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定位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秋瑞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地处内陆的河南高校在办学思路、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学生对口就业出现一定困难。新形势下河南高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优化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上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信息交流上要建立供需信息平台,保障信息渠道畅... 地处内陆的河南高校在办学思路、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学生对口就业出现一定困难。新形势下河南高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优化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上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信息交流上要建立供需信息平台,保障信息渠道畅通;突出中原文化特色,增加学生就业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高校 对外汉语 本科毕业生 培养目标 就业
下载PDF
宋代人的金文研究情况初探
2
作者 刘秋瑞 《殷都学刊》 2012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宋人始为彝器款识之学,宋代金石学著作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研究古器物的集中反映,它标志着对古代器物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而受人关注,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宋代 著录金文 研究情况
下载PDF
“虚怀若谷”与稻谷无关
3
作者 刘秋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1,共2页
很早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虚怀若谷,是指做人要谦虚,就像田里的稻谷,饱满的谷穗总是低头面向大地,空心的谷穗总是高傲地举着头面对蓝天。再后来,读到托尔斯泰的那句话:“空瘪的谷穗把头高扬向天空,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下载PDF
河南出土的战国文字材料及其研究
4
作者 刘秋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13,共4页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浩繁,所出土的战国文字材料内容丰富。其铜器铭文、兵器铭文、货币、陶文和印玺历来受到众多学者重视,对铭文的文字考释、史实考证及战国文字的分域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应在疑难文字的释读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探索...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浩繁,所出土的战国文字材料内容丰富。其铜器铭文、兵器铭文、货币、陶文和印玺历来受到众多学者重视,对铭文的文字考释、史实考证及战国文字的分域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应在疑难文字的释读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探索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出土文物 战国文字
下载PDF
运用古文字材料分析《说文解字》中的形训
5
作者 刘秋瑞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7期60-61,共2页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通过对汉字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探索汉字的意义,受条件所限,《说文》对字形的说解没有充分利用古文字的研究成果,有些字义解释欠妥当。本文运用古文字材料分析《说文》字义解释欠妥之处。
关键词 古文字材料 《说文》 形训
下载PDF
右文说一例举隅
6
作者 刘秋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81-,共1页
"右文说"的基本观点是:凡同声符就同义。本文将《说文》中所有从"真"得声的字集中讨论,以见"右文说"推演字义之法。
关键词 右文 声符
下载PDF
新见廿一年邞啬夫戈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秋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1,共5页
新见一件私人收藏未曾著录的铜戈拓片,戈的形制与1982年河南郸城所出“廿二年邞啬夫戈”相同,刻铭格式及行款类型也相同。两件铜戈铭文中“邞”的地望应是今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邞”原属楚,垂沙之战后属魏。戈铭有明显的三晋兵器铭文... 新见一件私人收藏未曾著录的铜戈拓片,戈的形制与1982年河南郸城所出“廿二年邞啬夫戈”相同,刻铭格式及行款类型也相同。两件铜戈铭文中“邞”的地望应是今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邞”原属楚,垂沙之战后属魏。戈铭有明显的三晋兵器铭文三级监造特点,形制上阑下侧有明显的齿突,是魏国兵器的典型特征。新见“廿一年邞啬夫戈”的铸造时间是魏襄王21年,郸城县出土的“廿二年邞啬夫戈”的铸造时间是魏襄王2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见 铜戈 扶沟 战国文字
下载PDF
新见阳曲矛考
8
作者 刘秋瑞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3期52-55,155,共5页
本文据新见兵器“阳曲矛”,纠正原来古文字工具书中著录的“合阳矛”的铭文,并根据铭辞格式及铭文中的“阳曲”,确定这两件铜矛的国别为三晋之赵国;又结合铭文特征字的写法及铜矛的形制特点,确定铜戈年代不会晚于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
关键词 阳曲矛 考释 赵国
下载PDF
出土战国文献资料在河南的分布及历史文化内涵研究
9
作者 刘秋瑞 《殷都学刊》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汉字文化形成的圣地。河南出土的战国文献资料数量大,品类丰富,分布广泛,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战国文献资料在河南的分布状况及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方面做出探讨。
关键词 出土战国文献 河南 历史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东周盟书研究综述
10
作者 刘秋瑞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东周盟书实物主要有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这些盟书资料为古文字、历史地理、职官和中国古代盟誓制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学界对东周盟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侯马盟书材料已经全... 东周盟书实物主要有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这些盟书资料为古文字、历史地理、职官和中国古代盟誓制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学界对东周盟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侯马盟书材料已经全部刊布,温县盟书材料也得到了部分刊布,大部分东周盟书的刊布形式采用的是摹本和图版的形式;基本可以确定东周盟书的书写年代是战国早期;盟书主盟者的确定对盟书年代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还需新材料发表后展开全面研究;采用东周盟书中的盟誓制度与传世典籍记载的盟誓制度相对照的方法,解读了当时的盟誓程序和内容;考释出了盟书中的一些关键字和用字特点,为盟书各项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编著了一些东周盟书字表,集中表现了文字考释成果。今后,对东周盟书的研究还应重视对现有盟书材料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扩大东周盟书的研究范围;将盟书文字与典型的晋系文字相比较,充分揭示盟书的用字特点,确定其时代,同时更应从微观角度加强对盟书材料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的考释;及时公布温县盟书材料,推动东周盟书在字词考释、用字考察、年代判定、历史文化信息探求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盟书 材料刊布 盟誓制度 字词考释
