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6
1
作者 刘素慧 刘世琦 +3 位作者 张自坤 尉辉 齐建建 段吉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0-1006,共7页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年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年)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年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年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67%、41.67%、203.13%、23.73%和43.65%,但长期连作(15—20年)后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与脲酶、多酚氧化酶均呈显著正相关;芳香族分解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微生物总量分别与磷酸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蒜连作5—1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上升,未发生连作障碍;但连作15—2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大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EM对连作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素慧 刘世琦 +5 位作者 张自坤 尉辉 张宇 马琳 杨晓建 窦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8-723,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连作大蒜不同发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对土壤细菌、真菌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率随大蒜发育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蒜薹伸长期...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连作大蒜不同发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对土壤细菌、真菌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率随大蒜发育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蒜薹伸长期达到最大值;对硫化细菌和酚分解菌促进率最大值均出现在鳞茎膨大期;对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促进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分化期和幼苗期。EM对放线菌、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促进率随发育期的延长而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EM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增加干物质的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连作 大蒜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素慧 刘世琦 +3 位作者 张自坤 尉辉 黄治军 张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25-2632,共8页
【目的】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的抑制作用,为解决大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大葱、洋葱和韭菜的毒害作用。【结果】大蒜根系分泌物对3种同属作物的发芽率... 【目的】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的抑制作用,为解决大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大葱、洋葱和韭菜的毒害作用。【结果】大蒜根系分泌物对3种同属作物的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胚芽和胚根长、胚芽和胚根鲜重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且抑制率随着大蒜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大,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51.72%、48.20%、51.57%、51.57%、82.14%和82.29%。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受试作物根系活力均有抑制作用,除大葱和洋葱较低浓度的T1处理外,其它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韭菜的根系活力对大蒜根系分泌物的响应比较敏感,T1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从大蒜根系分泌物中鉴定出主要物质: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花生酸、阿魏酸、9-十六烯酸、肉豆蔻酸、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等,其中阿魏酸和肉豆蔻酸已被认定为生长抑制物质。【结论】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间接判定大蒜连作条件下田间根系分泌物逐年累积后产生的自毒作用,可能是导致大蒜发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根系分泌物 同属作物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棉花-大豆-蔬菜间套作高效立体栽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素慧 秦旭 +3 位作者 杨向黎 刘庆涛 尉辉 蒲琼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0,共2页
大蒜、菠菜、西瓜、棉花、大豆间套作高效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可在周边大蒜种植区进行推广。
关键词 立体栽培 间套作 大豆 棉花 蔬菜 土地空间 种植区 大蒜
下载PDF
连作对大蒜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尉辉 张自坤 +4 位作者 刘素慧 张宇 马琳 杨晓建 刘世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39-242,共4页
通过长期连作对大蒜生长状况以及保护酶活性的研究,旨在揭示连作对大蒜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机制。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分别测定大蒜生长期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随连作年限... 通过长期连作对大蒜生长状况以及保护酶活性的研究,旨在揭示连作对大蒜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机制。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分别测定大蒜生长期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蒜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5-10年对大蒜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有促进作用,未发生连作障碍;但长期连作(15-20年)后均呈现下降趋势,大蒜生长受限、光合作用和保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大蒜 生长 生理生化
下载PDF
夏季双孢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6
作者 刘素慧 《农业知识(瓜果菜)》 2012年第6期34-34,共1页
