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时代的审美困境与美育的突破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锦诺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3期13-18,共6页
数智时代的信息方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延展审美经验、激活审美感受的过程中,由于其数据化构成、媒介化传播、图像化呈现方式诱使学生陷入审美困境,阻碍学生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以及审美价值观的塑造。在教育... 数智时代的信息方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延展审美经验、激活审美感受的过程中,由于其数据化构成、媒介化传播、图像化呈现方式诱使学生陷入审美困境,阻碍学生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以及审美价值观的塑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美育应以数智赋能为积极手段,通过崇高精神的引领、审美经验的转换、审美判断力的培养等途径探索突破数字化审美困境的育人策略,促进学生美好人格的养成与积极、健康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美育 审美趣味 审美创造力 审美价值观
下载PDF
美育促进“双减”政策落实的内在机制探析
2
作者 刘锦诺 喻聪舟 《教育评论》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功绩社会下学生学习目的外化、生命发展节奏失衡以及心灵倦怠等问题成为“双减”政策落实的潜在隐患。美育以美的艺术愉悦学生心灵,缓释功绩性目的;在审美自由中关照学生生命发展节奏,舒缓其紧张的心理状态;在审美闲暇中引领学生诗意栖... 功绩社会下学生学习目的外化、生命发展节奏失衡以及心灵倦怠等问题成为“双减”政策落实的潜在隐患。美育以美的艺术愉悦学生心灵,缓释功绩性目的;在审美自由中关照学生生命发展节奏,舒缓其紧张的心理状态;在审美闲暇中引领学生诗意栖居,超越功绩社会下学生的心灵隐忧;在以美润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灵解放,发掘“双减”政策稳步落实的内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双减”政策 功绩社会 心灵减负
下载PDF
向美而生——新时代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美好人格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3,共5页
新时代全面发展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新时代基本国情,促进人的解放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美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趣,能够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协调五育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塑... 新时代全面发展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新时代基本国情,促进人的解放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美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趣,能够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协调五育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塑造向美而生的美好人格。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美育技艺化导致美育目标失偏、美育独立地位错置导致五育失和以及美育节奏错位以致学生审美的庸俗化等现实问题。面对现实的美育困境,新时代美育应在生命发展的节奏中设置美育课程、以美育调和五育共同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以此孕育向美而生的崇高人格,促进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全面发展 人格 教育节奏
下载PDF
我国70年来教学理论中的美学向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2,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的审美观照历经了对美学要素的忽视阶段、教学感性之美的理性建构阶段、教学理论的审美化转向阶段。在这一美的历程中,从教学中美的本质、感性之美、教学艺术之美这三个主要路径展现教学之美,凸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的审美观照历经了对美学要素的忽视阶段、教学感性之美的理性建构阶段、教学理论的审美化转向阶段。在这一美的历程中,从教学中美的本质、感性之美、教学艺术之美这三个主要路径展现教学之美,凸显了教学理论的人性维度。然而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理性对感性的束缚、忽视教学存在之美以及教学审美泛化等现实问题。研究者应在真与美的和谐中,在存在之美的重申中,在美学逻辑的复归中,寻求教学理论美好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论 教学之美 教学审美 教学艺术
下载PDF
以情感渐生信仰——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对教育仪式的审思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9,共6页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过程哲学思想中对仪式经由情感渐生信仰的相关论述,为思考现代教育仪式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教育仪式具有唤起学生积极的仪式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过程哲学思想中对仪式经由情感渐生信仰的相关论述,为思考现代教育仪式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教育仪式具有唤起学生积极的仪式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进而促进信仰生成的实践价值。而在教育仪式的实践过程中易出现的对象化、简单化、形式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康、积极信仰的养成。结合怀特海过程哲学的相关思想,以身体的能动性、仪式的艺术性及符号的象征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派生积极的情感,使教育仪式发挥以情感渐生信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仪式 学生情感 信仰教育 怀特海
下载PDF
教学论与美学融合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9,68,共10页
