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卤美他松霜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15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训荃 靳培英 +3 位作者 马圣清 许爱娥 丁宜 杨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湿疹 药物疗法 卤美他松霜
下载PDF
雷公藤与强的松联合治疗自家敏感性皮炎及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训荃 靳培英 +5 位作者 贾虹 曾慧明 崔盘根 杨雪源 陈昆 林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7-179,共3页
采用小剂量雷公藤和强的松联合治疗54例自家敏感性皮炎和16例过敏性紫癜,与36例单用常规量雷公藤及11例单用中等剂量的强的松作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8.1%,而雷公藤组及强的松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和8... 采用小剂量雷公藤和强的松联合治疗54例自家敏感性皮炎和16例过敏性紫癜,与36例单用常规量雷公藤及11例单用中等剂量的强的松作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8.1%,而雷公藤组及强的松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和81.6%,表明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其它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强的松 皮炎 紫癜 过敏性紫癜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联合疗法治疗4种难治性炎症性皮肤病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训荃 崔盘根 +4 位作者 贾虹 韩培英 弓娟芹 胡兹嘉 陈志强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9年第1期39-40,27,共3页
在皮肤科临床上有一些皮肤病,常治疗顽固,单用一种药物很难奏效,需多种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治疗方能生效,我所从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采用多联(包括三联及四联)疗法治疗一些顽固性皮肤病,疗效满意,现将部分资料完整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如下。
关键词 联合疗法治疗 难治性炎症性皮肤病 强的松 四环素 雷公藤 氨苯砜 治疗
下载PDF
氧氟沙星软膏外用治疗化脓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4
作者 刘训荃 常宝珠 +2 位作者 靳培英 孙国均 许爱娥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6年第4期18-19,共2页
氧氟沙星为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有着较强的抗菌作用,我们于1993年8月~9月用浙江新昌制药厂提供的氧氟沙星软膏(商品名新喹霜)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167例,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关键词 氧氟沙星软膏 化脓性皮肤病 疗效研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及红皮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贾虹 陈敏 +2 位作者 盛楠 曹元华 刘训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阿维A酸
下载PDF
阿维A酯治疗银屑病和角化性皮肤病91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贾虹 陈敏 +1 位作者 盛楠 刘训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97,共2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阿维A酯治疗91例角化性皮肤病(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掌跖角化病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痊愈49.4%,显效38.5%,好转8.8%,无效3.3%。有51.6%的患者出现轻微可逆性不良反应,以口干和皮肤干燥为主。阿维A酯对银屑病等角...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阿维A酯治疗91例角化性皮肤病(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掌跖角化病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痊愈49.4%,显效38.5%,好转8.8%,无效3.3%。有51.6%的患者出现轻微可逆性不良反应,以口干和皮肤干燥为主。阿维A酯对银屑病等角化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角化性皮肤病 阿维A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伊曲康唑治疗74例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孙建方 林麟 +13 位作者 刘维达 张国毅 胡兹嘉 岳晓玉 李慧珠 刘训荃 曹元华 李和莲 周展超 曾学思 膝传远 贾虹 弓娟琴 姜祎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 药物疗法 伊曲康唑
下载PDF