双孢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4-26℃,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18℃,属于中低温型蘑菇,适合于北方春秋季栽培。夏季是出菇的淡季,鲜菇价格高,栽培效益好,但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栽培双孢菇,容易发生病虫害,若管理不当,... 双孢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4-26℃,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18℃,属于中低温型蘑菇,适合于北方春秋季栽培。夏季是出菇的淡季,鲜菇价格高,栽培效益好,但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栽培双孢菇,容易发生病虫害,若管理不当,土层菌丝少,出菇部位低,结实率低,降低双孢菇的产量、质量,栽培效益也会相应地降低。本文根据多年高温蘑菇的种植、推广经验,介绍如下夏季双孢菇栽培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双孢菇 夏季 高温高湿环境 最适温度 菌丝生长 栽培效益 高温蘑菇
下载PDF
今年大蒜价格高涨 减产是主因
7
作者 刘素慧 《农业知识(瓜果菜)》 2012年第8期1-1,共1页
据对山东省金乡县2012年大蒜价格调查发现,自新蒜上市以来,市场价格呈现稳步上涨态势,至5月底6月初高达每千克8元左右。我们通过实地测产并结合田间生育状况调查,分析出2012年大蒜价格高涨的主要因素是大蒜减产,造成大蒜减产的因... 据对山东省金乡县2012年大蒜价格调查发现,自新蒜上市以来,市场价格呈现稳步上涨态势,至5月底6月初高达每千克8元左右。我们通过实地测产并结合田间生育状况调查,分析出2012年大蒜价格高涨的主要因素是大蒜减产,造成大蒜减产的因素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调查 大蒜 减产 市场价格 生育状况 金乡县 山东省 田间
下载PDF
追施钾肥对洋葱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尉辉 薛传谦 +3 位作者 张自坤 刘素慧 黄治军 刘世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8-221,共4页
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追钾肥对洋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追施钾肥可促进洋葱的生长,增加洋葱的株高和假茎粗及叶、根、假茎和鳞茎的鲜重,促进洋葱鳞茎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可溶性固溶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 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追钾肥对洋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追施钾肥可促进洋葱的生长,增加洋葱的株高和假茎粗及叶、根、假茎和鳞茎的鲜重,促进洋葱鳞茎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可溶性固溶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了洋葱的品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钾肥施入量为350kg/hm2和400kg/hm2在提高洋葱产量、改善品质方面均无差异。因此,350kg/hm2是追施钾肥最佳施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洋葱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盐胁迫对尼日利亚茄子与普通茄子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段吉锋 刘世琦 +2 位作者 张自坤 齐建建 刘素慧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通过盆栽NaCl盐胁迫试验,测定了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尼日利亚茄子和对照品种黑将军的叶片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叶片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各盐胁迫浓度下,尼茄叶片的MDA含量小于对照品种,且增幅小于对照品种... 通过盆栽NaCl盐胁迫试验,测定了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尼日利亚茄子和对照品种黑将军的叶片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叶片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各盐胁迫浓度下,尼茄叶片的MDA含量小于对照品种,且增幅小于对照品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含量以及SOD、POD两种主要保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品种。在盐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的增幅显著大于对照品种。表明尼日利亚茄子的耐盐能力要优于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盐胁迫 生理生化
下载PDF
控释掺混肥对大蒜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自坤 刘世琦 +2 位作者 齐建建 刘素慧 张民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控释掺混肥(CRF)对大蒜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随控释掺混肥施入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等量(CRF1)和80%用量(CRF2)处理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 通过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控释掺混肥(CRF)对大蒜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随控释掺混肥施入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等量(CRF1)和80%用量(CRF2)处理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普通施肥(CCF)处理,表明控释掺混肥可通过增强土壤酶活性来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进而提高大蒜鳞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 根际土壤 土壤酶
下载PDF
132例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慧霞 刘素慧 邵声波 《中原医刊》 2007年第6期76-76,共1页
1998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取急诊胃镜对132例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检查,其中112例给予了镜下止血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非门脉高压性 急诊胃镜 胃镜治疗 出血患者 止血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卵巢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超声指标分析
12
