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是“缉”非“辑”
1
作者 刘盛嶷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5期48-48,共1页
多谢刘盛 老师的指正。编辑部谨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并力争今后避免再犯此类错误,同时我们诚挚希望广大读者向本刊“开炮”,指正本刊之失。
关键词 大读者 驱逐出 页标题 形音义 目录页 期刊物 编辑部 形旁 语文 缉毒
下载PDF
“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今何在?
2
作者 刘盛嶷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阶级 二流基丙醇 传统美德 食物中毒事件 社会主义 筑路民工 语文课本 共产党 太原西山 精神境界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思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延伸阅读
3
作者 刘盛嶷 李建忠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9年第10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间阶层 社会财富 恩格斯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剩余价 小资产阶级 经济时代
下载PDF
方志敏遗稿是程全昭转送的──方志敏遗稿转送经过又一说
4
作者 刘盛嶷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1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方志敏 遗稿 送经 作家文摘 看守所 宋庆龄 女子职业学校 共产党领导人 奇女子 教材阅读
下载PDF
我来说两句
5
作者 刘盛嶷 《龙门阵》 2005年第8期112-112,共1页
在报刊出现错别字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之际,《龙门阵》偶尔出现几个错别字本也不足为奇,但《龙门阵》能正视出现的差错并严肃认真地对待差错的态度令人钦佩。近年来,笔者也曾就《龙门阵》出现差错致信编辑部,很快便收到回复(不像一些报... 在报刊出现错别字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之际,《龙门阵》偶尔出现几个错别字本也不足为奇,但《龙门阵》能正视出现的差错并严肃认真地对待差错的态度令人钦佩。近年来,笔者也曾就《龙门阵》出现差错致信编辑部,很快便收到回复(不像一些报刊去信指出其差错往往是泥牛入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阵 错别字 差错 编辑部 报刊 回复 出现 态度 正视 对待
原文传递
背诵名句名篇怎样容易记得牢靠准确
6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2002年第3期29-29,共1页
200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试内容"新增加了"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也许是考虑到当年考生尚未作好心理准备,加之"常见的"范围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暂不列入2001年度考试范围。虽然2002年《考试说明》尚... 200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试内容"新增加了"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也许是考虑到当年考生尚未作好心理准备,加之"常见的"范围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暂不列入2001年度考试范围。虽然2002年《考试说明》尚未颁发,但未雨绸缪,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作好准备。何况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必要的记忆背诵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符合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改革走向,加强人文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淀的要求的。背诵怎样才能记得牢靠、背得准确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诵 考试说明 人文教育 语文素质 语文新大纲 传统文化 考试内容 改革走向 心理准备 高考语文
原文传递
是“忘”非“望”
7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2001年第6期13-13,共1页
《老人天地》2001年3期姜孟之《段君毅的调研作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86年11月……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红安、麻城人民的生活艰难竭蹶。他说:"我们不能得鱼望筌。" 这段话中的"得鱼望筌"... 《老人天地》2001年3期姜孟之《段君毅的调研作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86年11月……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红安、麻城人民的生活艰难竭蹶。他说:"我们不能得鱼望筌。" 这段话中的"得鱼望筌"有误,应是"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语出《庄子·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心人 庄子 调研 老人 麻城 作风 外物 生活 人民 捕鱼
原文传递
柳亚子和毛泽东赠答诗中的“牢骚”何指?
