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牵衣袖角”提升班子团结正能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礼大 李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6-27,共2页
一、常“牵衣袖角”,班子多利好作为乡言俚语的“牵衣袖角”这一说法,多指对同事、朋友、亲人等关系密切者直接、自然和适度的提醒,体现着责任感、善意和脉脉涌流的温情。在领导班子成员客观上存在学识、个性和能力等差异的前提下,... 一、常“牵衣袖角”,班子多利好作为乡言俚语的“牵衣袖角”这一说法,多指对同事、朋友、亲人等关系密切者直接、自然和适度的提醒,体现着责任感、善意和脉脉涌流的温情。在领导班子成员客观上存在学识、个性和能力等差异的前提下,常“牵衣袖角”可以帮助班子形成心理上的悦纳和行为上的互补,保持整体上的团结和谐;在单位全面建设客观上存在发展不平衡性的条件下,常“牵衣袖角”可以集思广益,及时有效查短补弱,以改革发展促进新的基础上的团结;在当下各种利益诱惑和舆论压力日益增大的趋势下,常“牵衣袖角”可以防微杜渐,筑牢班子团结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提升班子团结正能量,保证领导干部永葆本色不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子团结 能量 领导班子成员 集思广益 舆论压力 领导干部 责任感 平衡性
下载PDF
提升领导班子团结正能量路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礼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3年第7期83-84,共2页
比起系统的理论灌输和疾风骤雨式的思想交锋,常"牵衣袖角"以一种更加亲切自然、温和随意和适时对路的方式,让问题的症结赫然显露,让纠偏的对策了然于心,让利他的情怀瞬间释放出真善美的正能量,这有利于提升领导班子团结。
关键词 领导班子 团结 正能量 “牵衣袖角”
下载PDF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论”原则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礼大 刘哈斯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3,共1页
一、从奖励的内涵看,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是辩证的统一体。(一)物质与精神奖励的实质意义。作为奖励手段,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它们之所以既不能互相割离,也不能畸轻畸重,主要是在于它们传承着奖励的实质意义。从根... 一、从奖励的内涵看,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是辩证的统一体。(一)物质与精神奖励的实质意义。作为奖励手段,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它们之所以既不能互相割离,也不能畸轻畸重,主要是在于它们传承着奖励的实质意义。从根本上说,奖励不过是对贡献者创造价值的肯定与褒扬,进而通过这种肯定与褒扬,激励受奖者再创佳绩,激发更大范围的人们去比学赶超,去造成争光恐后的积极氛围。这就是奖励的目的所在。服从于这个根本目的,奖励行为就必须从肯定受奖者创造价值入手。如果在一般意义上分解受奖者的贡献,可以看到其中总是包含着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精神财富,也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奖励 物质奖励 受奖者 实质意义 物质与精神 创造价值 励行 通信指挥 按劳取酬 相割
下载PDF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静 刘礼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0,23,共3页
心理契约理论的引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思维,创新教育手段,通过让教育双方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全面调动受教育者的心理期望,使双方价值取向趋于一致,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心理契约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下载PDF
关于丰富和拓展军校科研文化的思考
5
作者 刘礼大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3年第6期104-106,共3页
丰富和拓展军校科研文化,必须科学认识军校科研群体基本特征及其地位,正确把握不同科研群体的成长机制与相互关系,多措并举促进科研群体和谐共生。
关键词 军校 科研文化 科研群体
原文传递
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袁泽奇 谈清明 +4 位作者 田长宁 刘礼大 雷德胜 马奕杰 徐毅 《中国校医》 2011年第10期733-735,共3页
目的分析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心理训练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受训学员进行集体测查。结果心理行为训练后学员的SCL一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 目的分析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心理训练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受训学员进行集体测查。结果心理行为训练后学员的SCL一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分别低于干预前(P〈0.01);在16PF的24项人格因素中,有14个因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中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性、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因素9个因素得分,训练后高于训练前。聪慧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5个因素得分训练后低于训练前。不同培养层次学员、不同性别学员训练前、后16PF人格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有助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军人必备心理素质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学生 军事人员 精神卫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