作者 刘素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菏泽市牡丹区精神病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卵巢囊肿患者,均接受UE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UE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疑似卵巢囊肿患者中,病理确...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菏泽市牡丹区精神病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卵巢囊肿患者,均接受UE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UE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疑似卵巢囊肿患者中,病理确诊58例,UE共检出56例;UE诊断卵巢囊肿的灵敏度为94.83%、特异度为95.45%、准确率为95.00%、阳性预测值为98.21%、阴性预测值为87.50%;Kappa检验显示:UE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78,P<0.05);卵巢囊肿患者的剪切波速度(SWV)、最大弹性模量值(E_(max))、最小弹性模量值(E_(min))、平均弹性模量值(E_(mean))均低于非卵巢囊肿患者(P<0.05);卵巢囊肿与非卵巢囊肿患者的病灶深度及病灶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可有效诊断出卵巢囊肿,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均处在较高水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设施环境与调控》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尉辉 刘素慧 +2 位作者 谷停停 杨竞 郝树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设施环境与调控》是一门融合了农业生物和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其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该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不足的问题,采取了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实验... 《设施环境与调控》是一门融合了农业生物和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其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该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不足的问题,采取了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200名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跟踪调研。明确了加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本课程中的必要性,探索了该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该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个体素养与专业技能,对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均具有积极影响。该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新农人”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路和策略,同时对其他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芝麻花生酱的制备及其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素慧 汪学德 +2 位作者 马宇翔 林静远 曾国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为增强芝麻酱的风味,提高芝麻酱的营养价值,以芝麻、花生为主要原料,大豆蛋白、糖浆为添加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对芝麻花生酱制备工艺条件及配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芝麻花生酱配方,并对其流变学性质进行研究。结... 为增强芝麻酱的风味,提高芝麻酱的营养价值,以芝麻、花生为主要原料,大豆蛋白、糖浆为添加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对芝麻花生酱制备工艺条件及配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芝麻花生酱配方,并对其流变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芝麻花生酱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花生烘烤温度140℃、烘烤时间30 min、研磨次数2次,并在此条件下得到芝麻花生酱最优配方为花生酱添加量30%、大豆蛋白添加量0. 80%、糖浆添加量1%。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芝麻花生酱感观评分为8. 80,黏度为62. 23 g·s。所制得的芝麻花生酱是非牛顿假塑性流体,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流变学稳定性优于纯芝麻酱,口感更细腻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酱 花生酱 芝麻花生酱 流变学性质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双屋面温室土壤温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15
作者 尉辉 谷停停 +2 位作者 王蕾 杨竞 刘素慧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明确双屋面温室土壤温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测量双屋面温室内外5cm、10cm、15cm深度土层的土壤温度,并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土壤温度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土壤温度的变化与外部气温变化成正相关,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度变化... 为明确双屋面温室土壤温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测量双屋面温室内外5cm、10cm、15cm深度土层的土壤温度,并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土壤温度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土壤温度的变化与外部气温变化成正相关,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度变化幅度各不相同,各层土壤的温度在有雨的天气状况下均低于无雨(晴天、多云、阴天或雾霾天)的天气状况,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各层土壤的温度变化状况基本一致,温室内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温室内不同方位的土壤温度变化情况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屋面温室 土壤温度
下载PDF
红蓝光质对香椿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素慧 张立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12,共7页
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白光(普通日光灯)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香椿芽苗菜营养品质(氨基酸、维生素C、硝酸盐、粗纤维、总黄酮、单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蓝光和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香椿... 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白光(普通日光灯)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香椿芽苗菜营养品质(氨基酸、维生素C、硝酸盐、粗纤维、总黄酮、单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蓝光和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香椿芽苗菜氨基酸含量,而红光处理降低了香椿芽苗菜氨基酸含量;3种光质均有利于香椿芽苗菜维生素C的形成和累积,其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蓝光>红光>红蓝混合光;各处理均抑制香椿芽苗菜硝酸盐的累积,其中红光的抑制作用最强;红光处理可提高香椿芽苗菜的粗纤维含量,而蓝光处理则降低香椿芽苗菜粗纤维含量;与对照相比,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处理提高了香椿芽苗菜总黄酮的含量,同时降低了香椿芽苗菜单宁的含量。总之,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处理可提高氨基酸、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同时可降低硝酸盐、粗纤维和单宁含量。