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淡水蟹类的研究(软甲纲:十足目) 被引量:2
1
作者 戴爱云 陈国孝 +5 位作者 刘纪伯 罗兴仁 易德友 刘宗华 顾国庆 刘常华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82-297,共16页
本文详细报道了四川省淡水蟹类8个新种及亚种:Potamiscus elaphrius sp. nov., P. rongjingense sp. nov., Trichopotamon yenyuanense sp. nov., Aparapotamon muliense sp. nov., Isolapotamon sheni sp. nov., Sinopotamon weiyuanen... 本文详细报道了四川省淡水蟹类8个新种及亚种:Potamiscus elaphrius sp. nov., P. rongjingense sp. nov., Trichopotamon yenyuanense sp. nov., Aparapotamon muliense sp. nov., Isolapotamon sheni sp. nov., Sinopotamon weiyuanense sp. nov., S. shensiense wushanense subsp. nov. S. nanum sp. 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甲纲 十足目 蟹类 新种
下载PDF
四川省肺吸虫病感染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纪伯 罗兴仁 +4 位作者 刘宗华 易德友 顾国庆 周国兴 李调英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5年第4期167-170,共4页
对本省76个肺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易感人群,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调查共46698人次,平均阳性率为19.7%,以5—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则逐渐下降。斯氏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①游走性皮下包块最... 对本省76个肺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易感人群,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调查共46698人次,平均阳性率为19.7%,以5—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则逐渐下降。斯氏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①游走性皮下包块最为突出;②从患者的痰液中极难查见虫卵;③肺部症状较轻而脑型病例较常见,心包炎型病例屡见不鲜;④85%左右的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病 临床表现 四川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吡喹酮对斯氏肺吸虫损害的电镜和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纪伯 陈鸿雏 +4 位作者 罗兴仁 刘光惠 顾国庆 易德友 刘宗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用吡喹酮60mg/kg 一次喂饲实验犬后72h 解剖观察。光镜可见虫体皮层有离散和脱落,白细胞浸入体表深处。睾丸、卵巢结构变疏松;透射电镜观察到虫体表皮坏死,皮下细胞膜不清,线粒体固缩。睾丸被膜内层结构不清,细胞核膜断续消失。卵巢细... 用吡喹酮60mg/kg 一次喂饲实验犬后72h 解剖观察。光镜可见虫体皮层有离散和脱落,白细胞浸入体表深处。睾丸、卵巢结构变疏松;透射电镜观察到虫体表皮坏死,皮下细胞膜不清,线粒体固缩。睾丸被膜内层结构不清,细胞核膜断续消失。卵巢细胞膜破损,核膜消失,核内有假包含体;组织化学观察到虫体糖原、核酸等均较服药前明显减少,唯碱性蛋白质溴酚蓝反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斯氏肺吸虫 组织化学
下载PDF
四川省淡水蟹类自然地理区划及新单元描述(十足目:短尾派)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爱云 刘纪伯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本文根据四川省淡水蟹类的调查结果及蟹类分布的概况,将该省分为3个自然地理区。并记述了一新种及一新亚种.
关键词 十足目 短尾派 淡水蟹类 新种
下载PDF
四川省肺吸虫病分布及病原宿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纪伯 罗兴仁 +3 位作者 刘宗华 易德友 顾国庆 李调英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4年第3期34-36,共3页
四川省西部系高山高原地带,从未发现过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患者及其中间宿主。本病主要流行于东部的四川盆地,据80个县(市)的调查,流行区遍布于盆地的各个方位。病原的第一中间宿主主要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有锯齿华溪... 四川省西部系高山高原地带,从未发现过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患者及其中间宿主。本病主要流行于东部的四川盆地,据80个县(市)的调查,流行区遍布于盆地的各个方位。病原的第一中间宿主主要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有锯齿华溪蟹等18种淡水蟹(包括新发现6个新种及新亚种)。已发现豹猫和果子狸有自然感染,系野生动物保虫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肺吸虫病 宿主 分布
下载PDF
四H省四种淡水蟹中并殖吸虫囊蚴的发现
6
作者 易德友 罗兴仁 +2 位作者 胡桢佳 刘纪伯 刘宗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5-105,共1页
在开展四川省并殖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在并殖吸虫(Paragonimus)病流行区采集到七种淡水蟹,其中四种蟹类(威远华溪蟹 Sinopotamon weiyuanense,Dai & Chen,1990;陕西华溪蟹巫山亚种Sinopotamon Shansiense wushanense,Dai & Chen... 在开展四川省并殖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在并殖吸虫(Paragonimus)病流行区采集到七种淡水蟹,其中四种蟹类(威远华溪蟹 Sinopotamon weiyuanense,Dai & Chen,1990;陕西华溪蟹巫山亚种Sinopotamon Shansiense wushanense,Dai & Chen,1990;矮小华溪蟹 Sinopoysmon nanum,Dai& Chen,1990和屏山华溪蟹 Sinopotamon pinshanense,Dai & Liu,1994)体内发现非殖吸虫囊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囊蚴 甲壳动物 中间宿主 医学寄生虫
