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锁关节脱位钩钢板固定的并发症与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镇煌 黄长明 +1 位作者 范华强 章亚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钩钢板治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期临床结果和并发症。[结果] 10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钩钢板治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期临床结果和并发症。[结果] 10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105例患者中,97例患肩活动明显受限,活动时疼痛,于术后10~20个月,平均(12.3±5.3)个月取出钩钢板。取钩钢板术中,12例同时行关节镜下检查,发现肩峰下滑膜炎2例,肩峰下撞击2例,肩峰下表面磨损8例。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患侧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上举ROM和外展上举ROM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患侧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上举ROM和外展上举ROM均显著不及健侧(P<0.05)。术后影像检查发现,105例患者中,98例出现不良影像表现,占84.8%。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肩峰骨质磨损86/105 (81.9%),肩峰撞击15/105 (14.3%),肩锁关节炎6/105 (5.7%),肩锁关节向下半脱位6/105 (5.7%),钢板脱位或者肩锁关节前方半脱位4/105 (3.8%),钢板折断固定松动、锁骨近端骨折3/105 (2.9%)。各类不良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结论]肩锁关节脱位钩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高,单纯喙锁韧带断裂引起的肩锁关节脱位应尽量避免使用钩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钩钢板 并发症 对策
原文传递
影响肩关节不稳术后复发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镇煌 黄长明 +1 位作者 范华强 章亚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肩关节不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肩关节不稳的治疗逐步发展,从开放性手术到肩关节镜微创手术,从关节镜下软组织修复手术到骨性修复手术,但目前肩关节不稳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本文从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对肩关节不稳... 肩关节不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肩关节不稳的治疗逐步发展,从开放性手术到肩关节镜微创手术,从关节镜下软组织修复手术到骨性修复手术,但目前肩关节不稳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本文从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对肩关节不稳术后复发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肩关节不稳的认识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不稳 自身因素 治疗因素
原文传递
影响肩袖术后再撕裂相关因素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庄鳌 黄长明 +1 位作者 董辉详 刘镇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肩袖再撕裂是肩袖术后的严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肩袖再撕裂相关的因素多,如年龄、高血脂、骨质疏松等,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为寻找肩袖再撕裂发生相关因素,本研究通过复习文献,以期待找出最佳单一或多个肩袖再撕裂因... 肩袖再撕裂是肩袖术后的严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肩袖再撕裂相关的因素多,如年龄、高血脂、骨质疏松等,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为寻找肩袖再撕裂发生相关因素,本研究通过复习文献,以期待找出最佳单一或多个肩袖再撕裂因素,并做出评估,提高肩袖修复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关节镜修复 再撕裂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锁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辉详 黄长明 +5 位作者 范华强 胡喜春 傅仰攀 甘志勇 刘镇煌 庄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特点与处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院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特点,以及处理和结局。[结果] 228例...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特点与处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院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特点,以及处理和结局。[结果] 228例患者共19例发生并发症,占8.3%。早期并发症6例,占31.6%;晚期并发症13例,占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骨折部位并发症发生率:锁骨外侧骨折为4/57 (7.0%),锁骨中段骨折为15/161 (9.3%),锁骨内侧骨折为0/5 (0.0%),双极骨折0/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按内固定术式:锁骨钩钢板为3/20 (15.0%),外侧端钢板合并喙锁间悬吊固定为1/15 (6.7%),单纯外侧端钢板固定为0/22 (0.0%)。锁骨中段钢板内固定15/161 (9.3%),锁骨内侧钢板固定为0/5 (0.0%),锁骨双钢板固定0/5 (0.0%),各种内固定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具体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7/19 (36.8%)、内固定断裂6/19 (31.6%)、切口感染3/19 (15.8%)、内固定松动1/19 (5.3%)、内固定激惹1/19 (5.3%)和肩锁关节脱位1/19 (5.3%)。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19例患者中,4例保守处理,15例行翻修手术,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末次随访时,19例患者中,15例完全无痛,3例活动时轻度疼痛,1例明显疼痛;10例肩关节活动不受限,6例轻度受限,3例明显受限;13例恢复伤前运动和劳动能力,6例未恢复至伤前运动劳动能力水平。[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常规手术,并发症率仍高达8.3%,最常见并发症是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内固定断裂、感染。提高手术技术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钢板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5
作者 董辉详 黄长明 +5 位作者 范华强 胡喜春 傅仰攀 甘志勇 刘镇煌 庄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的并发症特点及处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共114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并发症的分布与特点、处理和结局。[结果]1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的并发症特点及处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共114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并发症的分布与特点、处理和结局。[结果]114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32例(28.1%),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骨折复位不良8/114(7.0%)、内固定位置不良7/114(6.1%)、内固定松动5/114(4.4%)、畸形愈合4/114(3.5%)、肩峰下撞击4/114(3.5%)、股骨头坏死2/114(1.8%)、切口愈合不良1/114(0.9%)、感染1/114例(0.9%)。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骨折类型,总并发症率:二部分骨折为4/16(25.0%),三部分骨折为17/82(20.7%),四部分骨折为7/8(87.5%),骨折脱位为4/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处理,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结果。末次随访时,32例患者中,12例完全无痛,15例活动时轻度疼痛,5例明显疼痛;10例肩关节活动不受限,18例轻度受限,4例明显受限;14例恢复伤前运动和劳动能力,18例未恢复至伤前运动劳动能力水平。[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达13.2%,最常见并发症是内固定松动、畸形愈合和肩峰下撞击,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锁定钢板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IdebergⅢ、Ⅳ型肩胛骨关节盂骨折
