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相名 惠国桢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87-189,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为成熟的神经细胞缺乏再生的能力,尽管成年脑内有神经干细胞存在,但不足以弥补损伤神经元的缺失.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希望通过移植新的细胞以代替那些因为损伤或疾病而丢失的细胞,从而修复神... 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为成熟的神经细胞缺乏再生的能力,尽管成年脑内有神经干细胞存在,但不足以弥补损伤神经元的缺失.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希望通过移植新的细胞以代替那些因为损伤或疾病而丢失的细胞,从而修复神经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细胞替代治疗 帕金森病 癫痫 亨廷顿病 脑梗塞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相名 郑华光 +3 位作者 张忠 万伟庆 张岩 赵继宗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8期639-645,共7页
目的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用脂质体介导外源性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1h以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用脂质体介导外源性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1h以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只。将含报告基因LacZ的质粒和脂质体的复合体注入对照组大鼠的脑脊液中,治疗组注射含TGF-β1的质粒和脂质体的复合体。5d后做行为试验,取动物脑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来鉴定外源基因是否表达;检测脑梗死体积和凋亡细胞数;用半定量BT—PCR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缺血脑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差异。结果由脂质体介导的LacZ基因和TGF-β1基因均在缺血脑组织中表达;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动物的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的脑梗死体积和凋亡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缺血脑组织中caspase-3 mB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脂质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可在缺血脑组织中有效表达。脂质体介导TGF—β1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由缺血性损伤而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因 细胞凋亡 脑损伤
下载PDF
缺血性脑损伤后大鼠脑中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的表达
3
作者 刘相名 惠国桢 +4 位作者 苗宏生 孙兵 栗超跃 杨立业 郭礼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后 ,脂质体介导的外源基因能否在大鼠脑组织中有效的表达。方法 将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1h以制作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根据行为实验来判定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将含报告基因LacZ的质粒和脂质体的... 目的 探讨在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后 ,脂质体介导的外源基因能否在大鼠脑组织中有效的表达。方法 将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1h以制作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根据行为实验来判定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将含报告基因LacZ的质粒和脂质体的复合体注入实验组大鼠的脑脊液中 ,对照组只注射脂质体。 7d后取动物脑组织 ,通过组织化学和逆转录酶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等方法来鉴定外源基因是否表达。结果 转染LacZ基因的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 ,其表达产物 β 半乳糖苷酶在皮质、皮质下区域的细胞及脉络丛中均呈阳性表达 ;在缺血中心区域 ,表达 β 半乳糖苷酶的细胞数很少 ;在缺血周边区域 ,表达β 半乳糖苷酶的细胞数较多 ;而非缺血区域表达 β 半乳糖苷酶的细胞明显较缺血中心区域为多 ;其脑组织中LacZmRNA在RT PCR实验中亦呈阳性。只注射脂质体的缺血大鼠脑组织中 ,β 半乳糖苷酶和LacZmRNA的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 ,脂质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可在脑组织中有效表达。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可能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损伤 大鼠 脑中脂质体介导 外源基因 表达 基因疗法
下载PDF
前颅底神经鞘瘤的诊治体会
4
作者 刘相名 张鹏飞 陈思源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总结前颅底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对其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12例经病理证实的前颅底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组10例患者行冠切单额入路,... 目的总结前颅底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对其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12例经病理证实的前颅底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组10例患者行冠切单额入路,2例行额外侧入路,全部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随访10例,均无复发。结论前颅底神经鞘瘤少见,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神经鞘瘤 治疗
下载PDF
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立业 郑佳坤 +3 位作者 刘相名 惠国桢 费俭 郭礼和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 研究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为神经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从成年大鼠的... 目的 研究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为神经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从成年大鼠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基质细胞 ,在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 ,可以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 ,体外扩增可超过 10多代。β-巯基乙醇可诱导这种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分化的细胞早期表达巢蛋白 ,后期则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微丝 ,在最适合的诱导条件下约 60 %~85 %的细胞表达这两种神经元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 基质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β-巯基乙醇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下载PDF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谭谦 刘相名 +3 位作者 周宏礽 王磊 宁官森 周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研究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抗体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通过对青紫蓝家兔进行接种 MRSA后产生抗 - MRSA抗体 ,采全血分离血清 ,用改良双向免疫扩散法进行抗体滴度测定 ;以正常血清为对照 ,在含 MRSA的培养基上作体... 目的 研究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抗体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通过对青紫蓝家兔进行接种 MRSA后产生抗 - MRSA抗体 ,采全血分离血清 ,用改良双向免疫扩散法进行抗体滴度测定 ;以正常血清为对照 ,在含 MRSA的培养基上作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实验发现血清抗 - MRSA抗体效价为 1∶ 3 2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 :抗体组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抗 - MRSA抗体在体外对 MRSA有明显抑制作用 ,它将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体 体外抑菌作用 改良双向免疫扩散法
下载PDF
丹参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7
7