8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1998年第5期41-42,共2页
《语文月刊》1995年第4期《一首诗挽留了一位高士》一文说,1949年3月28日柳亚子诗《感事呈毛主席》乃"不满于当时自己的政治和物质待遇,颇有告老归田之意","牢骚不谓不盛"。4月29日毛泽东赠答诗《七律·和柳亚... 《语文月刊》1995年第4期《一首诗挽留了一位高士》一文说,1949年3月28日柳亚子诗《感事呈毛主席》乃"不满于当时自己的政治和物质待遇,颇有告老归田之意","牢骚不谓不盛"。4月29日毛泽东赠答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委婉地劝慰柳亚子不要牢骚太盛以免损害身体,看待事物应放开眼界来衡量。柳亚子和毛泽东赠答诗中"牢骚"指什么,应是理解其人其诗的一个关键。《人物》1996年1期赵自立的《柳诗"牢骚"的前前后后》一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亚子 毛泽东 赠答诗 感事 语文 国民党政府 新中国 孙中山 物质待遇 北平
原文传递
“始作俑者”不可滥用
9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1998年第9期15-16,共2页
①1997年度国际科幻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宇航员、科幻作家等云集北京……这次盛会的始作俑者和幕后策划者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士——杨潇。(《每周文摘》1997年12月19日8版)②策划组织一支中国少年队到巴西留学这个... ①1997年度国际科幻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宇航员、科幻作家等云集北京……这次盛会的始作俑者和幕后策划者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士——杨潇。(《每周文摘》1997年12月19日8版)②策划组织一支中国少年队到巴西留学这个"金点子"这样一项后来被渲染得轰轰烈烈的"跨世纪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员 滥用 幕后策划 跨世纪工程 少年队 巴西 北京 留学 国际 作家文摘
原文传递
人岂有勇怯哉
10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1998年第12期11-11,共1页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①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②,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③千金④,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①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②,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③千金④,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⑤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⑥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选自苏洵《谏论(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谷 平坦 意动用法 跳起 货币 跳过 苏洵 不同特点 金钱利益 跨越
原文传递
“不尽人意”有误
11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1997年第12期16-16,共1页
《重庆晚报》接连出现"不尽人意"这一词语:"中期难有整体行情行业形势不尽人意"(《重庆晚报》1997年7月16日15版标题)"宿茂臻今年表现不尽人意"(《重庆晚报》1997年7月17日14版图片说明)"不尽人意&q... 《重庆晚报》接连出现"不尽人意"这一词语:"中期难有整体行情行业形势不尽人意"(《重庆晚报》1997年7月16日15版标题)"宿茂臻今年表现不尽人意"(《重庆晚报》1997年7月17日14版图片说明)"不尽人意",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报 重庆 图片说明 词语 标题 行情 行业 形势 整体 中期
原文传递
何来“助纣为谑”
12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1996年第11期12-12,共1页
《文摘报》1996年8月25日二版《丰都,别再借鬼谋财》一文第三个小标题"导游助纣为谑",其中"谑"应为"虐"。"助纣为虐",成语。"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个暴君。"为"... 《文摘报》1996年8月25日二版《丰都,别再借鬼谋财》一文第三个小标题"导游助纣为谑",其中"谑"应为"虐"。"助纣为虐",成语。"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个暴君。"为",做。"虐",暴行、残暴。帮助纣干暴虐的事,残害人民。比喻帮助恶人干坏事。《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朱熹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纣为虐 文摘报 成语词典 小标题 君主 导游 孟子 朱熹 丰都 暴君
原文传递
2003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 第二部分 分类练习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练习2 汉字
13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2003年第1期11-12,106-107,共4页
关键词 语言知识题 语言表达题 练习 汉字 语文教学 中学
原文传递
科举已废 “举人”何来?
14
作者 刘盛嶷 《语文月刊》 2003年第10期19-19,共1页
《重庆晚报》2003年6月7日4版有这样一则报道: 涪陵五中原名涪陵书院,创办于1911年,是涪陵最老的学校。有当地人称,解放前,这所学校曾经出过举人。科举制度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重庆晚报》2003年6月7日4版有这样一则报道: 涪陵五中原名涪陵书院,创办于1911年,是涪陵最老的学校。有当地人称,解放前,这所学校曾经出过举人。科举制度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举人"即应举之人,唐代为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时则为乡试取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涪陵书院 科举考试 学校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