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义宁州怀远陈姓宗谱祠志看陈宝箴家族史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经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8,共6页
从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到1994年,义宁州的怀远陈姓共修七届宗谱和五届祠志。陈宝箴家族起到了突出的核心组织者的作用,并在宗谱上展示了自己家族崛起、发展的历史脉络。一部怀远陈姓宗谱,实际上就是以陈宝箴家族和其他几个实力较强的... 从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到1994年,义宁州的怀远陈姓共修七届宗谱和五届祠志。陈宝箴家族起到了突出的核心组织者的作用,并在宗谱上展示了自己家族崛起、发展的历史脉络。一部怀远陈姓宗谱,实际上就是以陈宝箴家族和其他几个实力较强的家族为主干而形成的。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昔日宗族组织的表现形态和族众的旺族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 家族史 宗谱祠志 文化世家 义宁州 怀远人
下载PDF
从陈寅恪研究到义宁陈氏文化世家研究——25年来“陈学”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经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81,共7页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了陈寅恪研究,但影响未能超出学界太远。90年代,出现了持续甚久的“陈寅恪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的人格、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文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赞颂,而且由书斋走向大众,陈氏家族研究也开始受到“...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了陈寅恪研究,但影响未能超出学界太远。90年代,出现了持续甚久的“陈寅恪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的人格、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文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赞颂,而且由书斋走向大众,陈氏家族研究也开始受到“陈学”界广泛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陈寅恪热”有所降温,学界开始理智冷静地研究陈寅恪,并加强了陈氏家族研究的分量,出现了陈寅恪研究与陈氏家族研究并重的局面。20多年来“陈学”研究表明,“陈学”有着多方面的课题价值,值得学界以“预流”的眼光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学 陈寅恪研究 陈氏家族研究 已有成果 不足 展望
下载PDF
陈宝箴家族分家文书解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经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清嘉庆年间,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保存下来的关书,是陈宝箴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陈家分家析产后,并没有出现多个中心、各奔前程的现象,整个家族仍然围绕家族整体利益运转,可谓分而不散。陈家以此为契机,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 清嘉庆年间,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保存下来的关书,是陈宝箴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陈家分家析产后,并没有出现多个中心、各奔前程的现象,整个家族仍然围绕家族整体利益运转,可谓分而不散。陈家以此为契机,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大的成果,是耕读门风的确立与传承,陈氏家族遂从客家棚民一跃而成为中国近世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关书中关于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费支持、物质奖励的条款,就成为这份文献最有价值的内容。耕读传家,累世书香,是这个家族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家族 分家析产 成果影响
下载PDF
从陈寅恪的“双俸”待遇看其崇高学术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经富 卢冰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115,178,共11页
上世纪20年代,陈寅恪独特的留学经历、丰富的域外语文知识和用新方法整理国故的能力,被多家新式学术机构看重,纷纷延聘,许以高薪。但陈寅恪选择清华与史语所不动摇,成为这两个顶级学术机构的重要成员,并从此享受"双俸"待遇。... 上世纪20年代,陈寅恪独特的留学经历、丰富的域外语文知识和用新方法整理国故的能力,被多家新式学术机构看重,纷纷延聘,许以高薪。但陈寅恪选择清华与史语所不动摇,成为这两个顶级学术机构的重要成员,并从此享受"双俸"待遇。其崇高的学术地位,就是从这里发端的。1945年,陈寅恪所作的一首诗中有"月支双俸尚忧贫"之句。在史语所档案资料和傅斯年遗札没有出现之前,不少研究者都把"双俸"理解为教育部特聘教授的正薪加研究费两项。现在看来,所谓"双俸",就是支领两个单位发给的薪津。抗战以后,陈寅恪虽然工作单位多变,但从未影响其"双俸"待遇。他的高薪待遇与其学术成就成正比,始终走在学人队伍的前列,不仅成为观照其崇高学术地位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我国近世礼敬学问、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双俸待遇 崇高学术地位 学术成果