作者 杨立业 刘相名 +2 位作者 惠国桢 费俭 郭礼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对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 丹参注射液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丹参可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分化的细胞早期表达... 目的 研究丹参对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 丹参注射液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丹参可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分化的细胞早期表达巢蛋白和Musashi 1蛋白 ,后期则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微丝M ,在最适合的诱导条件下约 5 0 %~ 6 0 %的细胞表达这两种神经元的标志物。结论 骨髓组织中存在能分化为神经元的干细胞 ,丹参能够诱导这种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细胞 分化 神经元 丹参
下载PDF
皮肤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立业 刘相名 +2 位作者 惠国桢 费俭 郭礼和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4-517,共4页
从小鼠的皮肤组织中原代分离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经过2次传代后改为有血清培养,多次传代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诱导分化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皮肤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以长期培养,多次传代的细胞仍具有干细... 从小鼠的皮肤组织中原代分离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经过2次传代后改为有血清培养,多次传代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诱导分化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皮肤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以长期培养,多次传代的细胞仍具有干细胞的特征,形态均一,体外增殖迅速,保持了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小鼠皮肤间充质干细胞仍保持良好的干细胞特性,这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分化 细胞移植 神经元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和向脂肪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立业 惠国桢 +2 位作者 刘相名 费俭 郭礼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下外源基因的表达和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N2培养基诱导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采用Ad 5 βgal检查骨髓间充质细胞...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下外源基因的表达和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N2培养基诱导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采用Ad 5 βgal检查骨髓间充质细胞对外源基因的感染效率。结果 从成人大鼠的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细胞 ,在体外生长形态似成纤维细胞 ,可以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 ,体外扩增可超过 10多代。细胞可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 骨髓间充质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增殖 ,能够表达外源性的基因 ,可以做为基因治疗的一个载体 ,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细胞 脂肪细胞 基因表达 分化
下载PDF
Clenbuterol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岩 李艺影 +2 位作者 赵继宗 王硕 刘相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重力冲击方法建立大鼠胸髓(T10)损伤动物模型,以不同高度确立试验组。根据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标准评测运动功能情况。试验动物存活6周,进...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重力冲击方法建立大鼠胸髓(T10)损伤动物模型,以不同高度确立试验组。根据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标准评测运动功能情况。试验动物存活6周,进行挫伤脊髓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Clenbuterol治疗组的平均BBB分值为(10.0±2.1),而对照组分值为(6.3±1.5),P<0.05。Clenbuterol治疗组周边组织残存区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在脊髓损伤后应用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可保护脊髓残存的神经组织,帮助改善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NBUTEROL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 大鼠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兵 惠国桢 +2 位作者 杨立业 刘相名 郭礼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用 6 OHDA破坏SD大鼠一侧黑质 ,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采用立体定向仪 ,将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入模型鼠患侧的纹状体 ,分别在治疗后 2、4周观察apomorphin诱导的旋转行为的变化 ,...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用 6 OHDA破坏SD大鼠一侧黑质 ,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采用立体定向仪 ,将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入模型鼠患侧的纹状体 ,分别在治疗后 2、4周观察apomorphin诱导的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进行脑冰冻切片观察。结果 治疗后 2周帕金森病症状开始改善 ,4周时纹状体中有多巴胺样神经元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帕金森病 多巴胺神经元
下载PDF
异种神经移植免疫排斥及克服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立业 刘相名 惠国桢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神经移植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损的修复带来了希望,但由于来源于流产胎儿供体的短缺及伦理道德的约束,人们不得不尝试应用异种动物(特别是猪)做供体进行移植。猪与灵长类动物相比,具有繁殖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及可用基因工程修饰的优点。... 神经移植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损的修复带来了希望,但由于来源于流产胎儿供体的短缺及伦理道德的约束,人们不得不尝试应用异种动物(特别是猪)做供体进行移植。猪与灵长类动物相比,具有繁殖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及可用基因工程修饰的优点。猪胚胎脑组织移植入有免疫抑制的大鼠纹状体内,移植组织能恢复病损神经组织的解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神经移植 免疫排斥 发生机制 对策
下载PDF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忠 王贵怀 +2 位作者 万伟庆 刘相名 杨俊 《癌症进展》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手术治疗31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肿瘤311例,近全切除7例。随访129例,其中痊愈65例,症状明显减轻46例,症状无变化9例,症状加重7例,术后复发2例。...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手术治疗31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肿瘤311例,近全切除7例。随访129例,其中痊愈65例,症状明显减轻46例,症状无变化9例,症状加重7例,术后复发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显微技术可以全切大多数髓内室管膜瘤。椎板成形术可提高术后脊柱稳定性,全切或近全切患者术后不需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髓内肿瘤 手术技术
下载PDF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14
作者 张忠 李德志 +3 位作者 万伟庆 刘相名 王贵怀 杨俊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总结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20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部位、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囊肿位于颈段10例,胸段7例,颈胸交界1例,腰段2例。... 目的总结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20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部位、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囊肿位于颈段10例,胸段7例,颈胸交界1例,腰段2例。囊肿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4例,随访均无复发。结论椎管肠源性囊肿是先天性良性病变,多发生于颈、胸段椎管硬膜下脊髓腹侧。治疗首选显微外科手术全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囊肿 椎管 诊断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针灸在听神经瘤术后面瘫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龙 刘相名 王革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5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在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瘫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术后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口服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3个月后的随访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1.1%... 目的观察针灸在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瘫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术后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口服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3个月后的随访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1.1%,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愈率为31.5%,总有效率为78.9%;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听神经瘤术后患者面瘫症状,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听神经鞘瘤 面瘫
