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典型内涝点内涝成因及风险分析
1
作者 刘训平 郑敬伟 +2 位作者 刘川 王梦婕 王峥 《人民珠江》 2024年第S01期51-56,共6页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极端强降雨事件频发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通过开展城市内涝风险研究、分析成因及风险分布,对城市内涝灾害防御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了深圳市罗湖区2019—2022年汛期历年均出现内涝积水的爱国路与太宁路交叉口作...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极端强降雨事件频发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通过开展城市内涝风险研究、分析成因及风险分布,对城市内涝灾害防御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了深圳市罗湖区2019—2022年汛期历年均出现内涝积水的爱国路与太宁路交叉口作为典型风险点,基于自主研发DHM Urban,构建片区城市内涝模型,模拟分析了2019年“4·20”、2020年“5·31”、2021年“8·4”、2022年“5·12”典型场次暴雨;模拟结果与实际积水相对误差为-12.5%~5.0%,满足精度要求。经初步分析,该片区内涝受排水系统、地形、下垫面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利用模型进行10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的评估分析,该片区将出现严重内涝风险,片区总积水面积达30.1 hm^(2),占比7.3%,其中爱国路与太宁路交叉口最大积水深度达1.2 m。通过城市内涝模型评估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内涝风险可为内涝防御及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内涝点 城市内涝模型 内涝成因 内涝风险
下载PDF
深圳河湾流域城市洪涝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冷玉波 刘舒 +3 位作者 郑敬伟 张扬 刘训平 王峥 《人民珠江》 2024年第5期75-87,共13页
受强降雨频发和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双重影响,深圳市为提高遭遇强降雨时的预警预报和防汛应急决策能力,提升强降雨下的防汛处置前瞻性和准确性,以深圳河湾流域为试点片区,开展深圳河湾流域城市洪涝模型研究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收集深圳河... 受强降雨频发和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双重影响,深圳市为提高遭遇强降雨时的预警预报和防汛应急决策能力,提升强降雨下的防汛处置前瞻性和准确性,以深圳河湾流域为试点片区,开展深圳河湾流域城市洪涝模型研究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收集深圳河湾流域地形、管网、下垫面、河网、暴雨洪涝过程等资料,结合应用场景,构建了水文+河道的流域快速洪水预警调度模型及水文+河道+管网+地表的精细化城市洪涝模型。目前,深圳河湾流域洪涝模型基于流域不同时空尺度雨情、水(潮)情、工情等边界条件,已在“四预”、洪涝风险分析、应急事件分析、极端暴雨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高度城市化的洪涝风险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模型 洪水预警调度 “四预” 应急事件分析 深圳河湾流域
下载PDF
基于AHP的泥石流区域预报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大鸣 刘训平 +2 位作者 段丽瑶 李培彦 熊明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0-906,共7页
以天津蓟县山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泥石流形成的水动力模式,综合考虑将发生频率、24,h最大降雨量、水流流速、地形坡度、岩性、植被覆盖类型和人口密度等作为泥石流危险因子.采用地表水模型系统进行研究区域网格的划分,生成步长均值为50... 以天津蓟县山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泥石流形成的水动力模式,综合考虑将发生频率、24,h最大降雨量、水流流速、地形坡度、岩性、植被覆盖类型和人口密度等作为泥石流危险因子.采用地表水模型系统进行研究区域网格的划分,生成步长均值为500,m的无结构不规则三角形和四边形网格,再用Fortran程序读取生成的网格信息,得到网格中单元-通道-结点三者的关系,最后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降雨量的水动力计算,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预报模型.最后,根据计算出的网格危险等级对蓟县2012年发生的双安泥石流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实际吻合,说明泥石流区域预报模型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水动力模式 危险因子 有限体积法 层次分析法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校内药用植物基地建设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余国奠 秦民坚 +2 位作者 龚祝南 刘训平 胡军 《药学教育》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药学类、中药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影响到后继课程学习,而且影响到毕业后从事研究祖国医药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药学类、中药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影响到后继课程学习,而且影响到毕业后从事研究祖国医药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消化、吸收知识,提高学生鉴别药用植物的能力,掌握药用植物鉴定方法,这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长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教学实践 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基地 野外教学 药用植物园 野外实习 理论联系实际
