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嘴环企鹅雏鸟生长发育规律的拟合分析
1
作者 刘群秀 王晶晶 +3 位作者 叶珊珊 裴恩乐 黄康宁 袁耀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4,共6页
为探讨斑嘴环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雏鸟的生长发育特征,对上海动物园0~7月龄斑嘴环企鹅雏鸟的体质量、体长、喙峰长、脚长和翅长进行测定,并利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各项体尺指标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ogis... 为探讨斑嘴环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雏鸟的生长发育特征,对上海动物园0~7月龄斑嘴环企鹅雏鸟的体质量、体长、喙峰长、脚长和翅长进行测定,并利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各项体尺指标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拟合系数(r^(2))均达0.970以上。斑嘴环企鹅的体质量、体长、喙峰长和脚长的生长过程用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r^(2)>0.980),而翅长的生长过程用Gompertz模型效果更佳。斑嘴环企鹅各项体尺指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建议将体质量和体长作为监测斑嘴环企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嘴环企鹅 生长发育 曲线拟合
下载PDF
青海省都兰县藏狐家域范围及重叠度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群秀 Richard B.Harris +1 位作者 王小明 王正寰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0-375,共6页
2006年9月21日至10月21日、2007年1月14~20日、2月6~12日和3月13日至4月8日,应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对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3只藏狐(2雄,1雌)进行追踪定位,采用Kernel方法计算了3只藏狐的家域面积,确定了该物种的核域,并探讨了不同藏狐个... 2006年9月21日至10月21日、2007年1月14~20日、2月6~12日和3月13日至4月8日,应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对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3只藏狐(2雄,1雌)进行追踪定位,采用Kernel方法计算了3只藏狐的家域面积,确定了该物种的核域,并探讨了不同藏狐个体间家域及核域的重叠状况。结果表明,沟里乡藏狐平均家域面积为6.4±0.4km^2,平均核域面积为1.6±0.2km^2,核域约占家域总面积的1/5~1/4。3只藏狐总体家域面积相差不大,藏狐家域及核域均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家域重叠程度约为50%~60%,核域重叠程度则远远减小,约为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域 家域 重叠 藏狐 青海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地区春夏季沙狐的食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群秀 张明海 +1 位作者 张佰莲 高中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4,共3页
2003年5—7月、2004年5月和2005年7—8月,在内蒙古东部草原收集沙狐(Vulpes corsac)粪便148份(N03=46、N04=61、N05=41),采用频率法、相对剩余物干质量法,并以捕食痕迹和剩余物为辅助手段,对沙狐食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 2003年5—7月、2004年5月和2005年7—8月,在内蒙古东部草原收集沙狐(Vulpes corsac)粪便148份(N03=46、N04=61、N05=41),采用频率法、相对剩余物干质量法,并以捕食痕迹和剩余物为辅助手段,对沙狐食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狐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食物,鸟类和昆虫次之。啮齿类食物组分中,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在沙狐食物组分中超过50%,其它啮齿类动物:草原旱獭(Marmota sibirica)、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跳鼠科(Dipodidae)所占比例小于25%,鸟类主要为百灵科(Alaudidae),昆虫以蝗科(Acridiidae)为主,还包括红蝽科(Pyrrhocoridae)、步甲科(Garabidae)、虎甲科(Gicindelidae)、水龟甲科(Hydrophilidae)等。沙狐食物生态位宽度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春、夏两季节间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狐(Vulpes Corsac) 食性 频率法 剩余物相对干质量法
下载PDF
两种核域估算方法在野生藏狐家域研究中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群秀 王正寰 王小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1,共6页
