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越莲教授的贺电
1
作者 刘越莲 《德语学习》 2009年第5期18-18,共1页
尊敬的《德语学习》主编王炳钧教授 尊敬的外研社全体同仁: 值此《德语学习》创刊30周年之际,我作为该刊物的忠实读者特此表示热烈祝贺!并向编辑部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因有公务在身,不能亲自参加外研社的庆祝活动,深感遗憾!
关键词 外国语大学 贺电 西安 德语学习 庆祝活动 编辑部 尊敬 忠实
原文传递
语用迁移与中德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越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0-73,88,共5页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常常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往往是因为在交往时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而这些差异却十分顽固地表现在言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常常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往往是因为在交往时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而这些差异却十分顽固地表现在言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语用迁移 言语行为 外语教学 外籍教师 时间观念 文化差异 语用失误 西方人 招呼语
下载PDF
礼貌与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越莲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3,共6页
本文概括介绍国内外学者关于礼貌语言问题的研究情况。然后从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出发 ,对德汉日常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分析。礼貌用语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外语教学必... 本文概括介绍国内外学者关于礼貌语言问题的研究情况。然后从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出发 ,对德汉日常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分析。礼貌用语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外语教学必须培养既有语言能力又有全面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性人才 ,才能逐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 理论研究 文化差异 交际能力
下载PDF
从语言的经济性看现代德汉语言的发展与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越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5,共4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促使语言朝着简单、明了、方便交流的方向发展。本文从语言的"经济原则"入手,以德汉的新词语和网络语言的简化现象为研究内容,分析和探讨现代德汉语言的发...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促使语言朝着简单、明了、方便交流的方向发展。本文从语言的"经济原则"入手,以德汉的新词语和网络语言的简化现象为研究内容,分析和探讨现代德汉语言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原则 简化现象 新词语 网络语言
下载PDF
关于高年级德语录像课教学的设想
5
作者 刘越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1-83,共3页
我在德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在高年级阶段往往会出现徘徊不前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精读课减少,其它类型课程增多,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口语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对所开课程的利用和重视不够。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 我在德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在高年级阶段往往会出现徘徊不前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精读课减少,其它类型课程增多,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口语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对所开课程的利用和重视不够。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的五种技能中,以读、听领光,扩大学生的语言视野,并带动说、译、写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年级 德语教学 教学大纲 口语训练 驾驭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 任课教师 教学效果 组织学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实现教学交际化
6
作者 刘越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42,共3页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实现教学交际化刘越莲随着外语教学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外语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如何加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有许多问题要探讨,改进。在全国高校德语教学调查中只有96名学生认为教师...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实现教学交际化刘越莲随着外语教学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外语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如何加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有许多问题要探讨,改进。在全国高校德语教学调查中只有96名学生认为教师很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 教师 课堂教学 语法教学 外语教学 交际教学法 独立工作能力 交际能力 交际活动
下载PDF
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越莲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空缺理论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空缺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该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认知"一种文化中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文化空缺现象,从而有效地预防或避免由此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空缺理论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空缺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该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认知"一种文化中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文化空缺现象,从而有效地预防或避免由此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介绍空缺理论的研究方法,并且尝试着用该理论分析和探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缺理论 语言类空缺 文化类空缺 语篇结构空缺 跨文化交际
原文传递
委婉语与禁忌语的家族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越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3,共4页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是对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理论"的突破,是构建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本文以该理论为依据,分析和探讨委婉语和禁忌语的范畴化过程以及委婉语的生成,...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是对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理论"的突破,是构建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本文以该理论为依据,分析和探讨委婉语和禁忌语的范畴化过程以及委婉语的生成,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了解语言运用的实践性、多样性及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相似性 原型范畴理论 委婉语和禁忌语
原文传递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悲伤”情绪隐/转喻对比研究——以歌德和李白诗歌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嘉伟 刘越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本文以歌德和李白诗歌为语料,通过语料库方法系统地考察和对比其"悲伤"情绪转喻与隐喻表征。语料分析显示,德汉语在"悲伤"的身体特征转喻表征方面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而在概念隐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诗歌作品中,... 本文以歌德和李白诗歌为语料,通过语料库方法系统地考察和对比其"悲伤"情绪转喻与隐喻表征。语料分析显示,德汉语在"悲伤"的身体特征转喻表征方面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而在概念隐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诗歌作品中,诗人常用多样的感知体验来构成情绪转喻和隐喻表征;同时,具身体验和文化语境都影响转喻和隐喻的使用及其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隐喻 可比语料库 歌德 李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