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临床诊疗经验
1
作者 张晓彬 刘迎娣 +4 位作者 王娟 孙国辉 钟立森 何占娣 令狐恩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7期803-808,共6页
目的总结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 目的总结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7±8.62)岁,孤立性胃静脉曲张9例、伴食管静脉曲张者21例,病因均为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Child-Pugh A级8例、Child-Pugh B级21例、Child-Pugh C级1例,门静脉主干直径(11.8±2.33)mm,胃肾分流道最宽处直径(13.7±4.74)mm。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胃肾分流道球囊临时封堵术联合内镜下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9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后3例患者出现发热,5例患者出现腹痛不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组织胶异位栓塞的情况(0.0%)。术后1年内再发出血率6.7%、生存率为100%。结论对于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联合DSA下胃肾分流道球囊临时封堵术,可有效降低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时异位栓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静脉曲张 胃肾分流道 组织胶注射术 球囊封堵术 异位栓塞
下载PDF
直径3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临床诊疗经验
2
作者 张晓彬 刘迎娣 +4 位作者 王娟 孙国辉 钟立森 何占娣 令狐恩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9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总结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07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 目的总结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07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0±9.98)岁,病因均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36例、Child-Pugh B级9例、Child-Pugh C级0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内镜下治疗,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组31例、金属夹治疗组14例,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围手术期间,8.9%(4/45)患者术中少量出血,4.4%(2/45)患者术后出现发热,4.4%(2/45)患者术后出现上腹部不适及胸骨后疼痛,2.2%(1/45)患者术后出现进食哽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和2年的食管静脉曲张累积出血率分别为7.3%、11.0%,累积再干预率分别为20.6%、33.4%;而亚组分析提示:金属夹组与APC组比较,术后1年和2年的食管静脉曲张累积出血率则分别为3.2%vs.16.1%、8.1%vs.16.1%,累积再干预率分别为10.7%vs.43.9%、24.1%vs.55.1%,Log-rank检验提示两组之间累积出血率、累积再干预率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39、0.145。结论APC或金属夹可用于直径3 mm及以下的食管小静脉曲张的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静脉曲张出血率及短期需再干预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小静脉曲张 氩离子凝固术 金属夹 再干预率 出血率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穿刺门静脉途径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溶栓治疗6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迎娣 王茂强 +3 位作者 王志强 杨云生 刘风永 程留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经肝穿刺门静脉 (TIPSS)途径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6例诊断为门静脉 (PV)和肠系膜静脉 (SMV)广泛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经TIPSS途径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经肝穿刺门静脉 (TIPSS)途径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6例诊断为门静脉 (PV)和肠系膜静脉 (SMV)广泛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经TIPSS途径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厌食等。腹部体检有压痛 ,均无明确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经B超、增强CT检查和直接PV SMV造影确诊为本病。溶栓方法 :穿刺PV分支成功后插入导管做PV SMV造影 ,确定诊断及了解栓塞范围 ,抽吸及捣碎血栓 ,间断将尿激酶经多侧孔导管注入PV和SMV清除大部分血栓后 ,保留多侧孔导管于SMV内持续溶栓 3~ 13天。术后药物抗凝治疗 6个月左右。此间 ,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介入治疗后 ,大部分血栓被清除 ,PV和SMV有血流通过 ,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逐步缓解。经留置于SMV的导管造影显示 ,PV和SMV主干及主要分支血流通畅 ,3例门静脉的肝内少数分支有残留血栓 ,但无明显症状。随访 4个月至 3年 ,除 1例死于外科手术并发症外 ,其余 5例患者健在 ,无血栓复发证据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结论 经TIPSS途径介入溶栓治疗急性PV和SMV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肠系膜静脉 血栓 门静脉 溶栓治疗 TIPSS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迎娣 王志强 +4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令狐恩强 李闻 蔡逢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24例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10例,左侧肝管穿刺1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16例,分次进行8例。术后4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7·1%,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45·4%。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结论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是ERCP失败梗阻性黄疸治疗的另一途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与ERCP对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迎娣 王志强 +3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令狐恩强 孟江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ERCP对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17例PTBD与ERCP...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ERCP对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17例PTBD与ERCP对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8例,左侧肝管9例;一次性对接成功14例,分次进行3例;术后4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6.89%;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43.05%。主要并发症为围手术期的胆道感染。结论PTBD与ERCP对接术是治疗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另一新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 ERCP 对接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经脾脏hMSCs移植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迎娣 杨云生 +5 位作者 王韫芳 南雪 彭丽华 孙刚 李明阳 裴雪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969-1973,共5页
