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探讨 被引量:76
1
作者 刘贻军 娄建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中国煤层气储层具有独特性 ,由于成煤期后构造破坏强烈 ,构造煤发育 ,所以具有煤层气储层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透率以及低压力的“三低”特性 ;煤层气储层的原地应力比较大 ;目前的煤层气开发以中、高阶煤为主 ;中、高阶煤具有非常强烈的... 中国煤层气储层具有独特性 ,由于成煤期后构造破坏强烈 ,构造煤发育 ,所以具有煤层气储层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透率以及低压力的“三低”特性 ;煤层气储层的原地应力比较大 ;目前的煤层气开发以中、高阶煤为主 ;中、高阶煤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针对中国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性 ,文章提出了煤层气的开发技术 ,主要包括“动中之静”概念在煤层气选区评价中的应用 ;研究了煤层气储层封盖条件 ,主要包括煤层气储层的区域盖层研究和地下水动力学研究 ;煤层气储层保护研究 ,主要是指在煤层气钻井和完井工程作业过程中对煤层气储层所造成的伤害进行预防并使伤害程度最小化 ;煤层气储层增产措施研究 ,指建立有效的原地应力释放区、井间干扰效果明显、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以及有效压差 ;加快煤层气解吸速率和提高解吸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储集层特征 开发技术 封盖条件 增产措施
下载PDF
中国中阶煤和高阶煤的储层特性及提高单井产量主要对策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贻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4,共3页
中国山西河东地区中阶煤储层的含气量比较低、含气饱和度低,而储层渗透性好,储层能量比较大;山西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比较低,渗透率小,储层能量低。文章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对比研究,提出了提高气产量的对策... 中国山西河东地区中阶煤储层的含气量比较低、含气饱和度低,而储层渗透性好,储层能量比较大;山西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比较低,渗透率小,储层能量低。文章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对比研究,提出了提高气产量的对策。认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层的废弃压力可提高采收率;应通过改善钻井液、采用欠平衡钻井和羽状水平井钻井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钻井工程对煤层气储层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要利用合理的固井程序和水泥浆、套管射孔完井技术和压裂技术;通过排水降压提高有效压差及注入CO2来达到加快煤层气解吸和提高解吸量的目的。实践表明,该技术对提高单井气产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阶煤 高阶煤 储层特性 单井产量 采收率 钻井技术
下载PDF
煤层气开发关键地质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贻军 辛文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14,共2页
通过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和先导性开发试验成果的总结和研究 ,提出控制我国煤层气产能的两大类地质因素以及所包含的子因素和基本参数的标准 ,并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 ,同时根据这些参数标准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靶区... 通过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和先导性开发试验成果的总结和研究 ,提出控制我国煤层气产能的两大类地质因素以及所包含的子因素和基本参数的标准 ,并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 ,同时根据这些参数标准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靶区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 地质因素 控制
下载PDF
应用新技术促进煤层气的开发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贻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5-629,共5页
中国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创新,从最早尝试垂直井套管射孔完井、清水加砂压裂、活性水加砂压裂、洞穴完井等煤层气开发技术,到目前应用空气钻井,N2泡沫压裂,清洁压裂液、胶(线性胶、交联胶等)加砂压裂,注入CO2提高... 中国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创新,从最早尝试垂直井套管射孔完井、清水加砂压裂、活性水加砂压裂、洞穴完井等煤层气开发技术,到目前应用空气钻井,N2泡沫压裂,清洁压裂液、胶(线性胶、交联胶等)加砂压裂,注入CO2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提高煤层气井产量和采收率。实践证明,煤层气开发技术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用适当的煤层气开发技术,对于提高煤层气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开发 煤层气
下载PDF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贻军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0-96,共7页
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来研究聚敛型活动大陆边缘的前陆盆地沉积地层时应力求使用术语上的统一,使用一级(旋回)层序、二级(旋回)层序、三级(旋回)层序等,每一级别的(旋回)层序可以划分低水位体系域、海(水)进体系域及... 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来研究聚敛型活动大陆边缘的前陆盆地沉积地层时应力求使用术语上的统一,使用一级(旋回)层序、二级(旋回)层序、三级(旋回)层序等,每一级别的(旋回)层序可以划分低水位体系域、海(水)进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海(洪)泛面等。层序级别的划分以持续的时限为标准。各级别的层序界面以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或与之相应的整合面为标志。前陆盆地可容空间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假定物源供给稳定)。在造山构造活跃期,前陆挠曲作用占主导地位;在构造期后(构造宁静期),全球海平面变化主要控制可容空间。这两种因素都以不同内容和形式在沉积层序中得到响应。通过详细的岩石学、沉积学、地层学以及各沉积区(前陆盆地即前渊、前隆和隆后盆地)剖面的区域对比研究,并与“标准”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图进行对比,可以区分出二者对前陆盆地形成、发育、演化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层序地层学 可容空间 海平面变化 沉积地层
