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是刘盼盼吗?
1
作者 刘盼盼 姜广生(老师) 《小学生阅读与写作(六年级版)》 2009年第1期3-3,共1页
我是刘盼盼吗?我不停地问自己。要是我叫刘盼盼,美术老师为什么管我叫孔盼盼?同学们为什么管我叫盼盼刘、刘胖胖、胖胖刘……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我是刘盼盼吗?》 语文教学 刘盼盼
原文传递
青砖茶感官审评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盼盼 冯琳 +11 位作者 郑琳 薛金金 王胜鹏 王雪萍 叶飞 滕靖 桂安辉 韩艳娜 陈军海 朱鹏 高士伟 郑鹏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为提出适合青砖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本实验以湖北代表性青砖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煮泡(浸泡式煮茶和喷淋式煮茶),分析不同煮泡条件对青砖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率的影响,并与现行国家标准中冲泡法所得茶汤的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进行... 为提出适合青砖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本实验以湖北代表性青砖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煮泡(浸泡式煮茶和喷淋式煮茶),分析不同煮泡条件对青砖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率的影响,并与现行国家标准中冲泡法所得茶汤的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紧压型青砖茶,煮泡法茶汤的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国标冲泡法,煮泡法茶汤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色素等主要品质成分的浸出率远高于国标冲泡法。综合感官品质和品质成分浸出率分析,采用浸泡式煮茶法,在1∶80茶水比、煮沸2 min、静置2~4 min条件下制备的青砖茶茶汤浓度适中,内质品质呈现较为全面。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茶褐素及水浸出物浸出率与滋味品质的相关系数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青砖茶及其他类型紧压茶感官品质的客观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感官审评 紧压茶 水浸出物
下载PDF
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STEMI行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盼盼 张晶晶 梁冰燚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122例STEMI行PCI术后患者采用随机... 目的研究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122例STEMI行PCI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心脏康复,观察组61例应用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动脉僵硬度和不良心脏事件。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别为(387.69±10.53)m、(61.01±5.44)%,均高于对照组(367.55±9.18)m、(57.45±6.06)%,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为(58.70±0.97)mm低于对照组(59.59±1.05)mm(P<0.05);观察组干预后,踝肱指数(ABI)水平为(0.94±0.09)高于对照组(0.89±0.10),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水平分别为(1.75±0.27)m/s、(7.59±0.53)m/s,均低于对照组(1.94±0.35)m/s、(8.01±0.68)m/s(P<0.05);观察组干预后,峰值功率(PP)、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peak VO2)和无氧阈值(AT)水平分别为(93.01±9.44)W、(449.30±22.87)s、(19.69±3.73)mL/(kg·min)、(14.20±1.86)mL/(kg·min),均高于对照组(83.45±9.06)W、(412.59±23.45)s、(17.55±3.58)mL/(kg·min)、(13.15±2.05)mL/(kg·min)(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28%(2/61)低于对照组4.92%(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STEMI行PCI术后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降低动脉僵硬度,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Ⅱ期心脏康复 心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在女性尿失禁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4
作者 刘盼盼 胡敏 +1 位作者 邢文龙 张桂青 《新疆医学》 2024年第4期415-419,426,共6页
目的探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在女性尿失禁(UI)患者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招募社区女性UI居民316人,进行SCSQ等量表的评估,用题总相关系数分析量表的项目,采用Cronbach'sα系数进行信度分析,相关分析检验校标效度,因子分析检验结... 目的探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在女性尿失禁(UI)患者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招募社区女性UI居民316人,进行SCSQ等量表的评估,用题总相关系数分析量表的项目,采用Cronbach'sα系数进行信度分析,相关分析检验校标效度,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聚敛效度、区分效度。结果SCSQ在女性UI患者中应用时,需要做适当修订,修订版SCSQ总量表Cronbach'sα为0.89,积极应对分量表Cronbach'sα为090,消极应对分量表Cronbach's α为0.75。积极应对维度分量表得分与SSRS得分成正相关(r=0.16,P<0.01);消极应对维度分量表得分与HAMD-24得分成正相关(r=0.18,P<0.01)、与HAMA-14得分成正相关(r=0.23,P<0.01)、与SSRS成负相关(r=-0.18,P<0.01)。模型适配良好(2/df=1.71,RMSEA=0.07,GFI=0.87,CFI=0.91,IFI=0.91,TLI=0.90)、聚敛效度达标(AVE=0.43/0.38,CR=0.90/0.78)、区分效度理想(两维度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相关性系数小于0.5,且小于AVE的平方根)。结论适当修订后的SCSQ在女性UI患者中信效度良好,可以用于女性UI患者应对方式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尿失禁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韩菲菲 刘盼盼 叶晓慧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9期3674-3676,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5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CHF常规治疗方...