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述郑和墓维修及其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谨胜 《云南学术探索》 1993年第1期50-51,共2页
(一)1.查阅方志,寻找郑和墓地的依据郑和六次下西洋回国后,做了南京守备.宣德五年(1430年)奉命第七次下西洋,死于古里国(今印度南部).这样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死后葬于何处呢?人们十分关心此事.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牛首山“有太... (一)1.查阅方志,寻找郑和墓地的依据郑和六次下西洋回国后,做了南京守备.宣德五年(1430年)奉命第七次下西洋,死于古里国(今印度南部).这样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死后葬于何处呢?人们十分关心此事.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覆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又据《金陵物产风土志》记载:“牛首山郑太监坟,即郑和埋骨处也.植红豆树一株,干叶作碧绿色,结果如红豆,予幼时犹及见之,今俱濯濯然矣”.地方志的记录,说明了其历史的可靠性,为我们查找墓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由于没有指出其具体的地点,对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2.调查考证,初步确定郑和基址在牛首山.一九八一年,笔者随有关人员前往牛首山对郑和墓址进行实地勘查.在山脚下的江宁县谷里乡周村,老百姓反映有座“回回山”,山上有座“马回回墓”.调查人员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循着“线索”,披荆斩棘,在杂草丛生的牛首山脚下查找到了郑和墓地.只见:墓园宏伟,坟扩明显、扩呈马蹄形,由人工用土垒成,周长约200余米,墓色土质,隆起高约5米.据说,这里原有郑和墓碑,还有石刻等建筑.一九八四年,笔者主持郑和墓的维修工程,在墓前发现碎砖残瓦,还有一块完整的明砖.距墓不远处有一个小村庄曰“郑家村”,村民自称其是“郑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 牛首山 维修 浅述 下西洋 文物景点 南京市 墓址 宣德 江宁县
下载PDF
先“圈”起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谨胜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1,共3页
由文物保护单位的个体保护,扩大到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历史街区、古镇古村的保护,对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体现传统风貌的古镇古村,在未入选公布名镇(村)之前,主张“先圈起来”列入保护规划,防止被拆毁。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名镇名村 保护理念
下载PDF
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谨胜 《唯实》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活 欠发达地区 传统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 产品质量 服务设施 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遗址 遗址公园 当代中国文化
下载PDF
秦桧墓初考
4
作者 刘谨胜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南宋绍兴时,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他执政期间、积极迎合和竭力推行宋高宗赵构偏安求和的投降路线,深得高宗宠信.为排除与金人媾和的严重障碍,以“莫...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南宋绍兴时,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他执政期间、积极迎合和竭力推行宋高宗赵构偏安求和的投降路线,深得高宗宠信.为排除与金人媾和的严重障碍,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抗金英雄岳飞,世人目之其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大奸臣.(《宋史·奸臣传》)历代人民对他无不恨之入骨.后人在杭州西湖修建岳坟时并铸其相跪于坟前,任人唾骂,遗臭万年.还辅之对联一副,即:“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以表达人们对抗金英雄岳飞的无限怀念,对投降卖国、杀害忠良的千古罪人秦桧的无比痛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桧 初考 牧牛 江宁县 秦氏 牛首山 遗迹 岳飞 家族 景定建康志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刘谨胜 《长江文化论丛》 2006年第1期216-219,共4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保存着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现有2890处各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保存着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现有2890处各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近万处文物点中,50%以上分布在农村。农村还有十分丰富的以活态形式保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 文化 中国 根脉 活态 文化遗产 农村
原文传递
江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刍议
6
作者 刘谨胜 《长江文化论丛》 2001年第1期261-266,共6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 发展 战略思想 刍议 文化遗产 全面 江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