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寨沟地区麦吊云杉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建 代金莉 +6 位作者 赵福陪 张越 刘邵谋 张泽 李晓清 赵晓燕 辜云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23-30,共8页
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是我国特有种,为Ⅲ级保护植物,综合利用价值较高。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九寨沟地区麦吊云杉种质资源开展全面调查,并分析其生境状况、植被生长现状。结果显示,麦吊云杉在该地区均有分布,海拔2200~2600 m范围... 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是我国特有种,为Ⅲ级保护植物,综合利用价值较高。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九寨沟地区麦吊云杉种质资源开展全面调查,并分析其生境状况、植被生长现状。结果显示,麦吊云杉在该地区均有分布,海拔2200~2600 m范围内分布最多。其天然林分以成熟林为主,占调查总量的64.04%,很少发现天然更新的幼苗,表明麦吊云杉群落处于衰退期,且缺乏天然更新能力。生境土壤以酸性土壤为主,N、P、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在1.78~4.45 g·kg^-1、0.46~1.16 g·kg^-1、4.56~12.35 mg·kg^-1和84.40~105.60 mg·kg^-1之间。麦吊云杉多生于阴坡面,调查共发现林下植物17种,分属10科13属,其中蹄盖蕨等构成了草本植物本底,荚蒾类、冷箭竹等耐阴性很强的矮小灌木为灌木群代表种,高山杜鹃等较高的灌木也是林下常见的灌木种。混交乔木层较为复杂,主要有冷杉、云杉、桦木、槭树和其他阔叶树等5大类,且麦吊云杉的组成均在70%以上,蓄积在90%以上。综合分析,应对九寨沟地区的麦吊云杉进行人为的遗传保育和人工促进更新,以实现麦吊云杉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 麦吊云杉 样线法 样方法 资源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紫果云杉天然种群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罗建勋 赵福培 +3 位作者 刘邵谋 辜云杰 孙志鹏 贾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84,共8页
【目的】系统揭示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天然种群种实表型分化程度和地理变异规律,为其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海泽库、甘肃天水及四川省若尔盖、九寨沟、阿坝、红原、壤塘、理县、小金和松潘县境内的10... 【目的】系统揭示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天然种群种实表型分化程度和地理变异规律,为其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海泽库、甘肃天水及四川省若尔盖、九寨沟、阿坝、红原、壤塘、理县、小金和松潘县境内的10个紫果云杉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每个种群选择30个单株,每个单株采集60枚球果,测定其中30枚球果的球果长、球果宽(中央直径)、种鳞长、种鳞宽、种翅长、种翅宽(最宽端),并计算球果长宽比、种鳞长宽比和种翅长宽比,采用巢式方差分析比较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性状值的差异;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和分化系数,分析种实表型性状的离散程度和分化程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各种群种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最后依据平均欧氏距离对10个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紫果云杉9个种实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0个种群各种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壤塘(29.45%)>阿坝(22.48%)>九寨沟(17.93%)>松潘(17.76%)>红原(17.39%)>小金(17.03%)>泽库(16.48%)>若尔盖(15.66%)>理县(15.10%)>天水(13.95%);紫果云杉球果、种鳞、种翅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分别为46.17%,27.06%和40.42%,变异系数分别为15.11%,19.70%和21.02%,其中以种鳞的变异系数和表型分化系数均相对较小,表明其性状最为稳定;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小于种群内变异(62.12%),为37.88%;除球果宽与种鳞长宽比以及种翅长宽比与球果长宽比、种鳞长、种鳞宽、种鳞长宽比的相关性不显著外,紫果云杉其余种实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紫果云杉的10个种群大致划分为3组:壤塘、阿坝和小金种群为一组,天水、理县、若尔盖、松潘、九寨沟和泽库种群为一组,红原种群单独为一组。【结论】紫果云杉种实表型多样性较高,各个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云杉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修复模式边坡土壤水文效应及团聚体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宇 刘邵谋 +2 位作者 张炜 吴世磊 贺维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89-96,共8页
震后边坡作为震后常见的工程修复类型,对坡面土壤结构和植被扰动极大。本文以九寨沟工程修复震后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石袋阶梯、秸秆覆盖、补植乔木、草本模式的4个样地,结合网格取样和室内分析,运用地统计学对其水文效应和土壤... 震后边坡作为震后常见的工程修复类型,对坡面土壤结构和植被扰动极大。本文以九寨沟工程修复震后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石袋阶梯、秸秆覆盖、补植乔木、草本模式的4个样地,结合网格取样和室内分析,运用地统计学对其水文效应和土壤团聚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样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均以0.001~0.050 mm粒径为主,不同修复模式不同土层颗粒之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0.05~0.25 mm及0.01~0.05 mm。(2)土壤容重、毛管空隙度、总孔隙度平均值样地1最高,土壤持水量,土壤贮水量、合理灌溉定额平均值样地1最高。(3)4个样地中2—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达38.95%~54.68%;>5 mm团聚体含量最低,2.07%~5.52%。(4)干筛处理下,4样地的MWD值、GMD值皆为样地1表现最优。4个样地干筛法测得的MWD值均比湿筛法MWD值高。综上,工程修复震后边坡土壤差异对水文效应的作用显著,主要集中孔隙特征方面,并且震后边坡表层黏粒土壤大量流失后,表层土壤沙砾化,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结果可为震后边坡修复不同工程措施背景下恢复土壤结构和减少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修复模式 水文效应 孔隙度 持水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颗粒组成
下载PDF
九寨沟不同受损林地土壤特征研究
4
作者 叶颂 刘邵谋 +5 位作者 邓东周 庄文化 李卓 潘红丽 刁元彬 刘玉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探索九寨沟地震不同受损林地土壤理化特征分布情况,进一步提高受损栖息地林草植被快速恢复模式的合理性,根据研究区震损程度,分析了各样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震损程度增强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 为了探索九寨沟地震不同受损林地土壤理化特征分布情况,进一步提高受损栖息地林草植被快速恢复模式的合理性,根据研究区震损程度,分析了各样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震损程度增强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随震损程度增加而升高,而速效钾和硝态氮含量降低。因此,应根据不同震损地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提高林草植被恢复速度,增强各种恢复模式的土壤肥力支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 震损程度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