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5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CHF常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管理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功能级别、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随访至出院后12周,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再入院和病死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升高(P<0.05),LVEDD和NT-proBNP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各指标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心功能级别均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变化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MLHFQ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容量管理 运动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心功能
下载PDF
工夫红茶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8 位作者 龚自明 叶飞 冯琳 高士伟 王雪萍 王胜鹏 滕靖 郑琳 桂安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5-205,共11页
为探究中国工夫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特征,建立茶汤滋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对17个国内主产茶区工夫红茶的多酚类、氨基酸、茶色素类、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为探究中国工夫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特征,建立茶汤滋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对17个国内主产茶区工夫红茶的多酚类、氨基酸、茶色素类、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工夫红茶的品质成分组成与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是主要的品质成分,茶黄素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的比值为1.05~1.12,是其滋味鲜醇、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英红、海红、信阳红、宜红、越红、黔红和祁红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4%,是其茶汤甜醇滋味的重要物质基础;黄酮在大叶种红茶(滇红、英红和海红)中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大于2.7%。醇类和醛类是主要的香气化合物,尤其是呈现甜香、花香的萜烯醇含量较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滋味品质评价模型,该预测模型对红茶滋味品质评价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较为相似,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35;茶黄素和茶多酚含量是进行工夫红茶品质分析的重要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显示闽红自为一类,滇红、英红和海红等大叶种红茶聚为一类,其他中小叶种红茶聚为一类。PLS-DA可将2类不同品种工夫红茶明显区分,并获得8种差异性指标,尤其是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醛等,可作为区分大叶种和中小叶种工夫红茶的指标物质。该研究丰富了工夫红茶风味品质的基础理论,同时为红茶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品质成分 香气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冲泡条件对恩施玉露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刘盼盼 高士伟 +5 位作者 郑鹏程 龚自明 王胜鹏 叶飞 郑琳 马林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8-144,共7页
对恩施玉露绿茶茶汤品质在不同冲泡条件下的变化进行探讨,采用分析化学手段和量化感官分析方法鉴定了沸水(100℃,5 min)、常温水(25℃,2 h)及冷水(4℃,6 h)冲泡后茶汤呈味成分、挥发性成分与感官分属性,并建立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对恩施玉露绿茶茶汤品质在不同冲泡条件下的变化进行探讨,采用分析化学手段和量化感官分析方法鉴定了沸水(100℃,5 min)、常温水(25℃,2 h)及冷水(4℃,6 h)冲泡后茶汤呈味成分、挥发性成分与感官分属性,并建立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沸水冲泡法的茶汤花香和甜香高,滋味较浓,带有苦涩味;低温和常温冲泡下的茶汤以清香和果香为主,滋味鲜醇,无苦涩味,且有回甘。沸水冲泡条件下的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和总糖含量都显著高于冷泡茶,常温冲泡下的茶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高。香气成分上表现为冷泡茶的醛类和酮类含量都明显增加,而芳香烃类物质明显减少,醇类在热泡茶汤中含量最高。进一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有7个呈味成分和10个香气组分分别与滋味和香气分属性间相关性较高,呈味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呈香成分包括二甲硫、己醛、芳樟醇、柠檬烯等,这些成分对不同冲泡条件下绿茶风味变化及感官分属性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泡条件 冷泡茶 绿茶 香气品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施肥效应及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盼盼 周毅 +4 位作者 付光玺 高祥 张平 张磊 汪建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3,共7页
以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典型的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全磷含量以及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NPK(全量化肥)处理,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秸秆... 以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典型的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全磷含量以及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NPK(全量化肥)处理,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小麦产量增加8.0%~13.3%,玉米产量增加8.0%~21.7%;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料的各处理与NPK处理相比,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磷素活化系数及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且秸秆与减量50%化肥和6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配施的ST6处理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及中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用3 000~6 000 kg·hm-2有机肥料,减少30%~50%的化肥用量,对作物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且ST6处理是促进土壤磷素有效性增加的最佳有机无机配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作物产量 磷素有效性 有机(类)肥料 小麦 玉米
