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苏碱在乙醇中的纳滤分离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存玉 李贺敏 +3 位作者 支兴蕾 刘莉成 李红阳 彭国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研究水苏碱在乙醇中的纳滤分离行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pH值、膜孔径为影响因素,水苏碱截留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截留行为的影响,膜通量衰减系数表征膜溶胀行为,综合评价水苏碱在乙醇中的分离行为。结果 pH值递增(3... 目的研究水苏碱在乙醇中的纳滤分离行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pH值、膜孔径为影响因素,水苏碱截留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截留行为的影响,膜通量衰减系数表征膜溶胀行为,综合评价水苏碱在乙醇中的分离行为。结果 pH值递增(3~7)时,水苏碱截留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并随着乙醇体积分数提高而加剧,在30%时最明显,而且衰减系数绝对值与其呈正相关。结论水苏碱作为两性化合物,其存在状态决定了在乙醇中的纳滤分离行为。等电点时该成分的电荷排斥效应弱于解离态,同时在膜分离层溶胀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多样的分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苏碱 乙醇 纳滤分离行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改善吐温80澄明度
2
作者 龚柔佳 刘奕洲 +3 位作者 刘莉成 马赟 李存玉 彭国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3-2296,共4页
目的采用膜分离技术改善吐温80澄明度,并探索影响澄明度的原因。方法选择10、50、100 k 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分离吐温80溶液,以吐温80透过率、超滤和灭菌前后粒径分布及澄明度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吐温80在10、50、100 k Da超... 目的采用膜分离技术改善吐温80澄明度,并探索影响澄明度的原因。方法选择10、50、100 k 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分离吐温80溶液,以吐温80透过率、超滤和灭菌前后粒径分布及澄明度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吐温80在10、50、100 k Da超滤膜中的透过率在24.4%~71.6%之间,与截留分子量呈正相关。10、50 k Da超滤膜处理后,澄明度均高于95%。超滤后,吐温80粒径分布范围明显减小,而且可以去除粒径大于1μm的微粒,低粒径分布的胶束在100 nm以下,高粒径分布的胶束在100~1 000 nm范围内。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0、800、1 000 Da的纳滤膜对吐温80的截留率均大于90%,但1 000 Da纳滤膜损失相对较明显。结论粒径在1μm以上的高分子胶束及不溶性微粒是影响吐温80澄明度的主要因素。50 k Da超滤膜和800 Da纳滤膜联合使用时,不仅在保障澄明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纳滤浓缩可以满足制剂生产中对吐温80的浓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80 澄明度 膜分离技术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芡实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Ⅰ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王前 邵永芳 +3 位作者 景宗慧 刘莉成 鲍锞 吴啟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93-2299,共7页
目的:克隆芡实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EfGBSSⅠ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芡的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芡实EfGBSSⅠ基因,通过在线软件及工具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EfGBSSⅠ基因全长1893 bp,编码区全长15... 目的:克隆芡实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EfGBSSⅠ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芡的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芡实EfGBSSⅠ基因,通过在线软件及工具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EfGBSSⅠ基因全长1893 bp,编码区全长1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不存在跨膜区及信号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同科植物睡莲亲缘关系较近,并预测出8类顺式作用元件和28种具偏好性的密码子。结论:克隆得到预期芡实EfGBSSⅠ基因,掌握了EfGBSSⅠ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等生物信息学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培育芡实优良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EfGBSSⅠ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芡实SBE3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王前 严洪楷 +4 位作者 邵永芳 景宗慧 刘莉成 鲍锞 吴啟南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346-6355,共10页
芡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淀粉,淀粉分支酶SBE3能够调控支链淀粉的合成,为了深入研究芡实SBE3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本研究克隆出芡实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提取芡实种子总RNA,采用RT-PCR方法克隆芡实SBE3基... 芡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淀粉,淀粉分支酶SBE3能够调控支链淀粉的合成,为了深入研究芡实SBE3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本研究克隆出芡实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提取芡实种子总RNA,采用RT-PCR方法克隆芡实SBE3基因,利用软件和在线网站对该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系统发育树和启动子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预测。获得EfSBE3基因全长2830bp,开放阅读框长2736bp,编码911个氨基酸;预测其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无信号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同科植物睡莲亲缘关系最近,启动子分析共预测出10类顺式作用元件。本研究结果可为芡实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 SBE3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紫苏叶中咖啡酸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存玉 马赟 +3 位作者 刘莉成 张子扬 李红阳 彭国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986-3991,共6页
目的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叶中咖啡酸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方法以紫苏叶中的咖啡酸为研究对象,改变溶液酸碱度调节咖啡酸游离-解离比例,收集不同存在状态下相应初始浓度和操作压力产生的截留率及其膜通量,基于纳滤... 目的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叶中咖啡酸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方法以紫苏叶中的咖啡酸为研究对象,改变溶液酸碱度调节咖啡酸游离-解离比例,收集不同存在状态下相应初始浓度和操作压力产生的截留率及其膜通量,基于纳滤分离中的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理论,构建截留率与传质系数线性方程,拟合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的相关性,并建立基于操作压力和浓度预测咖啡酸截留率的数学模型,通过紫苏叶水提液验证其适用性。结果操作压力与膜通量存在线性关系,在电荷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咖啡酸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呈正相关,解离状态下的咖啡酸传质系数小于游离态及解离-游离共存态,同时,在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呈幂函数相关的基础上,建立的纳滤传质数学模型预测的紫苏提取液中咖啡酸截留率与实验值接近。结论咖啡酸传质系数与存在状态和初始浓度相关,以咖啡酸为例建立的纳滤分离预测模型预测效果好,为热敏性中药成分的纳滤分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咖啡酸 存在状态 纳滤 传质过程 相关性 酸碱度 截留率 膜通量 溶解-扩散效应 电荷效应 HPLC 传质系数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分析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的纳滤分离规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存玉 刘莉成 +2 位作者 金立阳 李红阳 彭国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70-2675,共6页
