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OC系统的多维度护理模式对AECOPD患者病情控制、心理应激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1
作者 刘腮梅 戴雅婷 陈丽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97-102,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护理结局分类(NOC)系统的多维度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控制、心理应激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饶市中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护理方式... 目的:分析基于护理结局分类(NOC)系统的多维度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控制、心理应激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饶市中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纳入患者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基于NOC系统的多维度护理,共护理2周。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血气指标[动脉氢离子浓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呼吸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心理应激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运动耐量。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MMEF、MV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pH、Pa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CAT、mMRC、SGRQ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耐量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OC系统的多维度护理模式能帮助AECOPD患者增强肺通气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增强呼吸功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结局分类系统 多维度护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