核域是野生动物重点利用、含有更多居所、隐蔽场所及依赖性食物资源的区域。关于核域的确定和划分一直存在争议,且很难找到客观的并能准确展示动物生物学信息的数理统计方法。2006年4月,2006年9~10月和2007年1~4月,我们共记录青海省... 核域是野生动物重点利用、含有更多居所、隐蔽场所及依赖性食物资源的区域。关于核域的确定和划分一直存在争议,且很难找到客观的并能准确展示动物生物学信息的数理统计方法。2006年4月,2006年9~10月和2007年1~4月,我们共记录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3只藏狐的199个活动位点,通过固定核空间(Fixed ker-nel)和调和平均值(Harmonic mean)模型,结合独立区域法的计算原理,估算藏狐的核域,并对两种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更理想的核域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估算方法中核域面积均受到家域总面积的影响,固定核空间法的核域面积受家域总面积影响较大,而且变量系数不稳定;(2)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固定核空间法估算的核域面积逐渐减小,而调和平均值法则增大,前者从数理统计上更好地描述了藏狐对家域资源的利用分布,后者更符合客观实际;(3)调和平均值法在划定家域边界时容易包括不属于家域范围的区域,而在估算核域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该缺陷;(4)调和平均值法能够真实地反应动物的活动中心,估算的核域中包含有更多的活动位点。因此,尽管在估算藏狐核域时固定核空间法有稳定的计算结果等优点,调和平均值法为更理想的核域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域 家域 固定核空间 调和平均值
下载PDF
环境丰容对上海动物园圈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行为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群秀 张姝 +1 位作者 何维光 夏菊兴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对上海动物园7只小熊猫进行丰容,并应用丰容前后的动物行为的变化对丰容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小熊猫行为整体的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小熊猫的昼间行为通常以休息(x=34.0%,SD=10.9%)、取食(x=13.4%,SD=5.0%)和... 对上海动物园7只小熊猫进行丰容,并应用丰容前后的动物行为的变化对丰容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小熊猫行为整体的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小熊猫的昼间行为通常以休息(x=34.0%,SD=10.9%)、取食(x=13.4%,SD=5.0%)和攀爬行为(x=10.2%,SD=4.1%)为主,通过开展环境丰容,休息行为(x=21.2%,SD=12.4%)显著减少(P<0.05),取食(x=19.3%,SD=4.6%)和攀爬行为(x=16.7%,SD=5.4%)显著增加(P<0.05)。小熊猫的移动行为由5.1%显著增加至8.4%(P<0.05),刻板行为由4.8%显著减少至1.1%(P<0.05)。环境丰容对小熊猫不同个体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大体相似,但不同个体间存在异同。丰容使个体1、5、6、7的探究行为增加,但是对个体2的影响相反,个体3、4则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刻板行为,丰容对个体1、3、6无影响,使个体4、5、7减少,个体2则增加。环境丰容增加了小熊猫的积极行为,如探究行为、增加了活动量,同时还减少了消极行为,如刻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丰容 小熊猫 行为观察 行为频率 取食行为
下载PDF
基于地形因子的藏狐生境评价及其空间容纳量的估算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群秀 王小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9-686,共8页
依据藏狐的"出现点"数据,基于藏狐对家域内地形因子的利用,作者对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野生藏狐的生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并在基于个体藏狐最小空间需求的基础上,估算了研究地区的空间环境容纳量。选择海拔、坡度、坡位和地形起... 依据藏狐的"出现点"数据,基于藏狐对家域内地形因子的利用,作者对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野生藏狐的生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并在基于个体藏狐最小空间需求的基础上,估算了研究地区的空间环境容纳量。选择海拔、坡度、坡位和地形起伏度等4个主要的地形因子,应用Bonferroni置信区间比较藏狐对各因子的利用及其可获得性来建立单个因子评价准则,并依据各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生境评价。研究结果:藏狐最适宜的海拔高度为4050~4300m,坡度为5~20°,坡位为上坡位和下坡位;藏狐对地形起伏度因子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根据藏狐对不同生境因子的利用,及不同藏狐个体生境利用的一致性,建立的综合评价准则为:Xi=(X2海拔×X2坡位×X坡度×X地形起伏度)1/6。研究地区内适宜性区域面积约为17.4km2,占总研究地区面积的38.8%,其中最适宜生境仅0.4km2。藏狐家域面积从2.53~4.99km2不等,不同个体间家域重叠指数(OI)从0.16~0.66不等。藏狐的最小空间需求为2.09~3.55km2,研究地区藏狐的空间容纳量为7~12只。根据生境资源现状及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藏狐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狐 生境 评价准则 空间容纳量
下载PDF
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幼龄藏狐昼间行为节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群秀 王小明 王正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2,共5页
2007年3月6日~4月25日,采用焦点取样和瞬时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3只幼龄藏狐(Vulpesferrilata)的昼间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其节律及组成。结果表明,休息行为是幼龄藏狐日常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捕食行为和嬉戏行为。幼龄藏... 2007年3月6日~4月25日,采用焦点取样和瞬时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3只幼龄藏狐(Vulpesferrilata)的昼间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其节律及组成。结果表明,休息行为是幼龄藏狐日常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捕食行为和嬉戏行为。幼龄藏狐以晨昏活动为主,主要活动时间集中在8:00~9:00时和16:00~19:00时,其余时间以休息为主。成体藏狐出现后,幼龄藏狐嬉戏行为增加,而休息行为减少,并伴随有奔跑和亲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藏狐 行为 昼间节律