该文采用纳滤分离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探索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对绿原酸分离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溶液pH、乙醇浓度影响绿原酸分离行为,30%乙醇中绿原酸pH 3~7,截留率相差70.27%,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 该文采用纳滤分离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探索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对绿原酸分离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溶液pH、乙醇浓度影响绿原酸分离行为,30%乙醇中绿原酸pH 3~7,截留率相差70.27%,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溶液pH、乙醇浓度存在交互作用,绿原酸存在状态决定了其分离行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游离态绿原酸因溶解-扩散效应易吸附溶解在膜表面而促进其透过,解离态绿原酸在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难以进入膜表面,而截留率显著升高。优选出的纳滤富集工艺相较于传统减压浓缩优势明显,解决了中药分离精制过程中,低浓度有机试剂环境中中药成分在溶剂回收时存在效率低下、成分损失严重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纳滤 乙醇 道南效应 溶解-扩散效应
原文传递
中药枳实中辛弗林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存玉 马赟 +2 位作者 刘莉成 陆茜 彭国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598-4603,共6页
该文基于纳滤分离中的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理论,拟合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的相关性,构建预测辛弗林传质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并验证其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与膜通量存在线性关系,随着辛弗林浓度升高膜通量出现衰减。在溶解-扩... 该文基于纳滤分离中的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理论,拟合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的相关性,构建预测辛弗林传质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并验证其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与膜通量存在线性关系,随着辛弗林浓度升高膜通量出现衰减。在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其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呈现幂函数相关,回归系数均大于0.9,发现解离状态下的辛弗林传质系数小于游离态及解离-游离共存态。建立的纳滤传质预测数学模型,通过枳实提取液验证发现辛弗林截留率与实验值接近,该模型实用可行。以辛弗林为例建立的纳滤分离预测模型,解决了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纳滤分离机制不清晰的问题,为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常温化精制富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弗林 纳滤 传质过程 电荷效应 溶解-扩散效应
原文传递
植物腺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莉成 刘潺潺 吴啟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3-893,共11页
腺毛作为植物的一种外分泌结构,因其分泌、储存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而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腺毛的研究从腺毛的表面形态到其微观结构,从腺毛产生的化学物质到其构成的复杂代谢网络,从调控腺毛生长的内在分子机制... 腺毛作为植物的一种外分泌结构,因其分泌、储存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而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腺毛的研究从腺毛的表面形态到其微观结构,从腺毛产生的化学物质到其构成的复杂代谢网络,从调控腺毛生长的内在分子机制到外源环境对腺毛发育的影响;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整理和论述了腺毛在形态、生物学功能、生长发育、代谢产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毛 形态 生物学功能 次生代谢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荆芥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林谷音 周佩娜 +4 位作者 尹梦娇 刘莉成 戴仕林 刘潺潺 吴啟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7-537,共11页
目的克隆荆芥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 5-phosphate synthase,StDX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荆芥转录组数据获得的StDX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获得StDXS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并进... 目的克隆荆芥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 5-phosphate synthase,StDX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荆芥转录组数据获得的StDX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获得StDXS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荆芥StDXS基因全长2177 bp,包含一个长度为215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18个氨基酸,其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77240,等电点为6.32,定位于叶绿体,不存在跨膜区及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同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同科植物鼠尾草的DXS基因进化关系较近,均属于DXS1亚家族。密码子偏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具有28个偏性密码子,烟草为该基因最适合的外源表达宿主。结论成功克隆荆芥StDX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从分子水平调控荆芥的生长发育和改善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RT-PCR
原文传递
荆芥柠檬烯-3-羟化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梦娇 戴仕林 +4 位作者 周佩娜 林谷音 刘莉成 刘潺潺 吴啟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的:克隆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中的柠檬烯-3-羟化酶基因(limonene-3-hydroxylase,StL3OH),并对该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荆芥转录组数据库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StL... 目的:克隆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中的柠檬烯-3-羟化酶基因(limonene-3-hydroxylase,StL3OH),并对该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荆芥转录组数据库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StL3OH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荆芥StL3OH基因的cDNA序列长为1 598 bp,包含1个长度为1 4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98个的氨基酸,其StL3OH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6.40 kDa,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tL3OH蛋白无信号肽,具有1个跨膜区,可能定位于内质网膜上。多重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表明,荆芥StL3OH蛋白与植物留兰香柠檬烯-3-羟化酶蛋白(MsL3OH)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均含有细胞色素P450血红素结合区,属于细胞色素CYP71家族中的D亚家族。密码子偏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偏好使用以鸟嘌呤/胞嘧啶(G/C)结尾的密码子,具有27个偏性密码子,烟草为该基因最适合的外源表达宿主。结论:首次从荆芥中克隆得到StL3OH基因的cDNA序列,为下一步研究StL3OH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和该基因在荆芥单萜类成分的累积与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柠檬烯-3-羟化酶 单萜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