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奉锦山海关道考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碧婵 蔚文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9-62,共4页
咸丰八年,清廷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牛庄等五处为通商口岸,随后牛庄口岸之营口正式开埠通商。随着营口通商往来人员的不断增多,其行政和关税事务日渐繁重,加之当地官员遇事诸多推诿,至同治五年,清廷决定裁撤山海关监督设... 咸丰八年,清廷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牛庄等五处为通商口岸,随后牛庄口岸之营口正式开埠通商。随着营口通商往来人员的不断增多,其行政和关税事务日渐繁重,加之当地官员遇事诸多推诿,至同治五年,清廷决定裁撤山海关监督设立奉锦山海关分巡兵备道。奉锦山海关道设立后成为管辖营口的重要职官,所以弄清楚奉锦山海道设置原因、建置体系及其发展演变,将有助于明晰清廷对辽东口岸的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对辽宁区域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奉锦山海关道 建置 演变
下载PDF
清代山海关副都统的建置沿革与人事嬗递
2
作者 王月 刘碧婵 《满族研究》 2016年第4期42-48,共7页
清朝为调整畿辅驻防体系,加强长城沿线的八旗驻防,于乾隆八年,改山海关总管为山海关副都统。至此,山海关副都统成为山海关八旗驻防的最高军事将领,负责管理山海关地区的事务及其辖区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巩固清朝的统治。清代山海关副都统... 清朝为调整畿辅驻防体系,加强长城沿线的八旗驻防,于乾隆八年,改山海关总管为山海关副都统。至此,山海关副都统成为山海关八旗驻防的最高军事将领,负责管理山海关地区的事务及其辖区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巩固清朝的统治。清代山海关副都统皆由旗人出任,历任山海关副都统的旗人一共66人,其民族成分、旗属、任期久暂、反映了清朝政府对山海关副都统人事嬗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关副都统 建置 旗属 任期
下载PDF
开埠通商与清末营口官制演变
3
作者 刘碧婵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8-52,57,共6页
清初,营口未设职官,归海城和盖州两县管辖。清中叶,辽河航运改迁至营口,营口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务日益繁多,而海州和盖州两县官员遇事推诿,效率低下。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派山海关监督驻扎营口管辖事务。《北京条约》签订后,营口又... 清初,营口未设职官,归海城和盖州两县管辖。清中叶,辽河航运改迁至营口,营口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务日益繁多,而海州和盖州两县官员遇事推诿,效率低下。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派山海关监督驻扎营口管辖事务。《北京条约》签订后,营口又成为通商口岸,通商事务和中外交涉事宜增多,清穆宗在营口设立奉锦山海关道和营口海防同知帮办关税和对外交涉事务,道和同知的设立促使营口地方行政建置初具规模,直到奉天行省建制改革设立营口直隶厅,营口的地方行政建置最终成熟。营口地方职官演变贯穿整个清朝,虽是在逐步适应外部压力下的被迫改变,但客观上加快了营口的近代化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口 官制 山海关道 海防厅 直隶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