下载PDF
大剂量吡喹酮三日疗法治疗斯氏肺吸虫病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纪伯 洪才高 《四川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1990年第2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吡喹酮 斯氏肺吸虫病 吸虫病
下载PDF
四川省携带并殖吸虫囊蚴蟹类的分布及其自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纪伯 戴爱云 《四川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1992年第2期25-31,共7页
关键词 并殖吸虫病 传染媒介 蟹类 发病率
下载PDF
四川省宜宾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9
作者 易德友 罗兴仁 刘纪伯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309-309,共1页
四川宜宾地区小河、山溪分布甚多,溪旁杂草林木繁盛,溪流常有少量积水,河床多为卵石沙土,溪内蟹类繁多。近年来我们先后对该地区的5个县进行了肺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调查方法1.居民调查:抽查该区中小学部分班级和生产队,凡3~50... 四川宜宾地区小河、山溪分布甚多,溪旁杂草林木繁盛,溪流常有少量积水,河床多为卵石沙土,溪内蟹类繁多。近年来我们先后对该地区的5个县进行了肺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调查方法1.居民调查:抽查该区中小学部分班级和生产队,凡3~50岁者全部进行皮试调查,采用本所制作的1/万肺吸虫成虫抗原,注射0.1ml 于前臂内侧皮内,同时注射等量0.01%硫柳汞生理盐水作对照,15min 观察结果,丘疹直径≥1.3cm,红晕≥3.5cm 者,即判为阳性。2.中间宿主调查:在调查境内的河中查到的小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带肺吸虫病流行概况
10
作者 刘纪伯 刘宗华 +2 位作者 易德友 顾国庆 罗兴仁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1987年第4期249-249,共1页
有关长江三峡一带肺吸虫病的流行状况资料尚缺。近年来,我们对这一带的巫山等9个县进行了肺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易感人群调查中,有2598人作皮试,阳性516人,阳性率为19.7%,男性314人,阳性率22.1%;女性202人,阳性率17.1%,男性皮试阳性显... 有关长江三峡一带肺吸虫病的流行状况资料尚缺。近年来,我们对这一带的巫山等9个县进行了肺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易感人群调查中,有2598人作皮试,阳性516人,阳性率为19.7%,男性314人,阳性率22.1%;女性202人,阳性率17.1%,男性皮试阳性显著高于女性(χ~2=6.63,P<0.01)。11-15岁年龄组皮试阳性最高(30.0%)。以生吃蟹者的皮试阳性率最高(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 蠕虫病 动物保虫宿主 中间宿主 中间寄主 长江 三峡
下载PDF
四川省大巴山地区肺吸虫病流行概况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兴仁 易德发 +4 位作者 刘纪伯 周国兴 刘常华 曾明安 顾国庆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0-61,共2页
近年来大巴山地区不断发现肺吸虫病患者,但迄今尚缺当地本病流行的系统资料,兹将数年来我们在该地区7个县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整理报道于后。
关键词 肺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吡喹酮对斯氏狸殖吸虫病损害的电镜和组织化学观察
12
作者 刘纪伯 陈鸿雏 《四川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1990年第2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吡喹酮 并殖吸虫病 电镜 组织化学
下载PDF
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斯氏并殖吸虫病的研究
13
作者 刘常华 刘纪伯 《四川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1989年第3期1-3,共3页
关键词 并殖吸虫病 ELISA 诊断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斑点试验检测斯氏肺吸虫病循环抗原的研究
14
作者 刘纪伯 罗兴仁 +6 位作者 易德友 缪德强 顾国庆 朱瑞淑 张声海 周蕊 刘宗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214-216,共3页
作者用单克隆抗体一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检测斯氏肺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共检测确诊肺吸虫病患者血清84份,其中82份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7.6%.检测62份健康人对照血清,全部呈阴性反应.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41份,全部呈阴性反应;... 作者用单克隆抗体一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检测斯氏肺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共检测确诊肺吸虫病患者血清84份,其中82份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7.6%.检测62份健康人对照血清,全部呈阴性反应.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41份,全部呈阴性反应;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30份,其中1份呈阳性反应,假阳性率为3.3%.上述确诊的肺吸虫病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后3个月,用本法复查36例,结果循环抗原转阴84例,阴转率为94.4%.治后6个月复查28例则全部转阴,阴转率为100%.本试验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原斑点试验 试验检测 肺吸虫病 循环抗原 患者血清 阳性反应 cross reaction 阴转率 假阳性率 华支睾吸虫病 阴性 药物治疗 血吸虫病 试验结果 复查 重复性 健康人 临床 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