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端甘肃舟曲牙豁口滑坡复活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秋强 杜岩 +1 位作者 郭富赟 霍磊晨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古滑坡复活机理,以甘肃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滑坡为对象,通过对INSAR监测数据和现场地表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滑坡的滑动变形阶段,并揭示其复活驱动机理。鉴于牙豁口滑坡最先启动块体高陡的后... 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古滑坡复活机理,以甘肃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滑坡为对象,通过对INSAR监测数据和现场地表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滑坡的滑动变形阶段,并揭示其复活驱动机理。鉴于牙豁口滑坡最先启动块体高陡的后壁和侧壁失稳下滑形态可知,降雨可能只是一个诱发因子,真正触发牙豁口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是滑坡后缘岩土体的崩落和坪定-化马断裂带错动的影响。根据现场调查显示,目前牙豁口滑坡HI1后壁的稳定性依然较差,存在多个潜在变形区,一旦这些潜在变形体发生崩塌破坏,必然造成牙豁口滑坡的再次复活,并形成堰塞湖。通过对牙豁口滑坡复活的现场勘查与触发因子分析,为今后该区滑坡灾害的防治减灾提供必要的借鉴和依据,也对古滑坡复活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豁口滑坡 滑坡复活机制 古滑坡复活 青藏高原 甘肃舟曲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三峡库区巴东县赵树岭滑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秋强 胡嫚 +1 位作者 吕杰堂 程凯 《矿产勘查》 2021年第7期1647-1654,共8页
由于城市建设及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强烈,边坡灾害的数量快速增加。地下水的渗流作用是边坡灾害的诱发因素,如在城区范围内的赵树岭滑坡等特大型滑坡,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研究地下水渗流作用对滑坡稳... 由于城市建设及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强烈,边坡灾害的数量快速增加。地下水的渗流作用是边坡灾害的诱发因素,如在城区范围内的赵树岭滑坡等特大型滑坡,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研究地下水渗流作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极限平衡法,利用Seep/W模块对不同工况下的渗流场模拟分析,采用Morgenstern-Prince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三峡库区巴东县赵树岭滑坡为例,对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赵树岭滑坡现状整体稳定,没有整体变形迹象,也无局部较大规模变形迹象和局部变形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岭滑坡 Seep/W模块 Morgenstern-Prince法 稳定性评价 极限平衡法
下载PDF
基于空间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的滑坡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秋强 王继峰 潘凯 《矿产勘查》 2011年第1期93-96,共4页
滑坡体三维信息是进行滑坡危险性分析不可缺少的工程地质因子,三维滑坡体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边坡的实际形态,因此越来越多的实际工程要求采用三维理论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空间三维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灾害体危险性... 滑坡体三维信息是进行滑坡危险性分析不可缺少的工程地质因子,三维滑坡体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边坡的实际形态,因此越来越多的实际工程要求采用三维理论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空间三维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灾害体危险性评价方法,即利用常规地形数据快速获取滑坡体的极限安全系数来分析灾害体发生失稳的概率,并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实现灾害体影响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可为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分析提供有效、可靠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危险概率 三维极限平衡方法 边坡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传正 温铭生 +2 位作者 刘艳辉 刘秋强 顾笑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共16页
