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兴安岭低质林采伐改造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美爽 董希斌 +2 位作者 郭辉 蒙宽宏 范煜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6-40,共5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不同采伐方式小兴安岭低质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采伐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林窗带的理化性质变化程度最大,其次为垂直皆伐带和择伐带,水平皆伐带的变化程度最小。带宽方...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不同采伐方式小兴安岭低质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采伐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林窗带的理化性质变化程度最大,其次为垂直皆伐带和择伐带,水平皆伐带的变化程度最小。带宽方面:水平皆伐带和垂直皆伐带带宽的综合得分并没有明显差异;林窗方面:在林窗A9(面积900m2)处理化性质的变化程度最小,A3(面积100m2)和A5(面积225m2)处的变化程度较大;采伐强度方面:在采伐强度22%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最大,在采伐强度31%和41%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程度较小,在采伐强度47%和55%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程度又变大,而采伐强度66%和77%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程度变小。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程度角度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以水平皆伐最宜,其次为采伐强度31%和41%的择伐,再次为面积较大的林窗,最后为垂直皆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林 采伐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和支持向量分类机方法的森林类型识别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美爽 邢艳秋 +2 位作者 李立存 杨超 王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以长白山汪清林区为例,分析了星载激光雷达(ICESat-GLAS)数据在森林类型识别上的应用效果。采用软件Matlab和IDL对原始二进制数据进行处理,得到GLAS回波波形图;进一步提取与森林类型相关的波形特征参数,作为支持向量分类机(C-SVC)的输入... 以长白山汪清林区为例,分析了星载激光雷达(ICESat-GLAS)数据在森林类型识别上的应用效果。采用软件Matlab和IDL对原始二进制数据进行处理,得到GLAS回波波形图;进一步提取与森林类型相关的波形特征参数,作为支持向量分类机(C-SVC)的输入量,进行森林类型识别,并采用K-折交叉验证方法对核函数选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SVC分类方法能够识别阔叶林和针叶林2种森林类型,识别精度达到8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激光雷达 支持向量分类机 森林类型识别
下载PDF
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美爽 纪浩 董希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1,共5页
2009年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阔叶混交次生林及白桦萌生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皆伐,将每条皆伐带分为3段,分别种植西伯利亚红松、落叶松和樟子松,2011年8月测定林分的土壤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方式改造后土壤密度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而土壤毛... 2009年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阔叶混交次生林及白桦萌生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皆伐,将每条皆伐带分为3段,分别种植西伯利亚红松、落叶松和樟子松,2011年8月测定林分的土壤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方式改造后土壤密度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而土壤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均不同程度地升高;与对照样地相比,阔叶混交次生林不同诱导改造后土壤全氮含量均升高(落叶松林升高98.26%,西伯利亚红松林升高72.70%,樟子松林升高44.91%),除落叶松林土壤全磷含量3.35g·kg-1保持不变外,西伯利亚红松林和樟子松林全磷含量均降低;与对照样地相比,白桦萌生低质林不同诱导改造后土壤全磷、全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全磷含量降低程度表现为西伯利亚红松林降低38.90%、落叶松林降低33.15%、樟子松林降低11.78%,全氮含量降低程度表现为西伯利亚红松林降低36.02%、落叶松林降低36.75%、樟子松林降低37.68%;综合分析所有改造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钾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带宽西伯利亚红松林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全钾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带宽对西伯利亚红松诱导林土壤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林 诱导改造 土壤理化性质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基于ICESat-GLAS波形估测平均树高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美爽 邢艳秋 +1 位作者 吴红波 尤号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5,共7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经营区域为例,基于星载激光雷达ICESat-GLAS回波参数,构建了平均树高回归模型,预估精度为84.05%;利用反距离加权法,对ICESat-GLAS光斑平均树高估测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初始CHM(Canopy Height Model),实现了平均树高...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经营区域为例,基于星载激光雷达ICESat-GLAS回波参数,构建了平均树高回归模型,预估精度为84.05%;利用反距离加权法,对ICESat-GLAS光斑平均树高估测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初始CHM(Canopy Height Model),实现了平均树高空间连续分布制图;再利用坡度校正和3×3移动窗口差分滤波平滑初始CHM,得到研究区平均树高修正CHM,预估精度达到91.52%。研究结果表明,坡度校正和移动窗口差分滤波方法能有效削弱坡度影响,剔除异常点,提高平均树高估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ICESat-GLAS 波形 平均树高 CHM