下载PDF
青砖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40
9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龚自明 王胜鹏 滕靖 高士伟 王雪萍 叶飞 郑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170,共7页
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6个典型青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的香气以陈香纯正为优,有菌香和木香,分析鉴定出72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芳樟醇、壬醛和甲... 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6个典型青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的香气以陈香纯正为优,有菌香和木香,分析鉴定出72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芳樟醇、壬醛和甲苯,醛类和酮类为主导香气化合物;相关性分析显示(E,E)-2,4-庚二烯醛、(Z)-氧化芳樟醇、樟脑、1-甲基萘和长叶环烯与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E)-2-己烯醛、1-甲氧基-4-甲基苯、(E)-2-壬烯醛、2,2,6-三甲基环己烷酮及脂肪醛中的烯醛占醛类的比例与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前6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2.250%,主要代表性成分为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β-二氢紫罗酮、己醛、(E)-2-戊烯醛、(E)-2-己烯醛、庚醛、壬醛、癸醛、萘、1-甲基萘、柠檬烯和6-甲基-5-庚烯-2-酮等,它们是影响青砖茶香气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可基本反映青砖茶的香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王胜鹏 龚自明 滕靖 高士伟 王雪萍 叶飞 郑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6-183,共8页
以赤壁群体种茶叶为原料加工青砖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初制、渥堆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鲜叶至渥堆结束后... 以赤壁群体种茶叶为原料加工青砖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初制、渥堆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鲜叶至渥堆结束后的7个样品中分别鉴定出45、41、41、40、43、42和4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鲜叶至晒干阶段,青砖茶香气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等化合物,而在渥堆期间受到微生物的作用,烯醛、酮类、甲氧基苯类和呋喃类风味物质明显增加,醇类和酯类风味物质明显减少。β-紫罗酮、芳樟醇、顺-4-庚烯醛、反,顺-2,6-壬二烯醛、癸醛、反-2-壬烯醛、反,反-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壬醛、α-紫罗酮、1-戊烯-3-酮、2-辛烯-1-醛等12个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e value,OAV)均值大于1的香气化合物对青砖茶不同加工阶段的风味变化有着重大贡献。渥堆是青砖茶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的关键步骤,青砖茶毛茶的香气特征性成分有:反,反-2,4-庚二烯醛、2-辛烯-1-醛、反,顺-2,6-壬二烯醛、壬醛、苯乙醛、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α-紫罗酮、1,2,3-三甲氧基苯和α-萜品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渥堆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橘红茶香气特征及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龚自明 常泽睿 苏方俊 黄波 冯琳 高士伟 郑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8-205,共8页
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ry,GC-MS-O)联用仪,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橘红茶及其原料的主要香气轮廓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橘红茶的主体香气是果... 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ry,GC-MS-O)联用仪,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橘红茶及其原料的主要香气轮廓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橘红茶的主体香气是果香和甜香。GC-MS共鉴定出9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23种,醇类23种,烯类20种,酮类9种,酯类9种和其他类8种,烯类和醇类是主导香气化合物。综合GC-O及气味活度值分析,柠檬烯、β-紫罗酮、芳樟醇、癸醛、β-大马烯酮、(E,E)-2,4-癸二烯醛和辛醛可能是橘红茶中重要的致香物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月桂烯、苯乙醛、芳樟醇等11个挥发性成分对果香、花香、甜香、青香和木香风味属性的表征有较大的贡献。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出了橘红茶与其原料间的标志差异性挥发性成分。本实验可为研究橘红茶及其他柑橘代用茶的香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红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嗅闻仪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青砖茶渥堆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龚自明 冯琳 郑琳 高士伟 滕靖 王雪萍 陈军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4-234,共11页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青砖茶的渥堆发酵工艺,通过感官评价及化学成分分析得到最佳渥堆发酵工艺条件:潮水量30%、渥堆温度55℃、渥堆时间25 d、相对湿度95%。晒青毛茶渥堆后风味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青砖茶的渥堆发酵工艺,通过感官评价及化学成分分析得到最佳渥堆发酵工艺条件:潮水量30%、渥堆温度55℃、渥堆时间25 d、相对湿度95%。晒青毛茶渥堆后风味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量与茶红素含量减少,而可溶性糖和茶褐素明显增加。醇类和酯类成分大幅减少,其中传统渥堆处理后醇类和酯类成分减幅约50%以上,数控渥堆处理后醇类和酯类成分减幅80%以上,而醛类、酮类、烯类和杂环类物质含量大幅上升,数控渥堆的发酵程度较传统渥堆更深。通过气相色谱-嗅闻仪(GC-O)分析得到12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E,E)-2,4-庚二烯醛、β-紫罗酮、芳樟醇、(Z)-4-庚烯醛、(E)-2-壬烯醛和香叶醇是青砖茶香气轮廓的主要贡献成分。本结果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为青砖茶产品优质香型的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渥堆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嗅闻仪