本项研究建立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区62县域(面积约15×104km^2,地理精度1∶250 000,包括四川省48个县、甘肃省10个县和陕西省4个县)和中心区11县域(面积约3.1×104km^2,地理精度1∶50 000,包括四川省10个县、甘肃... 本项研究建立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区62县域(面积约15×104km^2,地理精度1∶250 000,包括四川省48个县、甘肃省10个县和陕西省4个县)和中心区11县域(面积约3.1×104km^2,地理精度1∶50 000,包括四川省10个县、甘肃省1个县)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62县域地震前编录地质灾害4 913处,占总数的23.5%;地震直接引发10 173处,占总数的48.8%;地震后新发生5 779处,占总数的27.7%。11县域地震前编录地质灾害251处,占总数的3.5%;地震直接引发4 789处,占总数的66.7%;地震后新发生2 137处,占总数的29.8%。根据地质灾害区域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风险度和危害度等"五度"评价理论,分别研究了2008年"5.12"地震前历史积累、地震引发、地震后("5.12"地震后到2013年底)和前三者合计的现状等4个时段的地质灾害区域成生规律。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度指数计算结果,62县域地震前地质灾害高、中发育区面积占比11.5%,现状情况下相应的发育区面积占比增加到27.5%。11县域地震前地质灾害高、中发育区面积占比0.71%,现状情况下相应的发育区面积占比增加到11.82%,地震引发作用及其滞后效应是显著的。考虑地质灾害发育度指数、地形坡度、坡向、高程、地层岩组、水文地质、断层分布、地貌类型、地震烈度、年均降雨量、植被盖度、水系、交通线分布、地震作用、汛期降雨和日降雨等要素指标,分别计算出不同时段的地质灾害潜势度指数和不同引发条件下地质灾害危险度指数和风险度指数分布,并按极高、高、中、低4个等级分别评价和编制了相应的区划图。62县域地震前地质灾害高、中潜势区面积占比63.1%,现状情况下相应的面积占比增加到70.5%,地震作用造成地质环境条件显著恶化。11县域地震前地质灾害高、中潜势区面积占比1.21%,现状情况下相应的面积占比增加到18.94%,地质灾害易发区或敏感区面积大幅增加。62县域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高、中危险区面积占比为68.1%,汛期降雨引发者面积占比52.4%,单日降雨引发者面积占比26.9%,说明地震、汛期降雨和日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强度是依次降低的。11县域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高、中危险区面积占比63.2%,汛期降雨引发者面积占比22%,单日降雨引发者面积占比14.3%,说明高烈度区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作用远高于汛期降雨或单日降雨效应。62县域地震引发地质灾害从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11.57%到低风险区的40.57%,呈线性变化,反映了地震破坏相对均匀的衰减作用;汛期降雨和日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高、中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65%和67%。11县域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高、中风险区面积占比达62.5%,汛期降雨引发者面积占比为27.4%,日降雨引发者面积占比16.3%,且远离降雨中心急剧衰减,反映了降雨作用的不均匀性和灾害分布的相对丛集性。考虑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数3个指标,计算出"5.12"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在11县域造成的危害度指数分布是,汶川、北川、绵竹和青川四县的地质灾害危害度指数均大于10,茂县、都江堰的危害度指数在9~10之间,安县、什邡、彭州和平武的危害度指数在8~9之间,文县的危害度指数为6.68。研究结果可以为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区域预警预报、应急指挥部署和土地合理利用等的公共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地质灾害 发育度 潜势度 危险度 风险度 危害度
下载PDF
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危岩安全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岩 谢谟文 +3 位作者 蒋宇静 李博 高阳 刘秋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5-3040,共6页
危岩体在经历地震和强降雨之后其抗滑力下降,从而导致重力作用失稳,是一种常见的破坏形式。危岩块体的失稳破坏取决于岩体结构面的状况,随着结构面的张开及黏结程度下降,危岩块体会发生失稳而崩塌,基于常规位移监测方法难以达到危岩块... 危岩体在经历地震和强降雨之后其抗滑力下降,从而导致重力作用失稳,是一种常见的破坏形式。危岩块体的失稳破坏取决于岩体结构面的状况,随着结构面的张开及黏结程度下降,危岩块体会发生失稳而崩塌,基于常规位移监测方法难以达到危岩块体监测预警的目的。而固有振动频率可以有效反映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而可以对其安全性做出预判。基于模型试验,在保持下滑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有振动频率来对滑坡内部的黏结力和摩擦力等力学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实际静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方法来科学判识岩体的稳定情况。试验结果得出:计算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分析岩体的安全性,并证明固有振动频率在降低至6 Hz以下,岩体开始趋于破坏。同时,得出由于摩擦力破坏后期占据抗滑力的比重逐渐升高,最高达到抗滑力的80%,从而造成破坏末期摩擦力不降反升的情况。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监测,可对岩体的损伤做出定量判断,也可评估岩体静摩擦力指标,从而实现扰动后岩体的安全评价。这种基于振动模态的岩体安全监测与损伤评价新的技术思路,将在实际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固有振动频率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安全监测 预警
