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兰性德文艺思想价值论二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59-62,共4页
清代前期是我国文艺思想全面总结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美学史上的高峰之一.其间涌现出王夫之、叶燮、王士祯等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大师.大量的诗论、词论、文论、戏论相继问世.在论述的明晰性和体系的完整性方面,许多著作都达到了前... 清代前期是我国文艺思想全面总结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美学史上的高峰之一.其间涌现出王夫之、叶燮、王士祯等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大师.大量的诗论、词论、文论、戏论相继问世.在论述的明晰性和体系的完整性方面,许多著作都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地.作为王夫之、叶燮、王士祯的同时代人,纳兰性德以词作名世,甚而得到“国初第一词人”的赞誉.至于他的文艺思想论著,却往往不被人重视.如果考虑纳兰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地位,可以说他的文艺思想有独特的价值.如果再考虑他英年早逝,“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付;所欲遂之愿,百有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文艺思想 价值论 词体 阳羡派 历史地位 论词 朱彝尊 浙西 王夫之
下载PDF
读《美猴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3-6,共4页
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神魔小说.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由明代吴承恩集大成的巨著.小说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想象丰富,故事奇特,语言诙谐,曲折地... 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神魔小说.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由明代吴承恩集大成的巨著.小说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想象丰富,故事奇特,语言诙谐,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全书可分两大部分:前七回写孙悟空出世,通过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的反抗;后九十三回,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怪,勇往直前,历尽艰辛,终于成功.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刻划了孙悟空火眼金睛,明辨敌友,爱憎分明的独特性格,歌颂了他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可贵精神.全书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只有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才能实现美好理想.同时,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幻想的情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消除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但书中又写孙悟空“归正”,宣扬佛教的威力,称颂“贤君”统治,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帘洞 孙悟空 探水 进洞 神魔小说 事奇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唐僧取经 《西游记》 石房
下载PDF
“新的美学原则”质疑——与孙绍振同志商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17-22,共6页
孙绍振同志的文章《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载1981年《诗刊》3月号,以下简称《崛起》),以向“传统和权威” “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提出了他的“新的美学原则”。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无疑是可嘉的。文中有关艺术个性的某些论述,也不能... 孙绍振同志的文章《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载1981年《诗刊》3月号,以下简称《崛起》),以向“传统和权威” “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提出了他的“新的美学原则”。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无疑是可嘉的。文中有关艺术个性的某些论述,也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孙绍振同志总的论点,笔者却不能苟同。《崛起》是以对一批年青的朦胧诗人的美学思想作理论概括的面目出现的,然而这种理论概括是否符合这些年青诗人的思想和创作实际,大可怀疑。这一点,姑且不论。单就被孙绍振同志称之为“新的美学原则”本身,便需要认真商榷。稍微了解美学史的人,对于这种名之曰“新的美学原则”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如果再仔细考察一番,就不难发现它来自何处,错在哪里,也会觉察出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基本原理,有着怎样的根本分歧。本文打算就上述问题,发表一点肤浅之见,就教于孙绍振同志及文艺理论界的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绍振 新的美学原则 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家 艺术理论 唯心主义 别林斯基 现实主义理论 马拉美 美的法则
下载PDF
“冷艳”高格自清新——郭秋良散文《冷艳集》的文化意蕴
4
作者 刘甫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上,散文与诗歌曾并驾齐躯,灿若群星的散文大家,烩灸人口的名篇佳构,足以令世人钦敬,国人自豪。纵观中国散文史,尽管各个时代不同,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多样,面目不同,然而,几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孕含...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上,散文与诗歌曾并驾齐躯,灿若群星的散文大家,烩灸人口的名篇佳构,足以令世人钦敬,国人自豪。纵观中国散文史,尽管各个时代不同,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多样,面目不同,然而,几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孕含着丰富而浓郁的文化意蕴,文化与艺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遗憾的是本世纪30、40年代至新时期以前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散文的文化内蕴渐趋淡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许是特定时代不可避免的。但是,从散文本体应有的审美特质来看,不能不说是痛苦的失落。不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蕴 历史文化 中国散文史 新时期 散文创作 作家 历史阶段 中华民族 特定时代 文化人格
下载PDF
文学审美理想新变
5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31-33,8,共4页