下载PDF
茶叶中有机酸及其浸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刘盼盼 钟小玉 +3 位作者 许勇泉 陈根生 尹军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研究了不同叶位、不同品种和不同茶类茶叶中有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和pH条件下有机酸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有机酸中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要高于酒石酸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有机酸总量随着鲜叶嫩度的下... 研究了不同叶位、不同品种和不同茶类茶叶中有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和pH条件下有机酸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有机酸中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要高于酒石酸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有机酸总量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而减少,其中草酸的含量下降明显,第4叶的含量仅为一芽一叶的49.5℅;不同茶叶品种对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福鼎种的含量最低,黄金桂的含量最高;不同茶类间茶叶有机酸含量变化显著,依次为:红茶>乌龙茶>绿茶>普洱茶;另外有机酸的浸出随着冲泡温度的提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随着pH值的提高却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有机酸 浸出特性
下载PDF
不同产地珠形绿茶色泽与滋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龚自明 冯琳 王雪萍 高士伟 滕靖 叶飞 胡邵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67-274,共8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珠形绿茶品质差异,采用密码审评法、色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3个主产地样品在感官品质、色泽及滋味化学成分组成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宝石的容重最大,干茶和茶汤色度a值最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 为探究不同产地珠形绿茶品质差异,采用密码审评法、色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3个主产地样品在感官品质、色泽及滋味化学成分组成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宝石的容重最大,干茶和茶汤色度a值最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产地,而黄酮含量最高;涌溪火青和绿宝石的茶多酚、儿茶素含量相近,均显著高于平水日铸(P<0.05);3个产地绿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解释了珠形绿茶特征变量62.293%的方差信息,不同产地区分较为明显。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鉴定出关键差异性成分8种:a(干茶)、b/a(干茶)、b(茶汤)、a(茶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总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形绿茶 色泽 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激光投线仪的多维校准系统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盼盼 许流博 +2 位作者 乐意 陈少阳 许贤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6-1493,共8页
分析了激光投线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基准误差的产生原因。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激光投线仪校准系统,用于弥补传统校准方式占地面积大、精度值难以量化、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缺点。研究了一套采用平行光管角度测量与机器视觉测量结合的检... 分析了激光投线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基准误差的产生原因。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激光投线仪校准系统,用于弥补传统校准方式占地面积大、精度值难以量化、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缺点。研究了一套采用平行光管角度测量与机器视觉测量结合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激光线的直线度和垂直度来实现仪器的校准。该系统由8个采样管构成数据采集平台,从而达到多维校准的要求。采用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式编写系统软件,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的方式使两种语言相结合。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效率高;与传统校准方式相比,其节约了场地长度,整个系统的占用空间控制在8m3以内;另外,系统提高了校准精度,其水平线和铅垂线平均精度可以达到±0.2mm/5m,正交线精度可以达到±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投线仪 校准系统 平行光管 机器视觉 混合编程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彝药多星韭中四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盼盼 许云章 +2 位作者 王静霞 赵小燕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彝医药食同源植物多星韭不同部位腺嘌呤、鸟嘌呤核苷、胸腺嘧啶核苷、腺嘌呤核苷的方法,比较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mm,1.8μm...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彝医药食同源植物多星韭不同部位腺嘌呤、鸟嘌呤核苷、胸腺嘧啶核苷、腺嘌呤核苷的方法,比较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mm,1.8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2 m L/min,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腺嘌呤、鸟嘌呤核苷、胸腺嘧啶核苷、腺嘌呤核苷含量分别在6.80~95.20μg/m L、6.70~93.80μg/m L、6.50~91.00μg/m L、7.20~100.80μg/m L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5~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5%~101.38%,RSD≤2.32%;4种核苷类成分总含量在花期前〉花期后,花蕾〉叶〉种子〉根。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药食同源植物多星韭中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为开发利用多星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韭 UPLC 含量测定 腺嘌呤 鸟嘌呤核苷 胸腺嘧啶核苷 腺嘌呤核苷