下载PDF
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边坡动态稳定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杜岩 谢谟文 +3 位作者 吕夫侠 王增福 王桂杰 刘秋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4-1339,共6页
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于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稳定分析研究不多。因此,研究将坡体重点区域的黏聚力作为动态参量,实现边坡体动态稳定分析评价。基于GIS三维滑坡分析模块,结合实时固有振动频率对黏聚力... 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于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稳定分析研究不多。因此,研究将坡体重点区域的黏聚力作为动态参量,实现边坡体动态稳定分析评价。基于GIS三维滑坡分析模块,结合实时固有振动频率对黏聚力参量进行调整,实现坡体更加客观的强度折减。固有振动频率与滑坡黏聚力关系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数值分析中参数选取和调节的困难。通过试验和实际边坡的应用,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数值分析,避开了极限平衡法主观缺点,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在充分考虑边坡的空间特性的同时,也能客观评价强度折减情况,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动态分析 固有振动频率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地勘单位转型发展在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方向上的思考
7
作者 刘秋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0期342-344,共3页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地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解决地勘单位经营管理问题,适应新形势,实现向“绿色地勘”“生态地勘”的转变已经成为地勘单位发展的关键课题。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对...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地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解决地勘单位经营管理问题,适应新形势,实现向“绿色地勘”“生态地勘”的转变已经成为地勘单位发展的关键课题。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黄河出现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过度开发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地勘单位面临的转型困境和黄河生态问题的探讨,提供一些可以用于地勘单位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方向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勘单位 转型发展 黄河生态
下载PDF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娄连惠 刘秋强 +1 位作者 陈岩 方志伟 《江西建材》 2014年第5期219-220,共2页
在进行滑坡自然灾害评价的时候,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而才能够对滑坡灾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滑坡灾害进行科学的防范,才能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滑坡 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测算 客观性
下载PDF
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9
作者 蔡伟 刘秋强 《价值工程》 2014年第17期85-86,共2页
在进行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勘探地点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勘探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促进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针对于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分析能... 在进行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勘探地点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勘探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促进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针对于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稳定性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土坡滑面确定与分析
10
