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瑞风 杨元文 +2 位作者 赵新程 闫鑫 张开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6-1049,106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探讨银屑病可能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MSCs,流式细胞术及多向分化法进行细胞鉴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浓度。银屑病组和对照组间各检测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组细胞因子水平与银屑病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皮肤MSCs的细胞形态和多向分化能力相似,细胞表面抗原均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与健康对照相比,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和SCF升高、bFGF降低(P<0.05),而VEGF水平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屑病患者组EGF、SCF、bFGF和VEGF分泌水平与PASI评分无相关关系(P值均>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SCF和bFGF异常,这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干细胞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瑞风 冯海燕 +2 位作者 张静 尹国华 张开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包括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增殖活性、自发凋亡率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揭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的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分离患者组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包括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增殖活性、自发凋亡率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揭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的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分离患者组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收集传3代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及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以及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IL)-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水平。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比较,骨髓基质细胞形态相似、表型相同,但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率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有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异常,表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活性 造血微环境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自发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瑞风 冯海燕 +2 位作者 张静 尹国华 张开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3-406,共4页
目的:揭示1例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自发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全量换液和2次半量换液后(即培养9 d)流式细胞术鉴定正常对照细胞免疫表型,再培养... 目的:揭示1例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自发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全量换液和2次半量换液后(即培养9 d)流式细胞术鉴定正常对照细胞免疫表型,再培养2d,采用流式细胞术和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法,分别对患者的细胞和正常对照细胞进行内皮细胞鉴定。结果:患者细胞在培养11 d后大部分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而正常对照则仍为较纯的间充质干细胞。结论:该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自发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这一现象表明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异常,其间充质干细胞有易于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瑞风 尹国华 张开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713-2716,共4页
背景: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活性存在异常。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7-10/2008-08在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实验室完成... 背景: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活性存在异常。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7-10/2008-08在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实验室完成。对象: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的门诊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6~59岁;另取血液科骨穿后经筛选的正常骨髓20例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与银屑病患者匹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收集传了3代后又培养72h的骨髓基质细胞及培养上清。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并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表面抗原高表达CD29,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即骨髓基质细胞纯度在90%以上。银屑病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存在异常,提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基质细胞 干细胞因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胎牛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瑞风 冯海燕 +1 位作者 尹国华 张开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2-604,共3页