80年代初,我国再次掀起“美学热”的研究浪潮,美学也逐渐走进教学论的发展中,与教学论相融合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美学也由其自身的人文特性逐渐成为了教学论研究的科学基础与人文导向。教学论与美学的融合发展从最初的尝试到初步融合,... 80年代初,我国再次掀起“美学热”的研究浪潮,美学也逐渐走进教学论的发展中,与教学论相融合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美学也由其自身的人文特性逐渐成为了教学论研究的科学基础与人文导向。教学论与美学的融合发展从最初的尝试到初步融合,在新世纪的来临之后逐步进入多元、深入融合的发展阶段。回顾教学论与美学融合发展历程,在今后逐渐深入融合的发展趋势中,要加强教学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践行“古今中外”法;加强形上之思的研究,以此来促进教学论与美学深入融合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美学 教学艺术
下载PDF
新时代美育的节奏性特征及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锦诺 喻聪舟 《教育评论》 2019年第10期58-62,共5页
新时代美育在个体生命的终身全面发展中,具有与生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节奏性特征。文章通过怀特海教育节奏原则所明晰的浪漫——精确——综合运用三个阶段的划分及生命的阶段性特征,从浪漫阶段中美育对生命完满的开启、精确阶段中美育对... 新时代美育在个体生命的终身全面发展中,具有与生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节奏性特征。文章通过怀特海教育节奏原则所明晰的浪漫——精确——综合运用三个阶段的划分及生命的阶段性特征,从浪漫阶段中美育对生命完满的开启、精确阶段中美育对智慧发展的滋养、综合运用阶段中美育对人性完满的养护三个方面,分析学生不同发展阶段中美育的内容,以凸显新时代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节奏性 持续性 全面发展
下载PDF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探源
8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原则规定了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通过对现实实有的经验性特质、两极性以及三重特性的分析,从审美经验的普遍性、两极性以及由“既定性”规定的审美秩序、“主体性”诱导的审美目的、“超体性”...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原则规定了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通过对现实实有的经验性特质、两极性以及三重特性的分析,从审美经验的普遍性、两极性以及由“既定性”规定的审美秩序、“主体性”诱导的审美目的、“超体性”彰显的动态生成之美,来探讨依本体论原则而生的“过程之美”的基本特性。进而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本体论视角出发,面对现代美学中的“无根之美”、感性学中主观性肆虐以及艺术中心主义等现实问题,探讨“过程之美”的有根性、关系性、普遍性等特征及其对现实问题的基本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过程美学 本体论
下载PDF
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对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9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过程,它将科技与人文有机的融合,为个性化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教育逐步迈向信息化的过程中,学生存在着学习目的功利性、知识碎片化、浏览信息盲目性以及甄别信息能力不足等问...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过程,它将科技与人文有机的融合,为个性化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教育逐步迈向信息化的过程中,学生存在着学习目的功利性、知识碎片化、浏览信息盲目性以及甄别信息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康德的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的分析,结合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探讨如何在教育信息化中通过审美鉴赏力的补充,逐步弱化功利性的学习目的,促进信息的和谐建构,追求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以及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康德 审美判断
下载PDF
挖掘比较优势: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的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喻聪舟 刘锦诺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4期100-108,共9页
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利弊并存,因此地方高校应当谨慎地根据自身情况,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参与"双一流"建设。借助经济学中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概念分析地方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有总体水平领先、机会成本领先... 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利弊并存,因此地方高校应当谨慎地根据自身情况,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参与"双一流"建设。借助经济学中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概念分析地方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有总体水平领先、机会成本领先和专业水平领先3种参与"双一流"建设的可选策略,而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专业水平领先策略是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的普遍性选择。具体而言,应当立足地方高校所处区位的实际去挖掘比较优势资源,依托比较优势由点及面地开展一流学科建设。而地方高校比较优势的发挥,最终需要落实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根据历史经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有两种参照:一种是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科技服务路径,另一种是梁漱溟先生所倡导的文化建设路径。中西两条路径互补发展,可以更好地推进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双一流” 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哲学审视
11