下载PDF
藏狐家域功能分区及其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群秀 王小明 王正寰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2-438,共7页
Home range stud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determining home range size and utilization distribution. However,most analysis have fail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activity and function of the animals while using their home ... Home range stud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determining home range size and utilization distribution. However,most analysis have fail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activity and function of the animals while using their home ranges. We radio tracked 3 Tibetan foxes(Vulpes ferrilata) during April 2006,September-October 2006,March-May 2007,September-October 2007 and March-April 2008 in Dulan County,Qinghai Province,China. Based on the behavio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resource use,we partitioned home ranges into 4 main functional regions:core active region,core inactive region,peripheral active region,and peripheral inactive region. We measure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region. Core active regions were smaller than core inactive regions,and the peripheral active regions were larger than peripheral inactive regions. Plateau pika(Ochotona curzoniae) densities in both the core active region and peripheral active reg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unterpart inactive regions. Compared with core inactive regions,core active region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located in areas with gentle slopes,lower elevations and lower positions on slopes. Compared with peripheral inactive regions,lower slope positions were preferred by Tibetan foxes for peripheral active areas,whereas slope and elevation did not dif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域 功能分区 藏狐
下载PDF
应用气味丰容减少圈养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的刻板行为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群秀 王爱善 +1 位作者 夏菊兴 何维光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76-380,共5页
2012年3~7月,对上海动物园2只雄性华南虎的刻板行为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开展同种其他个体的气味丰容,旨在减少圈养华南虎的刻板行为.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出现在外展区4个区域,分别位于外展区的水池边、饲料投喂口、动物串门,室内笼... 2012年3~7月,对上海动物园2只雄性华南虎的刻板行为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开展同种其他个体的气味丰容,旨在减少圈养华南虎的刻板行为.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出现在外展区4个区域,分别位于外展区的水池边、饲料投喂口、动物串门,室内笼舍.主要表现为重复性踱步,整体形状为“8”字形或者直线;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发生于早晨(7:00~8:00)、傍晚(16:00~18:00).气味丰容前后,华南虎的昼间行为的整体分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刻板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降低(P<0.05);活动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提升(P<0.05),标记行为显著增加(P<0.05);站立行为、卧息行为及睡眠行为减少,其他行为(如嗅闻和探索)增加,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丰容 华南虎 刻板行为
下载PDF
应用环境丰容消除圈养动物的刻板行为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群秀 涂荣秀 +1 位作者 马珺 王颖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2期220-223,共4页
