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PEG模拟干旱对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
1
作者 梁惠子 杨继生 +6 位作者 覃毅 潘韦虎 肖玉菲 黄荣林 王仁杰 蒋燚 刘雄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子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为探究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性,该研究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设置3种温度(15、20、25℃),采用6个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0%、5%、10%、15%、25%和35%)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狭叶...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子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为探究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性,该研究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设置3种温度(15、20、25℃),采用6个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0%、5%、10%、15%、25%和35%)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狭叶坡垒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同一干旱胁迫浓度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胚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随着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萌发时滞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萌发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波动性上升。(2)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同一温度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萌发历期、胚根长、胚芽长和活力指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呈降低的趋势,萌发时滞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而升高。(3)温度和干旱胁迫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的表现不同。在35%PEG-6000胁迫下,20℃和25℃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89%和15.55%,显著高于15℃(0%)。综上所述,适宜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和25℃,适宜幼苗早期生长最佳温度为25℃;干旱程度越大,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高于温度因素,适当增温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狭叶坡垒 温度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2
作者 贾淇宇 刘雄盛 +5 位作者 廖南燕 黄寒梅 黄荣林 肖玉菲 徐刚标 李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6,共9页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狭叶坡垒自然集中分布区进行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分析狭叶坡垒种群结构特征,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指数及种群生存函数,对种群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狭叶坡垒野生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占比较高,表现为增长型结构,种群个体幼龄期淘汰率较高;种群动态指数、随机干扰敏感指标和随机干扰风险概率分别为52.61%、4.38%和8.33%,对外界干扰敏感,环境对个体有较强的选择作用。狭叶坡垒野生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的B1亚型,狭叶坡垒种群生存率在Ⅰ~Ⅵ龄级期间随龄级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危险率在Ⅵ龄级达最高值,狭叶坡垒种群在Ⅵ龄级之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除Ⅻ龄级的个体数经过4个龄级时间后保持不变,经过4、6、8、10个龄级时间后,狭叶坡垒各龄级的个体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Ⅳ~Ⅷ龄级逐渐成为种群的主体,狭叶坡垒种群总体呈增长状态。【结论】狭叶坡垒野生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对外界干扰敏感。幼苗数量充足,在生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恢复潜力。但幼苗向幼树、幼树向小树转换过程中存在增补限制,制约狭叶坡垒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坡垒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动态指数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
3
作者 庞艳萍 刘菲 +4 位作者 潘淑民 姜英 刘雄盛 王凌晖 蒋燚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fortunei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为江南油杉苗期水分管理、干旱修复技术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适宜水分(CK)及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fortunei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为江南油杉苗期水分管理、干旱修复技术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适宜水分(CK)及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干旱4种处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55%~60%、35%~40%和15%~20%,研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变化和耗水特性。结果表明,30~40天时,苗高生长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处理的地径生长表现最好,且其地径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轻度干旱处理有利于茎和根生物量的积累。30~40天时,根冠比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上升趋势。平均日耗水量和周耗水量及总耗水量均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处理的日耗水量在胁迫后期达到最高值,之后与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的日耗水量相近,均处于较低水平;轻度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幼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较高,说明江南油杉幼苗有一定耐旱能力。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和耗水特性,将土壤水分含量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0%能保持江南油杉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并有利于茎和根生物量的积累,还能实现土壤水分高效利用,达到节水育苗和旱地生态修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苗木生长 耗水特性 江南油杉
下载PDF
枫香叶片变色期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4
作者 刘雄盛 尹国平 +5 位作者 肖玉菲 蒋燚 王仁杰 黄荣林 姜英 王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0-1720,共11页
