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考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辨析技巧
- 1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省地质中学
-
出处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10期8-10,共3页
-
文摘
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一个句子凡是应该有的成分而没有,就是句子的成分残缺。句子的成分残缺会导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相反,因滥用词语而造成重复的,就是成分赘余。
-
关键词
考试说明
搭配不当
数量短语
结构规律
现代汉语
冰川退缩
命题方式
冰湖溃决
句尾
介宾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作文
- 2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省地质中学
-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18年第7期36-38,共3页
-
文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讨论稿在课程总目标后首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并概括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个方面的关键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核心要素均与作文密切相关。作文在整个语文学科体系中对人的思维、语言表达以及文化传承起到了独特而又综合的作用,理应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
关键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考作文
素养
文化传承
思维发展
审美鉴赏
语言建构
学科体系
-
分类号
G633.30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烽火扬州路”中的“路”释义辨正
- 3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长沙市地质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第7期144-144,共1页
-
文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晚年词作名篇.明代的杨升庵甚至誉为稼轩词中第一首(见《词品》)。正因如此,这首词被收录在全国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里。笔者使用人教版教学此课时,对词中“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路”字的解释产生了疑惑。
-
关键词
“路”
扬州
烽火
辨正
释义
高中语文教材
晚年词作
南宋词人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高考语言表达运用题审题指引
- 4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省地质中学
-
出处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
文摘
高考语言表达运用题,覆盖的考点十分多。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命题方式灵活幽麟,历来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每年都要玩—些花样出来,都有—些新的题型出现,也一直是学生得分比较困难的板块。在高考复习训练中可以发现,学生能否全面、深入地审题,辨明题目中的显性要求以及背后的隐性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有针对陛地调动语言、社会文化知识积累。在表达中落实题目中的显性要求和隐藏信息。是得分的保障。为了攻克语言表达运用题这个难关,本文结合一些实例来谈语用题解题时如伺加强审题能力辨别显陛要求和隐性信息。
-
关键词
语言表达
审题能力
高考
隐性信息
能力要求
命题方式
复习训练
知识积累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技巧
- 5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广州市海珠区海珠中学
-
出处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一、考点解读实用类文本之鉴赏评价部分主要考查三个内容:(I)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本文主要探讨“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两个方面的答题技巧。“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实用类文本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意义,能反映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关注实用类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评价时首先要关注文本所处的时代主流价值观,并以此为标准,确立自己评价的观点和依据;同时还要从文本出发,从原文中精心挑选有关材料作自己观点的论据,进而展开精要的论述;还可联系现实作适度的分析,以使自己的论证更为有力。
-
关键词
文本阅读
鉴赏评价
答题技巧
社会价值
高考
思想意义
主流价值观
时代精神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让说真话成为一种习惯
- 6
-
-
作者
刘超衡
-
出处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3期1-1,共1页
-
文摘
2013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新一年,我们将努力说真话、写实情,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更有可读性可视性,实实在在服务读者。”此微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说真话,似乎难以做到.但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都不断地教导我们要心地耿直,要实话实说,这个道理又有什么可以置辩的呢?
-
关键词
真话
人民日报
服务读者
实话实说
感染力
亲和力
可视性
可读性
-
分类号
G216.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无用之有用
- 7
-
-
作者
刘超衡
-
出处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11期1-1,共1页
-
文摘
前段时间.不少高一的同学跑来问我高二文理分科的事,劈头盖脸地问我学文科有什么用,学理科又有什么用。也听到很多参加高考后的学生在填志愿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大学学这个专业没用,学那个专业没用.
-
关键词
文理分科
同学
志愿
学生
高考
大学
-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语言表达与运用专题训练
- 8
-
-
作者
邱裕兴
刘超衡
李顶华
李炳荣
-
机构
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
-
出处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4期45-48,共4页
-
文摘
1.以下是“玉兔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的报道,请将“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过程的文字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80字(含标点)。
-
关键词
专题训练
语言表达
月球
-
分类号
P184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越走越敞的路
- 9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长沙市地质中学
-
出处
《十几岁》
2020年第14期11-11,共1页
-
文摘
顶楼,一个人的天台;午夜,一个人的天堂。一个人站在最高处,居高临下看紧密相连的屋顶;抬头,那午夜的月光显得那么柔迷;找一个最安静的角落,坐下,就这样等待,有风来袭。这闷热的七月,夜变得漫长,正如我的梦,诉说着永远无法遗忘的故事,在七月里冗长。整个七月,没有一个天气适合自己。它的雨滴,深深地把心绪下得杂乱;它的炎日,深深地把内心晒得焦灼;。月光从密密层层的油布网中间投射下来,天台上卸满了铜钱般大小的粼粼光斑。
-
关键词
我的梦
月光
紧密相连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疫情也是一张严肃的试卷
- 10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高中生(高考)》
2020年第5期38-40,共3页
-
文摘
疫情是一张试卷,关乎每一个人,所有人都必须答题。有人履行职责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有人蜗居家中学习或线上办公,各尽其责,都是为国做贡献。现有试题几道,请您试着一答。1.音随意转知多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
关键词
各尽其责
病毒感染
卫生健康
履行职责
试卷
答题
肺炎
疫情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法减分,减得要有分寸
- 11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省地质中学
-
出处
《十几岁》
2021年第24期43-43,共1页
-
文摘
交管部门试行的"学法减分"这一人性化政策,释放了法律的温情,受到广大驾驶员的普遍欢迎。"学法减分"新政值得期待,但应在审慎中全面推行。驾驶员出现交通违法的原因很多。有时源于驾驶员的主观故意,有时是客观条件导致的,比如天气恶劣,一些路段交通标志标线不合理,导致驾驶员误判路况,出现交通违法。而"学法减分"这一政策恰恰能释放交管部门的善意。
-
关键词
学法
交通违法
交通标志标线
主观故意
减分
人性化
驾驶员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呼之欲出”误用了吗?
- 12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省地质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13年第3期96-96,共1页
-
文摘
《语文月刊》在2011年第9期刊登了郭锐老师的《“呼之欲出”误用了》一文,在2012年第4期又刊登了胡礼湘老师的《“呼之欲出”并不是“即将出现”》一文。
-
关键词
误用
《语文月刊》
老师
刊登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感知自然,无关远近
- 13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省地质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15年第8期67-68,共2页
-
文摘
天光云影,草长莺飞,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纲目属种,迁徙演化,是人类对自然的赋予。人类是自然之子,依附自然,必以感知自然为先,顾城的诗句“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人对自然天然的亲近。然而无论以什么途径去感知自然,无关远近,关键取决于你的心。
-
关键词
自然之子
感知
人类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并非“不事雕饰,唯见天真烂漫”的陈情
- 14
-
-
作者
刘超衡
-
机构
湖南地质中学
-
出处
《语文学习》
2014年第5期25-27,共3页
-
文摘
清代林云铭《古文析义》对李密的《陈情表》有如是评价:“纯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饰,唯见天真烂漫。”似乎有道理,但拒绝皇上任命的表文真能做到不事雕饰,还能做到天真与烂漫吗?
-
关键词
雕饰
天真
《陈情表》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