6
作者 董辉详 黄长明 +2 位作者 刘镇煌 甘志勇 庄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1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空心钉技术微创治疗IdebergⅢ、Ⅳ型肩胛骨关节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1-01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5例IdebergⅢ、Ⅳ型肩胛骨关节盂骨折。采用小骨膜剥离子从前方入路进入骨折端复位,主要是恢...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空心钉技术微创治疗IdebergⅢ、Ⅳ型肩胛骨关节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1-01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5例IdebergⅢ、Ⅳ型肩胛骨关节盂骨折。采用小骨膜剥离子从前方入路进入骨折端复位,主要是恢复关节面平整,残留分离移位可通过加压完成复位。将肩关节Laterjet手术导向器从Neviaser入路置入,卡于骨折端上方,定位器上导向杆平行关节表面并调整内固定方向,尽量使导向杆垂直于骨折线,导针置入孔位于关节盂边缘下1.0 cm深,置入导针,可在镜下观察到骨折端内导针,测量深度,空心钻沿导针钻孔,置入长度合适、直径为4.5 mm的空心钉加压固定,加压后骨折端紧密对合、关节面平顺。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0~80 min,平均70 min。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无内固定失效。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2.0~3.5分,平均2.8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72.5~89.0分,平均80.8分;肩关节功能ULCA评分20.5~30.5分,平均25.5分。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0.0~1.0分,平均0.5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91.0~99.5分,平均95.2分;肩关节功能ULCA评分26.0~34.5分,平均30.2分。结论关节镜联合空心钉技术微创治疗IdebergⅢ、Ⅳ型肩胛骨关节盂骨折,具有微创、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感染率低、僵硬率低及康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关节盂骨折 关节镜 微创 Ideberg分型
原文传递
两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镇煌 黄长明 +3 位作者 傅仰攀 范华强 张少战 章亚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两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12具猪膝关节新鲜标本,制备ACL胫骨撕脱骨折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6具膝关节。缝线组采用缝线结合外排锚钉固定,双...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两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12具猪膝关节新鲜标本,制备ACL胫骨撕脱骨折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6具膝关节。缝线组采用缝线结合外排锚钉固定,双排组采用锚钉双排桥式固定。生物力学测试机上进行测试,记录最终失效荷载、屈服载荷、位移、刚度。[结果]除缝线组1例失效,其余对象都通过了50~250 N载荷,1000周期循环测试,位移缝线组为(4.19±1.31)mm,双排组为(1.94±0.3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轴向加载损毁试验,最终失效荷载缝线组为(612.60±121.59)N,双排组为(580.19±119.79)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载荷缝线组为(343.09±208.07)N,双排组为(278.01±196.39)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缝线组(17.93±7.72)N/mm,双排组(48.34±9.57)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都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特性,均提供可靠内固定,在生物力学上无明显差异。在循环加载环境下,双排固定提供了更少的位移。相比抗拔能力,双排固定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生物力学 锚钉 缝线
原文传递
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镇煌 黄长明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9%,2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约占44%,其中男性为女性患病的5倍之多[1],肩锁关节脱位发生率约占骨折的5%[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越来越趋于微创和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固...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9%,2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约占44%,其中男性为女性患病的5倍之多[1],肩锁关节脱位发生率约占骨折的5%[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越来越趋于微创和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固定模式,并在该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韧带重建 治疗 运动损伤 医疗水平 生物力学 发生率
原文传递
LARS中空韧带复合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傅仰攀 黄长明 +4 位作者 范华强 张少战 张运宽 刘镇煌 胡喜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278-2282,共5页
[目的]介绍LARS中空韧带复合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34.30±3.80)岁。切取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折成四股... [目的]介绍LARS中空韧带复合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34.30±3.80)岁。切取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折成四股编织缝合,再将其置入中空LARS人工韧带内编织缝合,制备直径8~9 mm的移植物,解剖位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采用VAS评分、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20±1.90)个月。术后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临床结果评定优16例,良2例。[结论] LARS中空韧带联合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快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与功能,能较快地使患者重返生活及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损伤 LARS中空韧带 腘绳肌腱
原文传递
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感染相关因素与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天昊 黄长明 +2 位作者 范华强 傅仰攀 刘镇煌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272-277,共6页
肩袖损伤是导致肩部疼痛最主要的因素,在50岁以上的人群及体力劳动人群中多发,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患者起初感觉疼痛尚能忍受,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变得难以忍受,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1]。肩袖损伤修补术(rotator cuff r... 肩袖损伤是导致肩部疼痛最主要的因素,在50岁以上的人群及体力劳动人群中多发,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患者起初感觉疼痛尚能忍受,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变得难以忍受,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1]。肩袖损伤修补术(rotator cuff repair,RCR)起源于19世纪,起初人们使用的是开放性手术修补,后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微创即关节镜下修补,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2]。但无论采用哪一种修补术,都会存在术后感染的风险,开放式RCR术后感染率为0.27%~1.9%,肩关节镜RCR术后感染率为0.0016%~0.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率 开放性手术 肩关节功能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关节镜手术 诊疗进展 关节镜下