枫香因其树形优美,入秋后叶色红艳或橙黄,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景观生态树种。为了解枫香叶片变色及其次级代谢过程的遗传基础,该文以枫香5个叶片变色期叶片混合样品为材料,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PacBio平台)对其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 枫香因其树形优美,入秋后叶色红艳或橙黄,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景观生态树种。为了解枫香叶片变色及其次级代谢过程的遗传基础,该文以枫香5个叶片变色期叶片混合样品为材料,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PacBio平台)对其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1.04 Gb的高质量数据,从中鉴定出全长非嵌合序列563 180条,通过聚类和去冗余,获得27 269条高质量全长转录本。在27 269条全长转录本中预测到2 035条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检测出14 892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和1 856个转录因子。(2)基因注释结果表明,NR、GO、COG、KEGG等8个数据库共注释了24 857条转录本,KEGG数据库共获得了124个条代谢途径,主要有核糖体、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在类黄酮和叶绿素代谢途径中分别有49和71个转录本参与。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枫香叶片变色期转录组信息以及功能特性,为后续研究枫香叶片变色分子机制、色素代谢合成途径和调控、相关功能基因克隆以及叶色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 叶片变色期 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 全长转录组 基因功能注释
下载PDF
持续干旱对江南油杉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菲 潘淑民 +7 位作者 庞艳萍 黄莉雅 马金满 姜英 刘雄盛 李娟 王凌晖 蒋燚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4-22,共9页
为分析持续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期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变化及主要作用物质,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正常供水为CK,分析持续干旱第7、14、21和28天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 为分析持续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期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变化及主要作用物质,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正常供水为CK,分析持续干旱第7、14、21和28天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持续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通过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或Pro进行渗透调节,通过提升SOD、POD或CAT等保护酶活性消除植物体内活性氧。可溶性糖在短期干旱时(7天)发挥主要调节作用,Pro在中短期干旱时(14天)发挥主要调节作用,可溶性蛋白在中长期(21天)和长期(28天)干旱时发挥主要调节作用。SOD在短期和中短期干旱时(7~14天)起主要作用,CAT在中长期干旱时(21天)起主要作用,POD在长期干旱时(28天)起主要作用。在江南油杉遭受持续干旱的整个周期中,Pro发挥主要渗透调节作用,CAT为重要的保护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干旱胁迫 江南油杉 渗透调节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种源香合欢种子和叶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高风 文仕知 +5 位作者 韦铄星 欧汉彪 王智慧 刘雄盛 韦秋思 韩俊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6,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种源香合欢种子和叶的表型性状差异,探究其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环境驱动机制。【方法】以海南、广西、云南4个典型地理种源68个家系的叶片和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种源香合欢种子和叶的表型性状差异,探究其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环境驱动机制。【方法】以海南、广西、云南4个典型地理种源68个家系的叶片和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各表型性状种源间叶面积变异系数最高(23.02%),叶片厚度最小(10.70%),种子的千粒重最高(16.54%),种子宽最小(5.15%);种源内云南版纳变异系数最高(16.20%),海南尖峰岭最小(10.87%)。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长与其他种子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结合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叶长、第2回羽状复叶叶柄长、叶脉厚、小叶长和种子千粒重、种子宽为表型变异的主要性状。叶片表型受纬度、年均气温和年均日照的影响较大,随纬度升高,年均温和年均日照逐渐降低,叶片增长变薄;种子表型受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和年均日照影响较大,随着经度的减小,纬度、海拔的升高,年均温和年均日照逐渐降低,种子增宽增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树高与叶长、小叶长、种子千粒重和种子宽显著相关,叶片短、种子狭长轻薄的表型特征下树高优势明显;胸径与叶片长度显著相关,羽叶较长时,胸径优势明显。香合欢表型性状变异广泛,变异来源丰富,在香合欢遗传改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种源间和种源内的变异分布,结合不同的育种需求选择合适的种群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性状 环境因子 香合欢 相关性分析 变异系数
下载PDF
江南油杉种实性状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雄盛 蒋燚 +4 位作者 黄荣林 刘菲 肖玉菲 姜英 韦铄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133,共10页
该研究以广西低海拔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连续地理区域内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林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4省(区)9个江南油杉天然种群的16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 该研究以广西低海拔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连续地理区域内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林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4省(区)9个江南油杉天然种群的16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种群间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存在丰富变异,16个种实性状在种群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9个种群中望谟种群变异最大(2.54%),16个种实表型性状中种子宽变异最大(9.04%),种群间种子性状的变异高于球果的变异,说明球果性状变异稳定性高;种实部分表型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种鳞长宽比、苞鳞长宽比是较为关键的性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实质量;种子性状受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比球果大,表现为西部种源种子更趋于圆形,饱满,种翅较长,较宽;地理环境因子中,海拔与多数种实性状间呈显著相关性,是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因此,海拔是影响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保护、利用江南油杉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变异 相关性 江南油杉 种实 表型性状 地理环境因子
下载PDF
