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小麦籽粒DON含量检测
1
作者 刘艮森 聂晓 +7 位作者 王奥霖 贾镇宇 危学华 徐飞 范洁茹 马东方 刘伟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5,共9页
为探究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小麦籽粒中DON含量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在25℃和40℃平衡温度下对DON含量不同的80个小麦籽粒样品的顶空气体进行电子鼻检测,并结合由UPLC-MS/MS测得的各样品DON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除4号和5号传感器外... 为探究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小麦籽粒中DON含量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在25℃和40℃平衡温度下对DON含量不同的80个小麦籽粒样品的顶空气体进行电子鼻检测,并结合由UPLC-MS/MS测得的各样品DON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除4号和5号传感器外,其余8个传感器的响应值均与样品DON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1号传感器的响应值及其参数与样品DON含量的相关性最强,表明1号传感器可以作为检测小麦籽粒样品DON含量的关键气体传感器。以1号传感器的参数为主,分别建立了在两平衡温度下样品DON含量的回归模型。对各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发现,在40℃平衡温度下基于X_(17)(1号传感器21~60 s响应值的和)所建一元回归模型最好;在25℃平衡温度下,基于X_(1)(1号传感器20~40 s响应值的平均值)和X_(12)(8号传感器1~5 s响应值的和)所建二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为基于X_(1)所建的一元回归模型。该研究可为电子鼻技术在小麦籽粒中DON含量检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小麦籽粒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素检测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白及锈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明玥 江健伟 +3 位作者 刘艮森 何小行 马东方 周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275,共7页
随着对白及需求的增加,其人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病害也逐年加重。白及锈病常年在种植区发生,传播能力强,是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对采集自湖北恩施来凤县的白及锈病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发现了该病原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并进行了... 随着对白及需求的增加,其人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病害也逐年加重。白及锈病常年在种植区发生,传播能力强,是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对采集自湖北恩施来凤县的白及锈病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发现了该病原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并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同时基于夏孢子的ITS和LSU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病原为Coleosporium bletiae。此外,选择5种常见药剂对该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12%萎锈灵WP的防效最佳,第2次施药后14 d,其防效分别可达(90.01±0.64)%和(87.80±0.61)%。本研究结果为白及锈病病原学及其田间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锈病 Coleosporium bletiae 病原鉴定 药剂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