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例破产案的启示
- 1
-
-
作者
刘赐生
谭先锦
-
机构
武汉市江汉区财政局
-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3年第6期50-50,共1页
-
文摘
武汉市首家破产企业系区属集体企业,生产经营羽绒制品,有职工130人,退休职工119人。1987年以来,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以致花费巨资引进的德国设备未能发挥效益,长期负债经营,截至破产前已负债1075万元,而企业资产总额仅640万元,严重资不抵债,被迫申请破产。此案由江汉区人民法院审理完毕并宣告破产。在此,笔者且就本案在审理过程中遇到的财经法制建设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非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的立法问题。在审理本例破产案时,首先遇到的是适用的法律依据问题。
-
关键词
破产案
企业破产
全民所有制企业
破产企业
立法问题
法律法规
法制建设
法律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宣告破产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利用财政信息服务财政工作
- 2
-
-
作者
刘赐生
谭先锦
-
机构
武汉市江汉区财政局
-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2年第6期21-21,共1页
-
文摘
几年来,我局将开发和利用财政信息纳入财政工作目标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1.利用财政信息及时反映问题,是缓解财政资金供求矛盾的需要。自中小学由市下放到区管后,教育经费成为区财政支出的大头。虽然教育经费的增长每年都大大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教育部门仍感经费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我局于1990年提出了建立勤工俭学发展基金的设想,并具体设计了基金来源,即每年由区财政从预算内安排一点,区教委以预算外补充一点,从基金利息中扩充一点,扶持校办企业发展,以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
-
关键词
基金来源
医疗费用
教育经费
利息
公费医疗
信息服务
财政工作
财政资金
财政支出
工作目标管理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推行部门预算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易敬惠
刘赐生
刘继兰
陆英
刘正刚
-
机构
武汉市江汉区财政局
-
出处
《财政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42-43,共2页
-
文摘
一、难点分析 推行部门预算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001年武汉市江汉区选择了区教委、卫生局、行管局试编了部门预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区级可用财力、传统管理方式、基础工作等因素的制约,在部门预算试点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改革,下面仅就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作一些分析:
-
关键词
预算
定额标准
财政管理
部门预算编制
江汉区
-
分类号
F812.3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 4
-
-
作者
杨新
刘赐生
刘正刚
肖刚
-
机构
武汉市江汉区财政局
-
出处
《财政与发展》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
文摘
促进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几年来,武汉市江汉区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条主线,抓住现代都市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工业两个重点,大力开展财源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特色经济,实现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一、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增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实现江汉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克服等待观望、满足现状、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几年来,江汉区委、区政府根据'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理论,邀请著名经济学者和专家,举办江汉经济论坛,
-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武汉
现代都市
湖北
都市工业园
江汉区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服务业
经济建设
财政建设
财源建设
楼宇经济
商贸
区情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江汉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思考
- 5
-
-
作者
杨新
刘赐生
-
机构
武汉市江汉区财政局
-
出处
《财政与发展》
2006年第8期16-20,3,共6页
-
文摘
江汉区"十一五"规划描述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蓝图,未来五年要基本形成以建设大道,新华路一带的金融总部经济圈,王家墩中央商务区一带的商务总部经济圈,解放大道武汉商场、中山大道万达商业广场一带商贸总部经济圈,以及常青路,江北路民营科技园一带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总部经济圈。
-
关键词
江汉区
武汉市
十一五
总部经济
经济圈
几点思考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谈中小学替代财源建设
- 6
-
-
作者
易敬惠
李和书
刘赐生
-
机构
武汉市江汉区财政局
-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3年第10期16-16,共1页
-
文摘
中小学校办企业作为其主要替代财源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不尽相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替代财源或者是其主业的延伸,或者是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来取得收入。而中小学校办企业已经完全独立于学校教育主业之外,主要通过市场媒介,让渡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这就要求校办企业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发展校办企业的各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种有利条件,为校办企业进入市场创造必要条件和途径。笔者认为,具体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活化一个动力机制。校办企业应遵循一般发展规律,即将追求企业盈利和资产增殖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采取以下三条措施:一是切实解决好校企不分的问题。
-
关键词
校办企业
行政事业单位
财源建设
优惠政策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中小学
劳务
动力机制
市场经济规律
学校教育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国有商业企业潜亏的成因与对策
- 7
-
-
作者
危平均
刘赐生
谭先锦
-
机构
武汉市江汉区财政局
-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3年第2期30-30,共1页
-
文摘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企业潜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掩盖了管理中的漏洞,制约了企业发展后劲,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一、潜亏的成因 1.现行的国有商业企业承包责任制不完善。如1987年江汉区国有商业企业实行承包以来,承包合同中一直仅签订销售、利润、资金周转、摊销以前年度损失等几项经济指标,而对企业在承包期间新发生的商品损失等未作具体规定。承包期满对企业考核兑现时,一般也只考核以上几个指标,而对企业在承包期间新形成的待摊费用、待处理损失、库存商品损失等一系列潜在亏损则不予过问。
-
关键词
国有商业企业
企业潜亏
承包期
企业经营
承包责任制
经济指标
承包人
经营成果
承包合同
深化改革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