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雄盛 肖玉菲 +3 位作者 蒋燚 李娟 林建勇 梁瑞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61,共9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维管束呈扇形,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大量韧皮纤维分布。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维管束呈扇形,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大量韧皮纤维分布。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下表皮外侧无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呈犬牙状向外凸起,有表皮毛和气孔分布,气孔为双环型、外凸;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3~4层细胞组成。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轻微角质化,厚角细胞5~6层,薄壁细胞5~7层,维管束为外韧型;茎的次生结构中,表皮外部角质层加厚,木栓层细胞3~4层,木栓形成层细胞1层,栓内层细胞2~3层,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发达,形成层细胞2~3层。根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5~6层,木栓层内侧具1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细胞2层。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一方面呈现出阴生植物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对阳生和旱生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江南油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雄盛 肖玉菲 +4 位作者 王勇 黄荣林 姜英 刘菲 蒋燚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var.cyclolepis(Flous)Silba)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研究其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江南油杉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厚11.5μm,外侧覆盖厚4.5μm...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var.cyclolepis(Flous)Silba)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研究其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江南油杉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厚11.5μm,外侧覆盖厚4.5μm的角质层,下表皮厚8.6μm,外侧覆盖厚2.4μm的角质层,有气孔器分布,栅栏组织由1~2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2~3层细胞组成,主脉为单脉,厚474.1μm。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1~2层,外皮层细胞4~6层,内皮层细胞6~8层,其内分布有树脂道;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2~3层,栓内层细胞1~2层,皮层内有树脂道和分泌腔分布,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根的初生结构中外皮层细胞3层,内皮层细胞1~2层,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3~4层,栓内层细胞2~3层。江南油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使之既能较好地适应阳生环境又对阴生环境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还可耐受一定的干旱和寒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濒危植物水松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雄盛 徐刚标 +1 位作者 梁文斌 肖玉菲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6,共9页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孑遗植物,是极度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为了从生殖生物学方面探讨水松的濒危机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水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孑遗植物,是极度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为了从生殖生物学方面探讨水松的濒危机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水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水松雄球花于10月中旬开始分化,11月初小孢子囊壁形成,12月初小孢子母细胞形成,12月中旬减数分裂。翌年1月中旬形成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四分体,1月下旬四分体解体,释放出游离小孢子。2月中旬花粉粒发育成熟,并以二细胞形态进行传粉,散粉期约为2周左右。3月萌发花粉管,3月下旬出现精原细胞、管核和不育核,5月下旬花粉管到达颈卵器顶部,精原细胞分裂成两个精细胞。水松小孢子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败育和变形现象很少,据此我们认为,水松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正常,不是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松 小孢子母细胞 雄配子体 发育 濒危机制
下载PDF
不同种源江南油杉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差异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雄盛 王鸿彬 +4 位作者 晏巢 蒋燚 肖玉菲 刘菲 黄荣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对博白、福州、富宁、望谟、江永5个地理种源的江南油杉种子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萌发特性等13个指标的比较研究发现:江南油杉种源间种子性状变异较丰富,5个种源间13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福州种源种子最重且最长,江永种源... 通过对博白、福州、富宁、望谟、江永5个地理种源的江南油杉种子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萌发特性等13个指标的比较研究发现:江南油杉种源间种子性状变异较丰富,5个种源间13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福州种源种子最重且最长,江永种源种子最宽,富宁种源种子最厚,博白种源种子长宽比最大,种子含水率为14.29%~17.89%;江南油杉种子吸水率低,种皮透水性较差,对其萌发具一定抑制作用;5个种源中,福州种源种子的6个萌发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源;种子13个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中,千粒重是评价江南油杉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江南油杉种子部分指标与地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种子萌发能力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由西向东萌发能力逐渐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种源 种子 千粒重 萌发能力
下载PDF
江南油杉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与引物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雄盛 蒋燚 +3 位作者 韦铄星 肖玉菲 黄荣林 刘菲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3期266-270,共5页
为了建立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以江南油杉嫩叶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并筛选出多态性ISSR引物。实验结果表明:江... 为了建立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以江南油杉嫩叶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并筛选出多态性ISSR引物。实验结果表明:江南油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中模板DNA 40 ng,引物浓度为0.8μmol/L,2×Taq PCR Master Mix用量为12μL。利用该体系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特异性好的6条引物(UBC807、UBC809、UBC811、UBC812、UBC835、UBC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ISSR-PCR 引物筛选