下载PDF
陕西商南县汪家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生物灰岩沉积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贻军 叶俭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7年第2期42-46,共5页
汪家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D3w)发育了两种生物灰岩类型:生物障积灰岩和生物粘结灰岩.根据生物生态特征、造礁方式和岩石产出形态,可以划分为层状礁和生物丘,它们形成在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沉积环境.总体上都形成... 汪家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D3w)发育了两种生物灰岩类型:生物障积灰岩和生物粘结灰岩.根据生物生态特征、造礁方式和岩石产出形态,可以划分为层状礁和生物丘,它们形成在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沉积环境.总体上都形成于水体较浑浊、较深的潮下低能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灰岩 层状礁 沉积特征 王冠沟组 上泥盆统
下载PDF
中国与美国煤层气开发潜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贻军 《中国煤层气》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通过对美国主要煤层气开发盆地的地质特性与中国主要煤层气勘探开发地区(盆地)的地质 条件进行对比研究,中国煤层受成煤期沉积环境和成煤期后构造活动的影响很大,煤层的非均质性表 现非常明显。今后主要侧重于主生气期与主构造活动期的... 通过对美国主要煤层气开发盆地的地质特性与中国主要煤层气勘探开发地区(盆地)的地质 条件进行对比研究,中国煤层受成煤期沉积环境和成煤期后构造活动的影响很大,煤层的非均质性表 现非常明显。今后主要侧重于主生气期与主构造活动期的匹配关系研究,以及加大煤层气开发工程技 术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质勘探 地质规划 战略思路
下载PDF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的沉积特点及研究意义
8
作者 刘贻军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7年第6期62-68,共7页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是指在海平面高水位期,台地沉积物被搬运到斜坡及较深水盆地中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它的形成受台地类型、海平面变化幅度(即台地水体深度)、台地斜坡坡度等要素的制约。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一般发育在镶边陆架...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是指在海平面高水位期,台地沉积物被搬运到斜坡及较深水盆地中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它的形成受台地类型、海平面变化幅度(即台地水体深度)、台地斜坡坡度等要素的制约。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一般发育在镶边陆架型台地或平顶台地低纬度暖水区。高水位楔和低水位楔的识别、区分是比较困难的,可以从沉积体几何形态、沉积物成份、沉积的形成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研究判断。研究高水位楔可以预测油气生储盖组合关系,特别是能够预测储集层段的空间展布样式,对油气勘探十分有利,也可以进行区域等时性地层格架对比,为精细划分地层助一臂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 高水位楔 沉积 沉积特点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陕西商南地区上泥盆统旋回层序研究
9
作者 刘贻军 樊双虎 叶俭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9-23,共5页
将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和层序地层学(sequencestratigraphy)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沉积学和地层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陕西省商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旋回层序级别的划分、层序边界特... 将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和层序地层学(sequencestratigraphy)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沉积学和地层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陕西省商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旋回层序级别的划分、层序边界特征、三级旋回层序内部组成特征以及米级旋回的沉积特点。王冠沟组可以识别出1.5个三级旋回层序,4个四级旋回层序,共发育86个米级旋回,归属8大类。三级旋回层序发育低水位体系域(LST)、海进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和陆架边缘体系域(SMST)。第一个三级旋回层序的底界面为Ⅰ型层序界面(SB1),顶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SB2),明显地具间断-加积旋回(PAC)沉积特征。通过详细的旋回层序研究以及与中国黔南和世界晚泥盆世弗拉斯阶海进-海退旋回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区域地层对比研究,商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旋回发育不完整,推测可能地层发育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旋回层序 上泥盆统 陕西 商南地区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产业新进展 被引量:37
