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丸山真男与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
1
作者 泽井启一(著) 刘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9-104,共16页
丸山真男把思想史定位在了"赋予意义的层次",在与西欧社会推进近代化的参照中导入了从社会自身变化的相关关系中来把握思想的成立和展开这一明确的思想史方法论。然而在"近代化论"中,丸山并没有解决在儒教广泛影响... 丸山真男把思想史定位在了"赋予意义的层次",在与西欧社会推进近代化的参照中导入了从社会自身变化的相关关系中来把握思想的成立和展开这一明确的思想史方法论。然而在"近代化论"中,丸山并没有解决在儒教广泛影响的东亚社会中,何以只在德川徂徕学中产生了近代化的契机这一根本的问题;而在"古层论"中,丸山也无法说明何以被传到日本的儒教,既产生了带来近代化契机的徂徕学,又带来了致使"古层"隆起的暗斋学派及仁斋学。因此虽然通过"古层论"的提出,丸山真男成为了继津田左右吉和村冈典嗣之后日本思想史研究的正统后继者,然而"近世日本思想史"这一构想本身对于丸山是"不在"的,这是因为丸山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了日本这一"闭止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丸山真男 近世 思想史 近代化论 古层论
下载PDF
词祭
2
作者 艾米莉·狄金森 刘莹() 《初中生》 2023年第36期20-21,共2页
赏析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女诗人,与同时代的惠特曼一起被奉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词祭》一诗短小,用词简单。在有些人看来,原本鲜活的一个词被说出口之后,它的使命就结束了;但艾米莉认为,一个词一旦被... 赏析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女诗人,与同时代的惠特曼一起被奉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词祭》一诗短小,用词简单。在有些人看来,原本鲜活的一个词被说出口之后,它的使命就结束了;但艾米莉认为,一个词一旦被使用,它所蕴含的情感会留存下来,它传达给听者的意义永远不会消失。比如,身边的亲友、老师给我们的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会一直激励我们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女诗人 鼓励的话语 惠特曼
原文传递
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让我们更密切关注(英格兰大学)海外合作项目
3
作者 刘莹() 李卓丹(校)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48-48,共1页
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建议,在新的基于风险的质量保障体系中,大学的海外合作办学活动应受到更加慎重的审查。
关键词 合作项目 教育基金 英格兰 委员会 海外 大学 质量保障体系 办学活动
原文传递
法国新上台的社会党总统承诺帮助贫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
4
作者 Jane Marshall 刘莹() 李卓丹(校)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46-47,共2页
随着总统选举中社会党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击败右翼党人现任总统尼古拉斯·萨科奇,法国高等教育正酝酿着从“竞争”到“合作”的发展策略的变革。
关键词 总统选举 社会党 外国留学生 贫困学生 法国 承诺 高等教育 萨科奇
原文传递
知行并进论的系谱——对日本儒学的影响
5
作者 刘莹() 《朱子学刊》 2019年第2期150-166,共17页
知行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先知后行""知行并进"以及"知行合一"。前两者是朱子学产生之初已经有的理念,而另一个则由王守仁(阳明,1472—1528)提倡。秋月胤继在介绍了三者之后,关于"知行并进"... 知行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先知后行""知行并进"以及"知行合一"。前两者是朱子学产生之初已经有的理念,而另一个则由王守仁(阳明,1472—1528)提倡。秋月胤继在介绍了三者之后,关于"知行并进",他只是说了"虽由陈北溪首唱,其影响并不大"(1),并未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并进 朱子学 罗钦顺 日本儒学
