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篇隽永的好文字
- 1
-
-
作者
刘金恩
-
机构
辽宁省东港市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3年第8期66-66,共1页
-
文摘
《人到无求方超脱》(2022年3月上)这篇文章,真是一篇绝佳的醒世之作。作者以浅显易懂、颇具哲理性的语言提醒世人:人要活得快乐和幸福,最重要的是不要比金钱比地位,要比就比修为比志气。无原则攀比,越比越苦恼。但“人到无求方超脱”也非易事,在北方人的方言语境里,“无求”,就是“屋芭开门”,万事不求人。无求于人是一种情怀,尽量减少打扰和麻烦别人,放大个人自由空间,祈求安稳平静,让心意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
关键词
浅显易懂
自由空间
哲理性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虾圈虾民
- 2
-
-
作者
刘金恩
-
出处
《满族文学》
2018年第1期93-94,共2页
-
文摘
中国传统农业中,耕田的称农民,放蚕的呼蚕民,捕鱼的叫渔民。突然有一天,泥腿泥胳膊的农民,有了几亩虾圈,撂下锄杆子去养对虾,身份便成了虾民。其实,农民、蚕民、虾民都没走出农业学科。耕田、养蚕是传统的谋生手段,养虾是他们斗胆干起前人没有干过的农事,旨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
关键词
对虾
传统农业
谋生手段
养蚕
农民
耕田
渔民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老街人与涨潮沟
- 3
-
-
作者
刘金恩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2年第8期46-47,共2页
-
文摘
几户从战乱和灾荒中结伴逃生的中原人,在北黄海一条人迹罕至芦苇丛生的涨潮沟(大东沟)边停下了脚步,于沟北岗地筑巢建屋,永久居住下来。这就是我的家乡辽宁省东港市最初的模样。我来到涨潮沟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有70来个年头。那时还是那条24小时两涨两凋的涨潮沟,还是那道长约一公里的泥土老街。
-
关键词
北黄海
大东沟
涨潮
东港市
辽宁省
老街
-
分类号
P7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鸭蛋籽祛瘊子
- 4
-
-
作者
刘金恩
-
机构
辽宁省东港市公安局老干办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17年第3期61-61,共1页
-
文摘
人身上常会长些瘊子。到药房买中药鸭蛋籽,将鸭蛋籽的皮剥掉,用硬平板物件把去皮的核压扁、出油。然后把瘊子挑破(见血最好),
-
关键词
鸭蛋籽
偏方
生活常识
保健知识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秦淮河畔印象
- 5
-
-
作者
刘金恩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20年第3期35-35,共1页
-
文摘
走进南京夫子庙老街市,第一感觉是热热闹闹,人多店多,不是一条而是几条街互通,没有机动车来往,只有四海亲朋、八方游客汇聚,熙熙攘攘。儿子怕我们走丢,牵手不放。街市两边的小吃店一个挨一个:烧饼、葱油饼、酥烧饼店,什锦菜包、小笼包子、熏鱼银丝、鸡丝烧面店,杂货铺等,家家面街营业。五色小糕店,艺人迎门手工切糕块,入店顾客自由品尝,想买往里走几步,货架上有包装定价的现货任你选。
-
关键词
秦淮河
南京夫子庙
老街市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厨房天籁
- 6
-
-
作者
刘金恩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满族文学》
202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
文摘
我们家的厨房是妻子一个人的天下,父母年高体病,孩子咿咿呀呀,都缺乏进厨房的资格。妻子早晚两头忙做饭,早饭带出在家公婆中午的份儿,捂在锅里。她简单吃几口,前抱一儿后背一子,急忙去上班,中午在单位吃饭。我的工作在外地,每次回家都像住店。妻子把厨房门一关做饭,我从不进去。偶尔也能听到厨房里传出几声窸窣的杂音,我漠然置之。
-
关键词
厨房
天籁
杂音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城市的脊梁
- 7
-
-
作者
刘金恩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满族文学》
2019年第4期94-97,共4页
-
文摘
1几声圆润的京腔,从门缝而入。我抬头看墙上石英钟,时针指向九点零五。上班、上学、办事的,该走的都走了。什么人有此雅兴,在楼梯间开腔?我好奇地推开屋门,原来是一男一女两位保洁员。女的承包我家这个楼道口,天天见;男的偶尔来过。女的手持抹布,抹到两层楼之间扶手的一半,被男的歌喉叫停,手握抹布伫立在步梯台阶上,笑眼眯眯瞅着男的;男的手扶拖布把儿,垂直站在电梯口平台,表演似的仰首对着女的清唱,场面特逗人。我轻轻拍拍手:好,唱得太好了!男的急转身收住歌喉: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以为你们都不在家。没事,没事,接着来。不不不。
-
关键词
小哥
拐杖
快件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半壶老酒
- 8
-
-
作者
刘金恩
-
出处
《满族文学》
2006年第2期44-45,共2页
-
文摘
鲜艳的太阳无私奉献了一天的光和热,疲倦地落下地平线.残淡的夕阳,透过破旧草庵山墙上那个通风口,沉重地洒在了父亲临终前那干柴棒似的身躯上.屋子里静得吓人,只剩下父亲那痛苦的大口吸气声.我守在他的身边,半步不敢离开.突然,他眼睛一亮,挪动了一下右手,指指板柜边放的那个装了半塑料壶的散白酒,吃力地说:"剩下的酒你喝了吧!"话音刚落,就闭上双眼安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就是父亲的临终"遗嘱",也是他留给我的惟一"遗产".我大脑"嗡"地一声,差点晕过去,眼泪就冲出了眼窝.……
-
关键词
父亲
遗嘱
-
分类号
I207.92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本没有读完的书
- 9
-
-
作者
刘金恩
-
出处
《满族文学》
2007年第5期42-43,共2页
-
文摘
父亲的遗体安静地放在地下的一块木板上,案头放了一张木桌,桌子上摆了几盘供品和一只香炉,桌角放了一本《封神演义》,里面隔了一张纸壳条儿,是一本没有读完的书.……
-
关键词
《封神演义》
-
分类号
I207.92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妻子的流水账
- 10
-
-
作者
刘金恩
-
出处
《满族文学》
2005年第2期39-43,共5页
-
文摘
忙忙碌碌工作了四十一年便船靠码头车到站,真的是 " 弹指一挥间 ".长时间繁忙突然停步,不知不觉产生一种被抛弃和 " 走尽繁忙岁月,空余寂寞时光 " 的无聊感.儿孙们又常年不在身边,老两口相依为命,不免又增一层孤独感.忽一日,漫无目的翻箱倒柜,竟发现两个硬壳本子,打开一看写的是 " 家务日记明细账 ".我与妻子结婚 40多年,第一次发现了这个 " 秘密 ".
-
关键词
我爱北京天安门
-
分类号
I207.92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把理发推剪
- 11
-
-
作者
刘金恩
-
出处
《满族文学》
2003年第6期41-42,共2页
-
文摘
爸爸走了,走得匆匆忙忙,连一句嘱咐的话都没说,他伸出一只无力的手,指了指放在床头柜上那把理发推剪,垂下手就闭上了眼睛.在同龄人中,爸爸的身板健康得出奇,从来到这个世界再回归大自然,从没进过医院、打过针、吃过药,怎么就这么脆,说走就走了呢?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一走进他的卧室发现他真的不在了的时候,眼泪就不由自主地一滴一滴往下掉.
-
分类号
I207.921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