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伯奇戏剧批评论纲
1
作者 刘竺岩 徐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
戏剧批评是郑伯奇文艺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人们对其关注的却不多。郑伯奇对左翼戏剧实务的贡献非常卓著,但是他长期专注于文学批评与电影批评,其戏剧批评成熟得相对较晚。郑伯奇的戏剧批评集中于对文学大众化的设想之中,在革新旧剧与... 戏剧批评是郑伯奇文艺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人们对其关注的却不多。郑伯奇对左翼戏剧实务的贡献非常卓著,但是他长期专注于文学批评与电影批评,其戏剧批评成熟得相对较晚。郑伯奇的戏剧批评集中于对文学大众化的设想之中,在革新旧剧与校正国防戏剧理论方面尤为突出。郑伯奇的戏剧批评是其文艺批评体系的最后拼图,也是其文艺批评体系趋于成熟的一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戏剧批评 文学大众化 批评体系
下载PDF
当代作家文论形态的新媒体重构
2
作者 刘竺岩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佛克马和蚁布思(Douwe Fokkema&Elrud Ibsch)在探讨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时指出:“有些情况下,在一个事件被当作一个历史和文学史事实而接受下来之前,毫无讨论它的必要。”(1)当代作家文论,即当代作家谈论文学的各类文章正日益受到研究... 佛克马和蚁布思(Douwe Fokkema&Elrud Ibsch)在探讨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时指出:“有些情况下,在一个事件被当作一个历史和文学史事实而接受下来之前,毫无讨论它的必要。”(1)当代作家文论,即当代作家谈论文学的各类文章正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进而被作为“文学史事实”加以接受。这也符合作家文论摆脱作为“参考文献”的辅助性地位,尝试在文学史、批评史与理论史中直接发声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作家 中国现代作家 批评史 文学作品 编纂工作 佛克马 整体意义 文论
下载PDF
沙鸥、公木致晏明书信两通发微——“第一代”诗人晚年诗学观的分化与共生
3
作者 刘竺岩 《关东学刊》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沙鸥、公木致晏明的两通书信都与晏明的山水诗相关,公木的信还涉及沙鸥的《寻人记》,在相近话题中体现了“第一代”诗人晚年诗学观的分化与共生。就手稿本身而言,这些书信对补充《晏明文集》有所助益。对晏明的山水诗来说,两通书信展现... 沙鸥、公木致晏明的两通书信都与晏明的山水诗相关,公木的信还涉及沙鸥的《寻人记》,在相近话题中体现了“第一代”诗人晚年诗学观的分化与共生。就手稿本身而言,这些书信对补充《晏明文集》有所助益。对晏明的山水诗来说,两通书信展现了沙鸥、公木和晏明观点的殊途同归之处,但也彰显着分歧,即社会历史立场与审美立场的冲突。在新诗风格方面,公木对《寻人记》“晦涩”的评价是透视三位诗人晚年诗学观分化之关捩,三人的三种观点恰能代表朦胧诗论争后“第一代”诗人的三种面向。这种分化与共生是并存的,表现为诗人在通信、交游等活动中碰撞观点、交换意见,于相对缓和的接触中体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独特诗歌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鸥 公木 晏明 书信 诗学观
下载PDF
现代作家学人手稿的网络时代传播矛盾
4
作者 刘竺岩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现代作家学人手稿在网络时代的传播面临着双重矛盾。第一,手稿的复制引发了魅影存续与否的矛盾,它既带来关于艺术价值的焦虑,也使手稿作为收藏品的性质受到冲击,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趋于消散;第二,技术介入使话语权矛盾更加突出,既让手... 现代作家学人手稿在网络时代的传播面临着双重矛盾。第一,手稿的复制引发了魅影存续与否的矛盾,它既带来关于艺术价值的焦虑,也使手稿作为收藏品的性质受到冲击,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趋于消散;第二,技术介入使话语权矛盾更加突出,既让手稿的神秘性丧失,也使手稿的真实性受到怀疑。但这并未影响手稿学研究的进展。因为手稿研究既可考证实物本身的真实性,又可考察媒介化了的手稿之真伪。同时,进入后现代状态的手稿研究保持着未完成性,在不断探索不可表现之物的过程中,使手稿学保持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学人手稿 网络时代 传播 魅影
下载PDF
历史的接合与英雄形象的再造——评陈玉福长篇小说《西凉马超》
5
作者 刘竺岩 马鹏 《写作》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陈玉福的长篇小说《西凉马超》延续近代以来的中国通俗历史小说脉络并有所创新,与“五四”以降的现当代历史小说产生了交叉。作品基于甘肃河西走廊武威一带的地域文化,将马超与骊靬、“马踏飞燕”、雷台汉墓、“凉州大马”等要素串联起... 陈玉福的长篇小说《西凉马超》延续近代以来的中国通俗历史小说脉络并有所创新,与“五四”以降的现当代历史小说产生了交叉。作品基于甘肃河西走廊武威一带的地域文化,将马超与骊靬、“马踏飞燕”、雷台汉墓、“凉州大马”等要素串联起来,实现了历史的接合,在情节的展开与推进中形成了文学、历史与地域文化的统一体。在对英雄形象的再造方面,《西凉马超》践行着作家对西部文学精神的体认,即西部文学应当是英雄的文学,以此独特的观点参与到西部文学多元话语的建构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凉马超》 历史小说 接合 英雄形象 西部文学
下载PDF
网络社交平台传播中MBTI人格测试趣缘群体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彭雨佳 刘竺岩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中,MBTI正日渐脱离作为心理学测量工具的初始功能,成为一种有效凝聚趣缘群体的工具,并在平台方言的作用下迅速传播。它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技术,尽可能影响更多受众,并为在虚幻影像中陷入迷茫的青年提供了自... 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中,MBTI正日渐脱离作为心理学测量工具的初始功能,成为一种有效凝聚趣缘群体的工具,并在平台方言的作用下迅速传播。它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技术,尽可能影响更多受众,并为在虚幻影像中陷入迷茫的青年提供了自我建构与认同的新途径,成为效率至上的社会缩影之一。与作为社交标签的星座相比,它更受到受众的信赖,但其自我形象建构功能与星座的社交运作原理相类。由于MBTI相对的科学属性吸引以青年为主的网民群体,并与当前平台方言各异的网络社交平台相适应,故而体现了网络社交货币的一种时代趋向,需要使用者警惕并理性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人格测试 趣缘群体 网络社交平台 传播