下载PDF
对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美爽 王颖 《森林工程》 2006年第3期25-26,40,共3页
沥青路面普遍存在耐久性低和早期破坏的问题,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材料,不仅可以增强沥青和矿料的粘结性,还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文中分析了纤维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并阐述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纤维 沥青混合料 作用
下载PDF
森林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美爽 杨卫东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森林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 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组成部分 社会进步 自然界 决定性
下载PDF
优秀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的统计与分析——以《林业科学》为样本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美爽 张君颖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57,共3页
本文选择《林业科学》为研究对象,对其2011—2015年刊载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我国林业优秀期刊,《林业科学》引文率100%,篇均引文量远高于国内期刊篇均引文量;引文类型是期刊、学位论文和图书等,期刊类引文占比最大;英文引... 本文选择《林业科学》为研究对象,对其2011—2015年刊载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我国林业优秀期刊,《林业科学》引文率100%,篇均引文量远高于国内期刊篇均引文量;引文类型是期刊、学位论文和图书等,期刊类引文占比最大;英文引文在逐年增加;引文中期刊类的来源前8位均为国内优秀期刊。分析表明,优秀学术期刊引文量大、质量高,重视引文,刊发文章信息量大,信息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 参考文献 统计 分析
下载PDF
预测运材汽车最佳更新周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美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公式计算年当量费用,并以此作为研究运材汽车最佳更新周期的理论基础,研究其最佳数学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这种方法有效可行。从效益分析可知,运材汽车若能做到适时更新,不仅可以解决设备老化问题,而且还能取得... 采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公式计算年当量费用,并以此作为研究运材汽车最佳更新周期的理论基础,研究其最佳数学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这种方法有效可行。从效益分析可知,运材汽车若能做到适时更新,不仅可以解决设备老化问题,而且还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运材汽车 最佳更新周期
下载PDF
高校期刊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美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121-122,共2页
针对高校期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期刊应该保留事业体制;不应该归口管理,同时也希望高校期刊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建议学校在经济上、政策上给与扶持。国家在高校期刊改革与发展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关键词 高校期刊 评价体制 评价标准 扶持
下载PDF
运材车辆驾驶室内噪声的测试与分析
10
作者 刘美爽 董希斌 胡济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9-103,共5页
汽车驾驶室因噪声直接危害驾驶人员的身体健康 ,引起生理和心理上多种疾病 ,还会诱发交通事故 ,影响工作效率。我国运材汽车均为载重汽车 ,由于车辆本身和使用条件等方面的原因 ,驾驶室内噪声较大。本文针对我国运材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两... 汽车驾驶室因噪声直接危害驾驶人员的身体健康 ,引起生理和心理上多种疾病 ,还会诱发交通事故 ,影响工作效率。我国运材汽车均为载重汽车 ,由于车辆本身和使用条件等方面的原因 ,驾驶室内噪声较大。本文针对我国运材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车型驾驶室内噪声的调查为基础 ,进行有关的试验测试 ,并利用频谱和相干函数理论 ,建立了在多输入单输出情况下驾驶室内主要噪声源及试验系统模型。经过试验 ,对运材汽车驾驶室内噪声进行了评价 ,验证了所建立的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确定了驾驶室内噪声及其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噪声源 运材车辆 驾驶室 测试
下载PDF
人造板加工制造在线测控技术中复合多功能传感器的设计
11
作者 刘美爽 徐凯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1,79,共3页
