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蓝碳立法与国际蓝碳法律机制之协调
1
作者 张丽娜 刘雨宵 《中国海商法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32-42,共11页
国际气候谈判和一系列国际条约的出台为蓝碳法律地位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作为多项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和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开展国际合作,引领蓝碳法制建设,是中国必须进行蓝碳立法的外源性因素,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国际气候谈判和一系列国际条约的出台为蓝碳法律地位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作为多项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和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开展国际合作,引领蓝碳法制建设,是中国必须进行蓝碳立法的外源性因素,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设定以及保护和发展蓝碳的现实需求为中国蓝碳法制建设提供了内生动力。为此,中国应加快蓝碳立法转化进程,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完善蓝碳法律法规体系,协调国际国内法律规范,将固碳增汇理念融入蓝碳立法内容,建立健全蓝碳市场交易、蓝碳金融促进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确保中国蓝碳立法与国际蓝碳法律机制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蓝碳 碳减排 生态补偿 碳金融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娜 刘雨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对南海海域生态系统造成实质性威胁,南海周边国家迫切需要通过适应行动和区域合作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可以提升南海海洋系统的生态弹性和风险抵御能力,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保护... 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对南海海域生态系统造成实质性威胁,南海周边国家迫切需要通过适应行动和区域合作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可以提升南海海洋系统的生态弹性和风险抵御能力,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保护区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效应和实践样本。南海海洋保护区应在明确应对气候变化总体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国家行动和加强区域合作,给予非争议海域和争议海域差异化建设安排。南海周边国家一方面应积极推动信息交换机制、评估审查机制和资金支持机制建设;另一方面应在海洋保护区设计规划中融入脆弱性评估、适应性措施等气候适应管理要素,不断加强南海海洋保护区的合作管理深度和生态连通程度,逐步推进南海海洋保护区网络化、系统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洋保护区 适应性管理 区域合作
下载PDF
海南自由贸易港通关便利化制度的推进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雨宵 张丽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3-69,共7页
通关便利化是发展国际贸易的核心所在,是探索、完善和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目前的通关一体化、关检融合等制度改革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通关便利化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方向,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在此基... 通关便利化是发展国际贸易的核心所在,是探索、完善和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目前的通关一体化、关检融合等制度改革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通关便利化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方向,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在此基础上,从海关监管模式、信息化建设、口岸通关协作能力、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以简化货物流转流程和手续为重点,推进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通关便利化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 通关便利化 监管模式
下载PDF
论核电安全的国际法规制——以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为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亚星 刘雨宵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7期64-71,共8页
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就核电安全相关问题的热烈讨论,该事件深刻反映了核电领域国际法律机制存在的安全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与国际合作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核事故预防与监管模式不完善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缺失的问题,亟需通过... 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就核电安全相关问题的热烈讨论,该事件深刻反映了核电领域国际法律机制存在的安全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与国际合作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核事故预防与监管模式不完善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缺失的问题,亟需通过制定协调统一的核排放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优化核电监督管理秩序、建立核电领域争端解决处理机制等措施,构建稳定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核电安全大环境,形成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组织核心的行之有效的国际核电安全法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安全 安全标准 监管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