下载PDF
一部红色经典的文化旅行:《铁道游击队》的三次电影改编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竺岩 王俊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04-106,共3页
《铁道游击队》历经三次电影改编,实现了不同媒介、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的“旅行”。它展现了十七年电影由民间性向人民性的过渡路径。在市场经济起步时期,民间性的复归与大众文化的勃兴,让电影改编统合革命文化、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成... 《铁道游击队》历经三次电影改编,实现了不同媒介、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的“旅行”。它展现了十七年电影由民间性向人民性的过渡路径。在市场经济起步时期,民间性的复归与大众文化的勃兴,让电影改编统合革命文化、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成功实践。新世纪以来,电影改编通过再经典化策略,缓释娱乐化与崇高的矛盾,但也产生一系列弊端。因此,反思红色经典的改编策略,寻求主旋律电影历史与现实文化语境的平衡点,有其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铁道游击队》 电影改编
下载PDF
论王族散文集《狼》的生态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竺岩 郭茂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7-9,68,69,共5页
王族的生态散文集《狼》讲述了一只狼从被牧民抱回圈养到放归自然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人与狼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矛盾与多元的交流。人对狼的恐惧使得狼被禁锢在狭小的空间之内,但狼的野性觉醒使得人们最终将狼放归自然。狼野性的复归使得... 王族的生态散文集《狼》讲述了一只狼从被牧民抱回圈养到放归自然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人与狼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矛盾与多元的交流。人对狼的恐惧使得狼被禁锢在狭小的空间之内,但狼的野性觉醒使得人们最终将狼放归自然。狼野性的复归使得狼最终在人与狼的复杂关系中被人放走,这深切地表达了王族追求人与物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念,体现出浓郁的生态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族 生态散文 《狼》 生态意蕴
下载PDF
新世纪美国沈从文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竺岩 周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9期85-89,共5页
新世纪以来,美国沈从文研究总体呈现多视角、新方向的特征。美国学者主要聚焦于沈从文作品的城乡书写研究、跨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作品研究、作品英译的反思批评与翻译史考察,以及社会变革期的沈从文思想研究。与国内研究相比,这些代表性... 新世纪以来,美国沈从文研究总体呈现多视角、新方向的特征。美国学者主要聚焦于沈从文作品的城乡书写研究、跨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作品研究、作品英译的反思批评与翻译史考察,以及社会变革期的沈从文思想研究。与国内研究相比,这些代表性成果大多具有视角新颖、研究方法独特的特征,因而对国内沈从文研究起到结论与方法上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美国 沈从文研究
下载PDF
论郭沫若抗战时期集外现代诗的特点——兼论此类诗作未收入集内的原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竺岩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64-66,95,共4页
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做的部分现代诗没有被收入诗集,散见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报纸、杂志。就目前可见的此类诗歌来看,这些诗歌的形式多样,内容绝大多数都指向抗日这一中心思想。这些诗歌未被收入诗集也具有不同方面的原因。同时,探究郭... 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做的部分现代诗没有被收入诗集,散见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报纸、杂志。就目前可见的此类诗歌来看,这些诗歌的形式多样,内容绝大多数都指向抗日这一中心思想。这些诗歌未被收入诗集也具有不同方面的原因。同时,探究郭沫若抗战时期集外现代诗的风格特点也对理解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诗歌的风格特点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 集外现代诗 特点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关于郭沫若的评价困境——楼栖《论郭沫若的诗》之修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竺岩 徐强 《郭沫若学刊》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楼栖《论郭沫若的诗》是“十七年”时期郭沫若研究的代表作,经历了反复修订。该著重视世界观对创作的决定作用,在修订中不断深入探究泛神论,却形成了郭沫若评价的悖论。在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十七年”文学思潮中,浪漫主义处于尴尬地位... 楼栖《论郭沫若的诗》是“十七年”时期郭沫若研究的代表作,经历了反复修订。该著重视世界观对创作的决定作用,在修订中不断深入探究泛神论,却形成了郭沫若评价的悖论。在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十七年”文学思潮中,浪漫主义处于尴尬地位,该著的修订以文学创作原则为准绳,不断重评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这种“打补丁式”修订,让“《女神》时期”的郭沫若日益弱化,最终无法自圆其说。从《论郭沫若的诗》之修订思路,可看出“十七年”郭沫若研究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郭沫若的诗》 “十七年” 郭沫若 评价