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及两种氯雷他定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雪源 李安生 +6 位作者 高建明 弓娟琴 贾虹 陈敏 宗文凯 盛楠 刘训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322例荨麻疹患者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2种氯雷他定治疗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322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特异性IgE及过敏原的检测和分析,应用2种氯雷他... 目的:了解322例荨麻疹患者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2种氯雷他定治疗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322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特异性IgE及过敏原的检测和分析,应用2种氯雷他定片治疗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并进行疗效对比和随访观察。结果:322例患者中有159例至少对1项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49.4%。平均阳性过敏原为(1.36±1.70)项;78例患者血清特异性总IgE阳性,阳性率为24.2%。2种氯雷他定片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指数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基愈率为37.2%,有效率为72.2%;对照组基愈率为39.0%,有效率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能较简便地检测特异性IgE和过敏原;国产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特发性 慢性 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氯雷他定
下载PDF
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口腔粘膜损害 被引量:6
9
作者 林麟 刘训荃 +6 位作者 胡兹嘉 李慧珠 曹元华 崔盘根 杨雪源 贾虹 靳培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4-295,共2页
使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 (复方倍他米松 )治疗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并与未使用此疗法治疗的患者作一比较。口腔粘膜损害使用局部注射得宝松治疗组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29例,口腔粘膜损害平均愈合时间为 0.8± 0.8月;口腔... 使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 (复方倍他米松 )治疗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并与未使用此疗法治疗的患者作一比较。口腔粘膜损害使用局部注射得宝松治疗组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29例,口腔粘膜损害平均愈合时间为 0.8± 0.8月;口腔粘膜损害未用局部注射得宝松治疗组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31例,口腔粘膜损害平均愈合时间为 1.5± 1.3月。经统计学比较分析 t=2.49, P< 0.01,两组口腔粘膜损害平均愈合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前组明显短于后组。采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治疗口腔粘膜的顽固损害,药物直达病灶,疗效快,并可减少系统用药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宝松 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口腔粘膜损害
下载PDF
得宝松肌注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麟 靳培英 +1 位作者 刘训荃 崔盘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得宝松肌注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观察林麟,靳培英,刘训荃,崔盘根皮质类固醇制剂在皮肤科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最近,我们使用美国先灵-葆雅药厂提供的倍他米松注射剂-得宝松(diprospan),治疗了30例泛发性湿疹的... 得宝松肌注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观察林麟,靳培英,刘训荃,崔盘根皮质类固醇制剂在皮肤科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最近,我们使用美国先灵-葆雅药厂提供的倍他米松注射剂-得宝松(diprospan),治疗了30例泛发性湿疹的患者。经临床随访观察,总结其疗效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泛发性 得宝松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0.1%糠酸莫米松外用治疗颜面部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雪源 弓娟琴 +2 位作者 贾虹 刘训荃 宗文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0-331,共2页
笔者于2002年2月-2006年2月对我所门诊就诊的112例儿童、青少年颜面部白癜风患者给予他卡西醇软膏(商品名:萌尔夫)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白癜风 他卡西醇 糠酸莫米松
下载PDF
派瑞松霜与艾洛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比较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麟 崔盘根 +8 位作者 胡兹嘉 李慧珠 刘训荃 岳晓玉 弓娟琴 贾虹 杨雪源 盛楠 冯素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湿疹 药物疗法 派瑞松 艾洛松霜
下载PDF
就医方式与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病情影响的调查分析(附3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雪源 刘训荃 +2 位作者 林麟 崔盘根 贾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就医方式 健康教育 银屑病患者 病情影响 调查分析
下载PDF
雷公藤红霉素和甘草甜素联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152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雪源 刘训荃 +2 位作者 李慧珠 林麟 陈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雷公藤 红霉素 治疗 甘草甜素
下载PDF
