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Marfan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镜林 朱贝 +2 位作者 殷栋梅 刘遵婷 沈谢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53-55,共3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在主动脉壁有或无自身病变(高血压、外伤等)基础的情况下突发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使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1]。急性 AD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剧烈的胸背...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在主动脉壁有或无自身病变(高血压、外伤等)基础的情况下突发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使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1]。急性 AD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未经治疗的急性 AD患者预后差,50%于48 h内病死,30%于1周内病死,90%于3个月内病死[2]。当夹层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以下的主动脉,称为远端 AD(B 型夹层)。 B型夹层患者通常可行介入腔内治疗,其远期生存率高。 Marfan 综合征亦称为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良、Marchesani 综合征、蜘蛛指征、肢体细长症[3]。累及心血管系统时严重者可出现主动脉壁破裂或发生 AD,其预后险恶,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4]。截至2015年5月我科共收治急性 Stan-ford B型AD合并Marfan综合征患者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FAN综合征 B型主动脉夹层 AD患者 介入治疗 急性 护理 主动脉内膜撕裂 Marchesani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遵婷 沈谢冬 王镜林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12期67-68,共2页
总结了89例经桡动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位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认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 总结了89例经桡动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位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认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干预,重视健康宣教,并能早期观察、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保证和主要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护理
下载PDF
不同压迫时间在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谢冬 刘遵婷 +2 位作者 王镜林 魏诗芳 刘秋月 《上海护理》 2019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迫时间在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762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54例。A组术后压迫止血6 ... 目的探讨不同压迫时间在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762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54例。A组术后压迫止血6 h,B组术后压迫止血4 h,C组术后压迫止血1.5h。比较3组患者止血效果、皮下血肿或淤血、桡动脉闭塞、压迫部位局部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C组止血效果、皮下血肿发生率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桡动脉闭塞发生情况及压迫部位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发生情况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1.5 h,既能有效止血,又能显著降低桡动脉闭塞及压迫部位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为肝肿瘤患者重复进行手术治疗保留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桡动脉穿刺 压迫时间
下载PDF
集束化方案对降低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发生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刘遵婷 徐莎 +2 位作者 赖胜蓝 郦瑶 董惠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最佳证据的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发生的集束化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循证医学的深静脉置管血栓发生管理的集束化方案,并通过临床审查来规范护士的行为。在应用方案之前和之后,...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最佳证据的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发生的集束化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循证医学的深静脉置管血栓发生管理的集束化方案,并通过临床审查来规范护士的行为。在应用方案之前和之后,比较深静脉置管血栓的发生率。我们还对临床护士进行了方案培训,并比较他们对最佳证据的知晓程度和执行情况。结果 在应用集束化方案后,血栓高危人群的筛查率从原来的20.45%上升至38.7%,血栓发生率从原来的7.95%下降至1.7%,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都是有意义的(P<0.01);临床护士对于深静脉置管相关血栓的知识程度有所提高;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后,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P<0.05);护士对于集束化方案的各项执行率超过了86.8%。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集束化方案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血栓高危人群的筛查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置管 血栓 肿瘤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