10
作者 孙茂远 刘贻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据最近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6.81×1012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位列世界前三甲。中国地面开发煤层气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煤层气勘... 据最近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6.81×1012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位列世界前三甲。中国地面开发煤层气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煤层气商业化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煤层气产业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施工地面煤层气井1573口。我国煤层气井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地区,其钻井数量占全国钻井总数的80%以上。我国已探明煤层气储量1130.29×108m3,约占煤层气资源总量的0.3%,其中地面开采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861.65×108m3,矿井抽放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268.64×108m3。中国煤层气产业不仅煤层气自营勘探开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对外合作开发煤层气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煤层气地质特点的煤层气地质评价和常规勘探开发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资源量 储量 勘探开发 现状 展望 配套技术
下载PDF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溢流沉积研究
11
作者 刘贻军 邹艳荣 《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3-17,共5页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溢流是指在海平面高水位期,台地沉积物被搬运到斜坡及较深水盆地中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一般发育在镶边陆架型台地或平顶台地低纬度暖水区,它的形成受台地类型、台地斜坡坡度、海平面变化幅度等要素的制约。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 高水位溢流 沉积特征 制约要素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产业崛起的新阶段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茂远 刘贻军 《中外能源》 CAS 2008年第3期20-24,共5页
介绍了中联煤层气公司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在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技术、煤层气商业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煤层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181.06×108m3,累计探明可采储量46... 介绍了中联煤层气公司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在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技术、煤层气商业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煤层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181.06×108m3,累计探明可采储量469.57×108m3。全国已累计实现煤层气钻井超过2000口,全国地面煤层气开发已初步建成约11×108m3的年产能,已形成每年约4×108m3的产量规模,初步实现煤层气短距离集输、压缩供气。阐述了中国煤层气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指出了中国煤层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勘探开发 政策激励 商业化生产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资源对外合作的管理与立项程序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茂远 刘贻军 《中国煤炭》 1999年第11期13-16,60,共5页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 ,应当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快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中联公司是唯一负责煤层资源对外合作的国家公司。对外合作项目通过相关的立项程序由中联公司负责申报 ,由政府各有关部门审批 ,获得批准后...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 ,应当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快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中联公司是唯一负责煤层资源对外合作的国家公司。对外合作项目通过相关的立项程序由中联公司负责申报 ,由政府各有关部门审批 ,获得批准后由中联公司负责执行。煤层气资源对外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 ,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对外合作 政府管理 立项程序 天然气
下载PDF
道路照明逐点计算的软件实现
14
作者 刘贻军 段晓宏 刘广军 《光源与照明》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该文阐述了道路照明逐点计算的软件开发中关键部分的实现过程,并对灯具光强值的测量方法以及光线角度、光度面的角度的计算作了重点论述。通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因此道路照明软件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光强 照度 光度线角度 光度面角度 逐点计算
下载PDF
建筑配线经济截面的选择方法探讨
15