下载PDF
陈宝箴集外诗文钩沉续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经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8-145,共8页
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晚清有影响的封疆大吏。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宝箴集》。几年来,未入集的陈宝箴遗诗遗文若干篇又被搜集,并予以整理。这批陈宝箴遗诗遗文提供了了解陈宝箴生平经历、人事关系的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两... 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晚清有影响的封疆大吏。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宝箴集》。几年来,未入集的陈宝箴遗诗遗文若干篇又被搜集,并予以整理。这批陈宝箴遗诗遗文提供了了解陈宝箴生平经历、人事关系的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两首五言古诗展示了陈宝箴作诗的功力;郭嵩焘挽联概括了郭嵩焘忧国忧民、为天下先的识见气度;谢委署湖北布政使折有助于考证陈宝箴两次代理湖北布政使的原因、时间;周堪庚别传歌颂了明朝遗民周堪庚的气节忠义;李必昌寿序帮助我们了解寿序的写法和过去的风俗礼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 集外诗文 续补
下载PDF
书香氤氲的凫鸭塘——龙榆生先生的家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经富 《中国文化》 2008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龙榆生(名沐勋,别号龙七,1902-1966)是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的现代三大词学家,生前曾享有大名。但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知之甚少了。我们都受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大量再版的《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和《唐宋词... 龙榆生(名沐勋,别号龙七,1902-1966)是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的现代三大词学家,生前曾享有大名。但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知之甚少了。我们都受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大量再版的《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和《唐宋词格律》的影响,可惜三书都不介绍编着者龙榆生的生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榆生 《唐宋名家词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家学 夏承焘 唐圭璋 唐宋词
下载PDF
朱熹在江西事迹考(之一)
7
作者 刘经富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0-228,共9页
朱熹一生中曾三次穿横江西中部诸县,在沿途留下不少诗文和事迹。利用沿途各县的地方文史,将这些诗文和事迹的本事、源流考证清楚,对江西的朱熹研究以及沿途各县的文物、旅游工作都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朱熹 诗文 事迹 考证
下载PDF
陈寅恪与中研院史语所
8
作者 刘经富 陈新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92,共11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学术界兴起"陈寅恪热"后,陈寅恪在大学任教的经历广为人知,但其学术生平的另一面——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兼历史组主任的事迹却被大学教授声名所掩没。近些年发现的相关资料表明,陈寅恪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学术界兴起"陈寅恪热"后,陈寅恪在大学任教的经历广为人知,但其学术生平的另一面——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兼历史组主任的事迹却被大学教授声名所掩没。近些年发现的相关资料表明,陈寅恪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颇得力于史语所提供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平台,陈寅恪则以学术带头人的旗帜作用和丰厚的学术成果回报史语所。史语所是中国近现代新史学的重镇,作为该所重要成员,陈寅恪在史语所所起的作用之大,正如劳干先生评价的那样:"史语所的历史部分在陈寅恪先生以历史学先进、以谨严渊博的方法领导之下,影响尤深"。因此,深入研究陈寅恪与史语所的相互关系,就有着关乎我国近现代史学整体面貌进程的意义价值,而不仅仅为陈寅恪个人学术生平的挖掘、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傅斯年 史语所
下载PDF
《艺风老人日记》中的陈三立资料发微
9
作者 刘经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艺风老人日记》共出现陈三立的名号221次,记录了日记作者缪荃孙与陈三立从光绪十七年(1891)到民国七年(1918)交游往还的史实,为我们了解、研究陈三立的人事关系、诗作本事、诗钟活动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关键词 《艺风老人日记》 缪荃孙 陈三立 近代人物
下载PDF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之分析简论
10