作者 胡嫚 刘秋强 +2 位作者 鲍安红 杨啸宇 高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1-192,共12页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中,滑面的确定对分析结果起着决定性和控制性的作用.土坡滑面的确定目前主要以极限平衡法的假定滑面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塑性区分析为主.本文以土坡从小变形到大变形连续求解整个变形过程的视角出发,利用光滑粒子流...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中,滑面的确定对分析结果起着决定性和控制性的作用.土坡滑面的确定目前主要以极限平衡法的假定滑面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塑性区分析为主.本文以土坡从小变形到大变形连续求解整个变形过程的视角出发,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在处理土体大变形问题的优势,基于土体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按照强度折减法理论逐步折减土坡土体强度参数依次进行计算.在土体滑动发生的过程中,在全局搜索区域中划分单次搜索区间,根据单次搜索区间的最大剪切应变率原则选取最大剪切应变率粒子,多组最大剪切应变率粒子贯通即确定了滑面位置与形态.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土坡稳定性与土坡形变间的关系.基于SPH方法与最大剪切应变率原则的土坡滑面确定方法为土坡滑面确定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坡 滑面 光滑粒子法 最大剪切应变率
下载PDF
山西省乡宁县枣岭乡滑坡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秋强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8-8,共1页
2019年3月15日18时10分许,山西省乡宁县枣岭乡卫生院北侧山体滑坡,致卫生院一栋家属楼(6户)和一座简易用房,信用社一栋家属楼(8户)、一座小型洗浴中心楼垮塌,其中一栋楼整体滑落半山腰,两栋垮塌散落沟坡,大部分被黄土掩埋,造成人员被困... 2019年3月15日18时10分许,山西省乡宁县枣岭乡卫生院北侧山体滑坡,致卫生院一栋家属楼(6户)和一座简易用房,信用社一栋家属楼(8户)、一座小型洗浴中心楼垮塌,其中一栋楼整体滑落半山腰,两栋垮塌散落沟坡,大部分被黄土掩埋,造成人员被困,当地紧急组织力量全力搜救。截至21日11时22分,乡宁县3. 15山体滑坡致房屋坍塌事故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被找到,此次灾害共造成20人遇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宁县 枣岭乡 山体滑坡 山西省
下载PDF
微波养护技术在京沪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宁 王俊蒲 刘秋强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9-30,36,共3页
介绍了采用微波加热修补路面缺陷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加热深度大等特点,并且通过计算发现微波加热修补坑槽的成本要低于其他修补方式。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公路养护 路面修补 坑槽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沟崩滑-碎屑流堵江灾害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刘传正 吕杰堂 +4 位作者 童立强 陈红旗 刘秋强 肖锐铧 涂杰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34,共16页
2018年10月17日5时许,西藏林芝市雅鲁藏布江左岸色东普沟上游发生冰崩岩崩,冲击下部的早期崩坡积物和冰碛物,形成滑坡-碎屑流进入雅鲁藏布江,堵江堰塞约56 h后自然漫顶泄流,整个过程形成崩滑-碎屑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采用多年气... 2018年10月17日5时许,西藏林芝市雅鲁藏布江左岸色东普沟上游发生冰崩岩崩,冲击下部的早期崩坡积物和冰碛物,形成滑坡-碎屑流进入雅鲁藏布江,堵江堰塞约56 h后自然漫顶泄流,整个过程形成崩滑-碎屑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采用多年气温降水数据分析、多时相卫星遥感解译冰川退缩、直升机抵近观察堰塞坝、Scheidegger公式计算崩滑-碎屑流运动速度、Gutenberg-Richter公式计算地震活动序列b值和多因素赋值统计研判未来冰崩地点规模,得到堰塞坝体积约为3100×10~4m^3(含以往多次崩滑堵江残留堆积),滑坡-碎屑流运动距离超过8 km,平均运动速度约20 m/s,整个运动过程历时6.7 min,具有高速远程性质。色东普沟域崩滑-碎屑流是在地貌高陡、岩体破碎、气候变暖、局地降水、冰川退缩、断裂活动和地震效应(b值在0.7左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会多次发生。初步预测,当局地平均气温超过13℃、1 h降雨量超过5 mm或24 h降雨量超过10 mm,或地震PGA大于0.18 g,可能引发新的崩滑-碎屑流事件,造成雅鲁藏布江再次壅堵。针对该区域山高谷深,人烟稀少,交通困难的实际,提出了适应自然、全面避让和适当疏导的防灾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堰塞湖 气候变化 冰川作用 地震活动 累积效应
下载PDF
如何对摆钟的快慢进行调整
14
作者 刘秋强 《实验教学与仪器(高中版)》 2005年第7期8-9,共2页
钟摆快慢是由摆钟实际振动的时间(即准确时间)与其钟面表针指示的时间(即钟面示数)不一致所造成的。某一摆钟,准确时钟摆的周期记为T0,不准确时钟摆的周期为T,由于摆钟内部机械构造不变,无论摆钟走时是否准确,只要钟摆完成一次全... 钟摆快慢是由摆钟实际振动的时间(即准确时间)与其钟面表针指示的时间(即钟面示数)不一致所造成的。某一摆钟,准确时钟摆的周期记为T0,不准确时钟摆的周期为T,由于摆钟内部机械构造不变,无论摆钟走时是否准确,只要钟摆完成一次全振动,钟面示数就相同,且等于准确钟摆周期T0。在同一时间t内,准确钟的示数为t,而不准确钟的钟面示数为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面 时间 不一致 周期 振动 时钟
下载PDF
析质能关系理解上的误区
15
作者 刘秋强 《中学理科(综合)》 2005年第1期32-32,共1页
质能关系把物质世界的两种属性质量和能量有机地联系起来,但相对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解质能关系时,常出现以下两个误区,现分析之.