系统地介绍了应用压阻效应和热敏效应原理设计一套精度高、体积小、功能强的复合多功能传感器,它能集温度和压力与一体,使一个传感器能同时测量几个参数的智能型传感器。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封装等技术,制作了满足人造板热压机... 系统地介绍了应用压阻效应和热敏效应原理设计一套精度高、体积小、功能强的复合多功能传感器,它能集温度和压力与一体,使一个传感器能同时测量几个参数的智能型传感器。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封装等技术,制作了满足人造板热压机生产过程中在线实时测控系统的复合多功能温度/压力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 热压机 多功能传感器 压阻效应 热敏效应
下载PDF
原条运材汽车列车承载梁间距的研究
12
作者 刘美爽 洪景林 +1 位作者 林连生 汉世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2-73,共2页
通过对承载梁合理间距延用公式的分析.详细说明了承载梁间距对各车轴负荷的影响及对汽车列车附着性能的影响。承载梁间距偏大或偏小均对汽车列车行驶不利。
关键词 原条运材汽车 承载梁间距 超载
下载PDF
小三角测量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美爽 孙桂英 《森林工程》 1998年第4期57-5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小三角网布设的四种形式: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线形三角锁。并阐述了三角网布设和选点要求,小三角的角度观测及基本丈量。
关键词 小三角测量 布设形式 角度观测 桥梁
下载PDF
提高汽车原木运输效率的探讨
14
作者 刘美爽 武荣华 +1 位作者 祝士学 吴中和 《森林工程》 1996年第2期19-20,共2页
我国原木汽车运材量逐年增加,但多数采用半个汽车进行运输,其运输效率低。故应采用汽车列车运输,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汽车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关键词 汽车运输 原木 效率
下载PDF
运材汽车承载梁间距对原条捆重心及曲线加宽值的影响
15
作者 刘美爽 《森林采运科学》 1994年第4期32-38,共7页
承载梁间距对原条捆重心高度的影响是:如果承载梁间距偏小,原条捆重心升高,汽车列车稳定性降低,反之则反;承载梁间距对牵引车稳定性影响是:如果承载梁间距偏大,横向力系数只能取较小值,牵引车易发生倾覆,反之则反;承载梁间距对曲线加宽... 承载梁间距对原条捆重心高度的影响是:如果承载梁间距偏小,原条捆重心升高,汽车列车稳定性降低,反之则反;承载梁间距对牵引车稳定性影响是:如果承载梁间距偏大,横向力系数只能取较小值,牵引车易发生倾覆,反之则反;承载梁间距对曲线加宽值的影响是:当曲线半经一定时,如果承载梁间距偏小,曲线加宽值就大,反之则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材车 承载梁间距 原条捆 曲线加宽值 汽车
下载PDF
浅议运材汽车的节油
16
作者 刘美爽 《森林采运科学》 1992年第4期43-46,共4页
通过对运材汽车节油的影响因素分析,阐述了确定燃料消耗量的两种办法:①定额法,②统计法。车辆的技术状态和结构性能、车辆的合理使用和驾驶技术及油料的正确使用对节油的影响。
关键词 木材采运 汽车 耗油量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Landsat-8影像森林类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梦颖 邢艳秋 +4 位作者 刘美爽 王铮 姚松涛 曾旭婧 谢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8,共7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天然林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8 OLI_TIRS多光谱遥感影像,结合森林资源野外调查数据,提取森林类型纹理、光谱特征参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量,利用K-折交叉验证法确定最优核函数,识别森林类型,确定最优分类结果,评...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天然林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8 OLI_TIRS多光谱遥感影像,结合森林资源野外调查数据,提取森林类型纹理、光谱特征参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量,利用K-折交叉验证法确定最优核函数,识别森林类型,确定最优分类结果,评价分类精度,并与仅利用波段光谱特征的SVM分类结果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纹理和光谱特征进行分类,构造SVM进行森林识别是可行的。惩罚系数C=100.0、核函数半径σ=1.000时的径向基核函数构造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精度最好,总体分类精度可达89.58%,Kappa系数为0.87,单一分类精度中,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只利用光谱特征的分类结果精度为81.26%,结合光谱和纹理特征的规律,能够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纹理和光谱 支持向量机 森林分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以吉林省汪清县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梦颖 邢艳秋 +4 位作者 王铮 刘美爽 姚松涛 谢杰 曾旭婧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7-263,共7页
基于Landsat TM/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以汪清县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模型,以2004年为时间节点,分析1994-2014年间汪清县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该变化的驱动力进行... 基于Landsat TM/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以汪清县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模型,以2004年为时间节点,分析1994-2014年间汪清县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该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62%,空间变化差异明显,2004年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降为0.56%,但空间变化差异逐步扩大,总体变化趋势放缓。1994-2014年间,林地面积总体减少,但2004年后呈增长趋势,变化程度较高的有裸地、草地及居民用地,每种土地类型都有不同数量的相互转化。驱动力分析表明,汪清县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是人口、经济等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不同土地类型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和GIS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转移矩阵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变化及趋势分析——基于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琳 刘美爽 +1 位作者 徐永飞 刘俊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94,共7页
