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T与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及灌注的诊断效能对照研究
1
作者
胡俊秋
赵江
+1 位作者
刘科位
王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及脑灌注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荣县人民医院收入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及脑灌注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荣县人民医院收入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CTP)、MRI检查[含高分辨Cube T1WI、多延迟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CASL)]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相关检查、CT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诊断的差异性,以Kappa值表达CTA、MRI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由多延迟pCASL检查得到脑血流量(CBF),由CTP检查得到CBF、平均通过时间(MTT),于体素水平基础上比较在灰质、白质、全脑区域上多延迟pCASL、CTP灌注参数间Pearson相关系数差异。结果以DSA结果为金标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通过MRI、CT、DSA检查后有69例相同患者被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狭窄。与DSA结果诊断结果相比,Cube T1WI诊断中4例患者狭窄程度偏高,1例患者偏低;CTA诊断中5例患者狭窄程度偏高,3例患者偏低。三种诊断方式结果比较,Kappa值均处于0.800~1.000范围内,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PLD为1500 ms、1800 ms、2500 ms时pCASL的CBF值分别为(25.63±12.17)mL/(100 g·min)、(39.78±17.53)mL/(100 g·min)、(32.64±15.12)mL/(100 g·min)。pCASL所得CBF值与CTP所得CBF值、MTT值在PLD为1500 ms、1800 ms、2500 ms时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脑灌注评估中CT、MRI均有较好诊断效能,但MRI检查中的Cube T1WI与DSA脑血管诊断一致性更高,多延迟pCASL灌注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
灌注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艳
胡丽萍
+7 位作者
刘科位
郭先彬
蔡俊秀
潘敏
唐婕
龚清涛
李志国
王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采取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比较2组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早...
目的观察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采取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比较2组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2组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到溶栓时间及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 d、溶栓后90 d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3%;观察组中未发生死亡情况。结论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赵江
吴萍
刘科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0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7年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9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认知...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7年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9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注意力(VMS)、语言能力(VIQ)、计算(FIQ)、认知(MOCA)、抽象思维(PIQ)]、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运动检查、行为、精神、情绪、日常生活活动检查、P3F_Z、P3C_Z)]。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MS、VIQ、FIQ、MOCA、P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MS、VIQ、FIQ、MOCA、PIQ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检查、行为、精神、情绪、日常生活活动检查、P3F_Z、P3C_Z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检查、行为、精神、情绪、日常生活活动检查、P3F_Z、P3C_Z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帕金森痴呆患者的康复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认知功能锻炼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与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及灌注的诊断效能对照研究
1
作者
胡俊秋
赵江
刘科位
王力
机构
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82-785,共4页
基金
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重点项目(编号:2023ZDXM025)。
文摘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及脑灌注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荣县人民医院收入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CTP)、MRI检查[含高分辨Cube T1WI、多延迟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CASL)]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相关检查、CT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诊断的差异性,以Kappa值表达CTA、MRI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由多延迟pCASL检查得到脑血流量(CBF),由CTP检查得到CBF、平均通过时间(MTT),于体素水平基础上比较在灰质、白质、全脑区域上多延迟pCASL、CTP灌注参数间Pearson相关系数差异。结果以DSA结果为金标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通过MRI、CT、DSA检查后有69例相同患者被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狭窄。与DSA结果诊断结果相比,Cube T1WI诊断中4例患者狭窄程度偏高,1例患者偏低;CTA诊断中5例患者狭窄程度偏高,3例患者偏低。三种诊断方式结果比较,Kappa值均处于0.800~1.000范围内,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PLD为1500 ms、1800 ms、2500 ms时pCASL的CBF值分别为(25.63±12.17)mL/(100 g·min)、(39.78±17.53)mL/(100 g·min)、(32.64±15.12)mL/(100 g·min)。pCASL所得CBF值与CTP所得CBF值、MTT值在PLD为1500 ms、1800 ms、2500 ms时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脑灌注评估中CT、MRI均有较好诊断效能,但MRI检查中的Cube T1WI与DSA脑血管诊断一致性更高,多延迟pCASL灌注安全性更好。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
灌注
诊断效能
Keywords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erebrovascular
Perfusion
Diagnostic efficacy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艳
胡丽萍
刘科位
郭先彬
蔡俊秀
潘敏
唐婕
龚清涛
李志国
王力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110-113,共4页
基金
2021年四川省医学(青年创新)科研课题(S21096)。
文摘
目的观察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采取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比较2组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2组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到溶栓时间及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 d、溶栓后90 d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3%;观察组中未发生死亡情况。结论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及死亡风险。
关键词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Keywords
pre-hospital and intra-hospital collaborative therapeutic model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eurological function
oxidative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赵江
吴萍
刘科位
机构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0期161-16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7年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9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注意力(VMS)、语言能力(VIQ)、计算(FIQ)、认知(MOCA)、抽象思维(PIQ)]、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运动检查、行为、精神、情绪、日常生活活动检查、P3F_Z、P3C_Z)]。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MS、VIQ、FIQ、MOCA、P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MS、VIQ、FIQ、MOCA、PIQ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检查、行为、精神、情绪、日常生活活动检查、P3F_Z、P3C_Z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检查、行为、精神、情绪、日常生活活动检查、P3F_Z、P3C_Z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帕金森痴呆患者的康复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认知功能锻炼
康复效果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T与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及灌注的诊断效能对照研究
胡俊秋
赵江
刘科位
王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艳
胡丽萍
刘科位
郭先彬
蔡俊秀
潘敏
唐婕
龚清涛
李志国
王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认知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赵江
吴萍
刘科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