下载PDF
新见陶文考释九则
11
作者 刘秋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在中国银行新郑支行基建工地上挖掘出一批陶文,本文在对其中未发表的陶文"螣""衦""亢""快"等字考释的基础上,总结了这批陶文的价值。
关键词 新见陶文 文字考释 价值总结
下载PDF
宋人误释金文例说
12
作者 刘秋瑞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第1期30-38,125,共10页
宋代的金石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清末以来,人们对于宋代金石学形成的原因做过不少探讨和总结。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不少可与宋代学者著录的青铜器铭文相比照的新材料,使得宋代著录的青铜器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囿于时代... 宋代的金石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清末以来,人们对于宋代金石学形成的原因做过不少探讨和总结。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不少可与宋代学者著录的青铜器铭文相比照的新材料,使得宋代著录的青铜器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囿于时代、资料、考释方法,宋人考释金文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本文在全面考察宋代人对金文考释情况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分析宋代人考释金文出现错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金文 误释
下载PDF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13
作者 刘秋瑞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2年第8期69-70,共2页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理工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采用线上教学的模式也呈常态化。本研究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新转变,从大学...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理工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采用线上教学的模式也呈常态化。本研究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新转变,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评价机制的创新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从而为新形势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语文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说“■”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秋瑞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0,共3页
湖北随州市出土的铜方豆盖铭中的■,应是"枳"字,指的是"巵"这种器物,器物是方豆,但自名为"巵"属于青铜器铭文中的代称现象。
关键词 "(金只皿)" “枳” “卮” 器名代称
原文传递
再谈商水扶苏城出土的陶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秋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5,共4页
河南商水县战国城址采集到一枚陶印,诸家对其文字隶定和国别存在分歧,笔者认为这是一枚三晋官玺,印文应隶定为"夫疋司工"。
关键词 陶印 三晋 官玺
原文传递
再论《武王践阼》是两个版本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秋瑞 《古籍研究》 2009年第Z1期8-10,共3页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已指出《上博七·武王践阼》第1简到第10简为一部分,第11简到第15简为另一部分,这两部分抄写风格不同,应为不同抄手所抄,因此也可以视为甲乙本。①此说甚是。我们在此基础上对《武王践阼》...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已指出《上博七·武王践阼》第1简到第10简为一部分,第11简到第15简为另一部分,这两部分抄写风格不同,应为不同抄手所抄,因此也可以视为甲乙本。①此说甚是。我们在此基础上对《武王践阼》是两个版本略加探讨。首先,从用字情况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 践阼 出土文献 古文字研究 甲本 再拜稽首 斋七 吕望 王女 楚简
原文传递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编校舛误例释
17
作者 郑新安 邱洪瑞 刘秋瑞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虽然在内容上进行了增补和完善,但仍存在个别瑕疵,包括知识讲解不准确或不完备、语言叙述不甚畅达、文字及标点符号校对不精等,在此逐一例释,并提出修改建议。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编校舛误
原文传递
新見三晋陶文考釋
18
作者 劉秋瑞 《古籍研究》 2022年第1期250-256,共7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鄭工作站在中國銀行新鄭支行基建工地的發掘中,挖出一批戰國時期韓國的陶文,本文對其中未經著録的八方陶文進行整理,並對陶文的釋讀提出新的意見。
关键词 陶文 新見 考釋
原文传递
中原传统吟诵的调查与发现
19
作者 陈江风 刘秋瑞 张艺帆 《寻根》 201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吟诵是传统国学教育中汉诗文的诵读形式。吟诵作为基本的教学与读书方法,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文化变革,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语文课应运而生,吟诵教学法被废止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于读过私塾会吟诵的人至今还健在,所... 吟诵是传统国学教育中汉诗文的诵读形式。吟诵作为基本的教学与读书方法,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文化变革,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语文课应运而生,吟诵教学法被废止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于读过私塾会吟诵的人至今还健在,所以这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样式得以顽强流传至今,亟需保护与抢救。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对于吟诵的抢救与传承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吟诵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原 现代教育体系 国学教育 读书方法 口传心授 清末民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