褐藻胶浆在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Ⅰ.涂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申国庆 刘训荃 +2 位作者 鲁格 陈志强 陈镭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以自行研制的褐藻胶浆作成膜材料,制备了药物涂膜剂,并以褐藻酸钠,聚乙烯醇的相同药物制剂作对照,进行了抑菌,稳定性,药物释放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褐藻胶浆是一较理想的皮肤外用制剂新辅料。以该原料制备的制剂治疗渗出性皮肤病,... 本文以自行研制的褐藻胶浆作成膜材料,制备了药物涂膜剂,并以褐藻酸钠,聚乙烯醇的相同药物制剂作对照,进行了抑菌,稳定性,药物释放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褐藻胶浆是一较理想的皮肤外用制剂新辅料。以该原料制备的制剂治疗渗出性皮肤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聚乙烯醇 涂膜剂
下载PDF
关节病性银屑病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尔恂 崔盘根 +6 位作者 曹元华 刘训荃 林麟 杨雪源 常宝珠 张荣林 郑家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1岁,男:女为3.7:1。以皮损为首发者45例,占87%;皮损和关节症状同时出现者2例,占4%:以关节炎为首发者5例,占1... 目的:探讨关节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1岁,男:女为3.7:1。以皮损为首发者45例,占87%;皮损和关节症状同时出现者2例,占4%:以关节炎为首发者5例,占10%。皮损类型为寻常性32例,占62%;红皮病性9例,占17%;急性泛发性脓疱性11例,占21%。关节炎分类为远端指(趾)关节炎23例,占44%;类风湿性关节炎样型11例,占21%;非对称性少数大关节炎10例,占19%,主要为强直性脊柱炎8例,占15%。接受X线检查的39例中,30例阳性,占77%。结论:本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各型银屑病皮损都可伴发关节炎病变。非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和远端指(趾)关节易受累是本病的特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苷、甲氨蝶呤、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柳氮磺胺吡啶、阿维A等合理联合应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关节病性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冻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贾虹 曹元华 +9 位作者 林麟 杨雪源 弓娟琴 刘训荃 李慧珠 岳晓玉 曾学思 宗文凯 许昌春 陈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57-659,共3页
110例冻疮患者分2组分别口服咪唑斯汀和赛庚啶,每2周观察1次,共4周。用各项观察指标总积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第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8%和43.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时,基本治愈率分别为... 110例冻疮患者分2组分别口服咪唑斯汀和赛庚啶,每2周观察1次,共4周。用各项观察指标总积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第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8%和43.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时,基本治愈率分别为57.6%和27.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咪唑斯汀治疗冻疮起效快,治愈率高于赛庚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疮 咪唑斯汀 赛庚啶 治疗
下载PDF
急性湿疹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合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国泉 陈志强 刘训荃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湿疹 一氧化氮合酶同工酶 一氧化氮合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敏 陈晓艺 +4 位作者 宋舟 王洪生 刘训荃 林麟 曹元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9-750,共2页
患者女,33岁。面部出现肿胀性红斑3个月,发病前有牙龈肿痛。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网状层胶原束间有大量黏蛋白沉积。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Sm、抗Ro/SSA、抗La/SSB抗体均为阴性。光敏试验显示皮肤对UVA和UV... 患者女,33岁。面部出现肿胀性红斑3个月,发病前有牙龈肿痛。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网状层胶原束间有大量黏蛋白沉积。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Sm、抗Ro/SSA、抗La/SSB抗体均为阴性。光敏试验显示皮肤对UVA和UVB有异常反应。诊断为肿胀性红斑狼疮。经外用17-α丁酸氢化可的松、硅油炉甘石霜(硅炉霜),口服泼尼松1mg/(kg·d)和羟氯喹8mg/(kg·d)治疗,皮损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肿胀性
下载PDF
异维A酸联合放疗治疗9例蕈样肉芽肿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敏 刘训荃 曾学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应用异维A酸 0 75mg/(kg·d) ,结合浅层放射治疗 9例蕈样肉芽肿患者 ,其中 6例为斑块期 ,3例为肿瘤期。每例患者照射总剂量为 16GY。治疗 2个月后 8例患者 90 %的皮损痊愈 ,结节损害由平均 11个减为 1个。此联合疗法与单独口服异维... 应用异维A酸 0 75mg/(kg·d) ,结合浅层放射治疗 9例蕈样肉芽肿患者 ,其中 6例为斑块期 ,3例为肿瘤期。每例患者照射总剂量为 16GY。治疗 2个月后 8例患者 90 %的皮损痊愈 ,结节损害由平均 11个减为 1个。此联合疗法与单独口服异维A酸或放射治疗相比 ,可缩短疗程、减少剂量 ,且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维A酸 放射疗法 蕈样肉芽肿 联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