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秽蝇族二新种(双翅目:蝇科)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永胜 薛万琦 刘铭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和广东的秽蝇族二新种,即亚缘秽蝇Orchisiasubcostatasp.nov.和褐翅长鬃秽蝇Dexiopsisbrunneipennissp.nov.。
关键词 双翅目 蝇科 秽蝇族 新种
下载PDF
中国溜芒蝇属三新种(双翅目:蝇科) 被引量:3
2
作者 薛万琦 冯炎 刘铭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报道采自四川省雅安地区和浙江省百山祖地区的蝇科溜芒蝇属3新种,分别命名为伴斧溜芒蝇Cariceasecurisocialisspnov、曲膜溜芒蝇Cariceacurvivesicaspnov和小钩溜芒蝇... 本文报道采自四川省雅安地区和浙江省百山祖地区的蝇科溜芒蝇属3新种,分别命名为伴斧溜芒蝇Cariceasecurisocialisspnov、曲膜溜芒蝇Cariceacurvivesicaspnov和小钩溜芒蝇Cariceapaulihamat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学院昆虫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蝇科 溜芒蝇属 新种
下载PDF
粤西发现的黑腹绒鼠及其生态学的初步调查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铭泉 刘振华 《动物学杂志》 CAS 1983年第5期17-19,共3页
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据秦耀亮报道,见于粤北海拔1,922米的石坑埪。1958年以来,我们先后在粤北石坑埪箭竹林和粤西大雾岭草丛捕获黑腹绒鼠13只,最近又在粤西大雾岭作了一些生态学方面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黑腹绒鼠 鼠洞 地点 初步调查 鼠巢 大雾岭 洞口 粤西 生态学
下载PDF
广东省棘蝇属二新种(双翅目:蝇科)
4
作者 薛万琦 刘铭泉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5年第S01期15-19,共5页
在整理广东省湛江地区采集的绳类标本中,发现棘蝇属Phaonia R.-D.二新种,特此描述。模式标本存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大雾山棘绳Phaonia dawushanensis,新种体长6.5毫米。
关键词 棘蝇 新种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鼠疫疫源地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华源 冯志勇 +6 位作者 卢瑞明 张涛 刘铭泉 张世炎 麦海 梁秋光 梁练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94-797,807,共5页
目的了解疫源地的现状、空间结构、性质、主要宿主和媒介与病原体的关系,确正IHA检出阳性血清的特异性和鼠疫菌突变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和监测,宿主对鼠疫菌的敏感性和感受性试验,鼠疫菌突变试验,血清学IHA、RIP的特异... 目的了解疫源地的现状、空间结构、性质、主要宿主和媒介与病原体的关系,确正IHA检出阳性血清的特异性和鼠疫菌突变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和监测,宿主对鼠疫菌的敏感性和感受性试验,鼠疫菌突变试验,血清学IHA、RIP的特异性试验,蚤传播能力试验。结果雷州半岛1950~1951年检鼠疫患者314份,分离到鼠疫菌91株,检蚤118只分离至4株,检鼠和臭鼩鼱1830份分离108株、镜检鼠和臭鼩鼱3668份,阳性53份;1952年镜检鼠和臭鼩鼱12063份,阳性58份;1953~2005年镜检和培养鼠和臭鼩鼱575768份,蚤5300只,均未检到菌;1973~1988年用IHA检鼠和臭鼩鼱血清89092份,阳性40份,RIP检5247份,阳性2份,RIHA检鼠脏器2050份阳性3份;1989~2005年IHA检98906份,RIP检5686份均为阴性。非疫区1957~2005年检鼠和臭鼩鼱27227份和蚤3809只均未检到菌,IHA检鼠类血清9241份和RIP检6727份全为阴性。结论雷州半岛是黄胸鼠鼠疫疫源地,黄胸鼠是主要宿主,褐家鼠和臭鼩鼱、小家鼠是间接宿主,黄毛鼠对鼠疫菌极敏感,印鼠客蚤是主要媒介,伍氏病蚤传播能力与印鼠客蚤相当、穗缘端蚤较弱,50年代初是流行末期、70年代至80年代是迁延期、90年代至2005年是静息期。用四个实验结果证实血清学检出的F1抗体和F1抗原,皆有很好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现状 广东省
下载PDF
不育剂在灭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涛 刘铭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鼠害 植物型不育剂 化学型不育剂 控制
下载PDF
湛江地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小结(1970~1980年)
7
作者 刘禄升 林大溪 +1 位作者 刘铭泉 沈荣渲 《华南预防医学》 1989年第3期90-93,共4页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普遍易感,是目前贡界上人和动物流行最广的传染病之一. 1970年以前,我区仅从人、猪、鼠血清学证实有此病,但均未从病原学分离出钩体,为了解本地区钩体...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普遍易感,是目前贡界上人和动物流行最广的传染病之一. 1970年以前,我区仅从人、猪、鼠血清学证实有此病,但均未从病原学分离出钩体,为了解本地区钩体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70~1980年对本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从4681例病人,8399头猪和12528只鼠及其它小兽类分离出致病性构体1876株,证实我区广泛存在着钩体病的疫源地. 一、地理景观:湛江地区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东经109°55′~112°9′,北纬20°3′~22°26′.全区管辖2市11县,人口约1千万,其中农业人口约占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体病 致病性钩体 湛江地区 流行菌群 波摩 急性传染 七日热 流感伤寒型 白腹巨鼠 青毛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