作者 刘贻军 段东涛 《建筑电气》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低压配电系统的线损在节能方面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现行电流密度系数在应用到低压配电系统尤其是建筑配线截面的校验中存在不足,寻求解决室内配线经济截面的方法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对确定经济电流密度原理的分析,提出利用最短投资回... 低压配电系统的线损在节能方面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现行电流密度系数在应用到低压配电系统尤其是建筑配线截面的校验中存在不足,寻求解决室内配线经济截面的方法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对确定经济电流密度原理的分析,提出利用最短投资回收期作为确定经济截面的选择方法,并指出利用该方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经济截面 选择方法
下载PDF
谈体育教学中的创新人才培养
16
作者 刘贻军 陈文卿 《娄底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体育教学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创新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人格,提高审美能力,把"要我学"的被动选择变成"我要学"的主体行为。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人才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20 kV电力电缆电磁干扰特性研究
17
作者 刘贻军 《电工技术》 2022年第17期91-93,97,共4页
随着国内铁路沿线负荷密度增加和20 kV配电电压等级的推进,铁路电力系统采用20 kV电压等级的电缆贯通线呈现出很高的性价比。通过对20 kV电缆贯通线金属护层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CDEGS软件建立了牵引供电系统与20 kV电... 随着国内铁路沿线负荷密度增加和20 kV配电电压等级的推进,铁路电力系统采用20 kV电压等级的电缆贯通线呈现出很高的性价比。通过对20 kV电缆贯通线金属护层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CDEGS软件建立了牵引供电系统与20 kV电缆贯通线的电磁耦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电缆贯通线感应电压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最后依据标准限值给出不同长度电力电缆应选用的接地方式,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力电缆 电磁干扰 接地方式
下载PDF
用电压偏差选择低压架空线截面应注意的问题
18
作者 刘贻军 《建筑电气》 2007年第7期34-36,共3页
电力线路末端电压偏差一般按系统标称电压进行计算,正常情况下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但是该方法计算的结果随着末端电压偏差的增大,计算结果与实际之间的误差也在迅速增大,因此对末端电压偏差要求可以在-10%以内的场所供电的... 电力线路末端电压偏差一般按系统标称电压进行计算,正常情况下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但是该方法计算的结果随着末端电压偏差的增大,计算结果与实际之间的误差也在迅速增大,因此对末端电压偏差要求可以在-10%以内的场所供电的线路进行计算时,其计算误差可能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笔者根据一例工程实例分析了误差增大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偏差 选择导线 误差
下载PDF
贵州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开发技术对策——以比德—三塘盆地为例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贻军 曾祥洲 +4 位作者 胡刚 杨晓盈 徐韵 孙昌花 王少雷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4,共4页
合理的储层改造和排采工艺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在剖析比德—三塘地区煤层气地质与储层特征基础上,总结贵州省煤层气地质特征为:煤层多、累计厚度大(20 m以上)、含气量高(一般大于15 m^3/t)、资源丰度高(一般大于2亿m^3/km... 合理的储层改造和排采工艺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在剖析比德—三塘地区煤层气地质与储层特征基础上,总结贵州省煤层气地质特征为:煤层多、累计厚度大(20 m以上)、含气量高(一般大于15 m^3/t)、资源丰度高(一般大于2亿m^3/km^2)、临储比高(一般0.8以上);但断层多、煤层跨度大(300 m左右)、地应力高、渗透性低、含水性差。提出可捞式桥塞分段压裂、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射孔分段压裂、电缆射孔桥塞联作分段压裂、复配低伤害压裂液等工艺技术。采用递进排采技术,优化管柱结构,实施动态分析的精细化排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比德-三塘地区 煤层气 储层特性 储层改造 排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煤层气开发“甜点”地区基本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贻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9-22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田勘探程度较高,煤层气地面钻井勘探历史比较长,勘探程度较高,煤层气开发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果。美国圣胡安盆地FAIRWAY地区是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区域,称之为"甜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不同区域二叠系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田勘探程度较高,煤层气地面钻井勘探历史比较长,勘探程度较高,煤层气开发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果。美国圣胡安盆地FAIRWAY地区是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区域,称之为"甜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不同区域二叠系煤层气产能不同,与多种因素有关,对该地区的"甜点"区的煤层特征、储层特征、圈闭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有利于指导该地区其他区域煤层气开发并指导同类地质条件地区的高产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质特征 “甜点”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