目的:评价经脾脏途径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SMCs)移植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建立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将SCID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经脾脏注射组和对照组(n=10),经脾脏途径行hSMCs移植,... 目的:评价经脾脏途径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SMCs)移植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建立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将SCID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经脾脏注射组和对照组(n=10),经脾脏途径行hSMCs移植,采用肝功能检查、免疫荧光、荧光显微镜、网状纤维染色等方法观察hMSC移植前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小鼠肝腺泡结构的恢复与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SCID小鼠肝功能在经脾脏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呈现显著性改善(28d时,ALT:26.3U/L vs 50.1U/L,P<0.01;AST:108.0U/L vs 154.3U/L,P<0.05;ALB:40.0g/L vs 31.9g/L,P<0.05).免疫荧光显示经脾脏移植的hMSCs在脾脏、肝脏均有较多量定植、分化与增殖.免疫荧光观察到脾脏移植后肝腺泡结构有较明显改善.结论:经脾脏途径行hMSCs移植能改善小鼠急性肝损伤肝功能,hMSCs在小鼠肝内生长良好,是hMSCs移植治疗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脾脏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定性及定量检测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迎娣 梁敏 +2 位作者 孙晓华 程留芳 汪鸿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与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Nested PCR技术,检测了96例患者外周血中的AFP mRNA,并采用竞争PCR技术对其47你阳性患者AFP mRNA的含量进行了...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与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Nested PCR技术,检测了96例患者外周血中的AFP mRNA,并采用竞争PCR技术对其47你阳性患者AFP mRNA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AFP mRNA阳性率分别为:对照组,肝硬化组13.3%,肝癌未发生转移组42.9%,局部转移组(肝内、门脉及胆管癌栓)61.5%,远处转移组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 MRNA 竞争PCR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经TIPSS途径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溶栓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迎娣 王茂强 +6 位作者 王志强 杨云生 蔡逢春 令狐恩强 王仲朴 刘风永 程留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 评价经TIPSS途径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6例诊断为PV和SMV广泛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简称TIPSS途径)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厌食等。腹部体检有压痛... 目的 评价经TIPSS途径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6例诊断为PV和SMV广泛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简称TIPSS途径)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厌食等。腹部体检有压痛,均无明确腹肌紧张和反跳痛。B超、增强CT检查和直接PV-SMV造影确诊为本病。溶栓方法:穿刺PV分支成功后插入导管做PV-SMV造影,确定诊断及了解栓塞范围,抽吸及捣碎血栓,间断将尿激酶经多侧孔导管注入PV和SMV清除大部分血栓后,保留多侧孔导管至SMV内持续溶栓3天-13天。术后药物抗凝治疗6个月左右,此间,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及影象学血变化。结果 介入治疗后,大部分血栓被清除,PV和SMV有血流通过,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逐步缓解。经留置于SMV的导管造影显示PV和SMV主干及主要分支血流通畅,3例门静脉肝内少数分支有残留血栓,但无明显症状。随访4个月至3年,除1例死于外科手术并发症外,其余5例健在、无血栓复发证据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结论 经TIPSS途径介入技术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PV和SMV血栓形成的安全、具有良好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SS途径 门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微创手术
下载PDF
脂联素对肝星状细胞抗肝纤维化及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迎娣 王建华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检测脂联素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抗纤维化作用,以及一氧化氮(NO)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HSC-T6细胞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终浓度5μg/ml)、脂联素+L-NAME组(脂联素终浓度5μg/ml,L-NAME终浓度5mmol/L),分别于治疗24h后收集HSC-T6细胞... 目的检测脂联素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抗纤维化作用,以及一氧化氮(NO)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HSC-T6细胞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终浓度5μg/ml)、脂联素+L-NAME组(脂联素终浓度5μg/ml,L-NAME终浓度5mmol/L),分别于治疗24h后收集HSC-T6细胞,提取RNA和蛋白质行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检测。