作者 刘克敌 刘经富 《北方论丛》 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之核心。作用的观点 ,包括四个方面 :一、在强调中国文化的家族本位特征时 ,在个体的小“家”与作为整体的“家族”之间 ,陈寅恪更重视“家族” ,认为后者对维系民族文化传统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之核心。作用的观点 ,包括四个方面 :一、在强调中国文化的家族本位特征时 ,在个体的小“家”与作为整体的“家族”之间 ,陈寅恪更重视“家族” ,认为后者对维系民族文化传统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二、家族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不仅因为其独特的维系文化传统、保存传统文化的作用 ,更是由于其特殊的情感纽带 ,使中国文人可以从中获取可靠的精神资源和人生动力。为此 ,陈寅恪才特别强调出身 ,重视渊源 ;三、家族本位思想 ,由于既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又是构成社会制度框架的基础 ,因此不但适合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 ,在现代中国也未完全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如何对其实行改造利用 ,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课题。四、陈寅悟关于家族文化思想之形成不仅与其家族历史有重要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中国文化 家族 传统
下载PDF
陈寅恪未刊信剳整理笺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经富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55,共27页
陈寅恪未刊信剳六十封(未收入三联书店2001年初版、2009年重印《陈寅恪集.书信集》),写於1930年初到1933年初.内容为向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资料室借书、还书,向资料室提供购书书目、书讯,请图书员为自己... 陈寅恪未刊信剳六十封(未收入三联书店2001年初版、2009年重印《陈寅恪集.书信集》),写於1930年初到1933年初.内容为向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资料室借书、还书,向资料室提供购书书目、书讯,请图书员为自己代购书刊。收信人为图书员杨樾亭、所长傅斯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历史语言研究所 笺释 整理 2001年 2009年 三联书店 资料室
下载PDF
修水茶俗溯源芼
12
作者 刘经富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157-157,共1页
江西修水县是著名的茶乡,清道光以后,盛产宁红茶。但流行在民间的大众茶却是"芝麻豆子茶"。说是"茶",实际放不放茶叶无所谓,而菊花(用盐腌制)、芝麻或黄豆是必不可少的,讲究的还要加生姜、萝卜、花椒、柑子皮等,称&... 江西修水县是著名的茶乡,清道光以后,盛产宁红茶。但流行在民间的大众茶却是"芝麻豆子茶"。说是"茶",实际放不放茶叶无所谓,而菊花(用盐腌制)、芝麻或黄豆是必不可少的,讲究的还要加生姜、萝卜、花椒、柑子皮等,称"什锦茶"。这种重在营养成份和药用价值的风味茶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修水 茶俗 营养成份 药用价值 芝麻 茶叶 流行 菊花 花椒 萝卜
下载PDF
張吴之後有散原——讀新發現的陳三立早年《文稿》評語和范當世佚函
13
作者 劉經富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近年發現的陳三立早年未刊《文稿》有多條范當世的評語。范氏認爲陳三立的古文創作成就可以上接曾國藩、張裕釗、吴汝綸、王闓運。范當世在評點《文稿》後曾致函陳三立,這封佚函爲我們了解范當世評點陳三立《文稿》的情况和《文稿》的... 近年發現的陳三立早年未刊《文稿》有多條范當世的評語。范氏認爲陳三立的古文創作成就可以上接曾國藩、張裕釗、吴汝綸、王闓運。范當世在評點《文稿》後曾致函陳三立,這封佚函爲我們了解范當世評點陳三立《文稿》的情况和《文稿》的版本流傳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三立 早年《文稿》 范当世评点 佚函
下载PDF
致卞孝萱先生函
14
作者 劉經富 《中国文化》 2009年第1期205-206,共2页
卞先生教席 我于2008年上半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期间,曾拜访中文系诸位前辈。承您拨冗接见,茗谈赐教。您提出想看看我收藏的陈寅恪家族宗谱,于是我在5月底回南昌时,携同治二年《陈氏合修宗谱》卷首下册、民国九年《义门陈氏宗... 卞先生教席 我于2008年上半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期间,曾拜访中文系诸位前辈。承您拨冗接见,茗谈赐教。您提出想看看我收藏的陈寅恪家族宗谱,于是我在5月底回南昌时,携同治二年《陈氏合修宗谱》卷首下册、民国九年《义门陈氏宗谱.陈寅恪家族世系册》返南京,6月23日下午三点到您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卞孝萱 家族世系 陈寅恪 宗谱 陈氏
下载PDF
当学生的生成超过老师的预设时
15
作者 朱敬华 刘经富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一)主题与背景 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的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预设的情景,却没有学生回答的精妙,不得不令老师拍案叫绝,这也就... (一)主题与背景 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的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预设的情景,却没有学生回答的精妙,不得不令老师拍案叫绝,这也就是很多老师在课后所说的一句话:真没想到!其实,如果留意一下平时的试卷批改,就会发现,往往所谓的标准答案也未必就是最佳的,反而学生常常会有精彩答案。这样的没想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样的“没想到”越多,说明老师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成功的,应该是越多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 老师 课堂教学 试卷批改 标准答案 反应 教师 课后