近年来,动物福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动物园认识到了环境丰容工作的重要性,尝试应用各种方法为动物提供丰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物种特异性行为的增加和异常行为的减少被认为是其生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而丰容的理想结果即是... 近年来,动物福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动物园认识到了环境丰容工作的重要性,尝试应用各种方法为动物提供丰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物种特异性行为的增加和异常行为的减少被认为是其生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而丰容的理想结果即是使圈养动物呈现接近自然状态的行为。动物园工作者在尝试应用丰容消除动物刻板行为时,首先需要考虑刻板行为的成因,进而从根本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消除方法。模拟自然环境:在动物笼舍中添加自然材料、植被、水源、岩石及其他设施,可以使环境更适合动物,在满足物种的生物学需求的同时,刺激动物更多地表现出物种特异性行为;增加环境复杂性:提高圈养动物环境的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添加各种各样新奇的物体,并且经常更换,以保持刺激的新奇性;增加感官刺激:通过看、听、嗅、触等方式为圈养动物提供感官刺激,可以达到类似于增加环境复杂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容 刻板行为 圈养动物
下载PDF
黑龙江完达山东部林区偷猎对野生马鹿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群秀 马建章 +1 位作者 谢绪昌 张明海 《野生动物》 2007年第2期7-10,共4页
2004年和2005年冬季,在黑龙江省完达山林区,通过实地调查、发放调查表和走访当地居民等方法,初步确定了该林区偷猎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野生马鹿种群繁殖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际调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2004年和2005年冬季,在黑龙江省完达山林区,通过实地调查、发放调查表和走访当地居民等方法,初步确定了该林区偷猎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野生马鹿种群繁殖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际调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造成马鹿死亡的因素主要包括枪打、下套和下药,此外也存在狗咬、自然灾害和疫病等。在研究地区各林场的偷猎频率和强度各不尽相同,但高频率和高强度偷猎活动是引起马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种群数量 偷猎
下载PDF
鹿类动物冬季环境容纳量估算方法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群秀 张明海 《野生动物》 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
根据国内外鹿类动物环境容纳量研究现状,按确定容纳量的研究方法将其归纳为营养容纳量和空间容纳量两大类。这两类研究方法中,营养容纳量应用较早,是以目标种群生境所能提供的营养和野生动物本身的能量需求为估算基础,该方法受较多因素... 根据国内外鹿类动物环境容纳量研究现状,按确定容纳量的研究方法将其归纳为营养容纳量和空间容纳量两大类。这两类研究方法中,营养容纳量应用较早,是以目标种群生境所能提供的营养和野生动物本身的能量需求为估算基础,该方法受较多因素的影响,需进一步改进;空间容纳量是以野生动物总体生境格局和最小生存空间需求为依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及空间模型的模拟研究,可以更为客观地确定环境容纳量,将成为确定环境容纳量的主要研究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类 环境容纳量 评价
下载PDF
基于粪便激素检测的圈养赤斑羚发情周期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群秀 蒋韦斌 +1 位作者 马硕嘉 袁耀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19,共7页
采集上海动物园赤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的粪便,探讨不同粪样保存方法对生殖激素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应用粪便生殖激素水平预测赤斑羚的发情周期。结果表明:干燥和冷冻对于雌二醇的保存效果较好;乙醇浸泡和冷冻对孕酮的保存效果较好;... 采集上海动物园赤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的粪便,探讨不同粪样保存方法对生殖激素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应用粪便生殖激素水平预测赤斑羚的发情周期。结果表明:干燥和冷冻对于雌二醇的保存效果较好;乙醇浸泡和冷冻对孕酮的保存效果较好;冷冻对睾酮的保存效果较好;抗生素保存仅在15 d以内有效。综合考虑各方法,冷冻保存的效果最好,乙醇浸泡适合短期样本运输及保存,干燥法作为没有冷冻条件时的替代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粪便生殖激素测定表明,雌二醇于2018年1月上旬及12月出现波峰,2019年2—4月水平较高,10—12月出现高峰;孕酮在2018年1月、11—12月中旬出现多个峰值,2019年1月出现波峰,2月保持高水平,10—12月中旬持续波动;睾酮水平在2018年11月—2019年2月,以及10月和11月出现峰值。综合考虑所测数据,初步预测雌性赤斑羚发情期为10月—翌年3月末,其中12月—翌年1月为发情高峰期,雄性赤斑羚发情期为10月—翌年2月末。建议在饲养过程中延长雌、雄赤斑羚合笼时间(10月—翌年3月),并加强合笼期间行为的观察和记录,从而提升繁殖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斑羚 圈养 粪样 发情周期
下载PDF
ARIMA模型在大熊猫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群秀 《野生动物》 2011年第4期183-185,220,共4页