另外,为检测脂联素与不同浓度L-NAME共同作用下iNOS基因的表达情况,将脂联素+L-NAME组根据L-NAME的浓度分为0.25、0.5、1.0、2.5、5.0和10.0mmol/L亚组,以上各组中脂联素均为5μg/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C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chol-lagenI)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HSC-T6培养基中NO代谢产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浓度;采用BrdU法检测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联素作用下HSC-T6细胞内iNOS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ChollagenI、TGF-β等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细胞培养基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增殖显著受抑(P<0.01),上述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NOS抑制剂L-NAME的作用下发生逆转。结论脂联素可下调HSC-T6细胞内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这种作用至少部分由NO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肝星状细胞 肝硬化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外周血AFP mRNA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迎娣 梁敏 +2 位作者 孙晓华 汪鸿志 程留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通过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E)治疗前后外周血AFPmRNA定量检测 ,探讨治疗前后外周血AFPmRNA定量变化规律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分子生物学反转录竞争PCR技术 ,定量检测了 1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TAE治疗前及术后第 1、2、3、4、5... 通过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E)治疗前后外周血AFPmRNA定量检测 ,探讨治疗前后外周血AFPmRNA定量变化规律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分子生物学反转录竞争PCR技术 ,定量检测了 1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TAE治疗前及术后第 1、2、3、4、5、6、7、14、2 8日外周血AFPmRNA水平。结果显示TAE前后外周血AFPmRNA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中术后第 3日呈最高水平 ,1周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与术前比较 ,术后 4周 1例升高 ,8例基本相同 ,6例下降。提示TAE治疗后第 3日外周血AFPmRNA水平最高 ,临床可给予积极治疗 ,预防肝外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 甲胎蛋白 MRNA TAE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迎娣 梁敏 +3 位作者 阎志毓 孙晓华 汪鸿志 程留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6-297,共2页
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刘迎娣梁敏阎志毓孙晓华汪鸿志程留芳关键词癌,肝细胞;甲胎蛋白类;mRNA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7肝细胞癌作为常见肿瘤,其局部浸润与血行... 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刘迎娣梁敏阎志毓孙晓华汪鸿志程留芳关键词癌,肝细胞;甲胎蛋白类;mRNA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7肝细胞癌作为常见肿瘤,其局部浸润与血行转移直接影响预后。近几年相继发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类 MRNA 肝癌 预后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迎娣 王志强 +1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疗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5年来因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的胆肠吻合术后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平均(52.51±12.38)岁。患恶性疾病23例,良性疾病16例...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疗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5年来因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的胆肠吻合术后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平均(52.51±12.38)岁。患恶性疾病23例,良性疾病16例;狭窄部位分为胆肠吻合口12例,肝门部12例、胆总管8例、肝内外胆管广泛累及7例。均经PTBD进行穿刺引流或置管引流。结果行PTBD术39例,37例成功。左右肝管外引流分别12例、5例、双侧4例,左右肝管放置内外引流管3例,通过狭窄段至胆总管或小肠放置内外引流管13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在3~5d内得到明显改善,总胆红素于1周内下降52.76%。术后除发热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BD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良好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胆肠吻合术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定量检测与肝外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迎娣 梁敏 +2 位作者 孙晓华 程留芳 汪鸿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AFP-MRNA 肝外转移 反转录竞争PCR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脓肿的诊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迎娣 杨云生 +2 位作者 王茂强 王志强 王向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51-2052,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肝原发性肝癌(HCC)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脓肿特点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5例HCC患者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例HCC均为巨块型,其中2例并肝内多发性转移,3例合并门静...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肝原发性肝癌(HCC)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脓肿特点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5例HCC患者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例HCC均为巨块型,其中2例并肝内多发性转移,3例合并门静脉癌栓;5例肿瘤动脉血供均丰富,4例伴有侧支供血;TACE中应用明胶海绵4例;术后肝脓肿4例,肝周脓肿2例(1例为肝脓肿并肝周脓肿);TACE术至B超、CT等影象学确定诊断的间隔时间为(26.40±15.01)d;5例患者均通过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抽脓及抗生素治疗脓肿均治愈;4例患者预后差,1例预后良好。结论:HCC患者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有肿瘤巨大、血供丰富、并发门静脉癌栓、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的应用等,积极穿刺抽脓或引流结合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TACE后脓肿的良好方法,对易发患者术后应采用抗生素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术 脓肿 抗生素 明胶海绵 真菌感染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系引流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迎娣 王志强 +4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令狐恩强 李闻 蔡逢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3期29-30,40,共3页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通过梗阻段到达十二指肠,对接是指导丝经由PTBD通道导人十二指肠,再经十二指肠镜的活检孔道导出的过程,或导丝经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沿PTBD通道通过梗阻段的过程。