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对肾脏损伤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宁 谢文阁 +3 位作者 李稳 高伟 刘礼青 李金星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对肾脏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MRL/lpr雌性SL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A组小鼠采用醋酸泼尼松1次/d,灌胃5周,B组小鼠给予解... 目的探究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对肾脏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MRL/lpr雌性SL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A组小鼠采用醋酸泼尼松1次/d,灌胃5周,B组小鼠给予解毒祛瘀滋阴方1次/d,灌胃5周,C组小鼠作为对照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灌胃5周。比较3组小鼠治疗前后的条件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拟杆菌)和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菌落数量及肾脏损伤情况(24 h尿蛋白定量、尿肌酐、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治疗前3组小鼠粪便的各菌落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拟杆菌菌落数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2±8)、(305±7)CFU/g比(359±13)CFU/g,(318±8)、(295±7)CFU/g L比(354±13)CFU/g,(326±10)、(298±8)CFU/g L比(347±12)CFU/g,(308±9)、(337±10)CFU/g比(281±12)CFU/g,(316±9)、(344±10)CFU/g比(285±11)CFU/g](均P<0.05),并且B组比A组的条件致病菌菌落数量更少,有益菌菌落数量更多,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小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肌酐、尿胱抑素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小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肌酐、尿胱抑素C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B组低于A组,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方对SLE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较好,并且能够缓解肾脏损伤情况,整体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毒祛瘀滋阴方 肠道菌群 调节作用
下载PDF
绿原酸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T细胞亚群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礼青 王德华 +2 位作者 王彬 李霞 田楠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失衡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及绿原酸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DVT大鼠随机分为DVT模型组、绿原酸小剂量组、绿原酸中剂量组、绿原酸大剂量组,每组各10只,分离大鼠脾脏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Th1...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失衡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及绿原酸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DVT大鼠随机分为DVT模型组、绿原酸小剂量组、绿原酸中剂量组、绿原酸大剂量组,每组各10只,分离大鼠脾脏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Th1亚群(CD4+TNF-α+)、Th2亚群(CD4+IL-4+)比例,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2、TNF-α、IL-4、IL-10水平,并分析Th1/Th2比例与血清炎症标记物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DVT模型组大鼠脾脏Th1亚群比例升高(22.71±0.87,%),Th2亚群比例降低(3.06±0.15,%),Th1/Th2升高(7.20±0.45),IL-2、TNF-α表达升高(72.10±7.48,173.50±17.02,pg/m L),IL-4、IL-10表达降低(347.46±11.24、28.55±1.78,pg/m L);与模型组比较,绿原酸大剂量组大鼠Th1亚群比例降低(14.38±0.41,%),Th2亚群比例升高(4.91±0.14,%),Th1/Th2降低(3.02±0.26),IL-2、TNF-α表达降低(50.22±4.06、110.22±10.32,pg/m L),IL-4、IL-10表达升高(418.72±15.32、9.32±2.83,pg/m L),绿原酸大剂量组疗效优于中、小剂量组(P<0.05);Th1/Th2比例与IL-2、TNF-α呈正相关,与IL-4、IL-10呈负相关。结论:大鼠DVT发病过程中存在Th1/Th2亚群失衡,绿原酸诱导T细胞向Th2亚群偏移,逆转Th1/Th2亚群失衡状态,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TH1/TH2亚群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细胞因子
下载PDF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柏淑美 郭绪晓 +1 位作者 刘礼青 冯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533-1534,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缓解期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缓解期D-二聚体、cTnI和NT-proBNP水平,同期选... 目的探讨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缓解期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缓解期D-二聚体、cTnI和NT-proBNP水平,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3项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D-二聚体、cTnI、NT-proBNP水平分别为(1.83±1.14)μg/mL、(1.16±0.60)ng/mL和(819.62±172.37)pg/mL,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的(0.53±0.24)μg/mL、(0.55±0.12)ng/mL和(250.80±79.9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缓解期D-二聚体、cTnI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0.22±0.10)μg/mL、(0.13±0.05)ng/mL和(85.81±31.1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cTnI和NT-proBNP水平在COPD患者中明显升高,其联合检测对于COPD的诊断、进展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心肌肌钙蛋白I 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礼青 郑琰 +1 位作者 张春来 秦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8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2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DW异常与否分为RDW正常组和升高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2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DW异常与否分为RDW正常组和升高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根据患者在透析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病组和未发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RDW。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数据,探讨RDW等数据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RDW与其他数据的相互关系,评价RDW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RDW升高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4%,高于RDW正常组患者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组患者RDW为(15.27±1.97)%,高于未发病组患者的RDW[(13.26±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组和未发病组患者在透析龄、清蛋白、RDW、Hb、MCV、hs-CRP、BNP、铁蛋白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三酰甘油、前清蛋白、血清钙、WBC等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hs-CRP、BNP、尿素氮、肌酐、透析龄呈正相关(r>0,P<0.05),与Hb、清蛋白等呈负相关(r<0,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RDW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CI:0.778~0.901。结论RDW异常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指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123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非细菌性病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春来 刘臣彪 +2 位作者 昝小玲 刘礼青 蒋慧慧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年第7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非细菌性病原体分布特点,为呼吸道病原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盒,检测1238例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血清学标本中的8种非细菌性病原体IgM抗体,包括腺病...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非细菌性病原体分布特点,为呼吸道病原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盒,检测1238例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血清学标本中的8种非细菌性病原体IgM抗体,包括腺病毒(ADV)、肺炎衣原体(CP)、流感病毒A型(INFA)、流感病毒B型(INFB)、肺炎支原体(MP)、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嗜肺军团菌(LP),依据不同年龄和季节分组,分析各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差异.结果: 1238例患者中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检出率为39.74%,其中检出率最高是肺炎支原体,其次是流感病毒B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急性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不同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学龄组最高,其次为学龄前组,此两组检出率均高于婴儿组和幼儿组(P<0.05),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季和冬季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结论:我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B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各病原体检出率存在年龄和季节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非细菌性病原体