原文传递
荻生徂徕之“学”--以身体的了解、模仿、习熟、思虑问题为中心
6
作者 刘莹() 《国际儒学论丛》 2022年第1期198-215,共18页
本文以荻生徂徕的言说为依据从哲学的维度对其学习论进行考察。徂徕要求学习者学习以诗书礼乐为内容的“圣人(先王)之道”,以求“德”的完成。徂徕反对朱子将“德”解释为得之于“心”,主张“德”为“体”得。于徂徕而言,所谓“德”绝... 本文以荻生徂徕的言说为依据从哲学的维度对其学习论进行考察。徂徕要求学习者学习以诗书礼乐为内容的“圣人(先王)之道”,以求“德”的完成。徂徕反对朱子将“德”解释为得之于“心”,主张“德”为“体”得。于徂徕而言,所谓“德”绝非宋学所说的积累心之修养的结果这种人格性的概念,而是通过学习外在客观存在的文化规范(“礼乐”),并将其身体化、内在化。在此维度所论之“德”,可与习得模型与技艺之际相类比,可以说是刻入身体的身体知、黯默知。从此观点来看,徂徕对“格物”的解释提示出了与之前朱子、阳明所不同的全新的解释,对《论语·子罕》“绝四”的注释也确实有独特的见解。更进一步,作为使“德”得之于“身”的方法,徂徕着眼于“仿效”“习熟”“思虑”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之间的思想关联进行了深入研究。徂徕的学习论所呈现出的睿智也迫使我们反思今日学问和教育中的问题,即从个体意识出发形成的批判主体的自我,忽视了通过古典文化将各种文化规范加之于身而形成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仿效 习熟 思虑
下载PDF
水足博泉的統治構想——徂徠以後的“禮樂”論
7
作者 劉瑩()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9年第1期264-282,共19页
水足博泉雖非荻生徂徠入室弟子,卻被徂徠稱爲'水神童',且一直保持着書信往來。徂徠門下人才(5出,但無論是以太宰春臺爲首的經義派還是以服部南郭爲首的詩文派,都對徂徠的'禮樂'論抱有懷疑,唯博泉與徂徠'肖之'... 水足博泉雖非荻生徂徠入室弟子,卻被徂徠稱爲'水神童',且一直保持着書信往來。徂徠門下人才(5出,但無論是以太宰春臺爲首的經義派還是以服部南郭爲首的詩文派,都對徂徠的'禮樂'論抱有懷疑,唯博泉與徂徠'肖之'而加以發展。徂徠認爲道是聖人之'制作',而博泉將其進一步解釋爲道具的制作。用禮樂之'器'來對不可見的'人情'加以可視化,就可以實現通過觀察人心來達到秩序化的目的。博泉認爲這種以禮樂爲器的教化方式就存在於古代的學制中。以此反觀當時世人所沾沾自喜的没有動亂,實際上並非'太平',只有以學校爲中樞而使禮樂之教化深入骨髓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太平。如此,徂徠對'禮樂'的重視,在博泉這裏發展成爲了一套系統而特異的統治構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博泉 禮樂 古學校
原文传递
《白虎通》之“或曰”與“一説”
8
作者 〔日〕田中麻紗巳 劉瑩() 石碱(校)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121-134,共14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白虎通》中四十余處引用'或曰''一説'的記述。後漢章帝時期,在白虎觀討論當時經學説的異同,對於多數争論裁定出的正確而妥當的解釋,都記録在了《白虎通》之中。其書的大部分只記載了定下來的解釋,只有... 本文主要分析了《白虎通》中四十余處引用'或曰''一説'的記述。後漢章帝時期,在白虎觀討論當時經學説的異同,對於多數争論裁定出的正確而妥當的解釋,都記録在了《白虎通》之中。其書的大部分只記載了定下來的解釋,只有約四十處的末尾以'或曰'還有'一説'爲始附上了别的解釋。其中正確而妥當的解釋稱之爲主説,'或曰''一説'以下稱爲别説。通過分析,可以把别説分爲補充主説,提示異説,還有反對主説三類。參照諸例,提示異説的情況最多,反對主説的用例最少。在與經學説的關係中,補充主説的别説,即便有不同于《春秋》説和《禮》説等之處,主説與别説也都屬於今文學派之説。提示異説的用例雖然也幾乎同樣如此,但有少數的别説是與古文説同説的今文説。在反對主説的用例中,果然有主説和别説都是今文説之例,别的情況有主説是與古文説相似的今文説,而别説是今文學派的他説之例,還有主説是今文説而别説是古文説之例。雖然是極少數,但是確有認可古文説的情況。當時的朝廷被今文學派的博士官獨佔,參加白虎觀論議的也都是今文經學的習得者。只是,參加的賈逵是兼修今文學的古文學派,而丁鴻是兼修古文學的今文學派。也許正因爲他們的支持,少量的古文學説才得以存在。稍後賈逵的弟子許慎著《五經異議》,就是從古文學派的立場討論經學説。重視今古文學的框架的大勢已然存續,只是不拘泥于這種傾向的萌芽在白虎觀論議中應該也是可以見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補充·異說·反对 多數說與少數說 今古文的兼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