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昌平区2006—202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
1
作者 王鲁茜 王靓洁 +3 位作者 邢英杰 王子忆 刘雨桢 芦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026,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6—2023年北京市昌平辖区内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对事件...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6—2023年北京市昌平辖区内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对事件级别、类型、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要素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昌平区2006—2023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19起(年均68起),涉及病例2097例(年均117例),突发事件年发生数呈现整体下降趋势。突发事件以一般级(31起,均为传染病事件)、未分级事件(1183起,其中一氧化碳中毒1141起,传染病事件34起)为主;无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比最高,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高发,发生场所以家庭(1091起,占95.62%)为主。传染病突发事件在2月和6—8月高发,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42起,60.00%)和学校(25起,35.71%),涉及霍乱、水痘、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病种。多数突发事件分布于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回龙观、东小口、北七家、沙河、城北街道等街(镇)。2006—2023年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时间的中位数为0.29 d,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_(s)=0.429,P<0.01)。结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传染病疫情为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来源和防控工作重点;城乡结合乡镇为此类突发事件高发和防控重点区域。针对霍乱、水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应通过加强疫情监测,扩大疫苗接种范围,提升处置能力等措施提高突发疫情的应对和防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