因此,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香椿芽苗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光质 香椿芽苗菜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芝麻品种对芝麻酱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素慧 汪学德 +1 位作者 魏其超 曹艳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6,92,共7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芝麻酱的品质差异,本实验选取白芝麻品种郑芝13、豫芝11和黑芝麻品种郑芝HL05、郑黑芝1号4个芝麻品种,对其制备的芝麻酱的理化指标、感官品质、质构特性、稳定性和流变学特性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郑芝HL05、郑黑芝... 为研究不同品种芝麻酱的品质差异,本实验选取白芝麻品种郑芝13、豫芝11和黑芝麻品种郑芝HL05、郑黑芝1号4个芝麻品种,对其制备的芝麻酱的理化指标、感官品质、质构特性、稳定性和流变学特性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郑芝HL05、郑黑芝1号芝麻酱粗蛋白、粗纤维、灰分和草酸含量显著高于郑芝13、豫芝11(p <0.05);感官评价中白芝麻酱平均得分7.17高于黑芝麻酱的平均得分6.29,并且黑芝麻酱苦味明显;质构分析结果显示:4个品种芝麻酱在稠度、硬度上差异显著(p <0.05),其中豫芝11的稠度、硬度、粘聚性、粘度最小分别为184.66 g·s、30.53 g、30.91 g、43.21 g·s; 4个品种的离心乳析率变化范围在4.30%~6.90%,其中黑芝麻酱的离心乳析率低于白芝麻酱,不易出现析油现象,但在氧化稳定性方面,品种间差异较大;流变学分析表明,芝麻酱是非牛顿假塑性流体,不同品种制备的芝麻酱流变学性质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酱 理化品质 感官品质 胶体稳定性 质构特性 流变性
下载PDF
大蒜秸秆水浸液化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素慧 徐金强 +1 位作者 刘庆涛 尉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3,共4页
以大蒜秸秆水浸液为试材,以番茄、辣椒、黄瓜、莴苣、大葱和洋葱为受体材料,研究了大蒜秸秆水浸液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及鲜重的影响,用薄层层析试验,分离大蒜秸秆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质,研究其对莴苣的生物活性,并鉴定出... 以大蒜秸秆水浸液为试材,以番茄、辣椒、黄瓜、莴苣、大葱和洋葱为受体材料,研究了大蒜秸秆水浸液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及鲜重的影响,用薄层层析试验,分离大蒜秸秆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质,研究其对莴苣的生物活性,并鉴定出抑制物质,为高效利用大蒜秸秆的化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大蒜秸秆水浸液对番茄和辣椒种子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但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水浸液对番茄、黄瓜、辣椒胚芽和胚根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浓度效应;但对同属作物洋葱和大葱的萌芽指标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经薄层层析得到的5个斑点中,斑点2、3、5对莴苣的萌芽有抑制作用,经GC-MS鉴定:斑点2中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斑点3主要以联苯和1-甲基萘等为主;斑点5以脂肪族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秸秆 水浸液 化感作用
下载PDF
EM菌对连作大蒜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素慧 尉辉 +1 位作者 徐金强 刘庆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4,共3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连作20年大蒜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连作20年的大蒜土壤施入EM后,测得大蒜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均显著增加。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增幅有所不同,苗期增加幅度最...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连作20年大蒜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连作20年的大蒜土壤施入EM后,测得大蒜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均显著增加。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增幅有所不同,苗期增加幅度最小,株高、假茎粗和叶面积的最大增幅出现在分化期,叶鞘长和叶绿素含量的最大增幅出现在蒜薹伸长期,其次为分化期。综上所述,施加EM的最佳时期应在地温回升后分化期前,施加EM可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因此,EM对缓解大蒜连作障碍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连作 大蒜 形态 生理生化
下载PDF
不同套蒜期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素慧 徐金强 +2 位作者 秦旭 尉辉 陈昆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以番茄品种"劳斯特"和大蒜品种"苍山白皮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方法,分别以单作大蒜作为对照(D1)、单作番茄作为处理1(D2)、番茄定植0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2(B1)、番茄定植15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3(B2)、番... 以番茄品种"劳斯特"和大蒜品种"苍山白皮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方法,分别以单作大蒜作为对照(D1)、单作番茄作为处理1(D2)、番茄定植0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2(B1)、番茄定植15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3(B2)、番茄定植30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4(B4),研究了不同套蒜时期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不同套蒜期处理下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化细菌数量与D1和D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细菌、放线菌、硝酸细菌、氨化细菌数量在整个处理期内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处理100d时达到最大值,其中B1、B2和B3处理较D1分别增加83.06%、63.75%、44.65%和52.46%、11.32%、29.50%;硝酸细菌和氨化细菌数量在处理70d时达到最大值,其中B1、B2和B3处理较D1分别增加132.51%、105.56%、74.50%和70.00%、50.36%、37.54%。真菌和硫化细菌在整个处理期内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至处理第130天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处理B1、B2和B3较D1分别增加87.44%、67.98%、62.64%和154.34%、151.08%、148.53%。不同套蒜期对番茄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套蒜番茄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单作番茄和单作大蒜,以番茄定植后15d套蒜最有利于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有利于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大蒜 套作 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