下载PDF
成批特重煤气火焰烧伤的抢救
16
作者 宁官森 谭谦 +3 位作者 王磊 周栩 刘相名 马文熙 《铁道医学》 1999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 探索成批特重火焰烧伤的抢救治疗。方法 对5 例成批特重烧伤患者在平稳度过休克期基础上,同时行休克期至伤后5 d 内分次分批切削痂异种皮移植术。结果 经治疗,5 例患者于6 ~8 周痊愈。结论 在平稳度过休克期基础上,... 目的 探索成批特重火焰烧伤的抢救治疗。方法 对5 例成批特重烧伤患者在平稳度过休克期基础上,同时行休克期至伤后5 d 内分次分批切削痂异种皮移植术。结果 经治疗,5 例患者于6 ~8 周痊愈。结论 在平稳度过休克期基础上,同时早期切削痂,是成功抢救成批特重烧伤患者积极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成批特重烧伤 急救
下载PDF
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培养和外源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相名 杨立业 +4 位作者 苗宏生 孙兵 栗超跃 惠国桢 郭礼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3,F003,共3页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ADMSCs)体外长期培养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对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用不同的物质诱导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方向...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ADMSCs)体外长期培养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对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用不同的物质诱导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用Ad5βgal转染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结果从成年大鼠的脂肪组织中培养出多能干细胞,在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以维持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体外扩增可超过10代。细胞表达波形蛋白。在不同物质的诱导下,干细胞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体外可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结论 由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并稳定增殖,能够表达外源基因,有潜力作为自体移植的一种细胞来源和基因治疗的一种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 多能干细胞 培养 外源基因 干细胞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相名 杨立业 +1 位作者 惠国桢 郭礼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孕龄为 12~ 16天的母鼠 ,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 ,进行培养、鉴定。用出生 7天的SD大鼠的新生鼠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 ,7天后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 (移植组 ,n ...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孕龄为 12~ 16天的母鼠 ,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 ,进行培养、鉴定。用出生 7天的SD大鼠的新生鼠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 ,7天后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 (移植组 ,n =16只 ) ,同时设置对照组 ,只注射磷酸缓冲液 (对照组 ,n=8只 )。 8~ 10周后 ,作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取脑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从大鼠胎脑中成功培养出神经干细胞 ,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 ,形成神经球 ,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神经巢蛋白 (nestin)。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对照组相比 ,有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脑组织中可见存活的移植细胞 ,并和宿主脑组织融合在一起。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可从胎脑组织中培养出神经干细胞 ,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 ,细胞与宿主的脑组织融合在一起 ,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移植神经干细胞是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移植 治疗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原文传递
成人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术后近期记忆力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相名 张玉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8-518,共1页
患者 女性,19岁。因间断头痛3年于2004年7月入院。1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左丘脑囊肿,行左额叶皮层造瘘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症状无缓解。1年后复查头颅MRI示左丘脑囊肿增大,囊壁无增强,囊内无瘤结节,左额皮层造瘘坏死区;松果体区圆形... 患者 女性,19岁。因间断头痛3年于2004年7月入院。1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左丘脑囊肿,行左额叶皮层造瘘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症状无缓解。1年后复查头颅MRI示左丘脑囊肿增大,囊壁无增强,囊内无瘤结节,左额皮层造瘘坏死区;松果体区圆形低信号占位,增强后囊壁明显增强,约1.5cm×1.5cm×1.5cm(图1)。查体:记忆力正常,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诊断:左丘脑囊肿;松果体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记忆力变化 术后近期 囊肿切开引流术 成人 额叶皮层 头颅MRI 松果体囊肿
原文传递
经Dolenc入路治疗颅内复杂部位动脉瘤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相名 喻乐保 +2 位作者 黄正 邵军师 张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Dolenc入路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复杂部位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Dolenc入路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17例颅内复杂部位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 目的探讨采用Dolenc入路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复杂部位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Dolenc入路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17例颅内复杂部位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1-72岁,包括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4例、眼动脉段动脉瘤8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例、前循环合并后循环多发动脉瘤2例(均一次手术夹闭)。结果17例患者完全夹闭动脉瘤;除2例患者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其中1例患者出现同侧额叶梗死灶外,其他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门诊复诊,均未见动脉瘤复发,未见手术后遗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平均为4.8分。结论对于颅内一些特殊部位动脉瘤的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入路方式,Dolenc入路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的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Dolenc入路 手术入路 前床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