目的揭示不同来源胎牛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分别使用2种不同来源的胎牛血清培养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记录各组细胞传1代所需的时间;MTT比色法检... 目的揭示不同来源胎牛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分别使用2种不同来源的胎牛血清培养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记录各组细胞传1代所需的时间;MTT比色法检测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V法检测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发凋亡率。结果使用胎牛血清1,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出现凋亡,最后全部死亡,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所需时间也较长;而使用胎牛血清2,患者细胞可以传代,正常对照细胞传代所需时间缩短(P<0.05)。结论胎牛血清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牛血清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增殖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TNF-α,LIF和HGF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瑞风 尹国华 张开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差异,揭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差异,揭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收集传代3次后又培养72h的骨髓基质细胞及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志并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LIF和HGF的水平。结果90%以上细胞表面抗原高表达CD29,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即骨髓基质细胞纯度在90%以上;患者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TNF-α,LIF和HG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存在异常,表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基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瑞风 王芳 +1 位作者 杨元文 张开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851-854,917,共5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银屑病可能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寻常性银屑病患者8例,进行期4例,静止期4例,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范围为1.6-18.0,平均11.6...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银屑病可能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寻常性银屑病患者8例,进行期4例,静止期4例,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范围为1.6-18.0,平均11.64。健康对照组8例,取自我院泌尿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MSCs,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鉴定;将第5代皮肤MSCs与HaCaT细胞共培养,并设自然增殖组,采用实时细胞分析系统进行HaCaT细胞增殖检测,培养74 h后用细胞计数法检测HaCaT细胞的数量。结果倒置显微镜下,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皮肤MSCs的细胞形态相似,细胞表面抗原均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皮肤MSCs可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减弱[患者组细胞数为(2.35±0.254)×105,对照组细胞数为(2.04±0.122)×105,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能力减弱,这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皮损 间充质干细胞 HACAT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不同照射方式对小鼠γ射线最小致死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瑞风 杨一平 张开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用最小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导致小鼠死亡的较好方式,寻找减轻异种骨髓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最适射线剂量。方法取4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照射时分别用有10mm厚盖板、4.5mm厚盖板和没有盖板的鼠盒,每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 目的探讨用最小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导致小鼠死亡的较好方式,寻找减轻异种骨髓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最适射线剂量。方法取4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照射时分别用有10mm厚盖板、4.5mm厚盖板和没有盖板的鼠盒,每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5只,分别给予^(60)Coγ射线10.0Gy,12.0Gy和14.0Gy全身照射,观察照射后小鼠的生存状况。结果鼠盒有10mm厚盖板组和没有盖板组^(60)Coγ射线照射最小致死量为12.0Gy;鼠盒有4.5mm厚盖板组最小致死量为10.0Gy。结论使用有4.5mm厚盖板的鼠盒进行照射是对小鼠γ射线照射的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Γ射线 致死量 照射方式
下载PDF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瑞风 潘宏 +1 位作者 王芳 姚丽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folliculosebaceous cystic hamartoma,FSCH)是一种少见的错构瘤,由毛、皮脂腺和间质成分组成.典型表现为孤立对称的小丘疹或结节,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鼻部[1].经文献检索,迄今全球报道仅20余例.本病一般发生于年轻...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folliculosebaceous cystic hamartoma,FSCH)是一种少见的错构瘤,由毛、皮脂腺和间质成分组成.典型表现为孤立对称的小丘疹或结节,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鼻部[1].经文献检索,迄今全球报道仅20余例.本病一般发生于年轻人或出生即有[2-3],而我科门诊最近诊治的1例74岁患者发病仅7年,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女,74岁.因左侧鼻翼一结节逐渐增大7年,于2018年2月23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鼻翼出现一米粒大肤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诊治,后皮损逐渐增大.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囊性 毛囊皮脂腺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胸腺小叶中原基胸腺细胞的去除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瑞风 李新华 张开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9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制备去原基胸腺细胞的胸腺组织的理想方法。方法:取6个月龄利凡诺引产儿胸腺,并分离胸腺小叶,采用气液交界面培养法,培养于含1.35mmol/L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以不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的胸腺小叶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于0d... 目的:探讨制备去原基胸腺细胞的胸腺组织的理想方法。方法:取6个月龄利凡诺引产儿胸腺,并分离胸腺小叶,采用气液交界面培养法,培养于含1.35mmol/L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以不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的胸腺小叶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于0d、3d、4d、5d、6d、7d取培养的胸腺小叶经HE染色观察结果。结果: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后胸腺小叶中原胸腺细胞逐渐减少,培养5d或6d后,胸腺细胞基本被消除,而对照组在培养的全过程小叶中胸腺细胞数量无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5d或6d,是制备去原基胸腺细胞胸腺小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培养 2'-脱氧鸟苷