关键词 物质世界 教学过程 能量 学生
下载PDF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传正 刘秋强 吕杰堂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为促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提高规划编制效率,减少工作盲目性。阐述了相关基本术语,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探讨了防治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明确了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基... 为促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提高规划编制效率,减少工作盲目性。阐述了相关基本术语,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探讨了防治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明确了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规划项目、进度安排、环境评价、效益评估、经费估算、保障措施以及成果要求、规划评审和发布实施等,可以作为各级公共管理机构、技术支撑单位或工程企业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工作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规划 科学性 实用性 工作指南
下载PDF
基于AHP的重特大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以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永臣 刘秋强 +3 位作者 段君君 靳晓 郑琅 刘晶晶 《城市与减灾》 2022年第3期32-38,共7页
前言。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以及地震活跃,使得地质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急剧增加。这... 前言。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以及地震活跃,使得地质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急剧增加。这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经济损失 地质灾害 山体滑坡 极端天气 地质环境条件 应急处置 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
下载PDF
滑坡堰塞湖及其灾害应对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杰堂 刘秋强 +1 位作者 程凯 张铭 《城市与减灾》 2019年第3期17-21,共5页
随着地球进入地质活跃期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突发地质灾害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过程产生的堆积物堵塞江河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溃决造成巨大危害的情况不断出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随着地球进入地质活跃期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突发地质灾害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过程产生的堆积物堵塞江河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溃决造成巨大危害的情况不断出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因降水或地震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产生堆积物形成堰塞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泥石流 堰塞体 堰塞坝 地质灾害 碎屑流 灾害应对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监测指标的崩塌早期预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杜岩 谢谟文 +3 位作者 蒋宇静 刘卫南 刘日成 刘秋强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5,共9页
崩塌灾害的早期预警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监测预警方法监测指标相对单一,更多关注于加速破坏前兆的识别,使得崩塌的早期预警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首先引入动力学监测指标,对岩土体破坏过程中的动力响应进行综述,得... 崩塌灾害的早期预警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监测预警方法监测指标相对单一,更多关注于加速破坏前兆的识别,使得崩塌的早期预警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首先引入动力学监测指标,对岩土体破坏过程中的动力响应进行综述,得出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等动力学监测指标可以为危岩体的损伤提供数据支持.随后基于最新的实验研究发现动力学监测指标可以有效反应边坡的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进而可以实现岩体损伤与稳定性的动态识别和定量判断.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发现,基于分离阶段破坏前兆识别的岩块体崩塌灾害预警思路,具有更好的时效性,是未来崩塌早期预警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崩塌的早期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展望,得出基于动力学指标、静力学指标和环境量指标三位一体的早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必将在工程监测与灾害预警方面发挥更大潜力,为从事应对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预警预防的研究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早期预警 动力学监测指标 分离破坏前兆 监测预警体系
原文传递
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滑坡安全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杜岩 谢谟文 +2 位作者 蒋宇静 李博 刘秋强 《工程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8-1123,共6页
运用模型实验,在保持下滑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有振动频率对滑坡内部的黏结力、摩擦力等抗滑力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在弱稳定阶段中实际静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方法,科学地判识滑体的稳定情况.结果表明:计算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分析... 运用模型实验,在保持下滑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有振动频率对滑坡内部的黏结力、摩擦力等抗滑力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在弱稳定阶段中实际静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方法,科学地判识滑体的稳定情况.结果表明:计算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分析滑坡在弱稳定阶段期间的安全性,并证明固有振动频率监测比位移监测更加敏感.同时,固有振动频率的监测可对滑坡损伤做出定量判断,并可以评估滑坡静摩擦力指标,从而实现扰动后滑坡的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振动频率 安全评价 滑坡 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