以粉碎“四人帮”为历史的转捩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新时期的发端,中国人民迎来了社会大变革的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作家们的文学观念、思维方式、创作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以粉碎“四人帮”为历史的转捩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新时期的发端,中国人民迎来了社会大变革的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作家们的文学观念、思维方式、创作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再到“探索文学”,文学园地里呈现出一派纷繁杂沓的景象。“多样性”、“丰实性”、“多边探索”、“多元走向”……这样一些字眼,常常被人们拿来作为对新时期文学的现状和态势的概括和描述。新时期文学这种状况的形成,当然有着社会、历史、时代以及文学本身的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其中作家的审美理想的嬗变,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新时期文学的审美理想有哪些新变?对此应当如何评价?这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规律,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学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理想新变,首先表现为审美对象的变更,即发生了从“英雄”到“普通人”的位移。长期以来,文学创作的目光集中在英雄人物身上。这一方面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在火与血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在急风暴雨的改天换地的斗争中,涌现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文学创作理应描绘他们的风姿,讴歌他们的业绩。但是,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审美理想 新时期文学 向内转 “伤痕文学” 作家 艺术技巧 “四人帮” “反思文学” 普通人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改革文学审美意识的嬗变
6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1-6,21-111,共8页
新时期文学,在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拂之下,呈现出一派“杂花生树”,万涂竞萌的繁盛景象。作家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异,美学追求五花八门,日益走向多元化。 在多元化的格局中,那些被称为“探索文学”的作品,... 新时期文学,在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拂之下,呈现出一派“杂花生树”,万涂竞萌的繁盛景象。作家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异,美学追求五花八门,日益走向多元化。 在多元化的格局中,那些被称为“探索文学”的作品,或借鉴意识流,或效法荒诞派,或仿效“黑色幽默”,或模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各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审美观照和崭新的美学风貌,令人耳目一新。相形之下,改革文学的审美意识,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带有更多的传统色彩,给人以“陈旧”、“过时”之感。因此,往往不被更多的同志所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改革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新时期文学 审美理想 审美观照 审美观念 美学风貌 审美视角 意识流
下载PDF
试论郭小川的美学理想
7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24-132,共9页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3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3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的“瑰丽的春天”,满怀愤怒地控诉了日寇扼杀春天的罪行,热情洋溢地抒发了壮志豪情:“我将永远笑着,走向战斗的原野”,用战斗去迎接“绚烂的春天。” 光阴易逝,四十年过去了。然而,作为诗人家乡的读者,今天我们读来仍然感到那样沁人心脾,亲切新鲜。这不仅因为它引起了我们热爱家乡的强烈共鸣,而且,它还启迪我们从中捕捉到了诗人的美学理想的线索。在这首诗中,诗人写道:他的家乡是“广漠的山之国”。“山是我最亲近的友人”。而“山之国”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雄伟壮观之美——崇高。这恰恰也是郭小川毕生醉心追求的美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小川 美学理想 战士 家乡 大风雪 崇高之美 贺敬之 诗篇 政论体 人的美学
下载PDF
《沧浪诗话》漫评
8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26-30,共5页
严羽的《沧浪诗话》自问世以来,褒贬毁誉,众说纷纭。对其所标举的“兴趣”、“别材别趣”、“妙悟”、“识”等,颇多歧义。褒之者,抬其上天,贬之者,踩其入地。实则,如果将其放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理论的发展系列中来考察,是可以正确评... 严羽的《沧浪诗话》自问世以来,褒贬毁誉,众说纷纭。对其所标举的“兴趣”、“别材别趣”、“妙悟”、“识”等,颇多歧义。褒之者,抬其上天,贬之者,踩其入地。实则,如果将其放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理论的发展系列中来考察,是可以正确评价其意义和局限的。 《沧浪诗话》以禅喻诗,虽不免给人以神秘玄虚的感觉,然而,绝非故弄玄虚,痴人说梦。它是针对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特别是前者)的诗歌创作弊端而发的。严羽的本意在于阐发诗歌创作的美学特征,从而补偏救弊、匡正当时的不正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漫评 江西诗派 诗歌创作 “兴趣”说 意兴 论诗 别材别趣 李梦阳 以禅喻诗
下载PDF
精神分析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9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21-25,20,共6页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自问世以来,对西方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弟子荣格等人对他的反叛和校正,进一步赋予精神分析以文艺理论的某种意义。 本文拟就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作一粗略剖析,从而说明精神分析用于文艺研究...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自问世以来,对西方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弟子荣格等人对他的反叛和校正,进一步赋予精神分析以文艺理论的某种意义。 本文拟就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作一粗略剖析,从而说明精神分析用于文艺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爱情词 纳兰性德 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 纳兰词 “集体无意识” 烛花 原始意象 木兰花 牛郎
下载PDF
文学概论课开辟第二课堂的尝试
10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71-74,共4页