下载PDF
T细胞皮肤归巢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瑞风 张开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1012-1014,共3页
关键词 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银屑病皮损 病发病机制 活化T细胞 慢性炎症反应 多基因遗传病 增殖性疾病 归巢
下载PDF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1例
12
作者 刘瑞风 江涛 张开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5-606,共2页
患者女.17岁。因全身皮肤粗糙、覆灰褐色鳞屑17年于2012年5月2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全身覆盖一层白膜,不久自膜脱落后留下粗糙的潮湿面.随着表皮再生,全身覆盖厚层鳞屑,以后在红斑、脱屑的基础上出现黄豆大水疱,水疱愈合后... 患者女.17岁。因全身皮肤粗糙、覆灰褐色鳞屑17年于2012年5月2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全身覆盖一层白膜,不久自膜脱落后留下粗糙的潮湿面.随着表皮再生,全身覆盖厚层鳞屑,以后在红斑、脱屑的基础上出现黄豆大水疱,水疱愈合后干涸、脱屑。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水疱和红皮症状逐渐减轻.代之以皮肤粗糙、增厚,且逐渐加重,全身覆盖铠甲状鳞屑.尤以近关节褶皱部位为甚.皮疹轻度瘙痒,无疼痛,受伤后局部可再出现水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过度症 表皮松解性
下载PDF
肠坏死是异种骨髓移植后SCID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死亡的主要原因
13
作者 刘瑞风 张开明 李新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通过骨髓移植后观察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的生存状况,探讨免疫排斥反应中导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培养去原基胸腺细胞的引产儿胸腺小叶,将其与分离的银屑病患者骨髓单一核细胞共移植于经60Coγ射线照射的SCID鼠,移植后第2... 目的通过骨髓移植后观察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的生存状况,探讨免疫排斥反应中导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培养去原基胸腺细胞的引产儿胸腺小叶,将其与分离的银屑病患者骨髓单一核细胞共移植于经60Coγ射线照射的SCID鼠,移植后第2天开始每鼠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观察动物生存状况。实验共使用了10只SCID鼠。结果7例SCID鼠于移植后第7天死亡,进行尸解发现全部为肠坏死。2例于移植后经短暂反应后逐渐恢复正常,一直存活至今(移植后第35天)。1例对照鼠无任何异常反应,存活至今。结论肠坏死是异种骨髓移植后SCID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肠坏死 小鼠 免疫排斥
下载PDF
改良Dexter法与IMDM培养基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比较
14
作者 刘瑞风 张开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于骨髓移植后将其注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体内,对于促进造血及免疫重建尤为必要。目的:比较骨髓基质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寻找一种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骨髓基质细胞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设计...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于骨髓移植后将其注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体内,对于促进造血及免疫重建尤为必要。目的:比较骨髓基质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寻找一种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骨髓基质细胞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7/2007-01在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人骨髓取自太原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经筛选的正常骨髓(取材均经患者同意)。方法:分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采用改良Dexter法培养:将骨髓单个核细胞用5×10^-7mol/L氢化可的松的RPMI1640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L^-1,以每孔1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培养2d后全量换液,去除非贴壁细胞,之后每3d半量换液1次。细胞生长至半融合状态时传代,传两三代后用胰酶消化,收集细胞,液氮冷冻保存。实验组用IMDM培养基培养:用不含氢化可的松的IMDM培养基培养,其余成分及培养条件均与对照组相同。2d后全量换液,去除非贴壁细胞,之后每4天半量换液1次。传代及收集方法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贴壁情况、形态变化及增殖状态,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倒置显微镜下,两组培养细胞在接种24h后细胞大量贴壁并伸展开,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贴壁细胞数量增多,14d左右细胞铺满板底达融合状态。传代细胞经消化后变形,24h后恢复原来形态,并贴壁增殖,形态和原代细胞相似,4.0-5.0d后呈融合状态。两种方法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Dexter法及IMDM培养基培养均可使骨髓基质细胞在短期内贴壁及增殖。IMDM培养基由于不需加氢化可的松,故比改良Dexter法更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培养 氢化可的松 IMDM培养基
下载PDF
培养去原胸腺细胞胸腺小叶理想条件的探讨
15
作者 刘瑞风 张开明 李新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培养去原胸腺细胞的胸腺组织的理想方法。方法取6个月龄利凡诺引产儿胸腺,分离胸腺小叶,采用气液交界面培养法,培养于含1.35mmol/L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以不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的胸腺小叶作为对照,分别于0d,3d,5d,7d,9... 目的探讨培养去原胸腺细胞的胸腺组织的理想方法。方法取6个月龄利凡诺引产儿胸腺,分离胸腺小叶,采用气液交界面培养法,培养于含1.35mmol/L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以不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的胸腺小叶作为对照,分别于0d,3d,5d,7d,9d,10d,14d,21d,28d取培养的胸腺小叶经HE染色观察结果。结果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5d后,小叶中胸腺细胞大部分被清除,而对照组在培养的前14d小叶中胸腺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减少。在培养21d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胸腺小叶中胸腺细胞都明显减少,但胸腺间质也出现不同程度坏死,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坏死程度亦加重。结论使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5d,是制备去原胸腺细胞胸腺小叶的理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胸腺小叶 2'-脱氧鸟苷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及增殖的影响