原文传递
喙锁韧带的MRI影像学测量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天昊 黄长明 +7 位作者 范华强 傅仰攀 甘志勇 刘镇煌 刘昌华 杨林根 罗明辉 陈晔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34-42,共9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测量喙锁韧带解剖学数据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进行肩关节MRI检查的患者54例,平均年龄39.76岁,男36例、女1例,使用PACS软...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测量喙锁韧带解剖学数据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进行肩关节MRI检查的患者54例,平均年龄39.76岁,男36例、女1例,使用PACS软件测量喙锁韧带数据。通过SPSS23分析比较男女间的数据差异,并根据年龄将54例患者分为18~44岁、45~59岁、≥60岁3组,进行年龄间的数据差异比较,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计算喙锁韧带长度、宽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与身高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MRI测量得出,斜方韧带长度(17.23±2.74)mm,宽度(4.72±1.24)mm;锥状韧带长度(11.80±2.69)mm,宽度(6.14±1.76)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5.13±3.36)mm,肩锁韧带下束长度(7.63±2.45)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31±3.14)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7.40±3.81)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1.58±13.28)°,斜方韧带与矢状面角度(48.42±13.28)°;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3.30±15.92)°,锥状韧带与矢状面角度(26.71±15.92)°;喙锁韧带间角度(69.21±18.04)°。男性斜方韧带长度(17.49±2.92)mm,宽度(4.94±1.27)mm;锥状韧带长度(12.14±2.94)mm,宽度(6.22±1.78)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5.44±3.56)mm,下束长度(7.61±2.49)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73±3.10)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8.54±4.06)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2.49±15.05)°,与矢状面角度(47.51±15.05)°;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1.24±13.67)°,与矢状面角度(28.76±13.67)°;喙锁韧带间角度(70.98±18.50)°。女性斜方韧带长度(16.72±2.31)mm,宽度(4.29±1.10)mm;锥状韧带长度(11.13±2.02)mm,宽度(5.99±1.76)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4.50±2.90)mm,下束长度(7.66±2.43)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58±3.42)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6.14±3.18)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39.78±8.85)°,与矢状面角度(50.22±8.85)°;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7.41±19.45)°,与矢状面角度(22.59±19.45)°;喙锁韧带间角度(65.65±17.02)°。18~44岁组斜方韧带长度(17.39±2.92)mm,宽度(4.83±1.25)mm;锥状韧带长度(11.93±2.88)mm,宽度(5.95±1.62)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4.88±3.21)mm,下束长度(7.18±2.31)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61±3.30)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8.07±4.04)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4.67±15.57)°,与矢状面角度(45.33±15.57)°;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59.07±16.06)°,与矢状面角度(30.93±16.06)°;喙锁韧带间角度(69.82±20.31)°。45~59岁组斜方韧带长度(16.61±2.41)mm,宽度(4.69±1.28)mm;锥状韧带长度(11.31±2.31)mm,宽度(6.44±1.84)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5.86±3.60)mm,下束长度(8.18±2.69)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90±3.28)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7.43±3.89)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37.86±8.87)°,与矢状面角度(52.14±8.87)°;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8.56±12.37)°,与矢状面角度(21.44±12.37)°;喙锁韧带间角度(68.55±15.53)°。≥60岁组斜方韧带长度(19.61±2.11)mm,宽度(4.13±1.14)mm;锥状韧带长度(13.59±3.21)mm,宽度(5.87±2.47)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2.87±2.05)mm,下束长度(7.77±1.72)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8.97±2.01)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7.12±4.29)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0.44±13.82)°,与矢状面角度(49.56±13.82)°;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3.92±26.69)°,与矢状面角度(26.09±26.69)°;喙锁韧带间角度(68.53±18.53)°。男女之间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方韧带长度45~59岁与≥60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18~44岁与45~59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状韧带与矢状面角度18~44岁与45~59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与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417,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MRI影像测量出的喙锁韧带数据,为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提供了精确的依据。术前通过MRI测量健侧喙锁韧带解剖数据,用于指导术中患侧的个体化解剖重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喙锁韧带 解剖 重建
原文传递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12
作者 胡喜春 黄长明 +6 位作者 范华强 傅仰攀 董辉详 甘志勇 刘镇煌 朱天昊 章亚青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03-2022-01收治的61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31例行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术(观察组),30例行髓芯减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03-2022-01收治的61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31例行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术(观察组),30例行髓芯减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保留股骨头失败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至术后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2.90%,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0.00%,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头保留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头保留失败均为逐渐进展的股骨头塌陷所致,均已行或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有效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降低临床保头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术 异体骨植入术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