下载PDF
陈宝箴集外诗文钩沉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经富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陈宝箴(1831-1900),字右铭,晚号四觉老人,江西修水(清代称义宁州,民国二年分为修水、铜鼓两县)人。清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举人。同治二年(1863)人曾国藩、席宝田戎幕,立下战功,从此踏入仕途,同治九年以知府发湖南候... 陈宝箴(1831-1900),字右铭,晚号四觉老人,江西修水(清代称义宁州,民国二年分为修水、铜鼓两县)人。清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举人。同治二年(1863)人曾国藩、席宝田戎幕,立下战功,从此踏入仕途,同治九年以知府发湖南候补。此后历任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直隶布政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 钩沉 诗文 按察使 布政使 曾国藩 同治 湖北
原文传递
江西修水客家陈姓拟制宗族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经富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中国的传统宗族具有很强的拟制重建功能,特别是客家民系。一个宗族的拟制重建过程是:先由简单的小家庭发展到由"房"组成的家族,再由有实力的家族联络有世系联系的旁支通过修谱形成小宗,再由若干个小宗扩张到具有泛血缘性质的... 中国的传统宗族具有很强的拟制重建功能,特别是客家民系。一个宗族的拟制重建过程是:先由简单的小家庭发展到由"房"组成的家族,再由有实力的家族联络有世系联系的旁支通过修谱形成小宗,再由若干个小宗扩张到具有泛血缘性质的共通谱、共祠堂的大宗族。随着联族圈子的扩大,对一世祖的追溯、认定会越来越古老,传说的成分也越来越浓厚。这与古史辨派"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历史观有暗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水 客家陈姓 拟制宗族
原文传递
《护仙坑磜上合众分关》解读——一个客家移民群体的社会经济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经富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48,共7页
清雍正末年和乾隆初年,福建上杭县中都乡的陈、何、邱三姓人家迁移到江西义宁州山区,以一座高山幽谷为落脚点。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互相联姻,原本荒僻的山谷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宗族集群"性质的移民群体,亲情、同乡的纽带维... 清雍正末年和乾隆初年,福建上杭县中都乡的陈、何、邱三姓人家迁移到江西义宁州山区,以一座高山幽谷为落脚点。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互相联姻,原本荒僻的山谷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宗族集群"性质的移民群体,亲情、同乡的纽带维系着群体活动秩序。乾隆末年,三姓进行了一次产权界定。保存下来的契约文书,为我们了解、研究客家移民的社会经济关系提供了鲜活、真实的材料。嘉庆以后,三姓成员之间出现了贫富分野,开始了土地山林交易活动,社会经济关系趋于复杂、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宁州 客家移民 产权界定 经济关系
原文传递
陈宝箴履历单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经富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5,共8页
清代官员履历单是研究清代人物的第一手资料。现存湖南巡抚陈宝箴四份履历单,完整地记录了他仕途的全过程。以履历单为中心,结合陈宝箴的诗文信札、传世的陈宝箴传记,可以贯通陈宝箴一生特别是他在漫长候补期内的行年事略,理清线索脉络... 清代官员履历单是研究清代人物的第一手资料。现存湖南巡抚陈宝箴四份履历单,完整地记录了他仕途的全过程。以履历单为中心,结合陈宝箴的诗文信札、传世的陈宝箴传记,可以贯通陈宝箴一生特别是他在漫长候补期内的行年事略,理清线索脉络。这四份履历单尤其是两份未刊履历单,不仅为今后陈宝箴评传、年谱写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清代的官制研究也有个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 履历单 史料价值
原文传递
关于陈三立赴京会试的重要文献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经富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90,共3页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江西义宁州(今江西修水县)人。他于同治十年辛未(1871)19岁中秀才后,于同治十二年癸酉、光绪元年乙亥(1875)、光绪五年己卯、光绪八年壬午参加过四次乡试,光绪八年中式21名举人。此...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江西义宁州(今江西修水县)人。他于同治十年辛未(1871)19岁中秀才后,于同治十二年癸酉、光绪元年乙亥(1875)、光绪五年己卯、光绪八年壬午参加过四次乡试,光绪八年中式21名举人。此后,曾于光绪九年、光绪十二年、光绪十五年三次赴京考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三立 文献 会试 光绪 修水县 江西 同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