下载PDF
论柳宗元宗《诗》及其拟《诗》创作
12
作者 刘竺岩 高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柳宗元因其"文以明道"的文学观,故而对《诗经》推崇备至,希望以《诗经》指导古文创作。他对《诗经》的推崇也使得他创作了一系列模拟《诗经》的四言雅诗。这些雅诗是柳宗元"文以明道"文艺观,尤其是柳宗元《诗》学... 柳宗元因其"文以明道"的文学观,故而对《诗经》推崇备至,希望以《诗经》指导古文创作。他对《诗经》的推崇也使得他创作了一系列模拟《诗经》的四言雅诗。这些雅诗是柳宗元"文以明道"文艺观,尤其是柳宗元《诗》学观的反映。这些四言雅诗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在表明柳宗元实施永贞革新的现实原因、希望通过雅诗创作关心国家政治、试图重回朝廷任职等。柳宗元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模拟《诗经》,得益于他对《诗经》从体裁、情感到节奏、冗余句式、套语等的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诗经》 “文以明道” 四言雅诗
下载PDF
在艺术与现实的交融中铸造批评范式--论郑伯奇的电影批评实践
13
作者 刘竺岩 陈晓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69,共5页
郑伯奇电影批评的取向与范式,脱胎于其文学批评。其一,他延续了前期创造社的浪漫精神和象征主义,重视电影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试图建构“艺术”的电影理论;其二,他顺应左翼电影批评主潮,坚持“进步的真实”,致力于电影的现实立场和功... 郑伯奇电影批评的取向与范式,脱胎于其文学批评。其一,他延续了前期创造社的浪漫精神和象征主义,重视电影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试图建构“艺术”的电影理论;其二,他顺应左翼电影批评主潮,坚持“进步的真实”,致力于电影的现实立场和功用,却也在集体共鸣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三,他将印象式和鉴赏式批评融入已经成形并日渐凸显其积弊的社会历史批评,在左翼电影批评潮流中形成了颇具个人特色的范式,并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电影批评 艺术 现实 范式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十八讲》评介
14
作者 刘竺岩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3-67,共5页
权绘锦教授的新著《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十八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优秀教材,适应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教材以强化经典研读意识为初心,以回归历史现场为主导,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目的,以形成国际学术视野为目标,形成了... 权绘锦教授的新著《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十八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优秀教材,适应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教材以强化经典研读意识为初心,以回归历史现场为主导,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目的,以形成国际学术视野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训练的方法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十八讲》 新文科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东北往事》:网剧改编后的文化审思
15
作者 刘竺岩 《西部学刊》 202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东北往事》经历了复杂的文本形态嬗变。它是新世纪初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碰撞的产物,既吸取传统侠义小说的话语资源,也在大众情感结构影响下解构了传统的“侠”“义”“江湖”等文化符号。网剧改编在生产上具有明显的受众导向,集体记... 《东北往事》经历了复杂的文本形态嬗变。它是新世纪初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碰撞的产物,既吸取传统侠义小说的话语资源,也在大众情感结构影响下解构了传统的“侠”“义”“江湖”等文化符号。网剧改编在生产上具有明显的受众导向,集体记忆的场景与小品化、奇观化的“段子”表达,让受众不再关注原作背后的社会与人性,甚至不再关注情节。短视频的普及,更将“段子”独立于情节之外,最终使文本由大叙事走向碎片化。在互联网与青年亚文化合谋的文化场域中,“黑道”题材网剧的涵化效应值得警惕。强调作品审美伦理属性,走出地域文化误读,构建以刚性管理与柔性引导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对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往事》 网剧 文化审思
下载PDF
《郭沫若全集》编选的历史考察与文化阐释
16
作者 刘竺岩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7-41,93,共6页