下载PDF
枫香C4H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雄盛 尹国平 +3 位作者 肖玉菲 王仁杰 黄荣林 王勇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45-52,共8页
肉桂酸-4-羟基化酶(cinnamate4-hydroxylase,C4H)是花色素苷合成过程第二步中的重要酶。以变色期枫香叶片为试验材料,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枫香叶片RNA-Seq数据库中筛选的C4H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C4H核苷酸序列,命名为... 肉桂酸-4-羟基化酶(cinnamate4-hydroxylase,C4H)是花色素苷合成过程第二步中的重要酶。以变色期枫香叶片为试验材料,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枫香叶片RNA-Seq数据库中筛选的C4H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C4H核苷酸序列,命名为LfC4Hb;将基因上传至GenBank数据库获得枫香C4H基因的登录号(OL871170),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枫香LfC4Hb基因长度为1 551 bp,包含一个1 51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5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LfC4Hb基因编码的蛋白包含一个p450家族蛋白的结构域,分子量为58.00 kDa,理论等电点为9.13,为亲水性的不稳定蛋白质,定位在内质网,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不含有跨膜结构域,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LfC4Hb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与莲同源性最高(94.5%);进化分析结果表明,LfC4Hb与青脆枝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枫香C4H基因,并分析了LfC4Hb的蛋白质结构功能,对下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枫香叶色调控及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 肉桂酸-4-羟基化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种源江南油杉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32
14
作者 刘菲 周隆腾 +6 位作者 蒋燚 宋倩 戴菱 刘雄盛 李娟 姜英 韦铄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45,共11页
以桂北(GB)、桂西北(GXB)、桂中南(GZN)、桂东北(GDB)、福建(FJ)、贵州(GZ)、云南(YN)共7个地理种源的江南油杉1年生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幼苗的抗旱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江南... 以桂北(GB)、桂西北(GXB)、桂中南(GZN)、桂东北(GDB)、福建(FJ)、贵州(GZ)、云南(YN)共7个地理种源的江南油杉1年生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幼苗的抗旱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江南油杉各种源株高和地径生长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每个处理中种源间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对每个种源内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差异不显著;GB、GZN、GZ、YN种源江南油杉幼苗SOD活性逐渐增加,GXB、GDB、FJ种源S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POD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绿素总量整体逐渐下降;MDA含量先小幅下降后逐渐增加,电导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总糖含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小。隶属函数分析表明7个江南油杉种源抗旱性强弱关系为:FJ> GZ> GB> YN> GDB> GZN> GX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江南油杉 抗旱性 种源 隶属函数
下载PDF
濒危植物观光木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徐刚标 吴雪琴 +4 位作者 蒋桂雄 胡尚力 刘雄盛 肖玉菲 郝博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5-261,共7页
采用筛选的8条ISSR引物对濒危植物观光木13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和种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9.67%和46.84%,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880和0.2192,与木兰科其他近缘植物相比,遗传多... 采用筛选的8条ISSR引物对濒危植物观光木13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和种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9.67%和46.84%,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880和0.2192,与木兰科其他近缘植物相比,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分子方差分析表明,观光木野生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3752,种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距离;STRUCTURE分析和UPGMA聚类表明,参试的13个野生种群可分为3大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其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南昆山、笔架山、弄相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建议优先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菲 黄荣林 +6 位作者 江珊鸿 姜英 蒋燚 李志辉 刘雄盛 王勇 韦铄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52,共14页
【目的】研究了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以期为江南油杉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面调查广西林科院老虎岭实验林场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基础上,在不同的3个标准样地内选择了12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深入分析其树高、胸... 【目的】研究了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以期为江南油杉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面调查广西林科院老虎岭实验林场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基础上,在不同的3个标准样地内选择了12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深入分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规律及形数变化规律。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比较,选出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27年生江南油杉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树高生长总量为16.9 m,胸径生长总量为20.3 cm,材积生长总量为0.283 685 m^3。江南油杉胸高形数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先急剧增加,然后再缓慢下降,形数曲线呈反"J"型变化,胸高形数在第7年后小于1,第24年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状态,保持在0.52左右。【结论】1)树高在6~14 a和18~24 a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是江南油杉树高生长的速生期。