应用ARIMA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圈养亚成体大熊猫24h的取食行为节律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序列图判断时序数据的平稳性,结合自相关及偏自相关函数确定分析模型为ARIMA(p,d,q)(P,D,Q)~8模式。基于Expert Modeler... 应用ARIMA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圈养亚成体大熊猫24h的取食行为节律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序列图判断时序数据的平稳性,结合自相关及偏自相关函数确定分析模型为ARIMA(p,d,q)(P,D,Q)~8模式。基于Expert Modeler模块和AIC信息评判原则筛选ARIMA模型的最佳阶数组合为ARIMA(0,0,1)(1,1,0)~8。模型参数估计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预测值的置信区间包括所有实际观测数值。预测值残差的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函数值均在置信区间内,残差为白噪声,模型的检验结果比较理想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取食行为 ARIMA
下载PDF
环境丰容对圈养旋角羚昼间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刘群秀 张佰莲 耿广耀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4-680,共7页
2017年12月—2018年4月,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旋角羚(Addax nasomaculatus)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丰容对其行为节律、时间分配和空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圈养旋角羚行为组成以摄食和休息为主,其次为活动和警戒等。通过布设本杰士堆和益智... 2017年12月—2018年4月,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旋角羚(Addax nasomaculatus)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丰容对其行为节律、时间分配和空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圈养旋角羚行为组成以摄食和休息为主,其次为活动和警戒等。通过布设本杰士堆和益智喂食器,旋角羚摄食和活动行为的频率显著增加,休息行为显著减少(p<0.05),摄食行为主要集中于09:00和14:00左右,中午时间以休息为主。丰容后,旋角羚的休息和反刍行为显著减少(p<0.05),对展区空间的利用发生显著变化(p<0.05),这种变化通常与丰容项目实施的位置有关。相比于成年个体,亚成体旋角羚的摄食及活动行为更多,丰容对亚成体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角羚 圈养 环境丰容 行为 上海动物园
下载PDF
圈养马来熊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兰存子 刘振生 +3 位作者 王爱善 郑建清 刘群秀 夏菊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689-4698,共10页
2009年3—1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用人工观察和红外摄像记录观察2种方式,对上海动物园圈养马来熊进行行为学研究。建立的行为谱包括休息、走动、踱步、乞食、采食、爬树、探寻、擦痒、玩耍、追逐、嗅闻、示警、打斗、爬跨、舔... 2009年3—1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用人工观察和红外摄像记录观察2种方式,对上海动物园圈养马来熊进行行为学研究。建立的行为谱包括休息、走动、踱步、乞食、采食、爬树、探寻、擦痒、玩耍、追逐、嗅闻、示警、打斗、爬跨、舔阴、交配和排泄,相关行为归类,即休息、运动、乞食、刻板、社群和其他行为。马来熊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其次是运动和乞食行为。各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差异:运动行为(F=62.748,P<0.001)和社群行为(F=26.041,P<0.001)季节性差异极显著,运动行为在春夏季较低,夏季最低(13.96%),而秋冬季的运动行为较高,且秋季达到最高(43.39%),社群行为春夏季较高而秋冬季较低;刻板行为(F=4.667,P<0.05)差异显著,春季出现的频率最高(7.56%),夏季频率最低(0.69%);休息行为(F=1.857,P>0.05)和乞食行为(F=1.180,P>0.05)季节性差异不显著。春夏季的运动行为(P=0.002)和刻板行为(P=0.001)差异显著,都表现出春季高于夏季的特点;秋冬季间各行为无明显差异。圈养马来熊具有明显的日活动节律,休息的行为曲线呈"W"型,00:00—5:00和20:00—24:00是马来熊的主要休息时间,6:00开始活动量增大,8:00—8:54是马来熊的正常进食高峰,同时,运动、乞食、社群等行为逐渐增多,乞食行为集中在运动场10:00—16:00游客多的时段。19:00之后马来熊活动量逐渐减少,直至进入睡眠。对春季和夏季昼间行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年龄因素对休息、运动、社群、乞食和刻板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别因素对社群行为的影响比较明显。对秋冬季室内和运动场的行为节律进行分析:马来熊在运动场的活动比率高于室内,休息和刻板行为多发生在室内,运动行为集中在运动场,室内的休息行为曲线呈"W"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熊 圈养 行为谱 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下载PDF
笼养大鸨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 被引量:22
17
作者 田秀华 张佰莲 +1 位作者 刘群秀 何相宝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9,共6页