下载PDF
阿维A与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盼盼 匡叶红 +4 位作者 张江林 李捷 粟娟 陈翔 朱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4-808,共5页
目的:观察阿维A与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为斑块型银屑病的患者被分为阿维A组(32例,口服阿维A30 mg,每日1次)和氨甲蝶呤组(22例,口服氨甲蝶呤15 mg,每周1次),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和硼酸软膏,疗程8周。以银屑... 目的:观察阿维A与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为斑块型银屑病的患者被分为阿维A组(32例,口服阿维A30 mg,每日1次)和氨甲蝶呤组(22例,口服氨甲蝶呤15 mg,每周1次),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和硼酸软膏,疗程8周。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治疗后,阿维A组和氨甲蝶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PASI评分改善率和PASI评分有效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维A或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均有效,且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A 氨甲蝶呤 银屑病
下载PDF
压缩感知中基于变尺度法的贪婪重构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盼盼 李雷 王浩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8-105,115,共9页
首先将最优化方法中的梯度法与贪婪算法相结合,在已有梯度追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尺度法的梯度追踪(VMMGP)算法,分析比较这些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需求;其次用这些算法分别重构一维、二维信号,分析比较了算法重构效果及其性能... 首先将最优化方法中的梯度法与贪婪算法相结合,在已有梯度追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尺度法的梯度追踪(VMMGP)算法,分析比较这些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需求;其次用这些算法分别重构一维、二维信号,分析比较了算法重构效果及其性能好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维信号和二维信号的重构,所提出的VMMGP算法,重构效果是所有梯度追踪算法中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匹配追踪 梯度方向 梯度追踪 变尺度法 计算复杂度 存储需求
下载PDF
淹涝胁迫和供氮形态耦合对苗期玉米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盼盼 伍大利 +3 位作者 王福友 周自强 周毅 汪建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3-140,146,共9页
【目的】研究苗期玉米根系对供氮形态和淹涝胁迫的适应特性,为玉米抗涝的氮营养生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模拟培养方法,比较研究2种水分条件(淹涝胁迫和非淹涝胁迫)以及不同供氮形态(NH4+-N(7.5mmol/L(NH4)2SO4)、NO3--N(... 【目的】研究苗期玉米根系对供氮形态和淹涝胁迫的适应特性,为玉米抗涝的氮营养生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模拟培养方法,比较研究2种水分条件(淹涝胁迫和非淹涝胁迫)以及不同供氮形态(NH4+-N(7.5mmol/L(NH4)2SO4)、NO3--N(7.5mmol/L Ca(NO3)2)和NH4++NO3--N(7.5mmol/L(NH4)2SO4与7.5mmol/L Ca(NO3)2等体积混合)对苗期玉米根体积、根系气体体积、伤流液流量、根系脱氢酶活性、植株氮累积量及根系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在非淹水胁迫条件下培养3周,玉米植株的叶及茎鞘干质量均以铵、硝混合处理最高;但在淹涝胁迫条件下,在玉米同一部位单一铵态氮处理的生物量抗淹涝系数(淹涝胁迫条件下的生物量/非淹涝胁迫条件下的生物量)最高,且均大于1,并以根系的生物量胁迫系数最高;而硝态氮处理的生物量胁迫系数均低于其他2种氮形态处理,且以根系的生物量胁迫系数最低,表明苗期玉米根系对不同供氮形态的响应与其耐淹涝胁迫能力密切相关。与硝态氮处理和铵、硝混合处理相比,铵态氮处理玉米的根系具有相对较高的根系气体体积,且其和根体积在淹涝胁迫条件下能保持同步增长,故铵态氮处理可维持稳定的根系孔隙度、单位质量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氮、磷、钾含量,并提高其单株根系活力、伤流液流量、氮素吸收以及氮/磷、氮/钾和磷/钾,进而提高苗期玉米对淹涝胁迫的适应能力。【结论】在铵态氮营养条件下,苗期玉米根系对淹涝胁迫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涝胁迫 供氮形态 玉米 根系孔隙度 根系活力
下载PDF
珠形绿茶做形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7 位作者 龚自明 冯琳 滕靖 高士伟 郑琳 王胜鹏 桂安辉 胡绍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35-140,共6页
为优化珠形绿茶关键工艺并提升其品质,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珠形绿茶的做形工艺参数,采用感官评价和成分分析2种方式分析了不同珠形绿茶的品质差异及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做形工艺条件为第一次做形阶段茶坯... 为优化珠形绿茶关键工艺并提升其品质,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珠形绿茶的做形工艺参数,采用感官评价和成分分析2种方式分析了不同珠形绿茶的品质差异及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做形工艺条件为第一次做形阶段茶坯含水率40%、温度120℃、时间90 min、投叶量3 kg,第二次做形阶段茶坯含水率25%、温度100℃、时间60 min、投叶量4 kg。珠形绿茶加工阶段物理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含水率、茶多酚、儿茶素总量与儿茶素苦涩味指数减少,氨基酸总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相比市场上代表性珠形绿茶,试验绿茶的色泽有明显改善,滋味苦涩度显著下降,该结果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为珠形绿茶标准化工艺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形绿茶 做形 品质 化学成分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