从八三年下半年开始,我在校系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连续进行了开辟文学概论课第二课堂的试验。主要方式是结合教学内容和青年学生的特点,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当代文学作品。由于学用结合形式活泼,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八三年下半年开始,我在校系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连续进行了开辟文学概论课第二课堂的试验。主要方式是结合教学内容和青年学生的特点,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当代文学作品。由于学用结合形式活泼,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思想教育。我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恰当选题,以收一举多得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论 第二课堂活动 高加林 文学作品 《人生》 信息反馈 第一课堂 离离 教师 人生悲剧
下载PDF
论外国文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11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43-52,共10页
世界民族之林,文学奇葩竞相开放。它们各具秀姿异香,而又相互映衬,从而把世界文学的大花园装点得姹紫嫣红芬芳绚丽。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要使文学成为精神文明的生长素,吮吸本民族优秀文学的乳汁,固然重要,善于从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同... 世界民族之林,文学奇葩竞相开放。它们各具秀姿异香,而又相互映衬,从而把世界文学的大花园装点得姹紫嫣红芬芳绚丽。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要使文学成为精神文明的生长素,吮吸本民族优秀文学的乳汁,固然重要,善于从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同样不可缺少。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资产阶级 “五四”新文学运动 精神文明建设 借鉴意义 民族 作品 批判现实主义 现代派 巴尔扎克
下载PDF
历史的积淀 心理的必然——简论纳兰性德的“追求体系”
12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26-29,共4页
满族第一位大词人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了。在这三百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但是,现在我们纪念他,研究他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仍然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 纳兰性德,生于华阀,长于权门,才华横溢,仕途似锦。然... 满族第一位大词人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了。在这三百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但是,现在我们纪念他,研究他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仍然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 纳兰性德,生于华阀,长于权门,才华横溢,仕途似锦。然而观其诗词,则悲风时起,哀婉凄恻,忧思忡忡,常常令人柔肠寸断,感慨万端。这一颇为矛盾的现象,近几年来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学者们有的认为这是其家世经历所使然,或认为是时代精神的折光。应该说,这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笔者这篇短文,试图从词人的心理方面,觅一点踪迹。 “风格即人”,任何创作风格的形成,总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气质、美学趣味、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简言之,作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风格形成最深刻、最隐秘的内在因素。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表现方面是性格。所谓性格,又是“追求体系”,即人生目的追求系统。它包括人的自然欲求(或形而下的欲求),文化欲求(或形而上的欲求)两个子系统。“这两种欲求,形成人的心理世界的两种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词人 自然欲求 爱情词 性格 阮籍 美学思想 家世经历 满族 对位效应
下载PDF
从“锤峰落照”看避暑山庄建筑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13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Z1期26-31,共6页
不管风和日丽,还是阴雨霏霏,不管雨后清晨,还是夕阳西照,我总喜欢登上“锤峰落照”,饱览山庄内外的美景。 “锤峰落照”在山庄南部的山顶上,是山庄内四个高视点之一。每当我登临此亭,满眼风光,纷至沓来,审美的愉悦,不禁油然而生。于是... 不管风和日丽,还是阴雨霏霏,不管雨后清晨,还是夕阳西照,我总喜欢登上“锤峰落照”,饱览山庄内外的美景。 “锤峰落照”在山庄南部的山顶上,是山庄内四个高视点之一。每当我登临此亭,满眼风光,纷至沓来,审美的愉悦,不禁油然而生。于是遐想联翩,不能自制。 一 据《热河志》记载:“山庄东五里许为磐锤峰。就山庄西岭构亭,与四面云山亭相望,红轮西照,是峰迥出弧标,扬晖天际。”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山庄 美学思想 沧浪屿 舍利塔 郭熙 天人合 金山 园林艺术 直分解 园林建筑
下载PDF
试论郭小川的美学理想
14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25-33,共9页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8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浴沐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的“...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8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浴沐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的“瑰丽的春天”,满怀愤怒地控诉了日寇扼杀春天的罪行,热情洋溢地抒发了壮志豪情:“我将永远笑着,走向战斗的原野”,用战斗去迎接“绚烂的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小川 美学理想 贺敬之 人的美学 家乡 秋歌 崇高之美 革命者 大风雪 热河
下载PDF
佛道背后的心音--谈武华宗教题材的散文
15
作者 刘甫田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29-32,共4页
提起武华的散文创作,人们也许首先想起她的《三妹、三妹》。其实武华散文的题材是广泛的,写亲人往事,写风景名胜,写专家学者,写平民百姓……然而,其中写宗教,似乎更引人注目,也容易招致误解甚而非议。但笔者认为恰恰是这类散文,更富于... 提起武华的散文创作,人们也许首先想起她的《三妹、三妹》。其实武华散文的题材是广泛的,写亲人往事,写风景名胜,写专家学者,写平民百姓……然而,其中写宗教,似乎更引人注目,也容易招致误解甚而非议。但笔者认为恰恰是这类散文,更富于文化意蕴和哲理色彩,更见出作者的真诚和坦率,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佛教 道教 武华 宗教题材 散文
下载PDF
刘章散文的诗意美
16
作者 刘甫田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3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刘章是一位有影响的诗人。近些年来,他在孜孜探索诗歌创作的同时,又在散文领域挥汗耕耘。他的散文独具风采:真诚自然、凝炼蕴藉,寄至味于淡泊,于平实中见深意。质言之,富有诗意美是刘章散文创作最显著的特色。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散文创作 刘章 诗意美 语言运用能力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