下载PDF
血清中纤维蛋白原及相关产物联合检测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刘礼青 张春来 秦榛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04-406,4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FM)及D-二聚体(DDi)联合检测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关节骨科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第7天静脉彩超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中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FM)及D-二聚体(DDi)联合检测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关节骨科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第7天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的阳性报告作为是否发生DVT的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血栓组22例(A组)和非血栓组75例(B组),收集A、B组患者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3、7天血清中FIB、FM以及DDi水平。分析上述3项指标与DV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血清中FIB水平在术后第1、3天显著高于B组(F=8.38、5.56,P<0.05),在术后第7天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中FM水平在术后第1、3、7天均显著高于B组(F=42.69~10.62,P<0.05);A组患者血清中DDi水平在术后第1天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7天均高于B组(F=49.23、407.2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血清中FM水平对患者DVT的诊断价值最高,AUC为0.79,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4、0.9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术后第7天对患者DVT诊断的价值最高,AUC为1.00,诊断灵敏度为0.99,诊断特异度为0.99。结论血清中FM单独检测在术后第1天对DVT的预测效果优于FIB和DDi,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三项指标联合评估可提高对DVT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 D-二聚体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骨科手术 预测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联合检测在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刘礼青 卢晓荷 +1 位作者 张春来 秦榛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1年第10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活性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2例DVT患者溶栓前后Hcy浓度、vWF抗原活...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活性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2例DVT患者溶栓前后Hcy浓度、vWF抗原活性的变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Hcy浓度分别为(36.6±27.1)μmol/L、(32.0±18.5)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0±3.8)μmol/L;vWF抗原活性(265.1±80.3)%、(232.4±55.9)%,均高于对照组的(107.4±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Hcy浓度(32.0±18.5)μmol/L与治疗前(36.6±27.1)μmol/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WF抗原活性(232.4±55.9)%与治疗前(265.1±80.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浓度和血浆vWF抗原活性在DVT患者血液中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DVT的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创伤小、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应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诊断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卢晓荷 张恒 +1 位作者 刘礼青 付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2期3312-331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49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特点,为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49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筛查和数据分析。结果494例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总阳性率为36.84%,吸入性过敏...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49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特点,为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49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筛查和数据分析。结果494例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总阳性率为36.84%,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尘螨组合、艾蒿、普通豚草;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黄豆、鸡蛋白、螃蟹。男性患者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且树木组合、普通豚草、艾蒿、啤酒花(葎草)和花生在男性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物性过敏原牛肉、鸡蛋白、牛奶、羊肉羔羊肉在婴幼儿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吸入性过敏原艾蒿、尘螨组合、啤酒花在不同季节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过敏原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间呈现显著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过敏性皮肤病 特异性IGE抗体
下载PDF
1083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晓荷 张恒 +2 位作者 田文宗 刘礼青 付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4期2078-2081,共4页
目的统计该院呼吸道感染常见的8种呼吸道病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M的阳性检出率,分析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就诊人群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共10832例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 目的统计该院呼吸道感染常见的8种呼吸道病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M的阳性检出率,分析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就诊人群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共10832例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的8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体阳性检出率为34.05%(混合感染重复计算),以乙型流感病毒(IVB)、甲型流感病毒(IVA)、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为主。MP和IVB在女性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流感病毒(PIV)在13~<18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46~<70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13~<18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在46~<70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B在0~<7岁组、70~102岁组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在13~<18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MP在秋、季的阳性检出率最高,IVA在秋、冬季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IVB在冬季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患者IVA和IVB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住院患者(P<0.05)。结论女性更易感染MP和IVB,13~<18岁较≥18岁者更易感染PIV和MP,0~<7岁和70~102岁是流感病毒的易感人群,在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病原体IgM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