对接后行支架置人。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采取右侧肝管穿刺3例,左侧肝管穿刺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3例,分次对接5例,分次对接的患者ERCP在PTBD后1周至1年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PTBD与ERCP对接是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较好方法。该方法简便易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系引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对接 良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迎娣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208-209,共2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约50%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每年有8%的肝硬化患者新发食管胃静脉曲张,同时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约50%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每年有8%的肝硬化患者新发食管胃静脉曲张,同时8%的患者由小静脉曲张发展为大静脉曲张。 EVB的年发生率为5%~15%,第一次EVB的病死率高达20%~30%。随着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的发展,大大减低了出血的风险及病死率,改善了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HYPERTENSION 肝硬化患者 诊治 大静脉曲张 EVB 年发生率
下载PDF
肝癌组织甲胎蛋白mRNA的定量检测与临床意义
17
作者 刘迎娣 梁敏 +3 位作者 孙晓华 王悦华 程留芳 汪鸿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 MRNA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下载PDF
Denver氏管法治疗顽固性腹水
18
作者 刘迎娣 程留芳 +1 位作者 陈凛 梁发启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评价Denver氏管置入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疗。方法回顾研究了经Denver氏管置入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病例13例结果13例顽固性腹水患者病因中肝硬化9例、BuddChiari综合征3例、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手术前肝功能ChildB级5例、C级8例,术... 目的评价Denver氏管置入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疗。方法回顾研究了经Denver氏管置入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病例13例结果13例顽固性腹水患者病因中肝硬化9例、BuddChiari综合征3例、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手术前肝功能ChildB级5例、C级8例,术后B转到C级1例,同级中好转4例、恶化3例;术后腹围下降3~29cm,平均12.23±8.67cm;生活指数较术前平均提高25.83±10.84,随访半年以上12例,最长达6年7个月,效果良好者8例。结论Denver氏管置入术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良好方法,对治疗效果不佳者不失为一种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腹水 Denver氏管置入术 治疗 CHILD 临床疗效 效果不佳 肝硬化 综合征 肝动脉 肝功能 手术前 术后 平均
下载PDF
肝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19
作者 刘迎娣 杨云生 +2 位作者 王茂强 王志强 王向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1-792,795,共3页
目的提高对肝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arterialchemotherapyandembolization,TACE)后脓肿形成诊治特点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该院收治的7例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患者中,5例为原发性肝... 目的提高对肝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arterialchemotherapyandembolization,TACE)后脓肿形成诊治特点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该院收治的7例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患者中,5例为原发性肝癌,2例为肝转移癌;均为巨块型或多发性占位,3例合并门静脉癌栓;肿瘤血供丰富,多伴有侧枝供血;TACE中应用明胶海绵及PVC者6例;术后肝脓肿6例,肝周脓肿2例(1例为肝脓肿并肝周脓肿);TACE术至B超、CT等影像学确定诊断的间隔时间为(21.86±14.65)d;7例患者通过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抽脓及抗生素治疗脓肿均治愈;6例患者预后差,1例预后良好。结论TACB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有肿瘤有关巨大、血供丰富、并发门静脉癌栓、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的应用等,积极穿刺抽脓或引流结合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TACE后脓肿的良好方法,对易发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肝恶性肿瘤 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人外周血AFPmRNA的定性检测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的关系
20
作者 刘迎娣 梁敏 +2 位作者 阎志毓 汪鸿志 程留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 为探讨人外周血AFPm RNA 与肝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反转录—巢式PCR 技术,检测了38 例不同肝病患者和9 例非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 RNA。结果 其检出结果分别为:对照组0/9 ;肝硬... 目的 为探讨人外周血AFPm RNA 与肝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反转录—巢式PCR 技术,检测了38 例不同肝病患者和9 例非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 RNA。结果 其检出结果分别为:对照组0/9 ;肝硬化组2/11 ;肝癌未发生转移组2/7 ;局部转移组6/12 ;远处转移组7/8 。其中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肝癌无远处转移与远处转移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 及 P< 0 .05) 。另外,肝癌患者中,直径> 5 cm 组外周血中AFPm RNA 阳性率明显高于直径< 5cm 组( P< 0 .05) 。肝癌患者血清AFP> 400ng/ml 组外周血中AFPm RNA 阳性率具有明显高于AFP< 400ng/ml组(P< 0 .01) 。肝功能分级与外周血中AFPm RNA 阳性率无关。结论 人外周血中AFPm RNA 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用于预测肝癌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外周血 AFPMRNA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