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谦性 贺地震 刘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363-1365,140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分析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286例老年FNF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前、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分析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BMI)、Garde...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分析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286例老年FNF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前、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分析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BMI)、Garden分型、术前抗凝、骨折后24h时血清D-二聚体浓度与术前下肢DVT发生的关系,术前下肢DVT发生、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术后隐性失血量与术后下肢DVT发生的关系。结果:286例老年FNF患者术前下肢DVT发生率为7.34%,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12.24%。共发现下肢DVT88处,其中81.82%位于患肢,18.18%位于健肢;40.91%位于股骨近端,59.09%位于股骨远端。术前和术后下肢DVT发生部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FNF患者中,吸烟者、BMI≥25kg/m2者、骨折后24hD-二聚体水平>300ng/ml者和术前未接受抗凝处理者术前DVT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BMI<25kg/m2者、D-二聚体水平≤300ng/ml者和术前抗凝处理者(P<0.05),不同Garden分型和骨折后时间患者术前DVT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下肢DVT发生者术后DVT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VT发生者(P<0.05),术前下肢DVT发生与术后下肢DVT发生间具有强关联性(相对危险度为5.784,95%CI3.309~10.110),同时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术后隐性失血量均会影响术后下肢DVT发生(P<0.05)。结论:本院老年FNF患者围术期具有较高DVT发病率,其中吸烟、BMI、24h内D-二聚体水平、抗凝处理、Garden分型和骨折后时间均会影响术前DVT发生,而术前DVT发生、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和术后隐性失血量均会影响术后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外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术前 术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谦性 贺地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经皮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试验组46例患者采用经皮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指标。随访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5.65%)高于对照组(69.57%),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经皮PFNA内固定术治疗,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术后可尽早下床活动,生活质量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经皮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6水平影响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贺地震 刘谦性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选取120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选取120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均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以及类风湿因子阳性情况、实验室C反应蛋白质、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表达,统计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IL-6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与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75%,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或下降,且研究组患者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用甲氨蝶呤抗风湿方案比较,联合沙利度胺治疗RA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方面效果更佳,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IL-6表达调控免疫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沙利度胺 甲氨蝶呤 临床疗效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带线锚钉弹性内固定技术对比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技术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贺地震 刘谦性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20-1423,共4页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肩部损伤之一,约占肩部损伤的12%[1]。根据Tossy分类,可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其中,TossyⅢ型病情最为严重。对于该类患者,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需行手术治疗。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 hook plate,CHP)内固...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肩部损伤之一,约占肩部损伤的12%[1]。根据Tossy分类,可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其中,TossyⅢ型病情最为严重。对于该类患者,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需行手术治疗。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 hook plate,CHP)内固定技术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常用术式,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佳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但大量的研究证实,患者接受CHP手术后,会出现肩部酸痛不适、患肩外展、上举活动受限,甚至应力骨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肩部损伤 肩部酸痛 应力骨折 带线锚钉 内固定技术 活动受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