下载PDF
基于AHP的天津泥石流灾害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段丽瑶 熊明明 +3 位作者 李大鸣 刘训平 汪靖 李培彦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6期109-116,共8页
利用天津市蓟州区降水、地形地貌、人口、地质灾害、DEM数字高程数据等资料,以天津北部蓟州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设计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直接雨量和间接雨量、水流流速、地形地貌、人口... 利用天津市蓟州区降水、地形地貌、人口、地质灾害、DEM数字高程数据等资料,以天津北部蓟州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设计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直接雨量和间接雨量、水流流速、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发生频率等泥石流危险因子权重,建立天津泥石流危险度评估模型。利用模型对蓟州区2011-2018年11次强降雨过程进行泥石流危险度评估。结果表明:过程降雨量最大、降雨最为集中的2016年7月20日泥石流危险度最高,雨势平稳的2018年8月12-14日危险度最低;蓟州区2012年7月22日出现的双安泥石流以及2018年7月24日出现的小型山体崩塌,在模型对应的区域内均显示有泥石流风险存在,表明模型对泥石流具有较好的评估能力,可应用于业务和服务中。采用广义极值分布函数计算了蓟州区不同重现期1 h和12 h雨量,利用泥石流危险度评估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雨量的泥石流风险,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层次分析法 危险度 重现期 灾害评估
下载PDF
天津蓟县泥石流区域预报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鸣 姚志帆 +4 位作者 刘训平 陈硕 张弘强 卜世龙 熊明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了对天津蓟县泥石流区域进行预报,以天津蓟县部分乡镇作为研究区域,并进行网格自动划分,得到了网格的节点-单元-通道信息。通过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选取了泥石流发生频率、24 h雨量、1 h雨量、地质岩性、平均坡度、植被覆盖类型、人口... 为了对天津蓟县泥石流区域进行预报,以天津蓟县部分乡镇作为研究区域,并进行网格自动划分,得到了网格的节点-单元-通道信息。通过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选取了泥石流发生频率、24 h雨量、1 h雨量、地质岩性、平均坡度、植被覆盖类型、人口密度7个危险因子,并应用模糊赋权法计算各个危险因子权重,从而建立了泥石流区域预报模型,最后根据计算出的各个网格危险等级对2012年在蓟县双安地区发生的泥石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北部山区泥石流危险度R_d在0.4~0.8之间,属于中度、高度危度险区,双安泥石流灾害点处于高度危险区内,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由此可见该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可以用于天津蓟县北部山区泥石流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因子 权重 模糊赋权法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极端大暴雨对城市防洪的警示和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媛媛 郑敬伟 +5 位作者 刘洪伟 刘云华 刘业森 刘训平 冯蒙蒙 刘舒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9期21-24,共4页
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的极端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灾害原因,将郑州暴雨过程分别移植到深圳市、北京市,利用城市洪涝仿真模型进行模拟推演。模拟分析结果认为,此次极端暴雨无论发生在深圳还是北京,都会产... 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的极端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灾害原因,将郑州暴雨过程分别移植到深圳市、北京市,利用城市洪涝仿真模型进行模拟推演。模拟分析结果认为,此次极端暴雨无论发生在深圳还是北京,都会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都有河道漫溢、严重积水的情况发生。单一地通过工程措施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的做法,可以应对标准内的降雨,但无法应对超标准的极端暴雨事件。因此,建议从流域、区域、城市层面进行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的联排联调,统筹管理;提前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尤其是超标准大暴雨的城市内涝风险,预测、评估城市承灾能力;制定、完善预警指标和防汛管理应急响应预案,提高政府综合协调能力。在暴雨到来之前,及时发布预警和提示信息,快速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市民做出必要的防范措施,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7.20”郑州特大暴雨 202106号台风“烟花” 超标准暴雨 城市内涝 洪涝灾害
