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建筑风格相似原因探析
1
作者 刘记茹 陈翀 《艺术科技》 2013年第9期242-242,共1页
在对日本平城京古都的遗迹考察中,研究者们发现日本平城京的建筑风格与唐朝长安城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分析,两处建筑风格相似的原因主要有:中日之间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唐朝时期频繁的科技文化交流;受中国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受... 在对日本平城京古都的遗迹考察中,研究者们发现日本平城京的建筑风格与唐朝长安城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分析,两处建筑风格相似的原因主要有:中日之间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唐朝时期频繁的科技文化交流;受中国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受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等,并从中得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平城京 建筑风格
下载PDF
近代中国第一位经济昆虫学家张巨伯
2
作者 刘记茹 丁亮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7期82-83,共2页
张巨伯(1892-1951)是我国著名的农业昆虫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最早的农业昆虫学教授之一,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现代农业昆虫专业人才,为发展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昆虫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用实验的方法在田间研究农业害虫问题,为我国应用昆... 张巨伯(1892-1951)是我国著名的农业昆虫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最早的农业昆虫学教授之一,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现代农业昆虫专业人才,为发展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昆虫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用实验的方法在田间研究农业害虫问题,为我国应用昆虫学奠定了基础。参与组织我国早期害虫防治专业行政机构,对推动害虫防治技术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我国昆虫学术团体的创始人,近代中国第一位经济昆虫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巨伯 昆虫学家 先驱
下载PDF
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主流科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丽萍 刘记茹 《科技传播》 2015年第8期117-119 111,111,共4页
在中国近代主流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留日学生成绩斐然。他们回国后运用新的思想理念推进传统学科的近代化。在各个学科领域,留日学生都以最大的热情奉献自己的才华,对中国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我国近代学科的开拓者... 在中国近代主流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留日学生成绩斐然。他们回国后运用新的思想理念推进传统学科的近代化。在各个学科领域,留日学生都以最大的热情奉献自己的才华,对中国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我国近代学科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所学专业学科分布广泛,成为新学科的创始者与建设者,如著名的留日数学家有冯祖荀、陈建功、苏步青等,其他学科领域亦有许多成绩突出的留日学者。在实业部门,留日学生也取得诸多成就,如化工、纺织等领域,推动了民族企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学生 近代 主流科学学科
下载PDF
电影“大片”的艺术表现与道德意识
4
作者 姜丽萍 刘记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共3页
电影发展经历了繁盛、衰落再到中兴的过程,并呈现了繁荣景象。但是,繁荣背后许多现象值得深思,为什么投巨资的电影没有收获好的票房,没有获得好的评价?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意识的异化在当今社会占有很大市场,用法律法规、道德伦理规范... 电影发展经历了繁盛、衰落再到中兴的过程,并呈现了繁荣景象。但是,繁荣背后许多现象值得深思,为什么投巨资的电影没有收获好的票房,没有获得好的评价?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意识的异化在当今社会占有很大市场,用法律法规、道德伦理规范维系着的社会秩序不能因人而异,必须坚守公平、公正的底线,否则就会导致秩序的混乱。艺术家创作这种直面观众、影响面很广的电影应成为遵守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模范,没有超越人类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大片 艺术表现 道德意识
下载PDF
留日学生与中国军事近代化发展探究
5
作者 姜丽萍 刘记茹 《学习月刊》 2015年第12期22-23,共2页
清政府为了实现军事近代化,决定编练新军,但缺乏合格的现代军官,培养新式军事人才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鼓励各省督抚派遣陆军留学生。清末的陆军留学生除少数赴欧洲外,绝大多数选送日本。陆军留日学生在日本所受教育,大致可分为... 清政府为了实现军事近代化,决定编练新军,但缺乏合格的现代军官,培养新式军事人才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鼓励各省督抚派遣陆军留学生。清末的陆军留学生除少数赴欧洲外,绝大多数选送日本。陆军留日学生在日本所受教育,大致可分为三级:陆军预备学校、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民国成立后,政府向日本大量派遣陆军留学生。据统计,"从1911年至193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学生 陆军大学 代化 陆军士官学校 编练新军 士官生 航空事业 国防理论 海军杂志 阎锡山
下载PDF
论孙中山译著《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的意义——以对中国近代红十字会事业的影响为例
6
作者 丁亮 刘记茹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6期144-146,共3页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是英国红十字会总医员柯士宾医生编写的一本关于现场救护方法介绍的书籍,也是孙中山先生翻译的唯一的一本书籍。这本译作的出版,对红十字会在中国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书中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红十...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是英国红十字会总医员柯士宾医生编写的一本关于现场救护方法介绍的书籍,也是孙中山先生翻译的唯一的一本书籍。这本译作的出版,对红十字会在中国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书中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红十字会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熟知。《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的译介,对近代中国红十字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译著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