作者 喻聪舟 刘锦诺 《唐都学刊》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首先从过程哲学视角看,世界的存在是通过"一"和"多"之间的动态演化而生成的,应当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习俗不同的国家不是敌人而是天赐之福。其次,提倡现代文明之间的交往应当超越暴力的征服,实现国家间交往方式从... 首先从过程哲学视角看,世界的存在是通过"一"和"多"之间的动态演化而生成的,应当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习俗不同的国家不是敌人而是天赐之福。其次,提倡现代文明之间的交往应当超越暴力的征服,实现国家间交往方式从征服到说服的转变,强调和平交往是时代的主题。再次,从本体论意义上提倡冒险情怀,强调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方式。最后,从存在论、价值论的意义上强调世界万物的内在联系,宇宙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怀特海 过程哲学
下载PDF
向生态美学转型——一个有机美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美筠 刘锦诺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23年第4期155-160,10,17,共8页
生态文明是扬弃现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和文化的总和,它刷新了人类文明的既有内容,是一场伟大的系统性变革。生态美学被生态文明激活并产生新的美学范式。作为建立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之上... 生态文明是扬弃现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和文化的总和,它刷新了人类文明的既有内容,是一场伟大的系统性变革。生态美学被生态文明激活并产生新的美学范式。作为建立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之上的生态美学,它对美是什么有其独特的界定。中国传统美学通过面向生态美学的转型可完成自身的创造性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人类可持续发展 美学范式 美学转型 有机哲学 现代工业文明
原文传递
四季
13
作者 刘锦诺 刘春燕(指导) 《作文(2-4年级适用)》 2023年第1期14-14,共1页
原文传递
新时代美育以美培元的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1,共7页
新时代美育以美培元立足于“五育并举”的时代要求,在五育融合中发挥美育解放人性、深化人的全面发展、孕育美好人格的积极作用。在美育实践过程中,美育的艺术化导致人格培养技艺化、美育的工具化致使人格发展片面化、美育课程的缺失导... 新时代美育以美培元立足于“五育并举”的时代要求,在五育融合中发挥美育解放人性、深化人的全面发展、孕育美好人格的积极作用。在美育实践过程中,美育的艺术化导致人格培养技艺化、美育的工具化致使人格发展片面化、美育课程的缺失导致人格发展的断裂等现实问题阻碍了美好人格的养成。面对美育的现实问题,通过开发以艺术为载体的综合性美育课程、探索以德智体劳为依托的渗透性美育、建构以生命节奏性为凭借的发展性美育,探索新时代美育以美培元滋养美好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以美培元 全面发展 美好人格
原文传递
“得寸进尺效应”对中小学“学困生”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锦诺 杨丽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41,共4页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引导"学困生"更好地发展,事关班级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得寸进尺效应"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从中可以得到四点启示:...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引导"学困生"更好地发展,事关班级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得寸进尺效应"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从中可以得到四点启示:门槛要低——制定适当的学习或奋斗目标;方向要正——保持目标的前后一致性;节奏适宜——抓住恰切的教育时机;进步自知——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寸进尺”效应 “学困生” 学习目标 教育时机 自我评价
原文传递
教育仪式的信仰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锦诺 喻聪舟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5-70,共6页
仪式经由情感、信念和理性化促进信仰的萌生,在学校场域的教育仪式具有同样的功能。教育仪式的信仰教育功能对于育人信仰生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通过剖析教育仪式促进信仰萌生的主要阶段,尝试在教育仪式实践... 仪式经由情感、信念和理性化促进信仰的萌生,在学校场域的教育仪式具有同样的功能。教育仪式的信仰教育功能对于育人信仰生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通过剖析教育仪式促进信仰萌生的主要阶段,尝试在教育仪式实践中以美育为先唤起学生的情感,以德育加深情感积淀信念,以理性升华促使信仰的萌生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仪式 道德教育 信仰教育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呼唤一种赏美启蒙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美筠 刘锦诺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以及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与它对美特别是自然美的打压和放逐不无关系。作为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肯定生命的文明,它欣赏和谐,格外钟情美与自然美,高扬美的重要性,将美... 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以及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与它对美特别是自然美的打压和放逐不无关系。作为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肯定生命的文明,它欣赏和谐,格外钟情美与自然美,高扬美的重要性,将美看作是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需要把美的概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呼唤一种赏美启蒙,一种美的启蒙。这种赏美启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走向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抵抗日益甚嚣尘上的现代消费主义,捍卫精神的尊严,滋养我们的灵魂,为我们的心灵找到安顿处,而且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克服现代社会对农民和乡村的歧视,最终在现实层面消解当代中国的城乡对立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第二次启蒙 赏美启蒙 生态意识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