20 0 0~ 2 0 0 2年冬季 ,在哈尔滨动物园 ,采用瞬时扫描法对 2 2只笼养大鸨 (Otistarda)进行全日制观察 ,研究结果表明 :笼养大鸨可以在北方安全越冬。笼养大鸨越冬期行为活动日节律、行为分配 :休息行为 (趴卧、静站 )所占比例最大 ,... 20 0 0~ 2 0 0 2年冬季 ,在哈尔滨动物园 ,采用瞬时扫描法对 2 2只笼养大鸨 (Otistarda)进行全日制观察 ,研究结果表明 :笼养大鸨可以在北方安全越冬。笼养大鸨越冬期行为活动日节律、行为分配 :休息行为 (趴卧、静站 )所占比例最大 ,达到 78. 40 % ,而取食行为 (6. 1 5 % )、游走 (7. 3 5 % )、理羽 (4 . 3 5 % )、啄草雪(2 . 65 % )、打蓬 (1 .1 0 % )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且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显著 (P <0 . 0 5 )。大鸨在冬季不同时期内除取食、打蓬、啄草雪外 ,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显著 (P <0 .0 5 )。温度、天气的变化对笼养大鸨越冬行为时间分配也具有显著影响 (P <0 .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大鸨 越冬行为 时间分配
下载PDF
固定核空间法和最小凸多边形法估计藏狐家域的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晓庆 王小明 +2 位作者 王正寰 刘群秀 马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70,共8页
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固定核空间法(FKE)是目前最常用的家域计算方法,但受空间自相关性、偏远位点等问题的影响,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根据2006年和2007年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都兰县的7只藏狐352个活动位点数据,分析MCP... 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固定核空间法(FKE)是目前最常用的家域计算方法,但受空间自相关性、偏远位点等问题的影响,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根据2006年和2007年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都兰县的7只藏狐352个活动位点数据,分析MCP和FKE家域估计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1)利用概率百分比≤95%时,MCP计算结果和FKE没有显著差异;(2)极端点对高百分比(85%~100%)下MCP影响显著,而FKE对极端点影响控制较好;(3)FKE家域外形复杂,计算结果受平滑度系数设置影响显著。因此,研究领域行为时,应同时使用FKE和95%MCP两种方法。当数据分布较理想时,FKE能够给出更为准确的面积估计,而MCP则因其通用性,使得研究数据与其他研究的结果更具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狐 家域 利用概率百分比 最小凸多边形法 固定核空间法
下载PDF
人工饲养大鸨雏鸟行为变化趋势及日节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佰莲 田秀华 +2 位作者 刘群秀 何相宝 马雪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3,共7页
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目标取样法(focal sampling)相结合观察大鸨(Otis tarda)雏鸟的行为,研究了大鸨雏鸟行为日节律及其行为随日龄增长的强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鸨雏鸟在1~3日龄休息行为、站立行为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蹲... 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目标取样法(focal sampling)相结合观察大鸨(Otis tarda)雏鸟的行为,研究了大鸨雏鸟行为日节律及其行为随日龄增长的强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鸨雏鸟在1~3日龄休息行为、站立行为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蹲伏行为、鸣叫行为比例减少,随着日龄的增加,大鸨雏鸟的行为逐渐接近亚成体的行为,但整体还没有形成规律;大鸨雏鸟期行为主要由休息(51.7%)、站立(16.1%)和游走(18.8%)行为组成,其次为理羽(3.2%)和展翅(6.1%)行为。在雏鸟成长过程中,休息行为比例一直保持很高,觅食和理羽行为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鸣叫和蹲伏行为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鸨 雏鸟 行为
下载PDF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越冬白头鹤警戒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佰莲 田秀华 +1 位作者 刘群秀 宋国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95,98,共4页
2007年1月至2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越冬期白头鹤(Grus monacha)的警戒性进行了观察。通过集群大小与警戒个体比例,说明鸟类越冬集群的生物学意义,同时研究了鹤类对人类不... 2007年1月至2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越冬期白头鹤(Grus monacha)的警戒性进行了观察。通过集群大小与警戒个体比例,说明鸟类越冬集群的生物学意义,同时研究了鹤类对人类不同干扰类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白头鹤集群大小对群中个体警戒时间和警戒个体比例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集群中个体警戒时间和警戒个体比例均随集群增大而减小。当鹤群数量超过90只时,警戒个体的比例降到最低(x-=17.8%),此后保持恒定。白头鹤在农田生境中的警戒观望距离为(408.8±43.3)m,在滩涂生境中为(378.6±32.5)m。白头鹤对人类和机动车(船)的观望距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人类活动敏感,而对机动车(或船)的警惕性次之。在人类二次干扰条件下,白头鹤的观望距离(F=11.797,P=0.003)、躁动距离(F=44.058,P<0.001)和逃逸距离(F=130.035,P<0.001)均显著增加,其中逃逸距离增加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鹤 集群大小 警戒距离 东滩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