下载PDF
后退式胀管器胀杆胀珠试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训平 《石油化工设备》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1-53,共3页
200t/h超高压蒸汽锅炉国产化过程中使用进口胀管器胀接。在缺少胀珠、胀杆和生产工期紧迫的情况下,自行测绘并试制成功了为进口胀管器配套的胀杆和胀珠。
关键词 胀管 胀接 胀杆 胀珠
下载PDF
一种城市洪涝快速分析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雒翠 刘业森 +3 位作者 刘媛媛 穆杰 刘训平 冯蒙蒙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7期17-22,共6页
设计了一种综合运用城市洪涝模型、机器学习算法、案例式决策等技术的城市洪涝快速分析方法,以满足洪涝应急决策需求。首先,利用城市洪涝模型,建立以排水分区为单元的内涝方案库,其次,基于长序列历史降雨数据提取城市典型降雨时空模式... 设计了一种综合运用城市洪涝模型、机器学习算法、案例式决策等技术的城市洪涝快速分析方法,以满足洪涝应急决策需求。首先,利用城市洪涝模型,建立以排水分区为单元的内涝方案库,其次,基于长序列历史降雨数据提取城市典型降雨时空模式。当发生强降雨事件时,第一步,对多源降雨数据进行格式同化和时空模式判别;第二步,将降雨和水情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调用水文、河道模型对水库、河道洪水过程进行计算,同时,基于排水分区尺度的降雨匹配从内涝方案库中提取各排水分区内涝结果;第三步,将水库、河道洪水实时计算结果和内涝匹配结果进行汇总,按结构化模板生成分析报告;最后,由专家确认并完善分析报告,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撑。该方法在深圳市河湾片区进行实际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模型 洪涝快速分析 内涝方案库 降雨相似性
下载PDF
深圳市石岩街道洪涝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秋琴 刘训平 +2 位作者 肖志明 黄志文 王志超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2期46-52,共7页
基于MIKE flood平台,进行MIKE 11、MIKE URBAN和MIKE 21三模型耦合,构建城市洪涝模型,对深圳市石岩街道洪涝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河道防洪能力评估、管道排水能力评估、内涝风险分析及内涝发生的降雨量阈值确定。模拟结果表明:水田支流防... 基于MIKE flood平台,进行MIKE 11、MIKE URBAN和MIKE 21三模型耦合,构建城市洪涝模型,对深圳市石岩街道洪涝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河道防洪能力评估、管道排水能力评估、内涝风险分析及内涝发生的降雨量阈值确定。模拟结果表明:水田支流防洪能力不足2年一遇,上排河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石岩街道管道排水能力不到1年一遇的占比34.24%,满足1年一遇至5年一遇的管道占比17.59%,超5年一遇的占比48.17%,当管网标准提升至3年一遇以上就可大大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历史上报易涝点内涝形成原因主要有:局部为低洼区,汇流面积大;管道自身排水能力不足,主要有大管接小管问题、倒坡问题、管径太小等问题;受下游河水水位顶托。分析石岩街道已上报易涝点内涝风险降雨量阈值,当3 h降雨量达20 mm时,石龙大道龙大高速出口为低风险点,降雨量达40 mm时,则变为高风险点;降雨量达60 mm时,祝龙田路龙大高速桥涵为高风险点;降雨量达70 mm时,青年路为高风险点;降雨量达80 mm时,光明路与爱群路交会口为高风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MIKE模型 河道防洪能力评估 管道排水能力评估 内涝风险 降雨量阈值 深圳市
下载PDF
深圳河流域防洪调度预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冷玉波 刘训平 刘川 《人民珠江》 2022年第12期73-81,134,共10页
当前开展深圳河流域大型防洪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为确保深圳水库和下游深圳河的防洪安全,基于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四预”要求,分析了构建演练场时景需考虑的约束条件,并针对深圳水库和深圳河进行防洪联合调度预演,通过模拟典型工况下水... 当前开展深圳河流域大型防洪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为确保深圳水库和下游深圳河的防洪安全,基于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四预”要求,分析了构建演练场时景需考虑的约束条件,并针对深圳水库和深圳河进行防洪联合调度预演,通过模拟典型工况下水库泄洪对河道水位的影响,挖掘了水库调蓄滞洪潜力,探讨了错潮泄洪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深圳河流域普降10年一遇降雨,深圳水库局部降雨不超过100年一遇,同时遭遇天文大潮的不利情形下,深圳水库能够有效实现有效调蓄洪峰,保证防洪安全。结果揭示了水库调度对深圳水库及深圳河防洪安全的优化作用;利用洪涝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实现深圳河和深圳水库的联合调度演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演 防洪调度 深圳水库 深圳河
下载PDF
完善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
12
作者 顾正俊 陈陨 +1 位作者 刘训平 吕义祥 《高校后勤研究》 2006年第6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技能培训 培训机制 管理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者 培训模式 培训工作 培训需求 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