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9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中下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保留并不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进行手术(A组),并与采用传统后外侧断肋入路进行手术(B组)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视野纵向...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中下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保留并不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进行手术(A组),并与采用传统后外侧断肋入路进行手术(B组)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视野纵向直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胸内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和术后1周呼吸功能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月的疼痛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的肺功能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视野纵向直径、胸内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具有进胸快、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出血量少、关胸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肋骨 肋间隙入路 胸椎疾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颈椎病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一例
15
作者 赵嘉国 杨杰 +2 位作者 刘瑞端 贾长青 梁峰 《中国医药》 2008年第11期705-705,共1页
呃逆是由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强有力的不自主痉挛性收缩引起,继而出现延迟、突发的声门关闭而终止的一种特殊怪声。通常呃逆超过48h或对针对性治疗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本病例于颈椎病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椎病 顽固性呃逆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电转染TGF-β1质粒对背根神经节轴突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胡译文 张衡 +2 位作者 王锐英 沈翀 刘瑞端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TGF-β1对背根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出小鼠脊柱两侧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消化、分离获得背根神经节细胞。根据电转染的质粒不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质粒)和TGF-β1组(重组TGF-β1质粒,即pB... 目的:观察TGF-β1对背根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出小鼠脊柱两侧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消化、分离获得背根神经节细胞。根据电转染的质粒不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质粒)和TGF-β1组(重组TGF-β1质粒,即pBR322/TGF-β1)。Western-blot检测细胞TGF-β1, Tuj1免疫组化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分析背根神经节细胞轴突长度。结果:TGF-β1组TGF-β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背根神经节细胞轴突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细胞电转染TGF-β1质粒可促进背根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染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轴突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通过调节Notch-Wnt信号通路对强直性脊柱炎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成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焦士军 李岩 +1 位作者 韦中阳 刘瑞端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43-48,共6页
目的 探究黄芪总黄酮对强直性脊柱炎(AS)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成骨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和阳性药物组(柳氮... 目的 探究黄芪总黄酮对强直性脊柱炎(AS)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成骨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和阳性药物组(柳氮磺胺吡啶825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AS大鼠模型,药物干预28 d后,ELISA分别检测血清和脊柱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IL-8),显色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成骨型表达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分化相关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Notch-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脊柱组织中IL-6、IL-1β和IL-8水平升高(P<0.05),血清ALP活性、BGP含量升高(P<0.05),PINP含量降低(P<0.05),脊柱组织中BMP-2、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Notch1、Hes1、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血清、脊柱组织中IL-6、IL-1β和IL-8水平降低(P<0.05),血清ALP活性、BGP含量降低(P<0.05),PINP含量升高(P<0.05),脊柱组织中BMP-2、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otch1、Hes1、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黄芪总黄酮可减轻AS模型大鼠炎症反应,改善成纤维细胞成骨转化,可能与抑制Notch-Wn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强直性脊柱炎 炎症反应 成纤维细胞成骨转化 Notch-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钉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孙岩 蒋尧传 +1 位作者 王洪岗 刘瑞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100-0104,共5页
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联合后路经皮钉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回顾性收集16例OLIF联合经皮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相关病例,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 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联合后路经皮钉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回顾性收集16例OLIF联合经皮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相关病例,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高度、椎间孔上下及前后径、椎间盘背侧及腹侧高度、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 78.9±22.1) min,平均出血量( 62.4±17.4)ml,无血管损伤,所有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患者术后即刻,术后 6周、末次随访腰痛 VAS 评分、ODI均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术后即刻、术后 6周、末次随访的椎间高度、椎间孔上下径前后径、椎间盘背侧高度及腹侧高度,均大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无腹膜后大血管损伤,腰椎节段血管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损伤,术后无腰大肌无力,腰骶丛神经损伤及融合器下沉、椎弓根钉松动等并发症。 结论 OLIF联合经皮钉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有明显的早期临床疗效,使椎间高度增加,从而增加椎间孔高度而间接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经皮钉 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单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对相邻颈椎节段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瑞端 肖荣驰 +1 位作者 唐志宏 沈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DA)与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对相邻颈椎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7-02—2011-08共150例纳入队列研究。行CDA 45例、ACDF 105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颈椎... 目的比较单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DA)与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对相邻颈椎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7-02—2011-08共150例纳入队列研究。行CDA 45例、ACDF 105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手术节段活动度(ROM)评价疗效。常规拍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或行颈椎CT或(和)MRI进一步检查,以改良的Hilibrand法评价相邻节段退变程度。结果 2组均获得随访4年。ADR可以明显保留节段运动,但二者在术后VAS评分、NDI评分、JOA评分,及相邻节段退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A减少相邻节段的退变并不明确,仍需要大量严格随机对照试验的长时间、大样本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 颈椎间盘置换术 相邻节段退变
原文传递
颈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瑞端 王永辉 +1 位作者 肖荣驰 蒋尧传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后行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9—2019-10诊治的83例颈脊髓损伤,34例在术中需行气管切开(观察组),49例在术中未行气管切开(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时PO2水平、PCO2水平、术中出血量、吸烟史情况、ASI...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后行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9—2019-10诊治的83例颈脊髓损伤,34例在术中需行气管切开(观察组),49例在术中未行气管切开(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时PO2水平、PCO2水平、术中出血量、吸烟史情况、ASIA等级为A级人数、损伤节段在C4以上人数、既往合并呼吸系统疾病人数。结果观察组入院时PO2低于对照组,PCO2高于对照组,有吸烟史、ASIA等级为A级、损伤节段在C4以上、既往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有吸烟史、C4及以上或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既往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可能是颈脊髓损伤术中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气管切开 呼吸功能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