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在6~16 a和18~27 a出现。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增粗,树高的高生长期比胸径高生长期早2 a,树高与胸径的低生长期出现在同年。材积的第1个生长高峰期在1~14 a,在第26年后是材积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各龄阶胸高形数表明江南油杉的胸高形数大,树高尖削度小。2)通过比较分析6种生长模型对江南油杉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实测值的拟合情况,苏玛克(Schumacher)模型可作为江南油杉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韦布尔(Weibull)模型可作为材积生长模型。经检验,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残差及相对总误差均较小,模型精度较高,证明所选择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生长规律基本吻合。3)27年生江南油杉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经27 a生长仍未相交,说明江南油杉在27 a内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通过材积生长模型的推算结果,江南油杉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48~49 a间,即江南油杉数量成熟年龄为49 a,此时的江南油杉材积生长量为0.942 460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数量成熟年龄
下载PDF
桉-草复合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韦铄星 刘晓蔚 +4 位作者 刘雄盛 张烨 黄荣林 刘菲 蒋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5,共9页
以桉树间种牧草(象草、山毛豆和柱花草)的6种复合经营模式为处理,以桉树纯林为对照,分别于造林初期、中期和后期,测定分析不同土层桉树人工林间作牧草复合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筛选出对土... 以桉树间种牧草(象草、山毛豆和柱花草)的6种复合经营模式为处理,以桉树纯林为对照,分别于造林初期、中期和后期,测定分析不同土层桉树人工林间作牧草复合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筛选出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较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土层相同时期,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量N、P、K和速效N、P、K含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2)在相同时期,各模式0~2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大于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反之,全P和全K含量的大小在不同土层间差异不显著。(3)随着造林时期的变化,在相同土层各模式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渐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逐渐减小,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4)在0~20 cm土层灰色关联系数排序为:A2(0.9460)〉B2(0.7921)〉A1(0.7404)〉B1(0.6957)〉A3(0.6274)〉B3(0.5620)〉CK(0.5473),在20~40cm土层为:A2(0.9578)〉A1(0.7 382)〉B2(0.7223)〉B1(0.6624 2)〉A3(0.6019)〉B3(0.5581)〉CK(0.5151)。其中桉树间作牧草的A2模式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 土壤理化性质 灰色关联法 桉树 牧草
下载PDF
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肖玉菲 刘海龙 +5 位作者 刘雄盛 覃子海 张烨 张晓宁 晏巢 陈博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以培养40d的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生长调节剂及处理方式和扦插时间对其瓶外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瓶外生根的最佳方案是,在冬季,以红心土作为基质,将≥3cm的继代芽浸泡于0.4mg/m L的ABT溶液中30-50m... 以培养40d的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生长调节剂及处理方式和扦插时间对其瓶外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瓶外生根的最佳方案是,在冬季,以红心土作为基质,将≥3cm的继代芽浸泡于0.4mg/m L的ABT溶液中30-50min,并蘸取相应浓度激素溶液与滑石粉的混合匀浆后扦插。此方案的生根率为92%,生根8.96条,平均根系长2.4cm,对促进澳洲茶树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茶树 组培 继代芽 瓶外生根
下载PDF
闽楠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娟 谭文婧 +2 位作者 林建勇 刘雄盛 梁瑞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44-52,共9页
对闽楠11个种源一年生实生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生长节律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趋势,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个别种源的第2次生长高峰期出现在10月;地径生长则并未表现出典型的&quo... 对闽楠11个种源一年生实生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生长节律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趋势,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个别种源的第2次生长高峰期出现在10月;地径生长则并未表现出典型的"S"型生长规律,地径的2次生长高峰期均比苗高晚1个月;各种源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结合苗木的生长特性,闽楠11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苗高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55%以上,地径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34%~4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和地径存在显著差异。对各种源的苗高和地径进行聚类分析,可分成3类:第1类为速生种源,包括广西富川和广西资源;第2类为中生种源,包括贵州从江、贵州思南、湖北来凤、湖南祁阳、湖南永顺、江西崇义、江西井冈山、福建南平;第3类为慢生种源,如湖南沅陵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种源 苗期 生长节律 生长模型
下载PDF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刚标 肖玉菲 +1 位作者 刘雄盛 梁文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为第三纪孑遗树种,也是我国Ⅰ级保护植物。本文通过对其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南方红豆杉胚珠多为直立单生,偶见1个苞片内着生2个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为第三纪孑遗树种,也是我国Ⅰ级保护植物。本文通过对其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南方红豆杉胚珠多为直立单生,偶见1个苞片内着生2个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其中3个退化,仅位于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性大孢子;功能性大孢子经过有丝分裂形成256个游离核;颈卵器单生,2~6个;从传粉到受精约2个月;有16个原胚自由核,原胚为标准型;简单多胚和裂生多胚并存,胚发育不同步。因南方红豆杉胚珠直立单生、游离核数目、传粉到受精间隔期、原胚游离核数目等特征与松科差异较大,而与广义柏科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我们支持将红豆杉科置于广义柏科之下的观点。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南方红豆杉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正常,不是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发育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