16
作者 刘瑞风 李新华 张开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11-812,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培养条件 细胞贴壁 银屑病患者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骨髓造血细胞 SCID鼠 增殖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3与IL-7水平的检测
17
作者 刘瑞风 尹国华 张开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7期490-492,共3页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3与IL-7的水平。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并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3和IL-7的水平。结...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3与IL-7的水平。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并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3和IL-7的水平。结果:患者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7的分泌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基质细胞 IL-3 IL-7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肤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元文 刘瑞风 +3 位作者 侯瑞霞 赵新程 闫鑫 张开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比较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skin-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生长特性及其分泌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揭示银屑病患者皮损微环境中SMSCs存在异常。方法:酶消化法分离银屑病组与... 目的:比较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skin-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生长特性及其分泌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揭示银屑病患者皮损微环境中SMSCs存在异常。方法:酶消化法分离银屑病组与正常人对照组SMS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成脂、成骨诱导体系鉴定细胞多系分化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GF、TGF-β1浓度。结果:两组细胞形态均存在异质性。第3代SMSCs表面抗原CD29、CD44、CD73、CD90及CD105表达阳性,CD34、CD45及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阴性。细胞成脂诱导14d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21 d茜素红S染色阳性。银屑病组SMSCs分泌EGF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分泌TGF-β1水平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结论:该实验建立了稳定的银屑病患者S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发现细胞形态存在异厨性,银屑病组SMSCs分泌EGF、TGF-β1水平异常,提示其皮损微环境中SMSCs可能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皮肤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皮肤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智慧 王丽 +5 位作者 刘瑞风 张永翠 李欣 王荣 刘小民 张开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估体外分离培养皮肤间充质干细胞(sMSCs)的适宜方法。方法采用低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两种不同的原代培养法,体外培养皮肤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及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鉴定,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种培养法均能培养出形态均... 目的评估体外分离培养皮肤间充质干细胞(sMSCs)的适宜方法。方法采用低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两种不同的原代培养法,体外培养皮肤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及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鉴定,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种培养法均能培养出形态均一、成熟的皮肤间充质干细胞,但是低血清法培养细胞所用时间8.93d明显小于无血清培养法所需时间15.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低血清法培养出的细胞较无血清培养方法得到的皮肤间充质干细胞的CD44阳性率较高,CD45阴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血清培养法是一种适用于临床试验研究皮肤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 体外培养
下载PDF
Ⅹ期鸡胚原壳体外发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瑞风 刘新峰 +6 位作者 秦清明 朱哲 李杰 张荃 闻强 刘丽 郝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5,共4页
试验以X期鸡胚为材料,研究了翻蛋时间、封口材料及封口胶对X期鸡胚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X期鸡胚抽取1mL蛋清后,0d(对照组)、0~3d、3~6d和6-9d不翻蛋组的出雏率分别为33.3%、24.2%、55.9%和23.5%,3-6d不翻蛋组... 试验以X期鸡胚为材料,研究了翻蛋时间、封口材料及封口胶对X期鸡胚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X期鸡胚抽取1mL蛋清后,0d(对照组)、0~3d、3~6d和6-9d不翻蛋组的出雏率分别为33.3%、24.2%、55.9%和23.5%,3-6d不翻蛋组出雏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3d及6~9d不翻蛋组(P〈0.01);3种封口材料中,2种塑料片封口组明显优于蛋壳皿封口组(P〈0.01),塑料输液瓶片封口组的出雏率为16.7%,雪碧饮料瓶片封口组的出雏率为9.5%,而蛋壳皿封口组的出雏率则为0.0%;4种封口胶中自制新胶的效果最好,出雏率高达53.3%;自制水洗胶、自制旧胶和AAA超能胶的出雏率则较低,分别为51.7%、45.0%和40.0%。自制新胶组的出雏率明显优于自制旧胶和AAA超能胶(P〈0.05),而自制新胶与自制水洗胶之间以及自制旧胶与AAA超能胶之间出雏率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期鸡胚 体外培养 出雏率 翻蛋时间 封口材料 封口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