《郭沫若全集》的编选是文学场域内权力博弈的结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订与辨析,概括“全集不全”现象的成因;以个别文本为例,探究《郭沫若全集》形成过程中多种文化力量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关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上的实... 《郭沫若全集》的编选是文学场域内权力博弈的结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订与辨析,概括“全集不全”现象的成因;以个别文本为例,探究《郭沫若全集》形成过程中多种文化力量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关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上的实用主义态度,对郭沫若等经典作家全集形成的基本逻辑和格局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全集》 历史考察 文化阐释
下载PDF
《郭沫若全集》收录若干问题浅论
17
作者 刘竺岩 《黑河学刊》 2018年第4期42-46,共5页
《郭沫若全集》自2002年出齐以来,由于编辑体例、历史限制所导致的"全集不全"问题,已为学界所重视。从《郭沫若全集》编选收录的微观角度来看,《全集》对《出土文物二三事》、《邕漓行》、《东风第一枝》等郭沫若作品集的处... 《郭沫若全集》自2002年出齐以来,由于编辑体例、历史限制所导致的"全集不全"问题,已为学界所重视。从《郭沫若全集》编选收录的微观角度来看,《全集》对《出土文物二三事》、《邕漓行》、《东风第一枝》等郭沫若作品集的处理值得商榷。通过分析《全集》对这三部作品集的处理,评议《全集》编选得失,指出其影响,这对《郭沫若全集》的使用及其补遗、新编,都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全集 收录 问题
下载PDF
郭沫若《女神》中的反复辞格例析——兼论《女神》反复辞格对郭沫若诗歌创作的影响
18
作者 刘竺岩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8-60,共3页
郭沫若在《女神》中运用了大量的反复辞格,这些反复辞格的运用包含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以及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的连用。这些反复辞格在《女神》中达到了强调、突出的表达效果,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此外,《女神》... 郭沫若在《女神》中运用了大量的反复辞格,这些反复辞格的运用包含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以及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的连用。这些反复辞格在《女神》中达到了强调、突出的表达效果,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此外,《女神》中反复辞格的运用也影响了郭沫若在《女神》之后的诗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女神》 反复辞格
下载PDF
文学与非文学:先秦文学史书写探赜
19
作者 刘竺岩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8-20,共3页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是文学史写作的一个依据,也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步阶段,也是难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阶段。通过探讨中国先秦作品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从书写范畴来审视不同的中国先秦文学史,可以看出中...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是文学史写作的一个依据,也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步阶段,也是难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阶段。通过探讨中国先秦作品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从书写范畴来审视不同的中国先秦文学史,可以看出中国先秦作品文学与非文学划分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非文学 中国先秦文学史
下载PDF
论朝鲜长篇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
20
作者 刘竺岩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3期201-204,共4页
《十五少年历险记》是根据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20世纪30年代所讲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作品具有朝鲜抗日时期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编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和朝鲜主体文学观念的影响,使得... 《十五少年历险记》是根据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20世纪30年代所讲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作品具有朝鲜抗日时期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编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和朝鲜主体文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小说呈现出明显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功能。小说中对儿童自主性的肯定和英雄人物的塑造等也可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得小说得以成为朝鲜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一部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儿童小说 《十五少年历险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