【目的】探寻黑龙江省森工林区1981—2010年林地面积增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有林地面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采用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疏林地面积、无林... 【目的】探寻黑龙江省森工林区1981—2010年林地面积增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有林地面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采用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疏林地面积、无林地面积、未成林地面积、非林业用地面积、天然林面积、人工林面积、林地利用率、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反映林地面积变化,选取1990—2010年每隔5年的清查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并借助MATLAB计算软件对2025年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有林地面积进行预测。【结果】1)1981—2010年30年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和林业用地面积呈现双下降的趋势,林区被非法侵占林地数量巨大;2)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有林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686.75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804.45万hm2,增加率为17.14%;3)有林地面积在第2次森林资源复查时达到最低点之后快速上升,在第4次复查之后趋于平稳,反映出国家积极林业政策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4)30年间疏林地、未成林地、无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林地利用率从第1次森林资源复查时为73%上升到第8次森林资源复查时的96%,30年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地利用率共上升23个百分点;5)林地利用率在第2次森林资源复查时最低,之后呈现快速上升、趋于平缓的趋势;林地利用率的提高比较显著,然而,衡量林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却从第1次森林资源复查时的116.52 m3·hm-2下降到第5次森林资源复查时的77.5 m3·hm-2,减少率为33%,直到在第5次森林资源复查后才开始缓慢上升;6)林地生产力与其他各项指标相比具有滞后性,在第5次森林资源复查时达到最低点;7)预测2025年单位面积蓄积量将达到106.99 m3·hm-2,有林地面积将达到831.41万hm2。【结论】违法占用林地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得尚未得到根本性杜绝,林业用地转为其他用途的压力不容小视,林权林地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即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保护森林资源的各项政策,恢复期也是漫长的过程,由此也反映出林地资源管理重在保护、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面积 发展趋势 国有重点林区
下载PDF
贮运过程中振动损伤对蓝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洋 张茜 +1 位作者 陈业莉 刘美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50,共11页
【目的】研究模拟蓝莓鲜果在物流运输车辆中的机械振动情况,分析其在不同机械振动频率及不同贮运温度条件交互作用下的品质变化规律,为蓝莓鲜果采后冷链运输流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鲜“蓝丰”蓝莓装于透明塑料小包装件中,置于4、1... 【目的】研究模拟蓝莓鲜果在物流运输车辆中的机械振动情况,分析其在不同机械振动频率及不同贮运温度条件交互作用下的品质变化规律,为蓝莓鲜果采后冷链运输流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鲜“蓝丰”蓝莓装于透明塑料小包装件中,置于4、10和25℃下分别贮存备用,选择模拟公路运输方式,将蓝莓包装件置于振动试验台上,通过扫频振动测试得其固有频率值为85 Hz,选择3个振动幅值有显著差异的频率值分别进行蓝莓包装件定频振动试验。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后,将蓝莓包装件立即分别置于4、10和25℃贮藏,将未经历振动的蓝莓鲜果分别作为3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的对照组。对蓝莓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抗坏血酸(Vc)含量和硬度等共7个指标进行评价,研究机械振动后的蓝莓在4、10和25℃下贮藏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贮藏过程中,振动因素对蓝莓MDA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相对显著(P<0.05),温度因素对蓝莓Vc、SSC含量和硬度的影响相对显著(P<0.05)。双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蓝莓SSC、Vc、可滴定酸(TA)含量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可得蓝莓MDA、SSC与Vc含量关于贮运温度(X 1)和振动频率(X 2)的回归方程,为预测蓝莓的成熟甚至衰败程度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蓝莓贮运品质受到振动频率和贮藏温度的共同影响,振动及高温加速了蓝莓腐败的速度。因此,在蓝莓贮运过程中,应减少包装件受到固有频率85 Hz的共振影响,振动后贮存于4℃条件下更利于蓝莓果实各项指标的稳定,延缓果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鲜果 机械振动 贮运温度 贮运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